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泉州市2021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C卷

2023-12-20 来源:钮旅网
泉州市2021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8题;共8分)

1. (1分) (2019高二下·鹤岗期中)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寒假结束,新学期开始,突然转入紧张的学习作息,有不少同学对学习心有余悸。 ②有五千年厚重积淀的中华经典诗文可谓字字珠玑 , 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③某市的路边摆放密集的垃圾桶,据称这是“为了倡导市民养成不要乱扔垃圾的好习惯”,但很多市民认为,此举有缘木求鱼之嫌。

④高速磁浮作为一种新型尖端轨道交通技术,其优势昭然若揭 , 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关注。 ⑤随着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方式粉墨登场 , 出门只带手机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⑥这家曾获得众多荣誉的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在招标中出现如此严重、如此低级的造假行为,真可谓匪夷所思。 A . ①③⑥ B . ①④⑤ C . ②③⑤ D . ②④⑥

2. (1分) (2017高三上·黑龙江开学考)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持续多日的强降雨导致部分地区山洪暴发,农田被淹,房屋倒塌,灾情扣人心弦 , 相关部门正全力以赴组织救灾。

②最近单位组织员工去鲅鱼圈旅游,这个季节正是海鲜收获的时候,大家都期待着,因为这趟旅行不仅有优美壮阔的海景相伴,还可以大快朵颐 , 岂不美哉!

③这次军事演习,蓝军一度处于劣势,他们在关键时刻反戈一击 , 才夺回了战场上的主动权。

④断臂维纳斯为什么最美?是其自身独有的神秘美感,还是因为她能带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人们对此莫衷一是。

第 1 页 共 16 页

⑤今年东北大部分地区五风十雨 , 丰收在望,尤其是三江平原,粮食产量有望突破历史最高值。

⑥他爱好广泛,喜欢安静的棋类运动,对热闹的纸牌游戏也来者不拒;欣赏通俗感性的流行歌曲,对庄重恢宏的交响乐也甘之如饴。

A . ①③⑤ B . ②④⑤ C . ①④⑥ D . ②③⑥

3. (1分) (2017高三上·赤峰月考)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国家信用体系的建设,不仅让公民拥有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还提供集合金融、工商、税收等信用信息的统一平台,来实现资源共享。

B . 面对电商领域投诉激增的现状,政府管理部门和电商平台应及时联手,打击侵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C . 苹果酸甜可口,营养丰富,但是它的表面常常粘附着对人体有害的细菌和农药,所以食用前应该洗净削皮较为安全。

D . 这部由新锐导演执导的青春片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表现主人公拒绝平庸、追寻梦想的励志故事,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4. (1分) (2015高一上·双鸭山期中)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杭州的西湖、温州的雁荡、金华的双龙洞浙江的山山水水无不给这位老外的记忆 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深刻印象。

B . 土地的长度和面积可以用丈、用公里、用亩、用公顷来计算,然而在含有国土意义的时候,它的计算单位应该用一寸、一撮来衡量。

C . 即使物质生活再丰富,生存条件再优越,但精神生活匮乏,人际关系冷漠,我们依然不能说这是一个和谐社会。

D . 中朝美俄日韩六方会谈之所以能够在北京重新举行,靠的是六国政府的共同努力以及中国政府从中积极不懈的斡旋。

第 2 页 共 16 页

5. (1分) 下列句子中划线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 飘轻裾,翳长袖 翳:遮蔽,遮掩 B . 妒宠而负恃 负:依仗 C . 濯清泉以自洁 濯:洗 D . 闻其言而壮之 壮:豪壮 6. (1分) 下列句式相同的一组是 ( ) A . ①贤哉,回也!②其何以行之哉? B . ①文之以礼乐②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 C . ①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②晨门曰:“奚自?” D . ①吾无隐乎尔。②回也非助我者也。

7. (1分) (2020高二下·长春月考) 下列句子划线的词,与例句中划线的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A . 青,取之于蓝 , 而青于蓝 B .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C .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D .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8. (1分) 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有错的一项是( )

