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党员读书心得体会

2023-04-24 来源:钮旅网

  “我看见一只风筝,飞得那样低,仿佛背负着铅垂一样沉重;还看见一个人,在后面努力的追赶,他的双脚也像被锁链束缚着一般沉重,似乎总是只差那么一步……”

  《追风筝的人》这本小说,是一个医学院毕业的美籍阿富汗移民的处女作。《追风筝的人》是以阿富汗战争为线索,向我们展示了文中的主人公--阿米尔的童年,忏悔,回忆,怀念。阿米尔是阿富汗的一个富家少爷,而哈桑是他家的忠实的奴仆,他们虽说是主仆关系,却情同手足,他们经常去追风筝,而哈桑是追风筝的高手。而阿米尔的父亲把哈桑当成亲生的儿子对待。阿米尔13生日时,哈桑为了帮阿米尔赢得比赛,受到阿塞夫的欺负,阿米尔却没有站出来,阿米尔心中充满悔恨, 最后甚至栽赃他,让他永远离开了这个家。这件事折磨了他几十年,后来阿富汗战争爆发,阿米尔和父亲逃到了美国,后来父亲死了,父亲的好朋友拉辛汉告诉阿米尔,哈桑是他同父异母的兄弟,阿米尔更是受到了很大打击。为了赎罪,他冒着生命危险回到了阿富汗,接回哈桑的儿子索拉伯,回到美国。

  读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还是关于人性的思考。在这本书中,能够从中体会到至少四种关于人性的理解,其一是哈桑的善,其二是阿米尔的怯,其三则是阿米尔的悔过之心,其四则是塔利班的无情。

  其中哈桑的善良是基于对主人的忠心,对朋友的忠诚,对事物的忠实,这使得他有着善良的人的一切美好的本质:诚实、无畏、甘愿付出,在哈桑心里,阿米尔就是他最好的朋友,为了朋友甘愿付出一切,甚至是他的一部分尊严。

  而阿米尔的怯懦也许是从他认为母亲的死(阿米尔出生时他母亲就去世了)是自己的过错,是自己偷了她的生命,而父亲说过偷窃是一切罪恶的根源,他不敢去想跟不敢说,只是在他可敬可爱的阿辛汗叔叔面前提到过。这也许不能称之为胆怯的表现,应为它更像是人的本能,但是正是这种胆怯的本能,致使阿米尔在之后的生活中越来越胆怯,懦弱,也是导致悲剧发生的本质原因。

  而在多年之后,阿米尔还是有悔过之心的,这说明人性光辉的一面还是在唱主角。阿米尔从说了第一个谎话起就有愧于心,总是害怕,想找机会说出来,机会是有,但是终究因他的胆怯给错过了。至于成年后的阿米尔对待这些谎言怀着的更是一种赎罪的心理,得知哈桑的死,以及哈桑的身世后,他更是愧疚,于是在影片中就有了那段出生入死的营救(营救索拉博,哈桑的儿子),阿米尔最终把索拉伯带回了美国,这便是阿辛汗所说的“重新做好人的路”。

  至于像阿塞夫那样的人(他后来加入了塔利班组织,在家乡喀布尔残害着自己的同胞)显然是为了告诉世人这个社会仍是善与恶并存着的,人性的光辉就在善与恶的斗争中体现出来。

  书中还有一个与影片开始不久遥相呼应的细节,在阿塞夫暴打阿米尔的时候索拉博拿起弹弓将一粒钢丸打瞎了阿塞夫的一只眼睛,他和阿米尔才得以逃出满目苍痍的喀布尔。这与之前小时候哈桑挡在阿米尔前面用弹弓逼走阿塞夫的情景遥相呼应,导演似乎在预示着这位最后才出厂的索拉博小朋友身上继承着他父亲的某些品质。我想也许索拉伯也同样有着哈桑式的善良。

  书中哈桑对阿米尔说的那句“为你,千千万万遍”是出于对友谊的忠诚,而阿米尔对哈桑的儿子索拉博说了同样一句“为你,千千万万遍”却是出于内心真诚的忏悔。回到我们的现实中来,你会发现你对人类的这些情感又加深了理解,也会因此更懂得如何去珍惜和维持现在的拥有......

  “但我会迎接它,张开双臂。因为每逢春天到来,它总是每次融化一片雪花;而也许我刚刚看到的,正是第一片雪花的融化。我追。一个成年人在一群尖叫的孩子中奔跑。但我不在乎。我追,风拂过我的脸庞,我唇上挂着一个像潘杰希尔峡谷那样大大的微笑。我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