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人格心理学笔记3之新精神分析学派

2023-12-01 来源:钮旅网
第二章 新精神分析理论

一、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个体心理学)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并非指完全个人的或个别差异的心理学。他所指的个体是一个与社会、与他人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一个有自己独特的目的、寻求人生意义、追求未来理想的和谐整体。

(一)阿德勒的理论观点

阿德勒对人格方面的重要贡献:寻求优越、自卑与补偿、社会兴趣、创造性自我、父母在人格发展上的作用以及出生顺序的影响。

1. 寻求优越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提出寻求优越的概念来说明人类的主要动机。寻求优越始于自卑,他认为每个人一出生就有着深刻的自卑感,该自卑感源于婴儿期的无助感。在阿德勒看来,人做的所有事情,都是为了建立一种优越感来克服生活中的障碍,克服自卑感。

一个人越自卑,寻求优越感的要求越强烈。阿德勒把商业成功看作是寻求优越感的表达。但过度自卑会产生自卑情结:他们认为自己比其他人差的太多,以至于产生一种无助感,而不是驱使自己去建立优越感。过度自卑的儿童和成人会拒绝或远离挑战而不是去战胜他们。他还认为,能很好地进行自我调节的人通过社会兴趣来表达对优越感的寻求;相反,自我调节差的人是通过损害他人利益的自私行为和追求个人名誉来寻求优越感。

为了克服自卑,一个人会通过“追求卓越”来实现人生完美的发展目标。但是,也会出现病态反应—优越情结。优越情结是指力争上游过程中一味地要高人一等,以胜过别人为人生乐趣,待人倨傲、喜人奉承,时常以贬低他人来抬高自己,以显示自己的优越性。优越情结与自卑情结实为一体的两面,均为病态。

2. 自卑与补偿 (1)阿德勒反对弗洛伊德把性本能作为人格发展的动力,而认为自卑感是人格发展的动力。自卑感驱使人产生对优越的渴望。阿德勒把自卑与补偿看作是追求优越的动力根源。 (2自卑感起源于个人生活中所有不完全或不完美的感觉,包括身体的、心理的和社会的障碍,不管是真实的障碍或想象的障碍。(补偿或超补偿就是直接指向于个人真实的或想象的自卑感)

(3)对自卑感的补偿有两条基本途径:

A. 觉知到自己的某种缺陷后,集中力量在缺陷处发展其功能。如体弱者通过持久的

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

B. 承认自己的某种缺陷,发展自己的其他机能以弥补有缺陷的机能。例如,失明者

通过发展听觉或触觉来进行弥补。

(4)阿德勒认为,个人的自卑感起源于婴幼儿时期的无力、无能和无知。婴幼儿完全依赖成人才能生存,所以生命之初就有自卑感。有了自卑感,人也就有了补偿的需要;不断地补偿又不断地发现新的自卑,于是又向新的优越努力。 一方面感到自卑,一方面又有优越目标的引导,这种一推一拉的过程持续不止,这就是一个人发展的基本动力。

(5)自卑感一方面是积极的驱动力,同时也可能导致精神疾病。沉重的自卑感可能使人产生无助感,束手无策,心灰意懒,甚至导致万念俱灰、万事皆休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自卑感便成了阻碍个人积极成长的障碍力量和破坏力量,阿德勒称这种情况为自卑情结。自卑情结是指个体认为自己比其他人差得太多,以至于产生一种无助感,而不是驱使自己去建立优越感。[情结是一组一组的心理内容(包括观念的和情感的)聚集在一起,缠绕在一起,

形成一簇难以解开的心理丛或心理结。]

总之,在阿德勒看来,自卑和补偿是人格发展的动力。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它可以是力争上游的动力,也可以导致精神病。

3. 父母对人格发展的影响 父母的溺爱和忽视是导致后来人格问题的两个根源。 (1)父母给孩子过多的关注和过度的保护就是溺爱,剥夺了儿童的独立性,会引起更强的自卑感,导致成年后的人格问题。

(2)对孩子的忽视:受到父母较少关注的儿童,长大后多半成为冷酷、怀疑他人的人。作为成人,他们不能与他人建立温暖的个人关系,对于亲密的关系感到不舒服,对于亲热或者抚摸有呕吐的感觉。