A . 佩葛蒂先生是正直善良的渔民,住在雅茅斯海边一座用破船改成的小屋里,与收养的一对孤儿艾米莉和海姆相依为命,大卫和他们一起过着清苦和睦的生活。(《大卫·科波菲尔》)

B . 拉斯蒂涅负责高老头的丧事,两个女儿女婿派了两驾空车跟在灵柩后面。棺木是廉价买来的,他的丧葬费是他女儿无奈之下出的。(《高老头》)

C . 堂吉诃德第二次外出当骑士时,劝说了桑丘做仆从,堂吉诃德许诺将来封他为总督。桑丘也想出去碰碰运气,加上当仆从能赚工钱便答应了。(《堂吉诃德》)

第 3 页 共 16 页

D . 觉慧是一个充满朝气的叛逆者的典型,小说写了他许多大胆而又的“新潮”行为:有向“门户不当”的婢女鸣凤表示爱情,有帮助觉民逃婚等。(《家》)

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9分)

9. (3分) (2016·广安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良宵 张楚

她刚搬到麻湾时,随行只有一只白鹅。她是王静生的远房姨妈,怎么想起要到乡下住上段时日,这才劳烦外甥在村西租了三间瓦房。

好事的村妇们,借串门的名义在炕沿上东拉西扯。可这老太太,安静得像一只猫,也不插嘴。问她儿女几个?她说,两儿一女。问她老伴是否健在?她说,去世二十多年了。闲妇们渐渐没了兴致,不如何来往。

那天从村西的土岗下过,见一孩子在前边跑,一帮孩子在身后追。那孩子蹽得比野兔子快,转眼就从她身边刮过,直刮到那岗上。那帮孩子呢,也就不再追,只在岗下骂个一通,才怏怏散去。老太太斜眼见那土岗上隐约探出个圆头,小心逡巡着岗下。见老太太望他,竟俯身捡起块土坷垃不偏不倚扔她额头上。老太太摸了摸额头,朝那岗上望去,孩子就不见了。

午后,老太太喝了碗稀饭,猫进被窝,看电视。过堂屋传来电饭锅被揭开的滋啦声,饭菜入嗓猛然吞咽的咕咚声……她蹑手蹑脚踱到庭院,见岗上那个孩子在往外翻墙。老太太默然看了片刻回了房。

翌日出门,买了冷鲜肉,切姜剥蒜,配了红椒、桂圆、八角、茴香,用高压锅将肉焖了。肉香四处散了开去,老太太眯眼打起盹儿来。等睁开眼,天已大黑,去过堂屋看炖的肉,明显是吃剩的。老太太竟有些隐隐的得意,方沉沉睡去。

次日早起,坐到屋檐下晒太阳,晒着晒着有些恶心,吞了几粒药片,倒头睡起来。醒来时太阳已爬上屋檐,却发现老鹅没了。

这老鹅,跟了她十三年,从小区门口捡的。小小一团鹅黄,谁承想竞长成偌大一只呢?儿女们是极少来的,通常只有她和它。想说话了和它唠叨两句,生气了就踹它两脚,它不记仇,依旧影子似的随着她,腻着她。

老太太在院子四周搜寻一番,仍没得踪迹。猛然想起那孩子,心就咯噔了一下。

那晚,她早早在过堂屋候了。果不其然孩子来了。当他在灶台上翻寻时,她一把就攥了他胳膊,问道:“是不是把鹅偷走了?”孩子点点头。她想也没想就在他后脑勺儿扇了一巴掌。“是不是把鹅给吃了?”孩子又是点点头。

第 4 页 共 16 页

顺势拎了把刷锅的炊具,捋起他衣袖就抽打起来。抽着抽着便瞧得他胳膊上全是银元大小的红斑,一圈连一圈,看得心里麻麻幽幽,索性撒了他,一屁股坐在灶台上,默默盯了他半晌,摆摆手说:“你走吧,走吧。以后不要再来了。”孩子一愣,没有动,只嘟囔道:“我奶奶死了……我杀了它祭祀……”老太太不再搭理他,转身回了屋,和衣躺下。

