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在山脚下一个村庄里,有一户人家。家里只有夫妻二人,他们每天盼着有个孩子,常常会说:“哪怕有个枣核那么大的孩子也好。”说了这个话不久,果然上了枣核那么大的孩子,夫妻二人喜欢的很,给孩子起名叫“枣核”。 一年又一年枣核一点都不见长,他的爹娘都为他愁的慌,我为了让他的爹娘放心,每天干活。枣核很勤快,天天干活也学了不少本领,它能扶犁、赶驴、打柴、别人上不去的地方,他可以上去,她一蹦就可以动到屋顶那么高,邻居们都夸奖枣核,枣核的爹娘也非常高兴。
枣核不光很勤快,而且也很聪明。有一年大旱,庄稼没有收成,县衙门的衙役向庄稼人要粮食。 庄稼人交不上粮食,就把驴抢了,全都牵走了。牵走了牛和驴,大家伙都瞅的慌,但是枣核有办法,可是大家就是不信,枣核也不理他们,就走了。到了晚上枣核跑到县衙门拴牛和驴,找何一蹦蹦院子里,第衙役们睡着了,枣核又蹦到驴耳朵里,吆喝着。后来惊醒了衙役,衙役赶紧起来找人,可是没有又回去睡觉了,他们连续起来了十多次,后来他们实在累的不行了,所以不找人了,枣核就牵着驴和牛回去,带着牲口回到村子。
天一亮,县官就带着衙役去捉人,枣核蹦出来,指着自己,县官就把枣核绑了起来,但是又从那里面蹦了出来,县官又把它塞进钱裕里,背到了大堂里,就狠狠的拿起棍子打枣核,但是枣核又蹦到了另外一个地方,最后,他蹦到了县官的鼻子上,见官叫人一打打到了县官的鼻子,最后枣核大摇大摆的走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