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非盈利组织发展状况的研究
庄玉红
摘要: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不仅为非盈利组织带来了更广阔
(湘潭大学)
的非盈利组织。的发展空间,也对非盈利组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随着发展2.2非盈利组织的产生及其意义的深入,非盈利组织不断发展扩大,涉及了社会越来越多的领域。但从非盈利组织产生与发展的过程来看,非盈利组织的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的非盈利组织仍未成熟,问题也逐渐呈现,
兴起和发展可以说是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综合结果。由
威胁着其生存与发展。非盈利组织如何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实现自
于公共产品的生产需要付出而得不到回报,私有企业追求身的使命与职能,对我国的和谐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我国
政府部门由此非盈利组织发展的研究具有极大的实践意义,能为非盈利组织克服利益的本质决定了它不可能生产公共产品。
并就其成本向人们征税。但受自身问题,发挥自身优势,为社会提供更好的公共产品与服务参考与介入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
制于政府部门财政预算的种种限制,它只选择提供能满足借鉴。
关键词:非盈利组织公共产品与服务发展状况广泛需求的公共产品与服务,而导致了某些满足特定需求1概述的公共产品与服务的缺失。为了满足这部分的特定需求1.1研究背景及意义中,私人非盈利组织就此产生。可以说,私人非盈利组织产一直以来,非盈利组织都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重要组生的根源就是对私有企业不愿满足而政府不能而导致市成部分。虽然近年来,我国的非盈利组织已得到了较快的场机制失效的社会需求的满足。发展,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与国外成熟的非盈利组织发展至今,非盈利组织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教育、环相比,我国非盈利组织仍未成熟,大多都处于规模较小、效保、扶贫、救灾、社区建设等都是非盈利组织服务的重点领率不高的状态,内部管理、运作效率、服务质量、运营绩效域。因此可以说,非盈利组织的良好发展,对于帮助弱势群等问题都有待完善。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充分认识我国非体、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有着举足轻重的盈利组织的发展现状,及其对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积极作作用。非盈利组织自始就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创造条件,并用,采取必要的措施完善并推进非盈利组织的发展,使其在如今社会经济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朝着健康的发展轨道前进,对于社会进步与发展十分必2.3非盈利组织的特征要。根据非盈利组织的定义及其产生来看,非盈利组织具
就此,本文将以我国的非盈利组织的发展现状为焦有非利润分配性、组织性、私人性、自治性、自愿性等特征。点,为我国非盈利组织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以着力培育而非盈利组织最大的特征在于它管理的独特性。区别于靠和提升非盈利组织的整体素质与公共服务的水平。“利润动机”驱使而运营的盈利组织,非盈利组织是依靠
1.2研究框架“使命”的凝聚力和引导,并以能反映社会需求的使命表达第一章:根据宏观社会环境与非盈利组织的整体状况与宣传而获取外部支持与捐助,而实现组织的运营。阐述研究的背景,提出我国非盈利组织的发展状况的研究3非盈利组织管理存在的问题意义与必要性,并提出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框架。3.1部分非盈利组织经济效益观念弱,导致低效高耗
第二章:阐述非盈利组织相关的理论概述,包括非盈我国的非盈利组织主要由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利组织的定义、分类、产生的原因与意义,及其特征。与事业单位非盈利组织组成。如前所述,区别于盈利组织,
