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奶牛酮病及其研究进展

2024-07-03 来源:钮旅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奶牛酮病及其研究进展 武亚芳 ,徐长利 ,孙金警 (1.绥化市北林区东富乡农牧服务中心,黑龙江绥化152000;2.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中心,哈尔滨150086) 中图分类号:¥856.5:¥858.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0084(2006)06—0015—02 酮病,是泌乳牛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常发生于 产犊后10 60天。调查显示,在美国每年有4%~ 后发病率下降。酮病的发生还与本胎产奶量(年单 产7 000 kg以上)有关,单产在7 000 kg以上的牛 只中发病率为2.86%,7 000 kg以下牛只的发病率 仅为0.85%。体况评分在3.5或3.5以上的奶牛患酮 病的危险性较高。此外,酮病的发生与泌乳月、季 节、遗传也有一定的关系。 其次酮病的发生与乳房炎、子宫炎、产褥热、 5%的奶牛患临床酮病,个别牧场甚至是这个数字 的3~4倍。据加拿大研究者报道,在泌乳期的前9 周,奶牛亚临床酮病发病率达59%。如美国乳牛 酮病发病率为5.0%,而印度14.69%,其他如荷 兰、日本、波兰等都有此病的发生。在我国,随着 高产奶牛越来越多以及集约化饲养程度的不断加 脂肪肝、真胃移位等一些疾病之间也相互影响。由 于原发性酮病的发生降低了奶牛对疾病的抵抗力, 强,奶牛酮病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奶牛发 生酮病后治疗费用高,产奶量大幅度降低,乳成分 改变,繁殖率降低及淘汰率升高,而亚临床酮病发 病率又是临床酮病的10~20倍。奶牛酮病的发生给 使患其他疾病的概率增加,可能是高酮血症损害了 奶牛的防御系统造成的。Van Werven等研究了奶 牛围产期乳房内人工感染大肠肝菌的严重性和奶牛 的代谢情况,7头奶牛在产前2周和产后2周监测 血中的代谢因子,每头牛都人工感染左后乳区,发 现血中的BHB(13一羟基丁酸)浓度与乳腺炎的严重性 呈强正相关,葡萄糖、NEFA(非酯化脂肪酸)和胆 固醇含量也与BHB相关。Grohn研究发现,酮病 牧场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控制和预防酮病的 发生是非常必要的。 1奶牛酮病发生的特点 酮病的发生与胎次、产奶量、产犊时体况评分 等因素相关。奶牛酮病的发病率第1胎最低,为 0.29%,以后逐渐升高,至第3胎时达到最高,为 3.48%。奶牛酮病的高发胎次为3至5胎,6胎以 收稿日期:2006—03—17 与子宫内膜炎发生在同一天的占30%,其中有一半 的子宫内膜炎发生在酮病之后,说明了酮病奶牛在 围产期容易感染子宫内膜炎。徐魁悟等的调查表 明,患亚临床酮病的奶牛至少有60%伴发一种围产 期疾病,其中尤以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最高。酮病 是抗生素保健,它是根据病原体的性能,科学合理 选用药物,采用不同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体。 作者简介:武亚芳(1965一).女.黑龙江绥化人.大专。兽医 师,主要从事临床兽医方面的研究。 ,,牛0斗 斗台斗 斗e斗 牛,,斗 牛 斗0斗∈,斗0牛0斗0牛0斗Ce牛 斗0牛,,斗 斗0斗0斗0斗乏,牛0 用抗生素,这样往往会造成药物免疫抑制。长期把 多种抗生素药物加入饲料中,不但容易造成产品污 染,使病原微生物产生抗药性,还会使胃肠道内正 常菌群受到抑制,导致消化功能紊乱、B族维生素 缺乏,更为严重的是可能会使一些细菌发生变异, 分泌某些酶,使抗生素失活,并会将非病原菌群传 给病原菌群,使抗药性菌群进一步扩大,一旦发生 疾病,治疗就变得困难。