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人文地理学期末复习

2021-03-11 来源:钮旅网
人文地理学期末复习

1. 人文地理学的内涵:人文地理学是一门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式和发展规律的学科。是地理学中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组织以及人类利用自然环境的学科,包含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

2. 人文地理学分支学科:人口地理学、聚落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社会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历史地理学、区域地理学。 3.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过程:

古代阶段:人文地理学知识的积累时期,片段记述为主。我国有许多古籍载有人地关系的论述;古希腊、古罗马学者如希罗多德、斯特拉波等在其著作中都有对各地人地关系的论述;中世纪西欧人文地理学发展处于停滞状态;阿拉伯国家的地理学获得较大发展。

近代阶段:15-17C,欧洲不少人文地理的描述,偏重种族、聚落;18C后期-19C早期,德国、法国人文地理学萌芽;19C,李特尔为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创立了早期理论;环境决定论、法国学派。

现代阶段: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人文地理学处于早期调查阶段,没有完善。英国罗士培1920年创立“适应论”;美国巴斯罗1923年提出生态调节论;德国施吕特尔20 C初文化景观概念。二战后,人文地理学真正占一席之地,20C60年代起,西方人文地理学发生巨大变化,朝多元发展,20C60-70年代,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走上两条不同的道路,20C70-80年代,人文地理学出现内部的专门化和哲学上的多元化的主要趋势,90年代成为一门比较完整的学科。

- 1 -

4. 用地理学方法分析人文地理学的视角:空间、地方、距离。

5. 空间的概念:在人文地理学中,存在绝对的、相对的和相关的空间概念。绝对的空间是“一个清晰、自然、真实或经验的实体”,相对的空间是“只是事件间的一种关系,或事件之间的一个方面,并受时间和过程的制约”。 6. 空间的类型:活动空间、行为空间、感知空间、意象空间、心智地图。 7. 地方的概念:地方是由社会系统构成的,是社会相互作用的场所,设个人和各种社会集团实现其功能的限制空间,是由社会结构空间所限定的一种区域。 8. 区位分析要素:①自然要素(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②运输要素(运费成本);③劳动力要素(劳动力数量、质量和价格);④市场要素(市场与企业的相对位置,市场的规模,市场的结构);⑤聚集要素(集中和分散对于企业生产和产品销售的积极消极影响);⑥社会要素(政治、国防、文化等非经济因素)。 9. 距离类型:直线距离、时间距离、心理距离、社会距离、距离摩擦。 10.区域类型:根据要素:自然区域、政治区域、经济区域、文化区域、社会区域。根据区划时的侧重点:形式区、功能区。

形式区:以某种区别性特征的存在或缺失为基础进行界定的区域,一般称为形式区。

功能区:又称节点区,有功能中心和外围地带组成,并且有功能辐射联系强度上有明显距离递减规律,有可以辨识的规律、边界。市场区、经济区、行政区。

11.空间相互作用:乌尔曼创立的用以表示量地理区域间相互依赖关系的术语。空间相互作用的表现就是人口、物资、资本和信息在地区间的流动,并且不同类型要素流动之间具有互动性,空间相互作用的强度随距离的增加而降低。

- 2 -

12.可达性概念:可达性是指从一个地方大大另一个地方的容易程度,是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的前提条件,也是空间连网络形成的基础。

13.扩散的类型:迁移扩散(占据式扩散、蔓延扩散、墨渍扩散)扩展扩散(传染扩散、等级扩散、刺激扩散)。

14.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或技术革命,是指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及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的阶段。

15.工业化阶段:①消费品工业居主导的阶段;②资本品工业加速发展并逐步赶上消费品工业的阶段;③资本品工业居主导的阶段。 16.三次工业化浪潮:

第一次工业化浪潮(1790-1850):在工业技术初步积聚的基础上产生,并且工业化只局限于英国的少数地区。用关键创新开发关键资源的新用途,保留了自身的技术传统和工业类型。早期的工业化是一种相对于区域范畴而产生的现象。 第二次工业化浪潮(1850-1870):工业化向英国的大部分地区、西欧部分地区扩展。发生了工业地区重组。新行业的产生改变了社会结构,而社会结构转变反过来有反映到工业化地区的政治纲领和地域景观之上。

第三次工业化浪潮:欧洲经济地域格局进一步重组。在世界体系框架下,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的进程共同创造了“金三角地区”为中心的欧洲核心的繁荣。 17.国际劳动分工理论:

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指各国在生产同样的产品时,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异所导致的各国之间生产优势不同,因此各国应专门生产本国劳动生产率较高的产品。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国家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 3 -

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

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

18.世界体系——中心-边缘结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是一个基于不平衡发展、不平等交换和剩余价值占有的等级制体系。等级制指中心-边缘结构,世界经济体由中心地区、半边缘地区、边缘地区等三部分组成。不平等指世界经济体所固有的不平等分工和不平等交换。

