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条主要和大青龙汤对比: 大青龙汤
麻黄六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炙甘草二两 杏仁四十个(去皮尖) 生姜三两(切) 大枣二十枚(擘) 石膏如鸡子大(碎)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扑之。一服汗者,停后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越婢汤
麻黄六两 石膏半斤 生姜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五枚 右五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恶风者,加附子一枚炮。风水加术四两。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23条: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而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越婢汤主之。
越婢汤治疗风水。
和上一条大青龙汤治疗溢饮的意思就可以接上了。 越婢汤VS大青龙汤: 1.溢饮VS水肿:
大青龙汤治疗四肢的痰饮导致的身体重,疼痛;本方治疗身体的水气泛滥导致的浮肿。
2.用药:
大青龙汤证是闷的很厉害所以以麻黄汤为底加大麻黄用量,又要用炙甘草、生姜、大枣来固定一个位置往外发、反佐麻黄峻烈;
本方证并不是闷,而是有水气,所以用炙甘草、生姜、大枣来定位置、反佐麻黄的峻烈,麻黄加量往外发,石膏来清热,发表没有那么严重。
用石膏是因为人体表面有水肿,还是会闷着,虽然没有大青龙汤证闷得那么严重,仍然有脉浮、口渴、出汗。还是里面郁热,所以表
面无大热。
溢饮、水气都有炙甘草、生姜、大枣来定位置。包括之前的黄汗,用桂枝加黄芪汤,这个位置是很有意义的。
越婢汤VS防己黄芪汤 防己黄芪汤
防己一两 黄芪一两一分 白术七钱半 生姜四片 大枣一枚 甘草半两(炒)
共同点:
可以看出来,还是用炙甘草、生姜、大枣定一个位置。 主要区别: 体质的虚实。 怕风、出汗:
越婢汤是身体结实,怕风汗出,先外感后闷住,有热汗出,加麻黄发汗,石膏清热;
防己黄芪汤证本身人腠理虚,汗出怕风,风邪不严重,本身出汗后身体怕风,所以用黄芪补腠理,白术祛湿补中,防己抽水。
水肿的位置及以下内容,请于知识星球阅读。 越婢加术汤
方见上。于内加白术四两。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5条:里水者,一身面目黄肿,其脉沉,小便不利,故令病水。假令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也,越婢加术汤主之。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25条:里水,越婢加术汤主之,甘草麻黄汤亦主之。
甘草麻黄汤
甘草二两 麻黄四两
上二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甘草,煮取三升,温服一升,重复汗出,不汗,再服。慎风寒。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