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校学生考试作弊行为分析的新视角——博弈分析与对策研究

2022-05-08 来源:钮旅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8卷第2期 2006年4月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mal of BuPr(s0cial Sciences Edition) v01.8.No.2 aora,2006 高校学生考试作弊行为分析的新视角 博弈分析与对策研究 饶异 51225)0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社科部,广东广州摘要:杜绝和减少高校学生考试作弊行为是高等院校把握教学环节的重要措施。本文从博弈论经典模型“囚徒困境” 的特点和条件入手,建立学生之间的博弈模型,阐述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的内在动因,并提出相应对策。通过对学生与 监考老师之间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分析,进一步从外因角度提出防止学生考试作弊的策略。 关键词-考试作弊;囚徒困境;监考;混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4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729(2006)02—0076—05 考试是高校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检查教师教学效果,评定学生学业水平的重要指标,能同 时调动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增加教与学的投入。能否科学地利用考试这一重要手段,对于学生 的健康成长,学生对科学文化知识的系统掌握,学校能否培养出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各类专 门人才乃至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合 格人才,必须重视考试这一教学环节,使之不断完善,并走上科学化轨道。 . 这些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各高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相关的改革和完善,这些做法 对考试环节的制度化和规范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在大学名目繁多的考试中,学生的作弊 行为仍较为突出,并且呈现考试作弊人数增多,层次越来越高,作弊手段多样化,考风越来越庸俗, 作弊公开化,校方态度越来越迁就的特点。考试作弊行为的存在严重影响着考试功能的正常发挥,同 时也严重损害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品德培养。_1 J如何有效地杜绝和减少学生考试作弊行为已成为近年来 高等教育势在必行的一项工作。本文将在以往诸多文献定性研究的基础上,诉诸博弈模型对考试作弊 行为产生原因进行定量分析,以期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法和对策。诚然,理论模型与实际环境的复杂相 比显得过于简单化。也就是说,在实际研究中,博弈模型会因对大量其他细节的忽视而遭失败。但另 一方面,正是博弈模型的高度抽象性,撇开了大量次要因素和细节,将研究对象置于理想的状态中, 有时会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研究手段。对高校学生考试作弊行为进行的博弈分析亦是如此,虽然博弈模 型不可能完全精确地描述作弊行为,某一特定博弈模型与客观原型的吻合程度取决于经验事实。但是, 建立博弈模型对理解学生考试作弊行为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经验材料的不断丰富和积累,博弈 模型将会逐渐接近实际更为复杂的原型而显示出广阔的前景。 博弈论研究的对象是理性的行动者或参与者如何选择策略或如何做出行动的决定。理性的人是对 现实的人的基本假定。所谓理性的人是指行动者具有推理能力,在具体策略选择时的目的是使自己的 利益最大化。“囚徒困境”模 收稿日期:21305—12—01 是博弈论中的一个经典模型。该模型讲的是两个嫌疑犯作案后被警察 作者简介:饶异(1977一),女,湖北崇阳人,仲恺农业技术学院社科部助教,主要从事科学社会学、生物学哲学等方 面的研究。 ・76・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饶异:高校学生考试作弊行为分析的新视角 抓住,分别被关在不同的屋子里审讯。在警察面前,如果两个囚徒都抵赖(合作),不招认罪行,各判 刑1年(因证据不足);如果两个都坦白(背叛),即供出罪行,各判刑8年;如果其中一人坦白另一人 抵赖,坦白的放出去,不坦白的判刑10年。在这场博弈中,博弈的双方A和B都面临着两种选择:坦 白(背叛)或抵赖(合作)。表1是这种博弈的收益矩阵,它给出了博弈双方各种对策组合的收益。表 中有四对结果,每一对结果中的第一个数字是第一个囚徒的收益,第二个数字为第二个囚徒的收益。 这个矩阵是博弈的两种表达形式之一,也即标准形式。 表1中,如果用字母来表示博弈双方收益的话,即可得到表2。这个矩阵要表示囚徒困境的局势, 其必要条件为【3J:(1)T>R>P>S(指令条件);(2)(T+s)/2<R(反剥削条件)。第一个条件是四 个结果的排序,对方合作自己背叛(T)最好,而对方背叛自己合作(s)最差,双方合作(R)比双方 背叛(P)要好。这样博弈双方就会考虑这样一个结论:不管对手如何,我最好还是进行欺骗。第二个 条件保证博弈双方不能通过轮流背叛对方来摆脱困境,.因为对双方合作的奖励(R)大于对背叛的诱惑 (T)和对傻瓜的欺骗(s)的平均值,也就是说交替背叛对方和被对方背叛的收益没有双方合作好(比 如说这次你合作,我背叛,下次你背叛,我合作并不比两次你我都合作更好)。 表1 表2 抵赖 坦白 合作 合作 背叛 背叛 S.T P.P 抵赖 坦白 一1. 一1 0,一10 —10,0 —8,一8 R.R T,S R:对双方合作的奖励(reward) T:对背叛的诱惑(temptation) s:对傻瓜(sucker)的欺骗P:对双方背叛的惩罚(punishment) 这个模型反映了一个深刻的问题,这就是对个体来说为最佳决策和对集体来说为最佳决策之间的 矛盾。就是因为这种冲突和矛盾,在单局性的“囚徒困境”博弈中,个体的选择都会是背叛。推广而 言,在局数一定的博弈中亦是如此,照这样,似乎导致的是一种令人悲观的结论,那么有没有办法使 个体摆脱这种困境,实现个体之间长期的稳定的合作呢?密歇根大学政策科学家艾克斯罗德(Robert Axelrod)对“囚徒困境”博弈进行了两次对策组合的计算机模拟竞赛。研究结果表明,只要未来足够重 要,合作可以在甚至是绝对背叛的世界中出现。【4]这也就是博弈双方经过重复多次的博弈的结果,如果 博弈双方还会相遇,并且将无限进行下去的话,博弈者就不知道何时是他们的最后一次对局,任何的 背叛都可能使对手在下一场合背叛,博弈者也就都将对背叛举动三思而行,因为如果背叛的话,在某 次博弈中期望的收益最大,但是在多次博弈中期望收益的总和可能不甚理想,这样,合作就有可能 出现了。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一种“重复囚徒困境”。艾克斯罗德还指出,“一报还一报”策略(每个博 弈参与者都采取对方上一步采取的策略,该策略体现了合作的性质)在未来足够重要时是集体稳定的 一策略,并且一定数目的人采取小群体的形式(小群体要有一定的相遇概率)进人到采取“总是背叛” 策略的人中间,则最终所有的人都将采取合作的策略。而合作的策略一旦成为普遍的行为选择,是能 够保护自己不受采用其他策略的小群体侵入的。 按照博弈论的思想,我们可以构造高校学生在考试中作弊的博弈模型。在作弊博弈中,假设博弈 方为在考场上不作弊也能及格的绩优生A和不作弊却不能及格的绩差生B,他们都面临作弊(背叛)和 诚实(合作)两种策略选择。作为理性的博弈局中人,学生的决策目标是利益最大化,在这一内在动 因的作用下,学生将试图去实施自己认为可能最好的行为,尽管这样的行为可能损害到其他局中人的 利益。在高校里,考试成绩是衡量学生表现的关键指标,它直接影响着重修、奖学金、评三好学生、 竞选学生干部、入党、免试推荐研究生、就业和心理满足等。由此,我们可以确定学生在各种策略选 择中的收益,共有三种不同的情况(收益矩阵见表3):绩优生和绩差生都诚实,完全达到考试目的, ・77・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OO6年第2期 双方收益为(3,3);绩优生和绩差生双方都作弊,则获得对双方背叛的惩罚:可能是成绩不真实,考 试失去了其应有的功能,双方都有被监考者处罚的风险,并使自己与对手间成绩名次朝不利于自己的 方向发展,这时双方收益为(2,2);博弈双方有一方诚实,其收益为1,而作弊的另一方收益为4。显 然,作弊是最优选择,对于绩差生而言,如果自己作弊而对方诚实的话,则增加了及格的可能和提高 了相对成绩,从而获得T(对背叛的诱惑),而如果自己诚实的话,则不及格需要重修,自己的成绩也 不会超过绩优生;对于绩优生而言,如果自己作弊而对方诚实的话,则更能保证自己的成绩占优势, 从而达到最大收益4,而如果自己诚实而对方作弊的话,虽然 表3 自己在绝对成绩方面不受影响,相对成绩却落后了,其优势可 能得不到体现,自己也就充当了“傻瓜”的角色,只能得到最 低收益1。