19.生产性服务业:指为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工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保障服务的服务行业。依附于制造业而存在,贯穿于企业生产的上游、中游和下游,以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作为主要投入品,把日益专业化的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引进制造业,是第二三产业加速融合的关键环节。 20.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的核心。狭义的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的全球化,其主角是跨国公司,、;广义的经济全球化是指跨越国家边境各类流动程度的夸大与深化。经济全球化意味着企业家或创业者能够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集资,并利用这些资金在全世界任何地方生产或销售。

21.数字鸿沟:指不同社会经济水平的个人、家庭、企业和地区在接触信息通信技术和利用因特网进行各种活动的机会的差距。

22.城市的特征:①城市以非农活动为主;②城市人口规模巨大;③城市拥有高密度的城市景观;④城市蕴含丰富的物质构成;⑤城市具有复杂的社会结构。 23.城市化的概念:城市化是指城市规模的扩大和数量的增加,是一个城市空间向乡村地带扩张和乡村人口向城市聚集的过程,同时也是城市物质文化和精神文明向乡村地区扩散的过程。

24.中国城市化过程:①1949-1957正常发展时期;②1958-1965年大起大落时

- 4 -

期;③1966-1978年停滞不前时期;④1979-1984年农村城市化发展时期;⑤1984-1992年城市迅速发展时期;⑥1993-1998年县改市与城市数量急剧增长时期;⑦1999-2007年城市发展要素转型与特大城市发展时期。

25.中国城市化道路之争:①发展小城镇;②发展中等城镇;③发展大城市;④大中小城市共同发展;⑤摒弃按规模论发展(周一星)。

26.当代世界的城市化:①城市化进程大大加速;②大城市化趋势明显大都市带出现;③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加快;④发达国家出现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现象;⑤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仍以乡村向城市移民为主。

27.城市体系的概念:城市体系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一系列不同等级规模、不同职能分工、相互密切联系的城镇组成且相互依赖的城市地区。

28.城市体系理论:①中心地理论:克里斯泰勒,在理想情况下,城镇呈明显的等级分布特征,每一个不同规模的城镇有一个相应大小的六边形市场区域。②门槛理论;③城市的规模分布理论。

29.中央商务区:CBD,是城市的商业用地中心,通常包含了高度集中的商店、办公楼、饭店、仓库、街道等。一般位于交通节点上,是城市中建筑密度最高的地区,通常有城市中最高的建筑群组成。中心商务区是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最集中的地区。

30.郊区:郊区位于城市通勤带的外围区域,一般拥有独立的行政范围和管辖权限。

31.大城市带:大城市带是由连成一体的许多都市区组成,他们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存在着密切的交互作用。6大城市带:美国东北部滨海城市带、美

- 5 -

国五大湖沿岸城市带、日本太平洋沿岸东京制横滨和大阪城市带、英格兰城市带、欧洲大陆城市带、中国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带。

32.世界城市:格迪斯,世界城市是在全球或世界某一大区域范围内起到经济枢纽作用,并具有高度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与国际服务功能,集中世界主要的跨国公司与金融公司,城市人口规模大部分在500万以上的超级城市,有的已经成为超大城市群的核心城市。

33.城市美化运动的利与弊:利:推动城市规划的发展,使许多城市重新修订了原有的计划,是一个革新的时代,运用各种方式试图体现城市价值,强调了城市的荣誉和力量。 34.乡村聚落的类型:

⑴职能类型:①农业村落②牧业村落③渔业村落④林果业村落⑤非农生产活动的村落

⑵行政类型:①自然村②行政村

⑶形态类型:①聚集型村落②分散型村落

⑷布局类型:①主轴型村落②字母型村落③串珠型村落④均衡型村落⑤星点型村落

35.中国的农村城市化:苏南模式:人多地少,城镇密度高,中心城市较发达,民族工业历史悠久,乡镇企业和村办企业发展很快,成为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途径,甚至成为外来打工者的主要集中地。 温州模式、晋江模式、珠江模式

36.增长的极限:必须立即争取实现全球规模的人类需求与环境资源的均衡,并强调人口和人均消费水平的稳定。

- 6 -

37.发展水平评价:①经济指标(经济总量、经济结构、效益):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职业类型,生产力,原材料与能源,消费品;②社会指标(人口的文化程度、文化素质、健康水平、福利状况):教育与文化,健康与福利;③人口学指标: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④人文发展指数(HDI,①②③的综合)。

38.人文发展指数:是由经济指标、社会指标和人口学指标构成。最能代表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最高值1.0,据此可分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 39.化石燃料不均衡分布:资源储量的不均衡和化石燃料的消费的不均衡。 40.扩散效应:指其他区域,通常是核心区域的经济增长给本区域带来积极的影响。