4. 出生顺序与人格

(1)长子:受到溺爱,自卑感比较强烈,“问题儿童、神经病患者、罪犯、酒鬼、性反常者”

(2)次子:强烈的寻求优越感。 (3)最小的儿女:受到所有家庭成员的溺爱,非常依赖,缺乏创造力,有强烈的自卑感。 中间出生的儿童与头生和末生的儿童相比,是最能取得成就、最少发生心理失调的。 (4)长子经常遭受失败的命运,害怕竞争;次子则喜欢竞争,具有强烈的反抗性。最后出生的儿童常受到娇惯,长大后可能会出现问题,但也可能发展成异乎寻常的性格。

5. 生活风格 (1)阿德勒认为,所有人的最终目标是追求优越。但每个人追求优越的主客观条件不同,例如,目标不同、能力不同和社会环境条件不同,因此个体获得优越的方法也不同。他把个体追求优越目标的独特方式或手段称为生活风格。他认为,一个人的生活风格也就是一个人自己的人格,表现出人格的整体性和独特性,是一个人面对问题时的方法和希望对人生做出贡献的愿望等。

(2)个人的生活风格在4-5岁时就已完全定型。一个儿童形成怎样的生活风格取决于他个人的条件。如果一个儿童由于某种原因产生自卑感,无论是真实的还是想象的,他的生活风格就会针对这种自卑感进行补偿和超补偿。如果一个儿童把它的母亲或父亲当作强者来模仿,它就会形成与其母亲或父亲类似的生活风格。因此可认为,获得一种生活风格也就是获得一种认同。

(3)生活风格分为健康的和错误的。 健康的生活风格使人趋于完美,使他与他人和睦相处,有利于社会目标的实现。错误的生活风格是建立在自私自利的基础上,是与社会目标相违背的。

6. 社会兴趣 (1)社会兴趣是指人希望对社会做出贡献来使之更加完善的一种天赋的特性。个体为了社会进步而不是个人利益而与他人合作。

(2)社会兴趣是全人类和谐生活、友好相处、渴望建立美好社会的天生需求。“社会兴趣不仅是一种情感,而且也是一种对生活的评价态度,一种用他人的眼睛去看的能力”。 (3)社会兴趣是补偿自卑感的一种自然方式,是个人对自卑感的一种最根本的补偿。 (4)人是社会动物,在本性上具有天生的社会兴趣。但它必须加以认识才能发展,并且只有当儿童处在社会生活中才能得到发展。“所有失败者——神经病患、精神病患、罪犯、酗酒者、问题少年、自杀者、堕落者、娼妓——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他们缺乏从属感和社会性趣”。

(5)阿德勒认为,一个人能否获得一个充分发展的社会兴趣,这主要取决于母亲,母子相互作用的性质决定了儿童社会兴趣的发展。

★阿德勒根据人们所具有的社会兴趣的程度。把人分为四种类型 ①统治支配型 ——这种人倾向于统治支配他人。

②索取依赖型——这种人总是竭力从别人那里获得他想要的一切。 ③躲避型——这种人以碌碌无为、回避问题的方式在人生中避免失败。

④社会有益型——这类人正视问题,试图以一种有益于社会的方式加以解决。

前三种人的生活风格是错误的,因为他们缺乏社会兴趣;只有社会有益型才有充实而有意义的生活,因为他们是为人类谋取更多福利的人。

7. 创造性自我

阿德勒用创造性自我的概念来说明每个人都有决定自己生活的自由。 (1)创造性自我是指人格中的自由成分,它使得个体能在可供选择的生活风格和追求目标之间进行选择。它是塑造人格的一种有意识的主动力量。创造性自我是一种富有弹性的自我。 (2)阿德勒在西方心理学史上,是第一个提出人类行为不完全由遗传和环境决定的人格心理学家。

(3)创造性自我不仅为了实现目的,还为每个人创造各自的人格。创造性自我使个人的人格和谐、统一,并且具有独特性,阿德勒认为,创造性自我是人类生活的积极原则。

阿德勒的这种观点为后来的存在主义人格论所继承。

(二)阿德勒个体心理学 VS.弗洛伊德理论(区别)