第三章:分析当前我国非盈利组织发展所存在的问题。非盈利组织最大的本质在于它的非盈利性,它没有利润目第四章:基于我国非盈利组织所存在的问题,为非盈标,不以微观的经济效益为目的,而是依靠外部的资金支利组织的健康长足发展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持以实现组织的创建与扩大,并最终实现宏观的社会效
第五章:对我国非盈利组织的发展做出总结与展望。益。但必须注意的是,不以微观的经济效益为目的,并不代2关于非盈利组织的理论概述表非盈利组织可以完全脱离经济效益观念而运作。非盈利2.1非盈利组织的定义与分类组织并非不能盈利,它不能将盈利分配给内部成员,但却非盈利组织是指不以盈利为目的,以公共服务为使需要盈利支持本身的发展。组织本身的持续发展与宏观社命,享有免税待遇,组织盈余不分配给内部成员,具有民间会效益的最终实现,都离不开非盈利组织的高效长远运独立性质与法人资格的组织。非盈利组织是相对于盈利组作。现今我国部分的非盈利组织缺乏经济效益观念,在运织的概念,二者共同构成社会再生产各个部门。一般而言,作管理中完全不考虑微观的经济效益,导致了非盈利组织盈利组织指的就是企业,而政府及所有的公益与福利组织低效高耗,长期入不敷出,而难以生存下去。则属于非盈利组织。3.2部分非盈利组织以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
进一步来说,非盈利组织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非盈利组织是作为公共产品的供应者来实现社会效广义的非盈利组织包括了企业以外的全部其他组织,包括益,这也是非盈利组织的基本职能与使命。要能扩大向社了被称为政府非盈利组织的政府部门,以及被称为私人非会提供公共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的公盈利组织的政府部门以外的非盈利组织。而狭义的非盈利共产品与服务,除了依靠外部的支持与捐助外,也需要非组织指的就是私人非盈利组织。而本文主要探讨的是狭义盈利组织本身的盈利支撑。非盈利组织因此在向社会提供121
社科论坛
产品和服务上有自给自足、部分收费和无偿提供等不同的收费标准。但非盈利组织盈利并不能以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而应是以社会效益为目标。这种盈利最终应用于非盈利组织的运营与公共产品的提供,而不作损益计算,不为盈余分配,不能归经营者和管理者等个人所有。但目前,出现了我国某些非盈利组织将其收入分配给其员
经理或官员,或以非盈利组织做幌子滥用收费标准的工、现象,这些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管理目标都严重影响了非盈利组织在人们心中的形象。
3.3非盈利组织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缺失
非盈利组织有近37%的劳动力由志愿者提供。志愿者为非盈利组织提供无偿的服务,是非盈利组织的一个重
在财务上并不依要资源。但由于志愿者的服务是无偿的,
赖于非盈利组织,有的志愿者本身也是捐赠者,这无疑增加了非盈利组织内、外部关系的复杂性,并最终增加了非盈利组织管理的难度。非盈利组织运营效果测量的困难,内部人员管理的不可控,加之不断向外部筹集资金以维持生存与服务提供的压力,都使非盈利组织的管理者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方面,非盈利组织对人力资源有着更高的要求,但另一方面,如今的人力资源供给却未能满足组织
公共服务技能的不足的发展需求。志愿服务意识的薄弱,
都是非盈利组织人力资源面临的重要问题。可以说,非盈利组织的人力资源问题已逐渐困扰着组织的生存与发展。非盈利组织要实现长足发展,人力资源短缺问题的解决刻不容缓。
4提升非盈利组织管理水平的建议
虽然我国非盈利组织已开始步入了长足发展的阶段,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总会对行业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非盈利组织管理所存在的问题也必须解决。我国非盈利组织必须与时俱进,不断优化自身的发
以下将为完善我国非盈利组织管理提出相关对策和建展。议。
4.1政府措施
4.1.1完善制度建设,建立非营利组织的约束机制制度建设可以说是任何组织发展的重要环节,对于非盈利组织而言也不例外。从现今我国非盈利组织存在的问题来看,加强非盈利组织的法律约束与自我约束非常必
必须加强非盈利组织管理与监管相关的法律要。一方面,
体系的建设,制定非盈利组织专门的法律法规,完善相关制度措施,使非盈利组织的管理与监督有法可依,使非盈利组织能在法制框架下健康发展,最终走上合法化与制度
除了外部约束力外,另一方面,也要加强非盈利化的道路。
组织自律机制的建设,建立起非盈利组织的自我约束与自我管理机制,从根本上保证非盈利组织活动的规范运行。
4.1.2简化程序,鼓励非盈利组织的发展
目前,我国对非盈利组织实行的是双重管理的体制,