可见,采取保健养猪并不 药物的保健是建立在良好的饲养管理制度、科 学的免疫程序和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之上,并不是 替代而是相互补充。只有营养均衡,有效地增加猪 体免疫力,利用营养调控原理进行饲养,才能提高 猪体的抗病力,达到减少疾病的发生率。这就是所 谓的“最好的药物是营养平衡的饲料”。 饲料博览2006年第6期 一15一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的发生与产褥热、真胃移位、脂肪肝等疾病的发生 有密切的关系,产褥热、真胃移位、脂肪肝的发生 i定汉等研究发现,在5O头左侧真胃移位的奶牛 用约160.00元,而用高锰酸钾则只需约O.60元,故 用高锰酸钾治疗酮体阳性牛既经济又实惠 3.1加强饲养管理 导致食欲下降,使继发性酮病的概率也大大增加。 3酮病的预防 中,有3O头酮病牛,说明酮病是左侧真胃移位引 起的必然结果。也有研究表明,当血清中BHB含量 超过1 400 p ̄mo1・L- 时,真胃移位的发生显著增加; 另一个报道表明,在分娩后两周BHB含量超过 日粮中能量高的配合饲料要增加,但不能过 快,要逐渐增加。奶牛干奶期要减喂精料,增加粗 饲料,使奶牛不能过肥,也不能过瘦:干奶期正确 的日粮营养状况应为:日粮碳氮比为1:1或7:1较 1 400 p ̄mol・L~,真胃移位的发生概率超过健康牛的 3倍。Drackley等将泌乳牛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摄入 为适合,粗蛋白(CP)为14.5%,其中约30%的蛋白 以可溶性蛋白(SIP)的形式供给,非纤维碳水化合 减至需要量的80%,并输注 一羟基丁酸的前体 物丁二醇,人为地造成奶牛酮病和肝中脂肪沉积, 结果发现,肝脂肪沉积发生在临床酮病之前,而酮 病临床症状直到发生低血糖时才发现。Jerry等通 过限制饲养研究了奶牛酮病的发生规律,提出了酮 病的发展模型。此模型认为,动物限制饲养后,首 先血中NEFA在几天内迅速增加,然后稳定或者缓 慢下降;而肝脏中肪脂沉积也开始增加,结果显示 物(NFC)的水平需提高到大约为干物质含量的 32%;日粮搭配:混合料以每日3-4 kg即可,15~ 2O kg多汁饲料(其中品质优良的青 料约占一半以 上),优质干草每天供给8~1O kg。 3.2定期检查尿酮 产后第1天进行定性检查,以后每隔2~3 d检 查1次,对阳性奶牛采取相应措施。具体程序是: 产前一周隔日测定尿pH值、尿酮体一次或乳酮体 一血脂的增加导致了肝脏脂肪的增加,而且这两种变 化导致血酮的持续上升。由此得出结论:牛是先有 次;产后1天可测定尿pH值、乳酮体,隔日一 次,直至出产房(产后14~2O天);凡测定尿液pH值 呈酸性、尿(乳)酮体含量升高者,立即进行治疗。 4结束语 脂肪肝,然后才得酮病。事实上,肝脏中脂肪少的 牛是不会发生酮病的。 2酮病的治疗 奶牛酮病是临床最常见的营养代谢病之一,也 是给生产带来重大损失的疾病之一。加强干奶期的 饲养管理,供应平衡日粮,注意精、粗饲料的合理 搭配,防止产前过肥,分娩后用快速检测方法进行 酮病的监测,对酮体检测阳性病牛及早治疗,可减 少损失,提高养牛效益。 2.1葡萄糖疗法 用25%葡萄糖500 mL静脉内点滴(15~30 min),每日1次,连用3天。葡萄糖的静脉注射速 度:为了不使葡萄糖在肝细胞内异常蓄积,以每小 时注入葡萄糖的量在50g以下为宜。减慢注射速 度,稍微延长注射时间,可以提高胰岛素分泌机能 的持续时间。在用葡萄糖疗法或木糖醇疗法连用3 天没有治愈时,可再用标准胰岛素O.3 U・kg 肌肉 注射,同时用25%葡萄糖500 mL静脉点滴2 h以 上。 2.2木糖醇疗法 用25%木糖醇静脉注射(15~30 min),每日1 次,连用3天。木糖醇的注射速度以每小时0.3 g・kg-- 以下为好。缓慢注射的目的也是为了延长提高胰岛 素分泌机能持续时间。 2.3高锰酸钾疗法 向湘春等报道,灌服O.15%高锰酸钾液对酮体 阳性牛转阴效果良好,有效率达85.5%,采用补充 高浓度葡萄糖的方法使一头酮体阳性牛转阴,需费 饲料博览2006年第6期 16— 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