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原奥匈帝国驻天津领事馆历史

2024-05-20 来源:钮旅网

有网友碰到这样的问题“原奥匈帝国驻天津领事馆历史”。小编为您整理了以下解决方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解决方案1:

在清同治八年七月(1869年8月),奥匈帝国驻天津领事馆的历史开始于英国驻天津领事的兼职时期。直到清光绪二十五年(19年),奥匈帝国才正式派出首任驻天津领事,标志着管理的开始。


1902年,天津奥租界划定后,1908年由租界修建的这座建筑被启用为领事馆。然而,1917年8月,宣战奥匈帝国,中警接管了天津奥租界,领事馆的地位受到影响。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建筑被收回,共经历了四位领事的任职。


1923年4月,奥地利通过驻华领事将建筑售予“天津县纪锦斋名下管业”,价格为白银四万三千零七十九两。纪锦斋在此增建楼房,出租部分房产,并扩建仓库。到了1945年初,房产归属“锦润堂”并转售给永义公司,形成两个院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该房产归国家所有。原为两座西式洋楼的领事馆,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受损严重,其中一座建筑被拆除,仅剩沿建国道一侧的西式二层楼幸存。随后,河北区房管局在此建设了办公楼。


直到2003年,海河东路拆迁改造中,奥匈帝国在天津的旧领事馆遗址意外被发现。2004年,天津市遵循“整旧如旧”的原则,对该建筑进行了修复,包括加固砖木结构、增设内置圈梁、强化龙骨、修复楼梯门窗等,同时也改善了内部设施,如上下水系统、供暖系统和通讯线路。


扩展资料

原奥匈帝国驻天津领事馆是原奥匈帝国驻天津的领事馆,也是天津奥租界内惟一一处由奥匈帝国出资建造的房屋。建于1908年,在当时的天津奥租界大马路与沿河马路转角处(今河北区建国道153号和海河东路33号)。该建筑目前为特殊保护等级历史风貌建筑。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