一躺就是两天。再次睁开眼,屋里灯怎么就亮了。炕沿上摆着副碗筷,碗里尚冒着热气,是碗疙瘩汤。香油花浮着,白鸡蛋卧着。老太太心里热了下,吸溜起来。还好,病隔了一夜就痊愈了。

那天晚上,老太太喝完了汤.耳畔便传来谁家的收音机正在唱《春闺梦》,是张氏与丈夫王恢互诉衷肠那一场。听着听着,她不禁轻声唱将起来:

去时陌上花如锦,今日楼头柳又青!可怜侬在深闺等,海棠开日到如今。 门环偶响疑投信,市语微哗虑变生。因何一去无音信?不管我家中肠断的人。

“咕咚”一声闷响,她才猛然梦醒,身子打个激灵,朝墙边看去,那孩子从墙头跌了下来。

“我……我……”男孩诺诺道,“我只是来瞧瞧,你的病好了没有。那天晚上,你的头比开水还热……”老太太领男孩进屋,给他热了排骨和米饭。

随后几日,男孩都过来共进晚餐。孩子通常只闷了头扒饭,很少动筷子搛菜。吃一阵偶然抬头,老太太便往他碗里搛一箸菜,孩子也搛了肉丁或腊肠,犹犹豫豫着往老太太碗里塞。老太太就笑。

当日晌午刚过,王静生就来了。王静生说,关于她跟孩子的事,他听别人说了。孩子爸妈、爷爷早死了,奶奶前几天也死了。孩子的病是父母遗传的艾滋病。那晚,老太太做好了饭菜,孩子却没来。

儿子第二天到了麻湾。老太太正在炕上收拾皮箱,儿子说:“哎,我真是白着急了,原来你已经准备回去了啊?这个礼拜日就是你寿日,香港的李老板做了你一辈子的戏迷,专门从香港飞来给你庆祝,光赞助费就掏二十万。饭店呢,就定在凯撒大酒店,省电视台要全程录像呢。”

老太太看他一眼,抽出皮箱拉杆,拍了拍儿子的肩,就朝土岗走去。儿子一见,蹙着眉喊:“妈!出租车在村东呢!”老太太大抵聋了,只顾弯着脊背拉着皮箱朝前走。儿子小跑着过去,在母亲身后边走边絮叨:“不瞒你说,赞助费说是二十万,其实给了五十万!不就听你唱两句《春闺梦》和《锁麟囊》?人家拿你当宝,傲气值几个钱呢?”

老太太径直走到了岗下,伸手擦了擦汗,将皮箱扔在土岗那厢,朝坡走去。这条坡不长,但是陡。老太太弯下腰身,晃晃悠悠往上爬,当眼前蓦然出现一只瘦骨嶙峋的小手时,她不禁抬起脖子瞅了瞅。当孩子的小手紧攥住她的掌心时,老太太身上忽就有了气力,手脚在瞬间就热了起来。有那么片刻,老太太确信双腿其实就踏在棉花般洁

第 5 页 共 16 页

净干燥的云朵里,每向上微微跨一小步,就离天空和星辰近了半尺。

(有删改)

(1) 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小说注重从细微处表现人的心理活动,老太太见孩子偷吃炖肉,后“竟有些隐隐的得意,方沉沉睡去”,寥寥数语,把老人自得于高超厨艺的心理显露出来了。

B.老太太随身带着的那只白鹅是全文的线索,而孩子杀死白鹅气病老人的情节可知白鹅也是老人精神的寄托。 C.从孩子和老人一起吃饭时“只闷了头扒饭,很少动筷子搛菜”“犹犹豫豫着往老太太碗里塞”等情形看出,失去亲人的孩子比其他孩子显得拘谨、胆怯。

