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丰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开设情况汇报
三年来,我校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全面开花、赞誉有加,全面培养了师生培养幸福人生观,已形成”三注重”(即注重
主体性与合作性、发展性与科学性,整体性与动态性完美组合)的活动亮点和”三拓展”(即以课题研究为主线,拓展实践活动形式;以学科整合为纽带,拓展实践活动空间;以社会热点为契机,拓展幸福人生教育”)的主要特色,逐步达成这样的愿景:“亲近与探索自然”,为幸福的家园喝彩;“体验与融入社会”,为幸福的时代助阵;“认识与完善自我”,为幸福的未来买单!现
将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活动与先进经验
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是不断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
过程。只有让学生在亲历自然、亲历社会的过程中得到幸福人生体验,受到传统美德熏陶,才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一)认知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培养幸福人生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引导学生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
现问题,开展多样化的实践学习,注重知识和技能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开设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必须结合我国国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着眼
于提高国民素质;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坚持素质教育方向,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新时代要求学生具有在大量信息面前能够自主判断、选择、获取和应用信息,具有主动的、多元的、开放的思维品质,具有综合运用各门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所以,开设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增强综合国力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我校开足开齐所有课程,将研究性学习渗透到各学科中,并依照”尊重个性,自主发展”理念,注重培养自主学习带来幸福人生的能力。
(二)推进概况: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全面开花
我校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信息技术教育为主,覆盖各学科。主要举措包括:
(1)组建课题研究机构,成立以周守勤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确定参研人员并详细分工,联系广丰县永丰分局、大石乡敬老院等作为综合实践活动基地;
(2)召开专题会议,学习课改理论、查阅文献资料、进行课题设计、制定研究方案、确定研究方向;
(3)召集各学科骨干教师,成立课题攻关组,对全体教研人员进行新课程观念的通识培训,举办综合实践活动专题讲座,使全体参研人员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目标、内容、实施方式等形成
较完整的理解,
(4)组织部分骨干成员到综合实践活动赴江苏、浙江等外地学校参观、考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情况,并对全体参研人员进行一定的教学科研方法的培训,提高其研究能力。
(5)以七年级为试点研究范围,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召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现场会,由XX教师上综合实践活动启动课。扩大研究范围,在全校各年级推广试点研究取得的成果,广泛、深入地组织开展系列综合实践活动,科学具体、全面深入地开展课题研究、探讨。
(6)召开专题研讨会和经验交流会,就活动开展试点阶段取得的成效进行总结和交流,就如何在各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召开广泛的交流。
(7) 通过各种探索活动,构建了多样化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模
式。如“自研式”活动课程模式、小课题研究模式,主题性综合实践活动模式、互助合作模式、自主探研模式等,为综合实践活动的理论构建和实践探索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8) 各班建立了学习合作小组,按照学生知识基础、能力水
平、性格特点的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鼓励学生同伴间开展学习与行为规范的互助教育,学生们拥有了”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共同成长”的合作学习幸福感。
(三)研究管理:我校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赞誉有加
根据综合实践活动总目标,我校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注重引导学生在实践学习中获得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注重引导学生体验并初步学会问题解决的科学方法,具有问题意识,发展良好的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注重引导学生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个性品质,培养彰显个性的幸福观。
我校通过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让学生亲近并探究自然,增进对自然的认识,逐步形成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能力;学生学习并开展力所能及的技术实践和劳动实践,培养技术意识和技术实践能力;学生体验并初步学会调查研究与访问、实验研究与观察、技术设计与制作、社会参与与服务、信息收集与处理等多种实践学习方式,发展了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学生积极参与社区和社会服务,增进了对社会的认识与体验,发展了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学生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发展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积极而负责任的生活态度,幸福感与日俱增。
