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平原地区经济林发展探析

2020-05-04 来源:钮旅网
第3l卷第5期 新江林业科技 VO1.3l NO.5 2 0 1 1年9月 JOUR.OF ZHEJIANG FOR. SCI. & TECH Sep.,2 0 1 1 文章编号:lO01—3776(201 1)05—0076—05 平原地区经济林发展探析 孙孟军,刘安兴,徐 军,杜 群,张国江 (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浙江杭州310020) 摘要:分析了当前浙江省林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肯定了发展平原经济林对于解决传统农业生态问题和可持 续经营的作用,提出了充分发挥经济林综合效益、以生态可持续发展为根本,加强研究,提高产业水平,调整优 化产业结构的保护和发展建议。 关键词:森林资源;保护;发展;平原经济林 中图分类号:¥750 文献标识码:A Discussion on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Forest in Plain Area SUN Meng ̄un,Uu An—xing,XU Jun,DU Qun,ZHANG Guo-jiang (Zhejiang Forest Resources Monitoring Center,Hangzhou 310020,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in zhejinagZhejiang,this paper discussdes the new way and meanmg of protecting and developing the plain forest.Considering the comprehensive benefits of ecology,economy and society,woody ecoiaomic forest instead of herb economic plnats was recommended,which provides a new wa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forestry industry in plain area of Zhejiang, Key words:forest resources;protecting;developing;plain ceonomic forest 近年来,我国对林业建设高度重视,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已成为应对环境恶化、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 全国各地大力开展绿化造林,扩展森林资源,增强森林固碳,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在山地造林日趋成熟的同时, 许多省份已将林业绿化工作的重点逐步从山区扩展至平原。就浙江省的情况来看,全省绿化覆盖率较高,生态 质量较好,但广大农村特别是平原农村绿量不足,缺少森林。通过道路绿化、山体绿化、农田林网、城镇村庄 绿化等措施进行的平原绿化工作,产生了较好的生态与社会效益。但平原绿化的实施多为“点”、 “线”结构 上的增绿扩量,难以在“面”上对全省绿化面积有实质性的提升,对森林覆盖率的贡献十分有限。如何在平原 地区寻求林业发展新的突破点,大力挖掘潜力,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加森林碳汇,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 已成为现代林业建设面临的新课题。为此,本文通过对浙江省农林业发展现状的研究,着重对平原地区保护和 发展经济林进行了探讨。 1 平原经济林成为森林覆盖率稳定及增长的关键因素 森林资源清查数据表明,经济林的保护和发展已经成为浙江省森林资源稳定增长,生态效益不断增强的关 键。特别是平原地区经济林的发展,已成为提高森林覆盖率的重中之重。 收稿日期:2011-05—05;修回日期:2011—07.20 作者简介:孙孟军(1960一),男,浙江慈溪人,高级工程师,硕士,从事森林经营、森林资源监测等工作。 5期 孙孟军,等:平原地区经济林发展探析 77 1.1森林面积难以扩张 当前,浙江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对土地的需求日益“旺盛”。农地等非林地转为林地的来源日趋减少,通 过外延式扩张增加森林面积难度甚大,森林面积已经难以提高。据森林资源清查数据显示,2009年经过林业用 地内部盘整(灌木林地向有林地转移)后,全省森林面积601.36万hm ,森林覆盖率59.07%。