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世纪我国战略机遇期的认识
作者:陈建国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年第09期
[摘 要]处于经济长波上升期的本世纪头20年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同时世界多极化发展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较好的世界战略格局。另一方面,20多年的改革开放,也使我们具备了坚实的政治基础、思想理论基础和物质基础,创造了良好的体制条件,完全能够实现新的更大发展。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战略机遇期的重要性,增强机遇意识,提高把握机遇的本领,适时调整发展战略,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战略目标。 [关键词]新世纪;战略机遇;经济长波;发展战略
[作者简介]陈建国,中共江苏省如皋市委党校高级讲师,江苏 如皋,226500 [中图分类号]F1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23(2006)09-0001-05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本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一五‟时期尤为关键。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机遇,应对各种挑战,认真解决长期积累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突破发展的瓶颈制约和体制障碍,开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新局面,为后十年顺利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这是中国共产党在科学分析和准确把握国际国内环境的新变化及未来走势的基础上作出的科学判断,更是带领全国人民经过长期奋斗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努力奋斗而争取来的成果。 一、战略机遇期的概念
战略机遇期应具备以下几层含义:
(一)时间的长期性。战略机遇期是一个长达十年以上乃至数十年的历史时期,如果期间过短,比如数月、数日,那它仅仅是一般机遇而不是战略机遇,或仅仅是一次战略机遇而不是一个战略机遇期。
(二)空间的世界性。战略机遇期是世界范围矛盾运动发展变化的结果,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在当今时代的展现,是国际、国内各种因素综合作用所形成的机会和境遇。
(三)主体的集团性。战略机遇期是对于国家、地区或社会集团而言的,它不是个别部门或行业的机遇,也不是小单位的机遇,更不是个人的机遇。
(四)内容的综合性。战略机遇期的飞跃发展通常是科技革命引发生产力的质变,经济发展带动社会的全面进步,文明程度的提升促进综合国力的增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五)影响的全局性。能否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事关国家、民族的历史命运,其影响是全局的、长远的、决定性的。翻开人类的发展史,有多少国家、民族,因抓住了机遇而走向强盛;又有多少国家、民族,因错失良机而一蹶不振。
可见,所谓战略机遇期,是指国际国内各种因素综合作用形成的,能为国家(地区、集团)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机会和境遇,并对其历史命运产生全局性、长远性、决定性影响的某一特定历史时期。战略机遇期是同社会大变革相联系的。大变革伴随大转折,大转折孕育大机遇,大机遇促进大发展。它既是一种客观存在,又是一去而不复返的。 二、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一)从世界经济发展过程来看,本世纪头20年是第五次世界经济长波的上升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经济波动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客观存在,周期约为50年的经济长波是世界经济领域里的一种有规律的现象。原苏联经济学家尼古拉·康德拉季耶夫1925年提出的经济长波理论,把经济长波分为上升期和下降期两个阶段,每一阶段分别为20~30年。尽管此后长波理论各学派对经济长波不同阶段的划分及其作用有不同的观点,但从18世纪末以来出现的四次经济长波中我们可以发现历次经济长波上升期都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1.第一次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期出现在1795~1825年。在此次上升期中,发端于英国以蒸汽机为代表的基础技术创新,推动了纺织和运输等新兴产业的出现。在这些新兴产业中纺织业增长最快,成为当时最为成熟的产业。由于生产力变革首先发生于英国,英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并迅速成为当时的世界经济中心。回顾中国历史,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相继进入工业革命时代,而已经走完“康乾盛世”的清王朝还沉醉在“天朝帝国”的迷梦里,不思进取,对西方工业革命浑然不觉,埋下了从“盛世”到“危亡”的祸根。在腐朽的封建王朝统治下,中国与工业革命、电气革命失之交臂,给我们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历史教训。
2.第二次世界经济长波的上升期出现在1850~1873年。冶金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使当时的英国率先进入钢铁时代,钢铁制造业的比重大幅攀升,成为推动当时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行业。随着世界产业结构空间布局的进一步调整,产业现代化运动在世界许多国家兴起,一些经济发展缓慢的国家先后实现了经济起飞。在这次上升期中美国是最大的受益国,其经济实力接近并超过英国,世界经济重心由英国向美国转移,世界经济格局也由此发生重大转变。 3.第三次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期出现在1890~1913年。电气、汽车制造等技术的创新不仅使电气、汽车和化学工业快速发展,而且也推动了工业化国家产业的升级,并最终把汽车工业培育成当时的主要产业。产业结构变化导致企业组织形式发生改变,垄断财团成为当时企业主要的组织形式。垄断财团的出现标志西方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美国最早进入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时代,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心。在美国经济发展的推动下,特别是随着技术和产业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国家的转移,加拿大、日本以及德国等欧洲国家也进入资本主义重工业和化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学工业发展时期。欧美国家开始了电气革命,而当时的中国正处在清朝覆灭和军阀混战时期,重大机遇再次与我们擦肩而过。史可为鉴,这次错过机遇的代价是惨重的,使我们长期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甚至一度几乎堕入亡国灭种的深渊。