(1)本能的解释:弗洛伊德推崇潜意识的本能决定论,认为性与攻击是人格发展的动力;阿德勒强调意识的作用,认为自卑与补偿是人格发展的动力,自卑感驱使人寻求优越,并提出创造性自我的概念。

(2)治疗目的:弗洛伊德主张治疗的目的是发掘受压抑的早年记忆;阿德勒认为治疗的目的是鼓励将生活格调置于社会利益之上。

(3)梦的解释:阿德勒赞同弗洛伊德关于梦在理解人格中的重要价值的观点,但不赞同弗洛伊德的解释。他认为梦是个人生活风格的反映,它定向于现在和未来,即指向目标,而不是愿望的满足获反映深层的冲突。因此,对梦的解释的目的在于确定个人的生活风格。

二. 卡尔·荣格(分析心理学)

1. 集体无意识

集体无意识由原始意象组成。荣格将这些意象描述为以特定方式对外界进行反应的潜在可能性。如新生儿很快就能对他的妈妈做出反应,是因为我们每个人的集体无意识中都保留着妈妈的形象。我们对黑暗和神的反应,也是因为有从祖先那里继承下来的无意识的意象。

集体无意识包含了我们从祖先那里继承的心理特征,所有人的集体无意识从根本上都是相同的。

有多少种生活情境,就有多少原始意象(原型)。 2. 重要的原型:

(1)女性原始意象:指男性具有女性的一面。 (2)男性原始意象:指女性具有男性的一面。

每个男性化的男人内心深处都是一个女性化的对应物,每个女性化的妇女在内心深处都是男性化的自我。我们在寻求爱情伙伴的过程中,是把我们的女性原始意象和男性原始意象投射到潜在的对象身上,如“一个男人,在对爱情的选择上,受到与他本身无意识的女性原始意象最温和的女性,即一个能立即接受他的灵魂投射的女性的强烈诱惑”

(3)阴影:它包含着我们的无意识部分,这部分本质是消极的,可比喻为我们人格中

的阴暗面。

阴影有一部分存在个体无意识中,是被压抑的消极情感,另一部分存在于集体无意识中,是人类遗留下来的恶的一面。一个调解很好的人,能把善与恶结合进自己的整体中。否则,我们就会将这些恶的想法投射到他人身上,有时我们从他人身上看到我们自己令人讨厌的特性。

3. 中年危机

荣格认为人格的发展是贯穿一生的,个体不仅被过去的经验决定,也会受到希望和抱负的影响。行为在人的一生中都是在变化着的。 只有到了中年(30-40岁),个体才能自我实现,即达到能力的和谐、完整和全面发展。这是一个过渡时期,个人在外界的成就接近巅峰,而心理能量还是非常充沛,如果大量的能量无法发泄,就可能导致心理危机。只有让心理能量向内去探索内心的深层,引导潜意识与意识平等发挥作用,给人格创造新的发展机会,人格内部才会达到新的平衡。

4. 集体无意识的证据:荣格指出,原始意象的象征物通过民间传说、艺术作品、梦和精神病人表现出来,从而证明它们的存在。

三.埃里克·埃里克森(自我心理学)

1. 自我概念:

自我是人格中一个相对强大的、独立的部分。其作用是建立人的同一性和满足人控制外部环境的需要。自我的基本功能是建立并保持同一性,同一性是一个复杂的内部状态,包括人关于自己的个体性、唯一性、完整性,以及过去到未来的连续性感觉(同一性危机指的是人在缺乏同一性时所感到的混乱和失望。我们很多人都有一段时期不能确定自己是谁,不能确定自己的价值或自己生活的方向。)

同一性危机即自我认同危机,通常会出现青春期,许多中年人也有类似的经历。 2.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人格在人的一生中都在不断地发展。他勾画出一生中人格发展的8个阶段。在每个阶段,都面临一种危机,克服每个阶段危机的方式有两种:适应&不适应,我们会选择两种方式中的一种去解决这种危机。

(1) 第一阶段为婴儿期 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出生-2岁)。婴儿在本阶段的主要任

务是满足生理上的需求,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

(2) 第二阶段为儿童早期 自主对羞怯和怀疑(2-4岁)。本阶段的儿童主要获得自主感

而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着意志的实现;

(3) 第三阶段为学前期或游戏期 主动对内疚(4-7岁)。本阶段儿童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