最后这个博弈的均衡就是双方都作弊。上述分析的 情况实际上是“囚徒困境”模型的一个研究实例,个人明智的 选择得到了糟糕的结果,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相冲突。 诚实 作弊 诚实 3,3 4,l 作弊 l,4 2.2 在这种单局性或局数一定的“囚徒困境”博弈中,学生的选择都会是背叛。在考试中我们也就很 容易看到,无论学习成绩差的还是好的,都会有作弊行为。所以,我们不要希望在囚徒困境规则约束 下理性局中人会成功地实现合作。“重复囚徒困境”博弈可以为我们走出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这一对矛 盾提供某种帮助。只要未来相对于现在足够重要的话,局中人的合作将是稳定的。事实上,在特定时 间、特定地点的情况下,考试中的行为是单局博弈,但是对于无限的空间和漫长的人生,这一简单的 行为是一种无限重复博弈。那么,如何促进合作,即如何增加考试中学生的诚实行为,减少或杜绝作 弊行为,可以从两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使得未来相对于现在更重要些;改变对策者的四个可能的结 果的收益值”。[5] 第一,使得未来足够重要,这也就意味着学生今天做出的选择不仅决定当前对局的结果,而且还 影响学生以后的选择。在高校考试中,学生常常把无限重复博弈误认为是单局性或局数一定的博弈, 认为在一次或数次考试中通过作弊可以获得较高的收益,比如因为作弊而获得好的表面成绩,好的成 绩则意味着在评优、入党、推研乃至就业中的优势。实际上,从长期收益来看,最终受害的是“背叛” 的学生。一方面,通过考试可以检查学生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和学习绩效,而考试作弊则使考 试失去了这一功能,长期下来也就会严重影响学生在大学期间对科学文化知识的系统掌握。另一方面, 在学校里的考试中,学生诚实应考可以养成正确的竞争心态、得失观、荣誉观和诚实信誉的良好品质, 走出校门后则可以从容面对现实社会中日益激烈的竞争,而作弊却导致学生的道德情操低下、意志薄 弱、诚信品质丧失,走出校门后很容易被淘汰,更谈不上竞争和发展。所以说考试作弊对学生贻害无 穷[6l。因此,增加未来的影响,把学生引向明确的无限重复博弈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增加未来的影响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绿色考场”制度。绿色考场即在学校不组织监考老师监考,只有巡考 人员的监督和巡考的情况下,没有作弊现象的健康考场。每个班级均可自愿申请加入“绿色考场”班 级,申请时班级的每个成员须签字保证考试中决不作弊,并自觉遵守相关规定:在考试中,一旦发现 作弊现象,则会加重作弊者的处罚,班上其他同学的考试成绩将予以相应折扣,并对该班通报批评, 取消今后的申请资格和评优活动。若没有发现作弊现象,则学校将公开表彰申请班级,并给予一定奖 励:免修一定学分,评优和推优工作中(如评选优秀班集体、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推荐就业) 优先考虑。(2)建立个人信用档案。具体做法可以是:建立大学生个人信用档案。档案的内容包括大 学生本人承诺书、学生的基本情况、学习成绩、品行说明、信用记录等。大学期间,大学生在信用档 案中的信用记录与素质考核和评奖评优体系紧密相连,例如,如果学生一旦在信用档案中有不良的信 用记录(比如考试作弊),学生就会得不到学校的各种优惠政策和奖励政策,已取得的优惠和奖励也将 取消。大学生毕业后,其个人信用档案也将与其他档案一起寄与用人单位。这样一来,学生的个人信 用记录也就时时在其漫长的人生博弈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当然,合作的策略能否最终成为普遍的行为 选择,还依赖于学校采取各种措施的时效和力度。根据第一部分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诚实考试的 学生如果太少而且过度分散,则不能形成一个可以遏制作弊现象的群体。如果荣誉考试制度和个人信 用制度是长期有效的,诚实考试的学生将越来越多,可以作为一个群体持续地发挥作用,那么合作的 策略便能人侵总是背叛的策略,最终结果必然是合作成为其他群体也采取的策略。这也就是为何学风 ・78・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饶异:高校学生考试作弊行为分析的新视角 较好的高校,作弊的学生很少的原因。 第二,改变收益值。收益值的改变依赖于系统的外在力量——学校。