4.第四次世界经济长波的上升期发生在1945~1973年。这一时期科技创新来源于更多的领域,电子计算机、生物、航天和新材料等领域新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促进产业结构更加优化,产品向“高、精、尖”和“轻、小、薄”方向发展。在西方工业化国家相继进入国家垄断时,世界经济重心也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美、日、欧”三足鼎立的经济格局初步形成。广大发展中国家在走上经济独立自主发展道路的同时,根据此次经济长波上升期世界经济的发展特点,适时地制定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以亚洲“四小龙”为代表的国家和地区实现了经济腾飞,成为新兴的工业化国家。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经济大发展时期,我国却在进行“文化大革命”,经济发展一再受挫。
5.第五次世界经济长波的上升期目前正逐步形成。尽管学术界对第四次世界经济长波终点和第五次经济长波起点的时间尚有争议,但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第五次世界经济长波应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也就是说21世纪头20年是第五次世界经济长波的上升期。
(1)从世界经济增长变化的时间来看,20世纪90年代末应该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转折时期。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经济停滞、80年代的低速经济增长和90年代初的世界性经济衰退,低速增长的时间已持续20多年,这个时间数字和长波下降期的时间数字基本相符,过去的20多年可以认为是第四次经济长波的下降期。但随着美国“新经济”的出现,世界经济的总体发展逐渐好转,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应该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转折期,即第五次经济长波的起始时期。
(2)生产技术和经济制度在20世纪90年代末发生的一系列改变,为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智能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为代表的新一轮基础技术创新,导致了一大批新兴产业部门的出现,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这些新技术和新产业国际转移的速度日益加快。
(3)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国际经济关系的逐步改善,为技术和产业的国际转移带动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便利,为其他国家利用技术的国际转移和产业结构空间布局重新调整发展经济提供了基础。
(4)从世界经济增长的现实和趋势来看,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期已初现端倪。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1996~2000年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分别为4.1%,4.3%,46%,5%和4.7%,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增长相对平缓的时期。虽然2001年世界经济出现了“增长性衰退”,增长率为2.2%,但2002年世界经济又有所恢复,增长率达到2.8%,2003年经济增长达到3.8%,2004年经济增长速度将上升到4.1%。世界银行认为2004~2008年世界经济年均增长可望达到3.2%。以上这些数据表明第五次世界经济长波的上升期已在逐步形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二)从国际政治环境看,世界多极化发展为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提供了较好的世界战略格局
和平、发展、合作成为当今时代的潮流,世界政治力量对比有利于保持国际环境的总体稳定,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没有改变。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的基本态势仍将是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大国之间不大可能发生全面战争形式的对抗。在世界范围内,我国分别同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和日本及一些重要的发展中国家确立了各种类型的战略伙伴关系或合作伙伴关系。同时我国坚持实行睦邻友好政策,受到周边国家的普遍欢迎。在北部,中俄两国关系持续发展,不仅解决了东段和西段边界问题,还建立起“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西部,我国与中亚五国的关系处于良好状态。在南部,中印边界基本维持了稳定局面,中印关系有所恢复和发展。我国同越南、朝鲜、韩国、巴基斯坦和蒙古等国的关系也处于较好的状态。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威胁论”在降温,“中国机遇论”正在逐步兴起。这些对确保我国的大国地位和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从国内条件来看,我们具备了坚实的政治基础、思想理论基础和物质基础,创造了良好的体制条件,完全能够在21世纪头20年实现更大发展
1.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尤其在“十五”期间,我们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2001~2005年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高达9.5%,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5.7个百分点,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182321亿元,按当年平均汇率折合22257亿美元,经济规模跃居世界第四位。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稳居世界前列。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已跻身于对外贸易大国行列,2005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为14221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位。世界经济大国的两个条件都具备,已成为多极世界经济中的新的一极。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英国,由2001年的469亿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603亿美元,增长28.6%。国际旅游收入和国际入境旅游人数分别居世界第六位和第五位,国际旅游收入增长迅猛,由2001年的177.9亿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297亿美元,增长66.9%,居世界前列。外汇储备大幅增长,稳居世界第一。