“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即对非盈利组织实行
双重审核、双重负责、双重监管的登记管理原则。这种审批原则的确在一定程度上能规范非盈利组织的活动,但其程序过于繁复。我国在非盈利组织登记管理上门槛高、限制多、监管不力的问题显然不利于非盈利组织的发展。因此,
必须适度地简化程序手续,鼓励非盈利组织的发展。但要注意,实行简化程序亦不可脱离依法行政的原则,政府机
滥用自由裁量权,而影响非盈利关不可逾越其职责权限、
组织的规范发展。
4.1.3加强对非盈利组织的监督
非盈利组织关系着广大的公共利益,我国必须加强非盈利组织的监管力度,防止非盈利组织借着公益的幌子,
比如在全国各做出损害非盈利组织形象与群众利益的事。
城市设立各层级的监督机构,以监督和管理非盈利组织的活动,确保其不违反法律法规、不损害公共利益,监督非盈
也可引入无直接利益关利组织始终在法制的轨道上运行。
系的第三方共同监管非盈利组织的行为,引导其健康发展。
4.2非盈利组织自身措施
4.2.1树立正确的经济效益理念,实现持续发展
非盈利组织主要依靠外部捐赠来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而获取外部支持的前提也必须建立在自身良好的管理运营之上,使公众相信非盈利组织有能力提供符合他们要求的产品与服务。其次,这种信誉与形象也不是一朝一夕
因此,非盈利组织必所能完成,而必须经过长期积累形成。
须持有正确的经济效益理念,实现一定的运营利润维持生存,实现自身的长期发展,避免出现低效高耗、长期入不敷出而无法生存下去的困境。
4.2.2树立先进的管理意识,实现高效运作非盈利组织如果无法实现自身的高效运作,也必定无法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与产品,因此,非盈利组织不能仅有愿望与热情,还必须坚持高效运作与管理与原则,与其他盈利性组织一样,注重绩效与运营结果,采用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手段,建立起强大的组织文化,塑造良好的社会公益形象,以促进自身的发展与提高服务的质量与水平。
4.2.3提高服务水平与质量,提升服务职能
非盈利组织满足的是企业不愿提供政府无法提供产品与服务的空白领域,这种领域涵盖了教育、科研、文化、艺术、环保、保健、福利、社会服务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待非盈利组织去填补。非盈利组织的任务越发艰巨,为了实现多重的目标与使命,非盈利组织必须从资金来源、服务提供、志愿者使用等方面进行优化,并完善组织内部管理,兼顾各个目标的实现,避免多重目标导致的精力与资源分散。
4.2.4透明化运作,树立社会信心
非盈利组织主要依靠外部的捐赠来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而要获得外界的捐赠,除了非盈利组织本身的使命宣传以外,其自成立以来所建立起的信誉与形象也非常重要,是捐赠者考虑的重要因素。近来年,有少数非盈利组织滥用捐款,没有将外界的捐款用于所承诺的公益活动上,这些都破坏了非盈利组织的信誉,不仅阻碍了组织自身的发展,也影响了整个非盈利组织群体的形象。为了避免同类事件的发生,重塑形象与信誉,非盈利组织必须进行透明化运作,向公众披露款项的运作情况与公益活动
122
社科论坛
中国市场奢侈品营销策略创新研究
郑伟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本文介绍了奢侈品的基本定义与分类,通过对目前中国奢
侈品市场的描述,以奢侈品运营者的视角分析了影响奢侈品消费的
经济、社会以及消费心理方面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中国市场奢侈品营销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奢侈品消费心理创新策略
1奢侈品的定义及分类“奢侈品”来自“LUXUS”,意思是闪闪发光的东西,比如钻石,黄金等。目前国内和国际学术界对奢侈品的定义基于专业字典中对“奢侈品”和“LUXUS”两个词的解释,即是昂贵的,能够增加人们乐趣和舒适享受的,人们希望能够拥有的物质或精神感受,但不一定是必需品。奢侈品分为有形和无形的,无形一般指“经历”与“感受”类别,包括所享受的服务与感受的体验等。有形奢侈品根据不同的价格,可以分为入门级、中等级和顶级奢侈品。入门级的奢侈品具有更高的普及性,拥有更多的消费者,如香水、服装、皮具等其他价格相对低的物品。相比而言,中等奢侈品的价格更高一些,流行程度要稍低一些,如高端珠宝、汽车、手表等。顶级奢侈品则具有更高的价格,只有非常有限的人能够支付得起,如游艇、飞机、别墅等。