(4) 第四阶段为学龄期 勤奋对自卑(7-12岁)。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

服自备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

(5) 第五阶段为青年期 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建立同一

性和防止同一性混乱,体验着忠实的实现;

(6) 第六阶段成年早期 亲密对孤独(18-25岁)。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以避

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

(7) 第七阶段成年中期 繁殖对停滞(25-50岁)。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繁殖感而避

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

(8) 第八阶段为老年期 自我完善对失望(50岁-死亡)。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完善

感和避免失望、厌倦感,体验着智慧的实现。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年龄 特定心理危机 积极结果 消极结果 坏的感觉,不信任自己和他人,悲观 积极严厉,自负怀疑,关注自我,空虚 对深思的目标和取得的成就感到内疚 不适合感和自卑感,不能完成任务 基本信任对基本不0~1岁 信任 内在好的感觉,信任自己和他人,乐观 意志训练,自我培训,能作决定 1~3岁 自主对羞怯和疑虑 3~5岁 5~12岁 12~20岁 20~24岁 24~65岁 65岁以后 主动对内疚 成功的欢乐,主动性,方向性,目的性 能够被生产性的工作吸引,因完成工作勤奋对自卑 而自豪 对内在一致性和连续性有信心,生活充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满憧憬 亲密对孤独 感情的共鸣,分享想法、工作和感情 能投人工作,有建立亲密人际关系的能繁殖对停滞 力 自我整合对失望 角色混乱,没有固定的标准,感到虚伪 避免亲密,关系淡漠 失去对工作的兴趣,人际关系贫乏 怕死,对生活及生活中已得到的或没发生的事情感到痛有秩序感和意义感 苦、失望

四.凯伦·霍妮

凯伦·霍妮反对弗洛伊德对人格发展中本能作用的过分强调。她说,弗洛伊德所说的人格的性别差别主要由社会因素导致,而不是与生俱来的。

1. 神经症

神经症的主要特点是他们在人际交往中陷入了自我击败的风格。即这些人与他人互动的方式阻碍他们发展出无意识中渴望进行良好的社会交往。而他们破坏性人际交往风格正是他们避免焦虑感的防御机制。

凯伦·霍妮认为神经症行为是儿童期为克服焦虑所采用的人际交往风格的结果。她划分出

三种神经症风格:接近人群、反对人群和脱离人群。 10种神经症需要:

①关怀和赞许:不加选择地取悦于他人,迎合他人期望、抬高他人贬低自己; ②支配其生活的伙伴:完全以伙伴为中心,希望其主宰自己,为自己承担责任; ③权力:盲目追求权力,享受对别人对自己的服从;

④剥削和利用他人:评价一个人主要根据是其可利用价值,看重金钱; ⑤地位和尊严:极度渴望声望和社会的承认;

⑥自我崇拜:自恋、过分夸赞自己、需要被别人恭维;

⑦非凡成就和个人野心:追求至高无上、担心失败,害怕被超越;

⑧限制自己人生:很容易满足于一点点成就,在人群中不喜欢引入注目; ⑨自己自足、独立自主:拒绝任何形式的束缚,习惯于疏远和逃离人群; ⑩完美无缺:追求完美,不能忍受自己暴露缺点。 2. 基本焦虑

基本焦虑是指个体自出生后因受环境中缺乏安全和温暖之影响所形成的无助感和

恐惧感。

绝大多数的父母,无法针对幼儿的身心需求设置有利于其成长的理想环境,甚至有很多

父母,对幼儿行为不是过分苛求,就是过分放纵,致使幼儿无法在充满爱意与安全的环境中成长。由此可见,霍妮所指的基本焦虑虽始自个体幼年,但与弗洛伊德所强调的以性欲力为基础的个体本能论极不相同,她所指的基本焦虑乃是起因于个体与他人的社会关系。 由基本焦虑直接导致的内心冲突叫“基本冲突”。个体解决基本冲突的策略通常有三种:

(1)贬低自己,自卑,自暴自弃.

(2)炫耀自己,好胜,对抗,攻击或支配别人. (3)逃避现实,消极应付生活.