二、活动亮点与特色展示 (一)活动亮点
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有效地促进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健康发展,激发了教师教育教学活力,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科研水平,有力地推动了“科教强校”战略的实施,使我校素质教育走上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活动亮点有:
1、注重主体性与合作性完美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成功有保证。 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活动指导的主体,其特点是开放性、实践性、协同性、过程性的有机统一。我校综合实践活动既树立主体意识,发挥主体作用,又注重师生个体与群体、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合作,教师与社会各方面的合作,主研人员之间的合作,以及主研和学校领导的合作等。
2、注重发展性与科学性完美接轨,综合实践活动课成功有依托。 综合实践活动课,由于受时空条件的限制,加上思想认识的变化以及理论和经验的不足,必然会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我校综合实践活动在实施过程中,特别强调要不断调整、发展和完善,尤其是研究方案的制订、手段的运用、数据和资料的处理、结果的分析等,必须注重科学性原则,克服盲目性和随意性。 3、注重整体性与动态性完美组合,综合实践活动课成功有保障。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学校课程的一部分,是推动学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综合实践活动开展不是僵化的静止模式,它是动态的。它的开设,不仅涉及到课程资源、教师素质,还涉及到学校管理等问题,是系统工程。因此,我校综合实践活动注重发挥系统的整体育人功能,在综合实践活动同时培训教师、开发资源,活动开展也是在动态中进行,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特色展示
我校综合实践活动采用调查法、案例分析法、经验总结法、行动研究法等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形成了鲜明的特色。
一、以课题研究为主线,拓展实践活动形式
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离不开老师的悉心指导。从学生活动主题的确定、活动方案的编写、活动过程的实施、活动材料的收集、活动信息的交流到活动论文的完成,都需要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才能有效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我校的研究性学习内容,一般来源于学生的生活领域,来自学生生活的诸方面。学生通过观察自然、观察生活、观察社会提出不同方面的问题,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等诸方面的问题,我们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分为社会实践活动、社区服务活动、德育专题活动、文艺体育活动、科技创新活动等五大类型。每一类型又分若干个小课题进行专题研究。
如:社会实践活动类有:”丰溪河水资源调查”、”社区卫生状况调查”、考察县气象站、编写省市县”《一课一练》教材”等等,内容广泛。
社区服务活动类有:组织敬老志愿者服务小分队,到大石乡敬老院慰问演出;积极开展社区服务,组织团员学生清洁”牛皮癣”小广告;组织”重走红军岩、探望老红军”活动等等,形式多样。
德育专题活动类有:设立青少年”模拟法庭”、我来当交警”争当”环保小卫士”、“珍惜生命、远离毒品”签名、编写“国旗下的讲话”系列讲稿、“德耀青春”校本教材等等,精彩纷呈。
文艺体育活动类有:校运会、艺术节、工会”三八”节系列活动、”读名著、诵经典”主题班会、“中学语文阅读分层分类教学”研究、“中小学课外阅读调查”、新生野外体能拓展训练等等,花样翻新。
科技创新活动类有:举办科技节、创新园、科技绘画展、科技谜语竞猜、科幻电影转播、科技创新作品制作讲座等等,磁引着师生的心,社会反响强烈。
二、以学科整合为纽带,拓展实践活动空间
我校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其他学科整合,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空间。实验证明,这一举措是切实可行的。三年来,我们在思品、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美术、音乐、体育等各学科领域都取得了成功的经验。
如:九年级化学课“溶解”单元,以“溶解”为研究主题,以食盐和水作为主要的观察、研究材料,设计了一系列的实验操作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上逐步深入地展开观察研究活动。除了要力求达到教学目标外,更深层次的是希望学生,在今后能学着像“溶解”知识一样,围绕着一定的主题,不断地提出一个个新的、值得研究的、自已能研究的问题,通过自主研究活动获取相关知识,从而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三、以社会热点为契机,拓展幸福人生教育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仅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在活动的过程中,还必须适时地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剖析,让学生在新历社会实践中受到教育。
我校以“德耀青春”为课题开展系列活动,对学生进行孝敬父母、感恩长辈的教育,探索出了一条学校德育工作的新路,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项活动中,我们让学生查询资料,聆听故事,踏访遗迹,感知传统文化;我们让学生体味亲情,牢记“感恩”的本意,把握“感恩”的引申意,理解“感恩”的拓展意,品味幸福,回报社会;我们让学生从小事做起,开展感恩孝亲系列活动,组织敬老志愿者服务小分队,开展社区服务活动,拟订采访提纲,调查了解本地养老敬老状况,开展社会调查活动,从这些社会实践活动中,践行传统美德,培养了学生爱家人、爱他人的高尚品德。
三、典型案例与获奖成果
我校开设的综合实践活动丰富多彩,始终本着促使学生幸福成长的理念,通过“亲近与探索自然”、“体验与融入社会”、“认识与完善自我”等活动进行创新摸索,为幸福的家园喝彩,为幸福的时代助阵,为幸福的未来买单!