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公布的《人文发展报告》资料显示,2001年我国人文发展指数首次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居人类发展中等水平。居民生活正向更加宽裕水平过渡。根据调查数据测算,2004年我国城乡居民消费中用于食品消费的比重(恩格尔系数)为40.6%。2005年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36.7%,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45.5%。作为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恩格尔系数下降说明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2.从现代史来看,在经济长期发展的过程中,人均GDP1000美元到3000美元,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如果战略正确、政策措施得当,一国经济可以在人均GDP1000美元这个平台上迅速起飞,奔向人均GDP3000美元大关,较快地步入发达国家和地区行列。在此期间,又极易产生社会分配不公、腐败成风、道德滑坡及社会秩序紊乱现象。拉美即是一个明显的例证。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于2001年首次突破1000美元,2005年进一步上升到1720美元。如果战略和政策把握得当,在这个起点上,经济就可以迅速起飞。这说明,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利用机遇期实现跨越式发展是完全可能的。另一方面说明,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审时度势,把机遇带来的可能性迅速转化为现实性,把机遇期潜藏的优势迅速转化为现实的优势。 3.从市场需求看,巨大的国内市场是经济快速发展的最大战略优势。市场容量的大小,市场运行的优劣,对于能否实现经济长期繁荣具有决定性影响。这一时期,我国消费结构特别是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已开始向发展型、享受型升级,汽车、电脑、高档电器加速进入家庭,人们对于住房条件改善的需求不断增长。消费结构的升级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进而为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增长提供新的动力。多层次、多元化的市场需求正以惊人的速度扩张,不仅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商品市场之一,而且正在成为世界最大的投资市场之一。
4.从人力资源看,潜力巨大的人力资本是经济持续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我国高校大扩招,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劳动力素质显著提高。本世纪头20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比重最高,被抚养人口比重最低,人均受教育年数提高最快,乡村向城镇转移人口最多,是加快推进现代化的“人口机遇窗”。
5.从科技发展看,新科技时代将为我国跨越式发展提供更多的战略选择。新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我国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为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能。当前,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等领域正在酝酿新的重大突破。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思路,我国完全可以在若干关键科技领域和科技发展前沿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形成新的强劲的经济增长点,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必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6.从经济结构看,制造业全球大转移有利于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在经济全球化和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纷纷把已经失去比较优势的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另一方面,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不断改善。我们可以抓住这一契机,扩大经济规模,调整经济布局,优化产业结构。
7.从对外开放看,加入世贸组织为我国拓展了经济发展的战略空间。加入世贸组织提供了稳定的对外经济贸易环境,我们可以更充分地利用国外市场和资源,更广泛地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更好地分享经济全球化的利益。同时,加入世贸组织要求我们转变政府职能,遵守国际经贸规则,这可以推动我们进一步深化改革,进一步消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8.从领导力量看,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正确的战略指导。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断得到丰富发展,中国共产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不断提高。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深深扎根于神州大地,中国人民对国家的前途充满信心。
综观全局,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本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经济快速发展的“起飞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继续发育的“成熟期”,是人力资本急剧增长的“积累期”,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创新期”,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提升期”,是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期”,是世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界格局相对稳定的“波动期”……只要我们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就能够使它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盛期”。 三、如何对待重要战略机遇期
胡锦涛同志要求全党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日益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牢牢掌握加快我国发展的主动权”。机遇也是挑战。当今世界形势复杂多变,多极化和单极化的较量,恐怖主义的威胁与和平发展趋势的交织和冲突,形成了难以逆转的国际环境。对国内而言,20多年的改革开放,体制机制变革的能量逐渐释放,深化改革的难度更大;经济的快速增长特别是粗放式的增长模式,使得资源消耗到了难以承载的程度;“台独”势力猖獗,国家统一的任务极其艰巨等等。所有这些不利因素都是摆在执政党和全体国民面前的难题和障碍。这要求我们必须以极大的勇气、智慧和力量去面对和战胜挑战。