由此形成三种人格类型:顺从型、反抗型、退避型。 ★ 三种神经症行为方式和人格倾向 ① 亲近他人与顺从型人格:

具有关怀和赞许、支配其生活伙伴的神经症需要的人,从小可能被父母控制得很严,为了生存和满足,会用各种方法来取悦于父母。长大后试图去博取重要任务的喜爱、同情和接纳,以换取更多的恩惠,他们所要做的事情就是顺从、友好、合作和极度依赖。 ② 反抗他人与攻击型人格:

这类人对权力、剥削、地位、自我崇拜和野心等怀有神经症需要。童年的经历使这类人发现,只要为自己想要的东西奋战到底,就可以打败父母,让别人顺从自己。稍大一点,就用压迫和伤害别的小朋友的方法来平衡自己的不安全感,但得不到友谊。长大后,仍然保持原有的敌意,相信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认为爱是可笑的东西,人与人之间就是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

③ 逃避他人与退缩型人格:

具有限制自己人生、自给自足、完美无缺的神经症需要的人采取的行为方式就是逃避他人。儿时的经验告诉他们对付父母的最佳办法就是避开他们,长大后依然将自己封锁在自我世界中,与所有人保持距离,逃避爱、同情、友谊和其他一切可能发生的感情,因为亲近的人际关系可能会引发对童年痛苦经历的回忆,而离群索居就不会受到伤害。 3. 女性心理学

霍妮指出,在弗洛伊德从事研究和写作的时代,社会常常将妇女放在低下的位置上,如果说生活在那个时代的妇女希望自己是一个男人的话,是因为文化给她们带来的局限和负担,而不是因为天生就有劣势。在男人和女人都能自由地实现自己愿望的社会里,就没有理由认为妇女想变成男人,或者男人想变成妇女。

五、弗洛姆的人格理论

1. 关于弗洛姆

弗洛姆是20世纪最著名的的精神分析学家、社会学家和哲学家,是精神分析社会学派中对现代人精神生活影响最大的人物。

弗洛姆把人的性格分为两个部分(1)个体性格,用以区分人与人之间的个体的心理差异;

(2)社会性格,是一个社会中绝大多数成员所具有的基本

性格结构。、

弗洛姆主张性格取向形成于个体满足自身安全需要和克服孤独感的过程中。孤独感类似于霍妮的基本焦虑,都与人的安全需要相联系,都是人的安全需要得不到满足的一种消极情感体验。在这种消极情感与社会的关系上,霍妮强调家庭环境和父母的养育方式,认为基本焦虑源于父母的不良养育方式,而弗洛姆把重点放在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上,认为孤独感来源于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人的个性化过程。

弗洛姆整个理论的逻辑起点是他关于人的处境的观点,他认为人在生物学意义上是最软

弱的。在所有动物中,刚出生时人是最无能的,而且人类婴儿依赖父母的时间最长。

此外,已经远远超越了动物本能,超越自然状态,有着高度文明和发达的意识的人类又陷入了三种不可解决的矛盾之中。

(1)个体化与孤独感的矛盾。 人超越自然、超越本能的过程也就是发展自我意识,理性和想象力的过程,它使人的独立性和力量感日益增加,这就是个体化。

(2)生与死的矛盾。 人能意识到死是生命的必然结局。对生的眷恋和对死的恐惧折磨着人。

(3)人的潜能的实现与生命之短暂的矛盾。人的短暂生命不可能完全实现他的全部潜能。 人在生物学意义上的软弱性使人超越动物的本能状态,超越自然。这种超越又使人陷入了一系列困境,由于这些困境根植于人的存在本身,所以弗洛姆称其为“人存在的矛盾性”。 人面临矛盾,必然会设法解决或回避矛盾。这便形成了人的基本需要。上述人的处境,生存矛盾以及由此导致的基本需要,是性格以及潜意识形成的基础。人在此基础上与社会文化相互作用从而形成自己的性格和潜意识。

2. 现代西方人的精神危机

(1)逃避自由:社会变迁、社会竞争、社会经济危机,人们体会到强烈的不安全感,个体无助和孤独,发现自己无比渺小。面对这种感觉,人们可能会有两种反应:一种是逃避自由,另一种是走向“积极的自由”。

