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脑动脉管腔阻塞或者狭窄能够导致脑局部的血流量突然中断或者减少,从而出现缺血性中风,其是一种脑供氧及供血均减少的病理情况,并能够导致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及继发性血管内皮损伤等情况出现。随着医疗技术发展和人们对对中医药认识的加深,采用中药及针灸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逐渐得到广大临床工作者及患者的认可。因此,加速中医药现代化的研究与临床应用,开发合理、高效的中医药针剂及中成药,并配合康复及针灸疗法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治疗,既迫在眉睫又任重道远。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机制;发病诱因;药物治疗
【中图分类号】R5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11-0015-02
Study on the mechanism of drug therapy for ischemic stroke Cheng Xinwang
Chongqing Xiushan Tujia and Miao Autonomous County People's Hospital,Xiushan,Chongqing 409900,China
【Abstract】The occlusion or stenosis of the cerebral artery can lead to the sudden interruption or decrease of the blood flow in the brain,which leads to ischemic stroke.This condition is a pathological condition in which the brain oxygen supply and blood supply are reduced,and it can also lead to the autonomic nerve dysfunction and secondary vascular
endothelial injury.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al technology and the deepening of people's understand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acupuncture on stroke patients has gradually been recognized by the majority of clinical workers and patients.Therefore,it is urgent and a long way to accelerate the research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e modern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develop reasonable and efficien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 and proprietary Chinese medicine,and treat stroke patients with rehabilitation and acupuncture therapy.
【Key words】Ischemic stroke;Pathogenesis;Predisposing factors;Drug therapy 1.缺血性脑卒中病发机制和发病诱因 1.1 缺血性脑卒中病发机制
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原理主要为由于机体脑动脉管腔堵塞或者狭窄,进而导致脑局部的血流量突然中断或者减少,造成脑组织供血、供氧和供能减少而引起一系列器官受损的病理状态,该情况能够导致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及继发性血管内皮损伤;若持续一定时间,则将导致缺血区的脑组织细胞死亡,即脑梗死。 1.2 缺血性脑卒中病发诱因
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主要是由多方面因素诱导的。包括各种疾病如脑血管疾病(脑溢血、炎症侵犯脑膜与脑血管、脑瘤等)、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血液病、各种外伤等,气象时令、环境、劳累过度和情绪过激等,以及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均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存在一定关联。中医认为,风、火、痰、瘀是脑卒中的主要病因。前者包括高血糖异常、高血脂、高血压、心脏病、不良生活习惯等;后者包括年龄、遗传因素等;通过控制可干预性因素是预防脑卒中的重要途径。
2.缺血性脑卒中西医治疗 2.1 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药物
目前,按作用机制分类:溶栓药、降纤与抗凝药物、抗血小板聚集药、脑保护剂、神经营养药及血管扩张剂等。
2.2 缺血性脑卒中的药物治疗机制
2.2.1溶栓药物 对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进行治疗较为有效的方案为溶栓治疗,该方法主要通过催化并激活纤溶酶原,使其能够转化为纤溶酶并与纤维蛋白结合,使之溶解已形成的血栓,打通闭塞动脉。当前临床治疗中普遍使用的溶栓药物主要包含:尿激酶、链激酶为代表的第一代溶栓药;以重组型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以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为代表的第二代溶栓药;以重组去氨普酶及替奈普酶为代表的第三代溶栓药物。
2.2.2降纤药物与抗凝药物 降纤与抗凝治疗主要是应用在疾病的急性超早期,以溶解和预防血栓的再发生为目的。目前临床使用的降纤药物为蛇毒制剂如克栓酶和安克洛酶等,而抗凝药则包括非口服抗凝血药肝素类和口服抗凝血药如华法林、香豆素类药等。
2.2.3抗血小板聚集药 该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是在患者发生脑卒中后,血管受损,其机体内产生了能够对血小板进行激活的因素,从而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抗血小板聚集的功能主要是通过对血小板环氧化酶的生长情况进行有效抑制,从而使其血液高凝状态得到显著改善,以达治疗和预防的目的。目前临床中较为常用的药物主要包含双嘧达莫、阿司匹林以及氯吡格雷等
2.2.4脑保护剂 脑缺血,特别是脑缺血再灌注后,通过各种途径代谢大量的氧自由基,最为突出的是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急性期,因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不完善,氧自由基将对脑细胞造成伤害。因此,氧自由基清除剂的降低脑细胞损伤的作用被广泛的应用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现在公认的药物有维生素E、过氧化氢酶等。 3.中医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
近年来,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医治疗取得较大进展,在临床治疗中采用中医治疗具有较好的优势及广阔的发展前景。临床应合理辩证施治,结合针灸、康复等疗法,促使中药治疗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并能够与现代医学的治疗方法进行有效结合,通过采用中西医有效结合的方式,促使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病情得到显著改善。 3.1 中药治疗
3.1.1 单味中药 研究发现,三七,银杏叶、葛根、川芎、丹参中的主要成分,分别具有降低局部脑缺血区的损伤、改善微循环、抗血小板凝聚以及保护大脑等功能,能够促使急性脑缺血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3.1.2针灸治疗 对脑中风患者采用针灸治疗,具有操作简单、副作用小、疗效确切、安全等特点,一般来说针灸治疗一般只能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最好的选择中医中药配合物理仪器的方法,增加耐氧能力,改善微循环,调节大脑兴奋和抑制平衡,大脑功能紊乱的情况得到明显改善,从而有助于对大脑神经正常传导及传递等功能的有效保护,尽快恢复大脑神经功能,改善脑萎缩,提高躯体协调能力,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解除患者由于脑部病变而产生的各种不良症状,从而让病人恢复正常的脑功能。 4.小结
综上所述,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发挥各自的优势达到互补、协同治疗的目的。无论是通过中药、西药还是针灸治疗,其治疗效果均已得到多方面认可,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减轻了社会家庭的极大负担,提高了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周平,谢伟杰,孙桂波,等.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机制及药物干预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34:53-54+61.
[2]段云霞,陈小玉,张梓倩,等.缺血性脑卒中治疗药物研究进展[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65-70.
[3]高俊杰,陈湛愔.脑卒中的临床研究进展[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7(2):337-339,342. [4]潘红,孙芳玲,王文,等.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药物及其有效治疗时间窗的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3(3):201-203.
[5]张贺,梁健芬,梁新安,等.中医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研究进展[J].河南中医,2014(6):1069-1071.
[6]韩旭,刘黎青.中医药治疗脑卒中的研究进展[J].中医药信息,2014(4):193-195. [7]赵亚伟,傅天,张彦利.中医药治疗脑卒中的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4):2733-2736.
[8]张贺,梁健芬,梁新安,等.中医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研究进展[J].河南中医,2014(6):1069-107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