与2004年相比, 森林面积增加了16.94万hm ,森林覆盖率增长率为1.66%。同时,森林资源年度监测(2004—2009年)数据显 示,这5年全省森林面积及森林覆盖率一直处在高位徘徊状态。然而,由于农村种植结构调整、基本建设征占 用林地等因素的影响,全省林地面积5a减少了7.23万hrn 。有林地增长的空间t3趋紧缩。 1.2经济林是森林资源增长的突破口 近几年,浙江虽然营造林工作成效显著,森林资源保持着面积、蓄积双增长的良好态势。但由于林地面积 有限,森林面积中乔木林、竹林面积增长速度逐渐放缓,并已处近饱和状态,而经济林面积却在逐年递减。如 表1所示,2009年全省乔木林面积为410.07万hm ,比2004年增加了16.46万hm ;2009年竹林面积为83.34 万hm ,比2004年增加了5.05万hm ;2009年的经济林面积为107.95万hIn2,比2004年净减了4.57万hm 。 而1999年,全省经济林面积为I 17.64万hrnz。也就是说,这5年经济林总体面积以年均净减0.97万hm。,年 均净减率0.82%的速度呈下降趋势。可以预测,在今后的林业发展中,如不寻求新的突破口,大力加强经济林 的保护和发展,就很难继续保持森林覆盖率的稳步提升。 表1 浙江省2004—2009年林地主要地类(林种)面积变化 Table1 Changeofforesttypesfrom2004to 2009inZhejiang 1.3平原地区经济林面积下降问题突显 2004—2009年,浙江省新增经济林面积15_31万hm ,而经济林转为其它地类的面积为19.88万hm f1]。将 2004与2009年的各类经济林面积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平原地区经济林面积明显减少,主要表现在: 一是部分耕地上发展的经济林(如蚕桑、柑桔等)受市场影响,经济效益差,林农将其改种为农作物;二是部 分经济林由于基本建设征占用林地而转为非林地。其中,因种植结构调整在耕地上由经济林转为草本农作物的 面积达8.14万hm。,占总转化面积的40.95%。森林资源清查数据显示,在浙江省的个别平原地区,5年来经济 林面积下降明显。如有的平原地区蚕桑地的样地数从2004年的24个降为2009年的l8个,按—个样地相当于 0.24万hnl2的抽样概率来测算,该地区少了1.44万hm。的森林面积。按此推算,森林覆盖率可能下降3个多百 分点。因此,平原经济林的不断退化和减少已经成为影响平原地区林业发展,尤其是森林覆盖率增长的关键性 问题。 1.4平原经济林发展潜力巨大 在自然环境不断恶化、物质资源逐渐枯竭、人类需求日益增长的今天,经济林的发展不应再局限于传统林 业建设中的发展概念,更应注重的是在平原农业用地中利用已驯化了的木本植物替代草本植物,生产粮(淀粉)、 油(含食用与工业用)、棉(纤维)、菜、果、饲、料与药材,发展木本经济林,也就是发展“木本农业”, 这种发展模式潜力巨大,并能从根本上突破当前森林资源增长的“瓶颈”问题。综合考虑我国农地受灾、被污 染情况严重、低产耕地比重较大等问题。可以测算,只需通过种植结构调整的方式,将全国耕地面积12 171.6 万hm2的五分之一【1】,用木本经济作物替代处于低产的草本经济作物,就可使全国经济林面积增长2 434.3万hm , 全国森林覆盖率增长2.54%;如将浙江省耕地面积192.1万hm。的五分之一【2],用木本经济作物替代处于低产的 草本经济作物,就可使全省经济林面积增长38_4万hrn2,全省森林覆盖率增长3.77%。 78 浙江林业科技 31卷 2 平原经济林具有强大的固碳功能 大力发展植物的固碳功能,将大气中的气态碳变成固态碳,是治理全球大气生态环境恶化,从根本上缓解 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在平原地区种植木本经济作物所起到的固碳能力远远大于传统农业的草本作物。 2.1 传统农业的固碳作用存在隐患 虽然农业的草本作物具有固碳这一生态功能,比如草地与农田土壤有机碳库在固碳方面的作用十分显著, 湿地也具有巨大的固碳功能。但传统农业的生产主要是追求作物的高产、稳产、高效。随着农业机械、化肥等 长期的大量使用,农田土壤受到严重的面源污染,湿地遭到严重的破坏,农业固碳的生态功能不断减弱,土壤、 湿地中的碳逐渐氧化分解,农业由“碳汇”变成了“碳源”。此外,如果破坏和减少经济林也会增加碳排放. 实验数据表明,林地转化为农地lOa后,土壤有机碳平均F降30.3%t 1。 2.2木本植物的固碳能力远大于草本植物 木本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CO:以生物量的形式贮存在植物体内和土壤中的功能远远超过草本作物。研究 表明,木本经济植物的光能利用率是草本作物的3倍,木本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形成的根、茎、叶、花、果等均 是吸收二氧化碳的碳积累过程,树木每生长1 m3蓄积,约需吸收1.83 t CO2当 。