人们用以逃避自由的三种机制:独裁主义(追求强大和权威、剥削和支配别人)、毁灭(人们以毁灭和破坏来逃避对自己具有威胁性的环境)、主动从众(大多数人都使用这种方式来逃避焦虑,即努力表现得和大众一样,放弃自我,投入大众之中)。 (2)疏离感:一种“身在异乡为异客”、无根飘零,总好像在流浪的感觉,连自己对自己都觉得陌生,无法掌控。

(3)机器人化:是西方工业社会的产物,西方世界的两次工业革命带来经济的迅速发展,也使机械和信息系统最终取代了人力和人脑。在这个庞大的系统里,个人所完成的一切产品都显得微不足道,人就像机器人,无需要思考和创造,也无法释放出活力与激情。 3. 社会潜意识——人格发展的动力

弗洛姆延伸了弗洛伊德的潜意识概念,提出了社会潜意识。弗洛姆指出:“潜意识是社会要求其成员压抑的心理结构。深层潜意识及其解释可以追溯到社会生活、社会实践,潜意识所表现出来的奇妙的象征是社会生活的必然要求。”

每个社会都为本社会所有成员建立了共有的社会潜意识,社会通过社会潜意识制约着社会成员的思想和感情,执行着对社会成员的压抑,它允许符合社会需要的某些思想感情存留于意识之内,其他不符合社会需要的思想感情则统统排斥于意识之外。

因此,个体潜意识主要是由社会潜意识决定的,社会潜意识规范和支配着个人性格,个人言行举止必须适应文化和社会条件的要求。 4. 潜意识理论发展的三个里程碑

(1)弗洛伊德冲破了漠视和否定潜意识领域的理性主义的禁锢,创立了个体潜意识理论体系。

(2)荣格冲破了弗洛伊德的个体潜意识的狭隘性观念,创立的集体潜意识学说,沟通了个体与群体在心理上的内在联系,肯定了包含着人类祖先在内的各个世代经验的社会遗传和历史积淀的重要功能。

(3)弗洛姆吸收前两者的思想,把精神分析潜意识移植于人类社会的结构之中,创立了社会潜意识的理论。强调了潜意识的个体所有性和群体共有性,突出了潜意识生产和发挥作用过程中的社会性。

六、沙利文的人格理论

1. 关于沙利文

和霍妮、弗洛姆一样,沙利文持有积极人性观,不过霍妮关注的是神经症、弗洛姆强调社会性,而沙利文最为强调的是人格的人际性,因此他的理论也常常被称为人际理论。

2. 主要观点

 沙利文对人际关系的强调

与霍妮一样,沙利文也反对弗洛伊德的本能论和泛性论,认为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沙利文看来,人格作为假设的存在是从造成行为的基本人际关系中抽象出来的。我们只能根据个人的人际关系才能了解人格,除了人与人之间所传达的内容外,便无法了解个人的人格。实际上,他是把人格化解在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中。他说,“每个人有多少种人际关系,他就有多少种人格”。  人种假设

沙利文和弗洛姆一样,承认遗传对人格有一定的影响,比如饿、渴等生理动机,我们每个人都受其支配。人格的这些动物性方面就决定了我们在身体相貌、感受性和智力等特征上的不同。 不过,沙利文认为还是人和人最相近,与一个人的人格最类似的无疑也是另外一个人的人格。 沙利文倾向于淡化个体差异,而致力于研究全人类共通的心理现象。  人际需要

沙利文反对弗洛伊德的力比多理论,认为人格主要受社会力量塑造的,而其中最关键的就是人际关系。人类有着强烈的与人交际的需要,如果长时间断绝与他人的联系,人格状况就会恶化。沙利文对人际关系的定义还包括那些发生在幻想中的和记忆中的,与真实的人和虚幻的人所发生的人际互动,也就是说,即便是长居深山的隐士和精神疾病患者也会受到人际状况的强烈影响。 2. 沙利文对焦虑的解释

(1)引起紧张的最重要的原因是焦虑。焦虑是一种很不愉快的体验,造成焦虑的原因可能是来自于环境中的强烈不安,比如突如其来的噪声或威胁。

(2)焦虑最主要的来源是孩子和母亲(或者相当于母亲的重要他人)的关系。要减轻焦虑,最好的办法是与不焦虑的他人发展出安全的人际关系。

(3)焦虑还会阻碍其他需要的满足,当一个人饿了、渴了、困了,焦虑会影响到他咀嚼、吞咽的能力、以及在疲倦时入睡的能力。

(4)焦虑还会干扰一个人的预见能力和理性思维,甚至引起人际关系的不和谐。我们在一生中必须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避免或减少焦虑所带来的紧张“焦虑要为大部分的不胜任、无助和不幸负责