学校的主要功能在于,即使 在学生没有个人激励去合作时保证学生无论如何也得采取诚实的行为。在考试中学生倾向于作弊,那 是因为它的好处是直接的、显性的,而它所带来的危害则是间接的、隐性的。学校所要做的就是采取 —些措施改变有效的收益值:(1)建立检举制度。通常情况下,学生对于考试作弊可能有三种选择: 检举揭发或制止、默认、模仿。但在现实中,选择第一种做法的很少,其原因主要是担心打击报复。 如果学校对打击报复的行为进行坚决的严惩,同时对敢于揭发作弊的行为予以适当的奖励,.就可以很 好地消除学生揭发作弊行为时的顾虑,使学生认识到同作弊行为进行斗争是一件光荣而勇敢的行为, 是值得大学生提倡的行为。对于作弊行为而言,这种检举制度具有极大的威慑力:如果学生作弊,就 有可能被周围其他学生检举,从而对背叛的诱惑(T)也就大大的减小了。(2)改变考试方法。对于一 些必须进行笔试的课程,可以降低期末考试成绩在总分中的权重,增加平时成绩的权重。很多教师倾 向于忽视平时成绩,往往把期末的考试成绩作为最终成绩,这样很容易使学生平时不学习,期末突击 或通过作弊蒙混过关。笔者曾对所担任的哲学课程考试进行了改革。哲学课考核成绩中,期末考试占 70%,平时成绩占30%。平时成绩分为三个方面的内容:课堂提问、课堂小作业(讲完某一启迪性思 维的原理后,让学生用5一l0分钟时间写心得体会)、小论文(讲完一个单元后,要求学生运用本单元 所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原理,去观察分析历史事件或现实生活,写一篇联系实际的小论文)。这样就有 效地将权重较大的平时成绩明确化,而不像以往平时成绩成为印象分的代名词。这种方法既培养了学 生的创新思维,又使得在期末考试中背叛的选择不那么吸引人了。 除了高校学生自己的原因外,作弊这一策略选择还与考场环境密不可分。当考场纪律松懈时,学 生会更倾向于选择作弊。而考场纪律又与监考老师紧密相连。由此,在学生与监考老师之间我们也可 以做博弈分析,以对作弊行为采取更有效的防治措施。 监考博弈的参与者包括监考老师和学生,监 表4 考老师有认真监考和监考不力两种策略选择,学 \学毕 生有诚实和作弊两种策略选择。这个博弈的收益 老师 -<--L_ 诚实(1一q) 作弊(q) 矩阵如表4所示t 认真监考(P) 一C,0 W—C,一F C,W,F,Y均大于零 监考不力(1一p) 0,0 O.Y 其中,w是监考老师监考时获得的奖励(公开表扬、工作量补贴等),C是监考老师付出的劳动成 本(认真清场、核对考号、集中精力巡视等付出),F是对学生作弊的惩罚,Y是作弊而没被抓住的收 益。 显然,监考老师与学生行为选择的博弈中不存在纯策略纳什均衡。师生双方必然在各自利益最大 化的原则下寻求混合策略意义上的纳什均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求解混合策略纳什均衡。 假设监考老师选择认真监考的概率为P,则选择监考不力的概率为(1一P);学生选择作弊的概率 为q,则选择诚实的概率为(1一q)。 ’ 一 给定q,监考老师选择认真监考和监考不力的收益分别为 Ⅱ(1,q)=一C(1一q)+(W—C)・q Ⅱ(0,q)=0・(1一q)+0・q 令Ⅱ(1,q)=Ⅱ(0,q),可得学生作弊的最优概率为q =C/W 给定P,学生选择作弊和诚实的收益分别为. Ⅱ(P,1)=(一F)・P+Y・(1一P) Ⅱ(P, 0)=0・P+0・・(1一P) 令Ⅱ(P,1)=Ⅱ(P,0),可得监考老师认真监考的最优概率为P =Y/(Y+F) 因此,这个博弈的混合策略纳什均衡为老师和学生以(P ,q )的概率组合选择(认真监考,作 弊)。若学生以大于q 的概率选择作弊时,监考老师选择认真监考时的收益大于零,认真监考是最优 ・79・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O06年第2期 选择。反过来,若学生以小于q 的概率选择作弊时,监考老师选择认真监考时的收益小于零,显然, 选择监考不力是合算的。由q =C/W可以看出,监考老师选择认真监考还是监考不力与他的劳动成 本c和奖励w有关,也可以说,w比c大越多,监考老师的积极性越大,学生选择作弊的概率也就越 小。同理,若监考老师以小于P 的概率选择认真监考时,学生选择作弊时的收益大于零,他肯定会选 择作弊。若监考老师以大于P*的概率选择认真监考时,学生选择作弊时的收益小于零,诚实是最优选 择。由P =Y/(Y+F),即1/p =l+F/Y可以看出,学生选择诚实还是作弊与对学生作弊的惩罚 F和作弊而没被抓住的收益Y有关,Y比F大越多,P就越大,这也就意味着学生会抓住监考老师哪怕 是一点点的疏忽和偷懒,冒风险作弊。 博弈论分析告诉我们,高校学生考试是否选择作弊是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内因来讲,在 利益最大化的驱使下,从而选择自己认为是最好的策略。从外因来讲,在监督、惩戒力度大小、作弊 风险的权衡下,从而选择是否作弊。