41.去工业化:指工业活动的持续衰退现象。包含工业产出、就业和生产资料的绝对和相对比重的下降。

42.产业集群的出现:指某一或某些产业中相互关联的企业在特定区域范围内的聚集现象。分为:高科技企业集群、传统产业集群、一般资本与技术结合型的产业集群。

43.服务业的类型:⑴消费性服务业:①零售服务业②个人服务业 ⑵商务服务业:①生产性服务业②交通服务业 ⑶公共服务业

44.农业的产业化:①农村劳动方式改变,机械替代并提高人类劳动;②革新方法——化肥、杂交种、农用化学品及生物技术的引入,来增补、改变或替代生物产出;③工业的发展来代替农产品。

45.绿色革命利与弊:利:粮食产量增加,缓解饥饿问题。弊:①绿色革命并不

- 7 -

是在世界每一个角落都能取得成功;②绿色革命允许相对多的财富和权力在相对少的农场主手中增长时导致了贫穷阶层的更加贫困和缺少土地,放大社会不公平;③导致燃料生物产量的减少。

46.粮食危机:粮食价格上涨是主要表现。原因:供需、油价上涨、粮食生产和贸易的垄断。

47.出生率:也称原始出生率,是一定时期内的出生人口数与同时期的总人口生存人数之比。出生率=一年内出生的人数/年平均人口数×1000‰. 生育率:指平均一个妇女所生的活婴数量。 预期寿命:指实际寿命的平均年限。

48.人口转型模式:①低速增长阶段或高水平静止阶段;②高速增长阶段或早期上升阶段;③后期上升阶段;④低水平静止阶段或人口零增长阶段。

49.性别结构:指一个地区男女人口数的比例关系。性别比=(男性人口/女性人口)×100%

50.人口密集区:东亚人口密集区、南亚人口密集区、欧洲人口密集区、东南亚人口密集区、北美人口密集区。

51.迁移原因:经济的推拉作用、文化的推拉作用、环境的推拉作用。 52.流动人口特征:①城乡流动为主;②男性青壮年为主;③文化程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④第二三产业就业为主。

53.马尔萨斯人口论:自然给人类进步设置了难以克服的界限,存在着人口的增长速度高于食物供应增长速度的趋势。要晚婚、限制人口。生活质量与子女数量呈负相关关系,应让穷人得到更多的资助和教育。

54.人口老龄化:社会供养矛盾日益突出;老年人的医疗保健需求增加,加重公

- 8 -

共医疗卫生建设的压力;需要建设大量的适应老年人需求的基层服务网络、休闲娱乐设施。

55.文化传播:包括文化在时间上的传承和空间上的扩散。 ①民间文化传播:人口迁移和扩散是主要途径。

②大众文化传播:借助于各种物质,物质化的外壳,只有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其内在意义才能被激活。

③中华文化的传播与扩散:沿特定地理轨迹随时间流逝向外辐射传播,引起源地以外的地区发生一连串反应,包括接受文化源地的影响和向源地文化认同。 56.文化区的类型:形式文化区(如语言、宗教)、功能文化区(如国界、选区)。 57.语言:语言是一系列术语及其组合的规则,通过书面和口头两种形式传递人与人之间的思想观念。

58.中国方言:①官语:北方话;②吴语;③赣语;④客家话;⑤湘语;⑥闵语;⑦粤语。

59.全球化的大众文化:流行音乐、电视、体育运动、服饰。

60.民族国家:指单一民族国家,也是一群对民族有共同认识的人组成的国家。由两个核心部分组成:①国家建设;②民族建设。

61.民族主义:主张以民族为人类群体生活的基本单位,以作为形塑特定文化与政治主张的理念基础。

62.国家的基本要素:国民、领土、国家主权与国界、国家政府组织形式、国家首都。

63.国家政府组织形式:集权制、联邦制。

64.地缘政治理论:①麦金德“陆权论”:哈弗德·J·麦金德;②杜黑“空权论”:吉里

- 9 -

奥·杜黑。

65.冷战及其副产品:所谓冷战,是指除了公开的战争手段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 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两伊战争、德国分治与统一。

66.世界多极化:取决于力量对比的变化,一方面体现在美国与其他主要国家的力量对比关系,另一方面体现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关系,因此多极化是一个长期的、不均衡的、曲折的斗争过程。表现:①资本主义世界三大经济力量中心确立;②苏联经济实力增中有减;③发展中国家寂静的不均衡发展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出现。

67.文化景观的概念:文化景观是以自然景观格局为基础附着了人类文化活动的综合产物。

68.经典人地关系理论:①环境决定论:孟德斯鸠,新普尔,亨延顿;②人地相关论:P·维达尔·白兰士;③适应论:罗世培;④人类生态理论:巴罗斯;⑤文化景观论:索尔;⑥生产关系决定论;⑦环境感知论;⑧“天人合一”论。 69.可持续发展概念与起源:1987年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时序性原则、空间性原则、可控性原则。

途径:①确立以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模式;②促进市场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③保持人口规模与环境容量平衡;④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

- 10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