3. 沙利文的人际(关系)理论 (1)人格意象

沙利文认为,人格发展的动力是个体和他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同时人格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而表现出来;没有社会上其他人的影响,人格是不存在的。他提出重要他人的概念,用来说明影响人格发展的人不仅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也可能是记忆、想象、文学作品中的或理想化的人物形象。 在沙利文看来,个体以人际经验为基础便形成了对自己和对他人的习惯性印象,即人格

意象,而这一过程,他称为人格化。人格意象并不一定是个体或他人的真实表征。对于能够带来安全和满足的人,个体就会形成好的形象。反之,若某人带来的是焦虑和痛苦,个体对他就会形成坏的形象。“好母亲”“坏母亲”。

人对自己的意象可分为好的我、坏的我、非我。婴儿最初为了满足生理需要,获得安全感而竭力取悦母亲,并逐步服从母亲所代表的社会规则,因奖励和惩罚而区分出“好的我”与“坏的我”。其中,好的我是由人们感到自己好的方面、被赞扬的方面构成,主要是与安全感有关的行为,不带有焦虑感。坏的我是人们不愿意想起的、不受赞扬的那些经历,这些行为常常引起焦虑。“非我”形象是人们感到害怕的方面。也是由焦虑造成的,不过它在潜意识里是与自我系统分离的。非我是人格中最阴暗可怕的一面。 (2)选择性忽视

自我系统是社会道德规范和文化的产物,个人的焦虑经验越多,自我系统就会越复杂,与人格其他部分的差距也会越大,从而妨碍个人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客观的判断,因此,虽然其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减轻焦虑,但是也可能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个体与他人建立起积极的人际关系。

自我系统的基本作用是降低焦虑,从而使孩子与父母和平共处,并且能最方便快捷地满足自身的需要。如果自我系统遭遇了可能威胁其稳定性的信息时,它可能只是简单地忽略或者拒绝这些不和谐的信息,依然故我地和从前一样运作,沙利文称之为“选择性忽视” (3)人格发展阶段

 婴儿期(从出生到学会说话,交往对象主要是抚养者)  儿童期(从掌握语言到寻求玩伴需要的产生)  少年期(开始于入学,寻求同性同伴)

 前青春期(需要同性密友的亲密关系,是儿童学习理解他人、同情他人的关键期)  青春期初期(需要异性间的亲密关系,个体的生理变化迅速,异性间产生较强烈的相互

吸引)

 青春期后期(需要发展与特定异性长期稳定的关系,开始考虑恋爱、婚姻和成立家庭,

对职业和挣钱感兴趣,人际经验逐渐成熟,权利、义务、责任意识增强)

 成年期(确立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成年人的交往和友谊,人际交往关系更加成熟和稳

固,注重生活的意义和品质,成为一个真正的、充分的人。 ——沙利文人格发展阶段论的特点

A. 人生最初几年后,人格仍继续发展。

B. 人格发展各阶段主要是由社会因素决定的,因此,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生长的儿童会经历完全不同的发展阶段。弗洛伊德用先天生物钟来描述发展阶段。

C. 强调青春期的重要意义。青少年时代发生的事情对人际关系的正常发展至关重要,未能形成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常常为成年期的许多心理失调埋下祸根。 而弗洛伊德把心理失调的归结为童年早期的内心冲突。在人格发展的不同阶段中,人们感知和认识外部世界的经验模式也不同,从而使个体表现出对己、对人、对事的不同人格特点。

七、总结

20世纪初期,弗洛伊德早期的追随者与得意门生阿德勒、荣格相继背离他而自立门户。20世纪30年代,精神分析学派再次分裂,出现了霍妮、弗洛姆和埃里克森等为代表的美国新精神分析。这些理论侧重点不同、也不十分团结,但是有个基本的共同点,即重视自我在人格结构中的作用,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对人格形成发展的作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