(一)要不断增强机遇意识,紧紧抓住机遇。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革命进入到崭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强调主客观相统一,做任何事情都要根据时间、地点和条件的不同,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重视抓机遇。正是由于紧紧抓住了各方面的机遇,“十五”期间,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普遍得到实惠,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政通人和,国际影响显著扩大、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史册上谱写了绚丽篇章。正反两个方面的情况表明,能否抓住机遇,是关系革命、建设和改革成败的大问题。我们现在的大好机遇难能可贵,是中华民族近一个半多世纪以来所未曾有过的。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对于机遇问题,不仅要从经济上看,而且要从政治上、战略上看,进一步增强抢抓机遇的紧迫感和主动性。 (二)要不断提高把握机遇的本领,善于利用机遇。我们不仅要有抓机遇的勇气,而且要有抓机遇的智慧。机遇,实际上只是一种可能性,如何把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需要付出心血和智慧。我们可利用的矛盾存在着,对我们有利的条件存在着,机遇存在着,问题是要善于把握。要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认清和看准世界大势。要分清国际形势发展的现象和本质、主流和支流、全局和局部,敏锐观察世界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军事等的最新发展趋势,正确把握时代要求,紧跟世界进步的潮流。要大力增强创新能力,用好用足机遇。形势逼人,不进则退。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各地情况千差万别,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和不同领域的机遇是有区别的。客观地讲,不一定都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但这又是可以转化的。谁的创造性强,谁化挑战为机遇的本领大,谁把机遇同本地区、本部门、本领域的实际结合得好,谁就能把机遇用好,乘势而上。反之,就有可能错失良机,陷入被动,领先也有可能变成落后。
3.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是硬道理。历史和现实证明,越是矛盾凸显的时候,往往越是能够比较集中地解决这些矛盾的时候。我们要把“矛盾凸显期”变为“黄金发展期”。我们所讲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说到底是一个发展的机遇期。衡量我们是不是真正抓住机遇的主要标准,就是看我们是否利用这一时期实现了更大的发展。能不能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赢得主动、赢得优势的关键所在。大发展小困难,小发展大困难,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不发展最困难。利用这个宝贵的机遇期实现更大的发展,我们就有更加充裕的条件解决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矛盾,提高我们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我们的物质基础、物质力量强大起来,在国际事务中起的作用会更大,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作出的贡献会更多。在经济发展上,尤其要处理好信息化与工业化、东部与西部、城镇与农村、“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关系,加强战略谋划和战略调整。为什么在历次经济长波中只有少数国家才能利用经济长波中的有利国际经济环境推动本国经济迅速发展呢?笔者认为,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尽管在历次经济长波中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进入上升期的起点不尽相同,但那些在经济长波中经济快速发展的国家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都能根据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和本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条件,适时地调整本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只有那些对本国经济发展战略进行适时调整的国家,才能抓住技术国际移转、产业结构空间布局重新调整的机遇,加快本国生产组织和经济制度的创新,从而实现本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作为一份实现科学发展的路线图,为中国未来五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当前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深化体制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要积极行动起来,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让东部地区成为率先实现现代化的亮点,使西部地区成为投资的热点,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的重点,努力促进全国现代化建设的协调发展。我们发展得越好,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就越有保障,我们发展的天地也就会更加广阔。 四、结 语
未来中国会更加辉煌、更加精彩、更具活力,因为在中国共产党引领下,中国选择了一条科学的、和谐的、和平的发展道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定不移地贯彻“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思想,提出并大力倡导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对宏观经济实施有效调控等崭新的执政理念,科学求实的改革措施,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迎接挑战、抓住机遇、快速发展的决心、信心和能力。现在,我国经济已步入一个新的增长期,只要我们紧密团结,开拓奋进,就一定能够实现民族振兴的伟大目标。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综合司“十五”时期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国际比较[EB/OL]中国统计网,2006-03-20.
[2]任卫东.不容错失的战略机遇[J]瞭望,2002,(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