据测算,每年1 hmz森林固 定的净碳量,热带林为4.5~16 t、温带林为2.70 1 1.25 t,而耕地为0.45~2.O0 t、草原约为1.3 t[41。 2.3发展平原经济林能从根本上解决大气环境的恶化问题 大面积在平原发展木本经济植物,能很好的起到净化空气,调节区域气候,逆转地球变暖等作用。据专家 推测,如果将全世界1,4的耕地种上木本庄稼,大气中富集的CO:就可以从根本上得到控制,科学家们争论不 休的温室效应难题即可迎刃而解【5】。此外,木本植物还具有吸收有毒气体,挡尘降尘、吸收噪声、释放杀菌物 质等功能,是天然的空气净化器。 2.4发展木本能源林能从能源角度实现低碳 随着液体燃料的逐渐枯竭,以富含油脂或者含淀粉为主的生物质能作为唯一可转化为液体燃料的可再生资 源,正日益受到重视。在平原地区种植以木本植物为主的能源林和生物质液化燃料林则有利于减少碳排放。因 为,使用生物质液化燃料排放的CO2量本身较少,而CO 通过光合作用,又能被能源作物所吸收,从而实现能 源的可再生和COz的封闭循环。目前,我国能够规模化利用的生物质燃料油木本植物虽然不多,但其中蕴藏着 巨大的潜力,极有可能成为今后农林业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平原经济林能有效解决传统农业的生态问题 经济林作为木本植物,具有防止水土流失、土壤退化、水资源危机、面源污染,增强生物多样性等多种功 能,能有效的解决传统农业耕作中存在的诸多生态问题。 3.1 解决水土流失问题 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中,土壤需年年翻耕多次,造成水土流失,甚至在作物成熟期、收获期及土壤休闲期也 会因农业机械的运用再次造成土壤流失。木本植物则不然,仅种植1次,生产中实行免耕或少耕,无论是在生 长期或休眠期,都能起到覆盖地面、避免水分损耗的作用。同时,根系的穿透作用和土壤动物的活动使土壤渗 透性很大,可以减弱引起水土流失的外营力(风、水、重力和温度变化等),增强土体抵抗力。 3.2解决土壤退化问题 常见的土壤退化原因除水土流失导致的土地沙漠化外,还有土壤盐渍化和沼泽化等。传统农业不合理的集 约经营从土壤中带走了大量的养分,导致土壤衰退。而木本植物能有效的防止土壤的沙漠化、沼泽化及盐渍化。 一是木本植物树冠的阻挡作用使土壤水分蒸发量减少,即使表层土壤含盐量高也会因降水淋溶而进入地下水。 二是木本植物的枯枝落叶腐烂后形成的腐殖质和有机质,可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增加土壤肥力。三是木本植物 5期 孙孟军,等:平原地区经济林发展探析 79 的根系分布很深,吸收深层地下水用于蒸腾,同时使得地表水向下移动。四是木本植物在生长过程需要大量的 水分及盐分,并具有强大的水土保持功能。 3.3缓解水资源危机等生态难题 造成全球性水资源危机的根本原因主要表现在用水量巨增、水污染严重、浪费惊人三个方面。而森林就是 一个天然的“绿色水库”,大面积发展木本植物,可以增加有效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水资源危机。此外,木 本植物因病虫害少、适应性强,可减少农药、杀虫剂的使用量,减轻农业的面源污染。木本植物种植区域,可 改善贫瘠、裸地的土壤状况,增加野生动物生存空间和鸟类等动物的种类,增强生物多样性。 4 平原经济林是未来农林业可持续经营的新趋势 传统农业年年种植,土壤年年翻耕,需要投入大量劳力 化肥、农药等,对生产用地及农产品都造成了污 染,对人类健康构成了潜在威胁。而且,依靠少数几种农作物的经营模式,常使人们面临着因水、旱等自然灾 害和病虫害的威胁而导致的减产减收。就浙江省而言,虽然农业生产中现代化技术含量高,集约化经营程度高, 经营效益显著,但农业耕地的地力状况不容乐观;虽然2009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已达到l O 007元,但人 均收入中直接来自农业经营的收入只占16%左右 】。我们不得不承认,这种以高能耗、高投入为代价的经营模 式,难以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必将导致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农业生产的逐步衰退。相比之下,木本经济作 物显示了诸多优点。如木本植物可实行免耕,节约劳力与农用开支;木本植物根系分布较深,对自然干旱和短 期水灾不敏感,并不会出现严重减产或绝产的状况;木本植物减少了农药、杀虫剂的使用量,生产的是“绿色 食品”;多品种广泛种植不同种类的木本植物,一次性种植后可获得每年生产果实与轮伐期后生产木材的效益, 能稳定地增加林农收入及多种经营方式的发展等。此外,木本经济植物的结实率远高于农作物,完全可以作为t 加快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如板栗、锥栗、柿、枣、银杏等木本粮食(淀粉类),产量稳定,淀粉含量高,完 全可以取代小麦和玉米;油茶、山核桃、香榧等树种,产油量高,能很好的填补全国的食用油缺口[71o我国多 年的经济林经营实践证明,经济树种生产周期短,收效快,一旦成林年年有收,是林农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柱产 业。