D.小说地方特色鲜明,老太太初到麻湾时与村妇们的交往,孩子间的打骂等情节就有很浓郁的乡土气息。 E.小说擅长在平淡的叙述中营造不平常的效果,老人搬到孩子独自一人的土岗住处作为结局,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2) 小说中老太太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3) 小说中老太太的儿子来接老太太回城的情节有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 10. (3分) (2015高二上·深圳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小题。 “和而不同”的文化心态 修建军

“和”与“同”是先秦时期两个重要的哲学概念。和同之辨早在西周末年《国语》、《左传》中就有明确记载。孔子有关和同之辨的理论,是对前人学说的一种继承和发展。“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和而不同”是孔子理想人格的一个重要标准。和与同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原则性和差异性。承认差异,有差异性的统一才是“和”。“和而不同”,被公认是典型的中国哲学智慧。

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正是“和而不同”、海纳百川的文化心态的历史体现。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在对传统文化进行全面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的文化理想。但是孔子并未一味求“同”于周礼,而是在对三代文化的“损益”、“因革”有着清醒认识的基础上,采取了取其所长、择善而从的态度。整个儒学的发展史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特征。战国中后期以来,儒家的所谓的“驳杂不纯”的特征就日渐明显。汉代以后所谓的“独尊”的儒学,也是儒、道、墨、法、阴阳等等诸子思想的结合体。实质上,

第 6 页 共 16 页

自汉代开始,阳儒阴法或者说儒显道隐,一直是中国文化发展的特征,而其他诸子学说,也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脉脉潜流,从而成为中国文化的不竭源泉。

文化心态体现为一种社会心态,“和而不同”还表现在中华文化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上。汉代以来,随着中国本土道教的产生以及印度佛教的东传,中国逐步形成了儒、释、道三教鼎立以至三教融合的局面。这期间从对立到交融,经过了一个长期过程。后来伊斯兰以及基督教的传入也属于这种情形。自从16世纪末叶以来,中国的传统文化又得以在与异域文化的交锋中实现交融,从而使得中华文化更加丰富并发展。

“和而不同”的文化心态有助于人们对文化的发展有清醒的认识。全球化使今天的世界文明面临着两个课题:一方面,积极寻找各种文明间深层对话、沟通与理解的文化路径;另一方面,民族性的存在和坚持也同样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和必要。“文化全球一体化”与“文化全球多元化”使文化价值的发展陷入一种悖论之中。中华文明在全球化时代将扮演怎样的角色、起到怎样的作用?“和而不同”就是我们的哲学依据,“寻找现代文明的普遍标志和中华文化的契合点”、高扬“文化自觉”、实现传统文化的“综合创新”,应是我们对待中华文化的理性而现实的态度。

“和而不同”文化心态的价值追求是“有容乃大”。当今中国的文化建设,既不可避免地要面对数千年形成的传统文明,又要面对高新科技浪潮的冲击和急剧动荡的世界局势。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从“文化自觉”到实现“和而不同”,必须处理好几个“要”和“不要”的问题:诸如,要充满自信,看到中华文化极其丰富的优秀成分,同时要敢于正视中华文化中一些糟粕成分;要自觉吸收外来文化中对我们的文化建设有益的东西,而不能全盘西化等等。这样,才会使我们的新文化既具有浓厚的民族性,又具有高度的智慧性。

(原载2011.12.30《光明日报》,有删节)

(1) 下列有关“和”与“同”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作为哲学概念的“和”与“同”早在先秦时期就被提出。其概念之争在西周末年的书籍中早有记载。 B . “和”与“同”在争论之初两者是相对立的,是孔子将其继承和发展,提出了“和而不同”的观点。 C . “和而不同”这一观点的提出本身就遵循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规律,体现了“和”与“同”两个概念在争辩中的进步发展。

D . “和”就是承认事物的差异性,在承认差异的基础上寻求统一;“同”就是不顾事物之间的差异一刀切的要求统一。

(2) 下列不属于“和而不同”文化现象的一项是( )

