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学设计
浙江省诸暨中学 金海锋
在现在这个年代,战争或许离我们很遥远,学生对这样的题材的解读在某种层面上来讲可能不会太深刻的,毕竟没有真实的尝试过经历过。然而世界上的枪炮仍然没有停息,很多无辜的人依然在流血,所以让学生真切的感受战争的血腥残酷和处于战争中的人们苦难,呼唤和平渴望和平珍惜和平便成了这个专题教学的一个教育重点,而《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这篇课文,正好能给我们这样的启示,让学生化身为“我”,进行真实的体验。
教学思路:
一、 导入——激活体验,初步感受战争。
这一环节可以借助本专题“历史画外音”《图片两组》中的图片,可以让同学们谈谈对这些画面的第一直观感受,进入角色:战争是什么?是一颗子弹贯穿身体是在地面上翻滚是那种彻底的疼痛和将死的恐惧么?是一枚炮弹在眼前炸开时意识的丧失和肉体的摧残吗?世界上的枪炮声依然没有停息,生命依然在流血……然而,那些战争的追随者们可曾明白:他们为什么要举起手中罪恶的武器?借着这样的情感,顺其自然导入课文:让我们一起走进《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来感受一位17岁少年的生命悲歌。
二、教学过程,激发思维,真正融入课文,加深理解和体会。
小说截取了战争中的一个短小的瞬间加以描绘:从伤病被从汽车上抬下到做手术这段时间。空间局限在一所改为临时战地医院的文科中学。用第一人称写,从“我”的角度观
察和叙述,所以了解“我”的内心,也就理解了这篇小说的真实内涵。
这篇课文的理解需要解决三个问题:
1、周围环境的反复描写和“我”的思考造成的悬念:这个在自己重伤意识模糊的情况下似曾相识的地方是不是自己的母校?
首先让学生找出“似曾相似”的点:(1)美术教室的布置(可在这里做个伏笔:布置的特点说明什么问题);(2)门上的十字架;(3)香蕉上写下的“多哥万岁”;(4)我的手迹“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其次,让学生回答,为什么会认不出自己的母校?原因有两个:(1)“我”身受重伤:“也许一切都时幻觉”“人发高烧时什么东西都会在眼前显现呢。”(2)战争让学校面目全非,只留下了依稀的旧时的印象。
然后讨论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选取已经成为临时战地医院的学校作为背景环境?为什么让一个只有17岁的“学生”伤兵当作小说的主人公?作者这样处理明显具有巧合的因素,那么作者设计这样的巧合到底想要说明什么问题?
这里就要注意学校变为临时战地医院和学生变为伤兵这样的转变所包含的具体意义了:大量的伤亡士兵被运往战地医院;城市在燃烧,远处不时传来重炮的轰鸣声;用作手术室的美术教室的肮脏,嘈杂,混乱……所有的一切都指向一个点:战争对文明的摧残——传播认为文明的地方成了充满血腥的伤兵医院,美术室成了停尸间,花朵一样的少年支离破碎。这样一来,就会在学生的心里留下一个非常深刻的印象:战争,给人带来的是无尽的痛苦和哀伤。
2、课文中的“我”对于战争持有什么样的看法和态度?
当听到外面重炮在轰鸣时,我在想:“多么出色的炮队啊!……我觉得大炮及时在轰鸣时,也是高雅的……确实是图画书里打仗的模样……纪念碑的落成……倘若我果真是在母校,那么我的名字也将刻到石碑上去;在校史上,我的名字后面也将写着:‘由学校上战场,为……什么而阵亡。’”
从课文中的这段话,在“我”的这样一些想法中,我们会惊讶的发现这位学生“伤兵”非但没有厌恶战争,反而想到的是自己的名字有可能会镌刻在阵亡战士纪念碑上,始终认为自己是为国捐躯,会永留史册,即使死了,也是光荣的。从对实际的情况分析后,会突然发现,这位可怜的“学生”伤兵一直到此刻,也不明白自己是为何而战,因为战争本身的荒诞无稽,毫无意义。于是就让学生讨论:抱这样的想法的人多还是少?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合常理的现象出现?
这时,再回到开头,看看学校装饰的描写:《美狄亚》、《挑刺少年》、普鲁士国王画像、小型阵亡将士纪念碑、凯撒、西塞罗的胸像等等,就可以看出当时德国实际上实行的是一种军国主义思想教育。还有“流浪人,你若到斯巴……”那段铭文那段典故出现再美术课堂上,正是让那些充满战斗激情的热血青年走上战场却懵懂不知无怨无悔的一剂毒药。
3、“我”最后有没有明白自己的遭遇,有没有觉悟?
仔细看小说的结尾,有三个地方出人意料:一是我认出了黑板上的铭文的手迹,二是我们终于知道作品主人公的伤情,三是面前出现的那张熟悉的忧伤疲惫的面孔以及最后“我”喃喃说出的“牛奶”。
可以让学生讨论,作者这样设计结尾的意义和作用。
1、“流浪人,你若到斯巴……”的手迹让“我”终于认出了这就是我的母校,也进一步表明人们从小就所受的战争教育,这样的话出现在美术课堂,无疑是对德国军国主义思想的一种嘲讽。
2、一直到此刻,“我”才明白了自己的遭遇,如果说前面的几次“叫喊”(“我”啐掉烟头,开始叫喊;“我”喊叫起来,但他头也不回)只是纯粹的肉体上的痛苦,因为“我”心中总是有个信念,而最后的“失声呼叫”,更表现在精神支柱的轰然倒塌,周围人的冷漠无情无疑让“我”惊恐万状,而当我再次看看黑板,看看上面自己写的文字,以取得一种心理慰藉时,黑板却被挡住了,意味着“我”的无助与最终的觉悟:一个八年纪学生的战争经历结束了,一个八年纪学生的英雄梦完结了,等待他的只有死亡和残废。
3、熟悉的忧伤疲惫的面孔的主人比尔格勒以及最后的“牛奶”的含意,其实是对文章主题的一个升华。在前文有这样的叙述:……喝牛奶……也许那些死人就躺在比尔格勒那件灰蒙蒙的小屋里,这间小屋曾散发这人牛奶的香味……。是否可以看作是“我”对那个时候生活的一种回忆以及和平时期自己的一些生活乐趣,而现在已经已经回不去了,因为战争。而比尔格勒正好就充当了“我”昔日学校生活喝近日悲惨处境的见证人。到此时,牛奶,画画,甚至抽烟,喝酒,都成了梦想,不可能在现实中出现了,炸弹摧毁的不仅仅是一个人的身体,更是一个人的未来和一个人的心灵。那么,对于最后“牛奶”的理解,是否可以看做是作品中的“我”现在遭遇的一种绝望和对往昔生活的一种向往呢?通过这样的一个别出机杼的结尾,远离战争,呼唤和平的主题也得到了淋漓尽致得体现。
这篇小说构思巧妙,视角独特。学校,学生,医院,伤兵的转变都突出了法西斯穷兵黩武的罪恶本质。在教学的时候,要让学生始终都受到“我”的无尽痛苦和无穷困惑的感
染,比如“我”是一个浑浑噩噩的热病,一个可怜的小人物,懵懂有点玩世不恭,对侵略战争缺乏正确的认识,稀里糊涂上了前线有稀里糊涂重伤回来,他不知道为什么打仗不知道生命的价值。这种纳粹时期德国青少年的真实精神状况悲剧性通过这样的一个典型具有强烈的震撼人心的力量。如果了解了这些,那么这篇文章的情感教育目标认知目妙便可以很自然的达成,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战争的罪恶,以及对现在和平生活的珍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