因此,如何从外因方面采取对策杜绝学生的作弊行为也显得尤为 重要。综上分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一步对学生形成硬约束。 第一,增大对学生作弊的惩罚。如果对作弊行为的惩罚足够严厉,使学生在教师原来的混合策略 下作弊的收益变为负值,学生采取作弊行为时将三思而行,而不是铤而走险,从而降低作弊的概率。 目前有不少高校在考试管理中都有相关的一些规定,比如取消一切评优资格,给以留校察看处分直至 开除等等。 第二,加大监考老师的监考力度。在对学生作弊惩罚F既定的情况下,学生作弊行为的多少取决 于监考的力度。因为如果监考老师不负责任,对作弊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即便学校对作弊的惩罚 足够大,对学生只是不可置信的威胁。只有进一步加大监考力度,才能使严惩成为一种可置信的威胁。 监考力度与监考老师的责任心、积极性是密切相关的。从降低监考老师的劳动成本c和提高对老师的 奖励w人手,可以加大监考老师的责任心和积极性。一方面,改善考试环境。考试时间往往为两个小 时,而监考老师不仅要站着,还要不断地巡视,遇到有作弊动机的学生要予以提醒和阻止,因此监考 的整个过程是很辛苦的,也就是说认真监考的成本是较高的。学校可以通过一些方式降低监考老师的 监考成本。比如发放矿泉水,大考场增加监考老师人数,年长老师和年轻老师合理配置等。另一方面, 建立监考老师的奖惩制度。比如对发现学生作弊的监考老师实行奖励,根据多劳多得原则,发现越多, 奖励越多。适当增加监考老师的监考报酬,也可以起到“高薪养忠”的目的。如果只有激励,没有惩 罚是不行的。高校应该对监考老师不负责任的行为进行约束,比如通过巡考人员的监督和学生的检举, 若发现监考老师不负责任的行为则进行一定的处罚。 参考文献: [1]穆赛男.高校考试作弊现象分析[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7,(4). [2]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 [3][4][5]【美】罗伯特・艾克斯罗德.对策中的制胜之道——合作的进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6]刘伟.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危害及预防[J].高校理论战线,2OO2,(6). An analysis 0f cheating in e】【aIIls by eoilege students a new perspective _____。_。___。・・——the game analysis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RAO Yi (Department of Social Sciences,Zhongkai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Technology,Guang ̄ou 5 10225,China) Ah :It is an important step in teaching for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to decrease and put an end o chetating in ex— amination by college Students.According to the classical game model——prisoner’s dilemma,this paper tris teo es— tabhsh a game model between students,expound he tinternal causes of heitr cheating ehavibor,and propose tenoucn— ures.a ̄ongh he ftulrther analysis of he sttatic game of complete information between invigilating teachers and to prevent students from cheating in exam from he angk otf external causes. students,the paper offers 8011 ̄ Key words:cheating in examination;prisoner’S dilemma;invigilation;mixed tactics countermeasure ・8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