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
课改背景下中职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研究
许贞平
)(舟山航海学校,浙江舟山316000
[摘要]浙江省自2014年实施中职课程改革以来,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是强化选择性,即以学生的
充分发展为教育之本,尊重学生的成长意愿,在教师加强引导的同时,赋予学生更多选择课程、选择专业、选择学制的权利。而学生自主学习的最大特点是以尊重学生为前提,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其内涵可以通俗地概括为“想学“”会学”和“能学”。课程改革的其中一个关键是课程开发,从课程开发和教师如何提高学生选择能力角度,探讨如何提高中职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课程改革;中职生;自主学习;课程开发;选择能力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603(2017)11-0166-02
[中图分类号]G712
“自主学习”是一种高品质的学习状态,最大的特点是以尊重学生为前提,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所谓“自主学习”指的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和学习目标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从而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它的内涵可以通俗地概括为“想学”“会学”“能学”,具体指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的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因此,学生自主学习的“自主性”包括三个方面:学生学什么的自主;学生怎么学的自主;学生学习成果的自主。
在自选性课程改革的前提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主要表现在: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为使学生达到“想学”“会学”“能学”的目的,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提高学生自主选择的能力,包括专业和自由选择课程。为符合中职课程改革需要,作为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合适的课程,强化课程开发,同时,必须加强教师的指导,提高学生的课程自主选择能力。
一、课程开发要以尊重学生为前提
首先,中职课程的开发要适合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进行课程开发要符合学生的学习能力,不能为了课程开发而开发。有些教师在编写校本课程的时候,没有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特别是中职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想学,但看到内容就会产生畏惧的心理反应,达不到课程开发的目的。众所周知,大多中职学生学习能力欠缺,学习缺乏积极性,成绩不理想。所以课程开发必须适合学生的学习能力,使他们真正能做到“想学”“会学”“能学”。
其次,开发的课程尽可能符合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习动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也是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课程开发时,必须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引起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什么很多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但有些学习课程成绩却特别的差,其中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学习兴趣。有的学生有些课程成绩特别好,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说明了这一点。在进行课程开发时,有些教师把许多学生望而生畏“趣味英语”,吸引了不少害怕学习英语的学生选择这门课程。有些学校把课程开发与当地经济发展的英语课改为
结合起来,与今后的就业联系起来,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学生学习这些课程的兴趣。
最后,在课程开发过程中,要围绕学生学习的任务和目标,课程学习的内容,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要符合学生成长的要求,提高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和动力。
二、教学方式、考核手段要有创新
选择性课程的教学、考核手段必须多样化,其目的是符合学生的学习和实际需要。考核强调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职业技能的考核,降低理论方面的要求。教学必须打破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努力实行从“以教师为中-166-
教师主要角色是“导”,而不是“决定”,应遵循以学生为本的原则。精彩语句:
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
三、课程开发设置要分门别类,使学生在选择课程时更有目的性
为了便于学生能更加清晰地了解学习课程的目的和与自身成长的关系,在开设选修课时,要进行分门别类,体能提高类、技能提升类等,使学生在选择课程时有的放矢。可以将选修课分成素养提高类、
四、强化校本教材建设
校本教材的编写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在现在课程改革背景下,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教材的编写就显得尤为的重要。一方面,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更加适合中等教育的教学,符合中职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另一方面,校本课程的开发增加了自选课程的数量,从而提高了学生自由选择的余地,适应中职课程改革的需要。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必须与中职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相结合,达到课程教学的要求。
五、选择课程前,教师要指导学生,了解专业相关知识和中职课程改革方案
在新生进校时,学校首先安排一定时间进行专业认知教育。学校可以根据专业的不同,组织专家给新生进行讲座或参观相关企业,使他们明确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等重要内容。其次,在选择课程前,学通过选择课程前校要组织学生认真学习本校的课程设置方案或选课指导手册,使学生熟悉课程方案及设计理念。的指导和学习,使学生能准确把握自身发展的意向,并能根据自己的主客观条件,选出适合自己个性发展的课程。
六、教师在进行选课指导时应该遵循以学生为本的原则
由于学生选课科学与否不仅关系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而且关系学校教育教学秩序和教育教学效益,作为教师来说就有为学生选课提供指导有责任和义务,对于学生的选课,教师的指导必须慎重并且要综合考虑。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学习意愿,不能包办或代替。在选课过程中,学生拥有最终的决定权,教师主要角色是“导”,而不是“决定”,应遵循以学生为本的原则。
七、发挥教师在学生选择课程中的引导作用
1.教师要帮助学生了解学校课程开设的情况、师资力量以及学校的一些基本制度及校园文化等。同时要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发展现状和趋势,指导学生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业和生活。
2.帮助学生制订自己的课程学习计划和个人生涯发展规划。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培养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教师对学生进行选课指导时一定要负起责任。如果教师没有对学生负责,那么学生在选课时可能会走弯路,并且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也许会付出更多的努力。
4.教师指导中必须考虑的一些因素。首先,要考虑学生自身的个性特点,即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学生的特长与潜能及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其次,是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知识结构、成长记录及成长的家庭影响等。再次,就是要考虑学生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和社会背景,尤其是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和趋势。最后,就是要考虑师资力量等。学校的实际情况,包括学校的硬件、
如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学校面临的永恒课题。在当今中职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重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校在搞好课程改革、强化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必须坚持育理念背景下,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显得更为重要。以学生为本的这个理念,教师在指导学生选择课程的时候,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这样才能真正收到课程改革的目的,真正使学生做到“想学”“会学”和“能学”。
参考文献:
[1]林桂梅,张金升.在新课改下教师如何给予学生适当的选课指导[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8):222.[2]朱跃东.探究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选修课的开发与实践[J].新课程·中学,2013(11):28-29.[3]谭启荣,赵立华.普通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调查报告[J].教育(文摘版),2015(8):31-32.[4]熊建平.高职示范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1):56-57.
-16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