(一)典型案例
1、“亲近与探索自然”,为幸福的家园喝彩
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强调在活动空间上向自然领域延伸,增进学生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体验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步形成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能力。因此,我们开展多次实践活动,促使学生走进自然、亲近自然、探索自然,为幸福家园出谋献策。
诸如:我校开展的考察县气象站、丰溪河水污染状况分析与对策研究、“从学校周围看身边的污染”调查、“保护母亲河由我做起”活动、新生野外体能拓展训练等,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首肯,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2、“体验与融入社会”,为幸福的时代助阵
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和服务社会,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增进其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并为幸福的时代竭尽绵薄之力,形成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
我校以实践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体验社会,融入社会,诸如:争当”环保小卫士”、”读名著诵经典”、设立青少年”模拟法庭”、“走访红军岩、探望老红军”、“慰问敬老院、关爱暖人心”、“我来当交警”、广丰城区环境卫生义务劳动、“珍惜生命、远离毒品”签名等活动。 3、“认识与完善自我”,为幸福的未来买单
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旨在促使学生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具有自我认识能力,养成负责任的生活态度,
发展学生主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养成主动地获取信息的学习习惯和主动探究问题的态度,发展其信息素养、探究能力和创造精神,为幸福的未来奠定扎实的基础。
我校开展的实践活动有:”向国旗敬礼”征文、演讲赛,”孝敬感恩月”、”网上祭英烈”,学生学习心理调查研究 、学生上网利弊辩论赛、道路交通安全法警专题讲座、“网上安全法律知识竞赛”、“中学生阅读的误区和对策”研究性学习、各班学习合作小组活动等。
(二) 获奖成果
2011年9月以来,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涵盖校内校外诸方面。每年的科技节、艺术节、校运会,学生信息技术奥赛、机器人比赛和研究性学习等综合实践活动在全国、省、市、县频频获奖,彰显着永中人本色。
师生获奖名单??? 四、存在问题与合理化建议 (一)存在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首先是一门新的课程领域,无论是在理论的研究上,还是在实践的运作上,都还有诸多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1、理论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功能等无系统理论框架、目标、定位,实践要求没有一个成熟的看法,更无定论,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目前,我国只规定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目的、内容和实施时的注意事项,却没有教学大纲。绝大部分中学对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感到束手无策,难以操作;
2、实践运作方面存在的问题是:注重实践运用,忽视学科领域开发研究,注重课题研究,忽视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教育的有机整合,缺乏系统性和层次性。师资薄弱,经费困难,环境条件差,家长不理解等因素制约着课程的实施,存在畏难、观望、等待思想,内外机制不协调,缺乏相应的政策和管理评价措施,教师难以适应,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只是一句口号,严重地阻碍了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影响了学生素质的提高。。
3、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还未涉及,并且由于受传统升学考试制度和教育教学评价制度的惯性导向作用,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内容主要集中在学科内的综合教学上;加之不同地方有着不同的文化特色,不同的课程资源,不同的地理环境,实施综合活动课程不能也无法照搬国内发达地区中学的做法,因此,亟需解决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学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等方面亟需提供指导和可操作的模式,在师资培训、转变观念、优化环境、经费筹措等方面亟需提出新的对策。
(二)合理化建议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知识经
济已见端倪,社会信息化、经济全球化使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已成为影响民族生存状况的基本因素。在这样的时代,教育传递人类知识的功能更多地为信息系统所替代,教育的根本意义和价值在于培养和训练创新的精神,形成创新的能力,在于塑造一个健康向上,适应时代要求的人格。综合实践活动,就是要尊重个性,为学生一生存储幸福,为此,提出以下合理化建议:
1、加强理论学习研讨,强化课程意识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教育以教师为中心,把人作为工具打造。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是知识道德的贩运者、施教者、布道者,是制造零件的工人,学生是知识信息的接受器,是被加工
的原料,通过生产线最后成为整齐划一、规格一致的产品。教学过程中,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沦为划一的、自虐的、失信的过程,造成学生平庸发展、畸形发展,甚至摧残学生的身心,扼杀学生的个性。传统教育的弊端显而易见,因而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首先要加强理论学习研讨,强化课程意识。
2、加大课题研究力度,解决实际问题
传统教育和课程观念已不适应时代要求,不能满足新时期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因而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加大课题研究力度,解决实际问题,改变师生的教学方式,改变过去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学习、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提供优质课程资源,保障活动实施
优质课程资源通常包括:教科书、各种科技图书、报纸和各种科技期刊以及电视、广播、网络资源,等等。学校和教师应根据课程要求,吸收和利用各种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课程资源。教师要改变教教科书为用教科书。教师应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指导学生有效地阅读课外科技图书,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科学的热情,拓宽知识面。学校的图书馆要向全体学生开放,为学生获取信息创造条件。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报纸和期刊上发表的各种科技信息,了解科学技术的新进展以及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对科技发展提出的挑战,使学生将来有应付这种挑战的勇气和本
领。网上充足的信息可以使教师和学生开阔眼界,拓宽思路,以保障活动的实施。
4、加强课题协作研讨,整合资源优势
综合实践活动,如果以课题合作为纽带,加强课题协作研讨,重视整合资源优势,把发挥校内优势和统筹校外资源结合起来,变”单兵作战”为”集团冲锋”,就能形成有效合力,不仅可以增强应用性研究的针对性,而且可发凸显研究水平的大幅度提升,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融合。
5、做好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的衔接
开展研究性学习,基于中学生的知识层面和能力水平,要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不断提高他们的研究能力,做好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的衔接是十分必要的。一是研究性学习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耳闻目睹,将日常生活事件加工成有趣的问题探究,以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和能力;二是要不断深化问题意识,让学生走向社会,在社会生活中充分体验和感受社会生活的精彩和奥妙,密切学生与生活、学生与社会的联系;三是要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增强其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才能做熟能生巧、运游刃有余。
6、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要进一步做好服务工作
各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和中小学,要进一步做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服务工作,要根据地方实际和学校差异,结合不同年
段学生的特点,进一步明确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尤其要加强师资培训的力度,增加综合实践活动投入,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纲要,严格执行系列”减负”法律法规,破除”质量唯尊”的陋习,以提高课程实施的有效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