2中国奢侈品的市场现状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兴起了大量的富裕阶层。在追求高品质生活的刺激下,他们对奢侈品的需求逐渐增加。网络数据表明,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到现在,一些著名的国际奢侈品牌在中国逐渐建立了销售网点,他们通过举办各种展览和会议来推广其品牌意识。中国人民已逐渐熟知并接受越来越多的各个领域的奢侈品牌。国际奢侈品协会的最新数据显示,世界公认的超过80%的奢侈品品牌已进入中国。在过去的10年里,中国的奢侈品消费正在快速增长。根据一项网络数据表明,2009年12月,中国奢侈
(上接第122页)
品消费总额达到94亿美元,位居世界奢侈品消费的第二
位。然而,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仍然有其相对的局限性。首先从消费人群的年龄分布上来看,中国的奢侈品消费群体主要由20到40岁的中青年人构成,而老年群体则几乎是中国奢侈品市场的一个消费空挡。从奢侈品消费的类别来看,中国市场主要偏向为中低端产品,高端奢侈品与“感受型”奢侈品在中国的普及度还远远不够。另外,中国人民在奢侈品消费上的理性行为也需要有良好的导向。因此,拓展奢侈品在中国市场的良性发展,改良其市场营销策略势在必行。
3奢侈品意识的革新
3.1唤起中国市场的奢侈品消费意识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对于奢侈品的消费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接受心理。但由于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影响,“从俭文化”与“高消费”显然具有一定的天然矛盾。为什么要购买奢侈品?商家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疏导消费者的思维定势,唤起民众的消费意识。奢侈品的消费动机,不仅仅是“所必需物品”,更是精神享受的驱使,是一种象征性消费。奢侈品同时会帮助消费者表达和传递品牌赋予的信息,如地位、身份、成功、品味等。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当我们满足自身所需要的生理物质需求时,我们将渴望得到尊重和实现自己的价值,其中就包括潜在的奢侈品消费意识。因此,奢侈品制造商需要将品牌的价值和品牌理念通过各种公共关系活动、分发宣传材料等方式传播给消费者。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在物质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因此需要唤起人们对奢侈品的关注意识,增加奢侈品消费的种类和数量,有望促进并扩大中国的奢侈品消费人群。
3.2找准并明确奢侈品品牌定位奢侈品的价格往往高于同类商品数倍甚至数十倍,原因在于其价值不仅仅是必能获得更好的发展,在社会发展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与影响。
参考文献:
的始末,以其诚实运作获取更多的捐赠,提高公共产品与服务的种类与水平,以此良性循环。
5结束语
非盈利组织是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非盈利组织的发展自其诞生起就备受社会关注。虽然我国非盈利组织的发展已获得了初步的成绩,但目前我国的非盈利组织仍未成熟,问题也逐渐呈现。非盈利组织的问题不解决,必然会威胁其生存与发展。因此,非盈利组织管理提升紧急而必要。但我国非盈利组织的发展与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事,相反,它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中,需要我国非盈利组织本身不断地思考与改进。有鉴于此,本文在分析我国非盈利组织管理问题的基础上,立足于客观情况,提出提升我国非盈利组织管理水平,促进其长足发展的相关对策,为我国非盈利组织的发展做出贡献。相信非盈利组织123
[1]陈金罗,刘培峰.转型社会中的非营利组织监管[M].北京:社
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2]吴稚琴.关于我国非盈利组织管理的若干思考[J].经济师,2004年.
[3]周玉萍.非盈利组织与和谐社会建设[J].学习论坛,2005年.[4]汪力斌.提高非盈利组织的生产力———非盈利组织能力建设探讨[J].生产力研究,2007年.
[5]卢炜,汪文革.试论非盈利组织在社区服务中的作用[J].理论月刊,2002年.
[6]王君丽.关于界定中国事业单位与政府、非政府组织、非盈利组织的文献综述[J].现代经济,2007年.
[7]廖世铢.美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经验及启示[J].发展研究,2008年.
[8]彼得·德鲁克.非营利组织的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