综上所述,平原地区发展木本经济植物是生态、经济、社会统筹兼顾的最佳结合点,为将来农林产业的可 持续经营提供了新的思路。 5 关于保护和发展平原经济林的几点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林产业发展迅速,效益显著。经济林生产中,各地区逐步走向特色化、区域化、 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科学经营道路。平原地区经济林的保护和发展应在总结各地经验,分析现状的基础 上,以充分发挥经济林综合效益为目标,以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为根本,权衡利弊,有计划、有步骤、有成效的 逐步推进。在此,特提出如下发展建议。 5.1 加强研究,构建理论基础 目前,平原地区木本经济作物所占的比重很小,理论研究也很少,产业化方案还未形成,种质资源等待开 发。所以,保护和发展平原经济林首先要大力加强研究力度。一是要加强对平原经济林综合效益的研究,充分 认识木本经济作物三大效益统筹兼顾的特点,寻求长期效益的最大化。二是针对平原经济林的发展现状,开展 相关调研活动。在实践的基础上,研究和制定相关政策,着力抑制经济林减少的趋势,促进平原经济林的快速 发展。三是进行耕地中大面积种植木本经济林的理论研究,同时结合实践经验,努力设计出可行的产业方案及 发展模式。四是在大自然基因库中寻找更多的木本粮油和纤维植物,建立当家品种。同时开展基因工程研究, 把草本粮油的优秀基因转移到树木中,创造出“木本稻”、木本油等物种。 5.2精心谋划,确立发展战略 平原地区发展经济林,并不是盲目、无序、无限量的发展,而是要在宏观层面及市场需求的控制下,根据 80 浙江林业科技 31卷 本地区条件,精心谋划,确立科学的发展战略,进行合理的规划布局,逐步的推进。首先,应开展木本农业的 相关实验,积累可靠数据,建立试验、示范林。其次,要着手开展木本农业的基地建设,如建立木本农业树种 选育中心基地、木本粮油商品生产基地等。在各方面技术相对成熟后,开展试点工作,探索区域性的发展战略。 前期各项准备工作完成后,总结相关经验,充分考虑市场因素,努力形成产业化发展方案,以点带面的方式逐 步推广。 5,3加大投入,提高产业化水平 从平原经济林的产业化发展来看,主要从四个方面加大对经济林产业的投入。首先,是在宏观层面加大对 经济林的科技投入,并着重从果树林、木本粮食、食用油料林中选出一 有竞争力的优良高产品种,加以大规 模的繁育和推广。其次,是加大对经济林产品采摘后的保鲜、贮藏,保证质量方面的研究,增强经济林产品的 竞争力。第三,是加大经济林产品深加工方面的技术投入,加强对经济林产品在医学、保健、营养等方面的技 术开发。第四,是加大对丰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投入,保证商品生产的数量和质量。 5.4转型升级,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在现有的区城布局基础上,充分发挥各地的区域优势,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大市场,着力转型升级,调整 和优化经济林的产业结构。在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中,要特别注重不同木本植物的技术要求与栽培条件,深入 分析不同地域立地条件下技术、物质、土地投入的合理组合与合理规模,努力发挥木本作物与草本作物的良性 互补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土资源部.2008年国土资源公报[EB/OL].http:#www.mlr.gov.cn/zwgk/tjxx/200912/t20091215_699769.htm,2009.4一1. [2】浙江省国土厅.浙江省2008年度土地利用变化情况[EB/OL].http://www.zjdlr.gov.cn/artd2009/8/25/art一78Ⅲ_】1348.html,2009_8_25 [3贾治邦.发展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选择[3]J].求是,2010(7):54—56. [4]徐德成,逮登斌.木本农业与地球环境[J],环境导报,1994(4):2—4, [5]曹虎.木本植物一回归生物圈的革命[J】.植物杂志,1997(1):2—3. [6]邵峰.农民人均收入超万的解析与前瞻 浙江日报,2010—2.22(7版). [7]瞿茂生.发展木本农业的战略探讨[J]_经济林研究,1998,16(1):60—6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