第 7 页 共 16 页

A . 孔子复周礼,并不是一味的照搬“周礼”,而是对“礼”的内涵不断的充实发展。

B . 战国中后期以来的儒家学说存在着“驳杂不纯”的特征,时隐时现的有着其他诸子学说的影子。 C . 中国的“儒道”文化之外,吸收了印度佛教的思想,形成三教鼎立乃至融合的局面。 D . 伊斯兰教及基督教的产生与发展也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在交锋中实现交融,内容更加丰富。 (3) 下列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但同时它又不排斥其他学说的存在,形成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 B . “和而不同”既表现在中华文化自身的发展上,也表现在中华文化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上。

C . 在全球化时代,“和而不同”的文化心态对如何既保持文化的民族性又让自身的发展融入到全球的发展与文明之中很重要。

D . “和而不同”就是既要充满自信,看到中华文化极其丰富的优秀成分,又要广泛吸收外来文化,丰富自我。 11. (3分) (2019·潮阳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红高粱 莫言

一九三九年古历八月初九,我父亲这个土匪种十四岁多一点。他跟着后来名满天下的传奇英雄余占鳌司令的队伍去胶平公路伏击日本人的汽车队。奶奶披着夹袄,送他们到村头。余司令说:“立住吧,”奶奶就立住了。奶奶对我父亲说:“豆官,听你干爹的话。”父亲没吱声,他看着奶奶高大的身躯,嗅着奶奶的夹袄里散出的热烘烘的香味,突然感到凉气逼人,他打了一个冷战,肚子咕噜噜响一阵。余司令拍了一下父亲的头,说:“走,干儿。”

天地混沌,景物影影绰绰,队伍的杂沓脚步声已响出很远。父亲眼前挂着蓝白色的雾幔,挡住他的视线,只闻队伍脚步声,不见队伍形和影。父亲紧紧扯住余司令的衣角,双腿快速挪动。奶奶像岸愈离愈远,雾像海水愈近愈汹涌,父亲抓住余司令,就像抓住一条船舷。

父亲就这样奔向了耸立在故乡通红的高粱地里属于他的那块无字的青石墓碑。他的坟头上已经枯草瑟瑟,曾经有一个光屁股的男孩牵着一只雪白的山羊来到这里,山羊不紧不忙地啃着坟头上的草,男孩子站在墓碑上,怒气冲冲地撒了一泡尿,然后放声高唱:“高粱红了——日本人来了——同胞们准备好——开枪开炮——”

有人说这个放羊的男孩就是我,我不知道是不是我。我曾经对高密东北乡极端热爱,曾经对高密东北乡极端仇恨,长大后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我终于悟到:高密东北乡无疑是地球上最美丽、最丑陋、最超脱、最世俗、最圣

第 8 页 共 16 页

洁、最龌龊、最英雄好汉、最王八蛋、最能喝酒、最能爱的地方。生存在这块土地上的我的父老乡亲们,喜食高粱,每年都大量种植。八月深秋,无边无际的高粱红成汪洋的血海。高粱高密辉煌,高粱凄婉可人,高粱爱情激荡,秋风苍凉,阳光很旺,瓦蓝的天上游荡着一朵朵丰满的白云,高粱上滑动着一朵朵丰满白云的紫红色影子,一队队暗红色的人在高粱棵子里穿梭拉网,几十年如一日,他们杀人越货,精忠报国,他们演出过一幕幕英勇悲壮的舞剧,使我们这些活着的不肖子孙相形见绌。

出村之后,队伍在一条狭窄的土路上行进,人的脚步声中夹杂着路边碎草的窸窣声响。雾奇浓,活泼多变。我父亲的脸上,无数密集的小水点凝成大颗粒的水珠,他的一撮头发,粘在头皮上。从路两边高粱地里飘来的幽淡的薄荷气息和成熟高粱苦涩微甘的气味,我父亲早已闻惯,不新不奇。在这次雾中行军里,父亲闻到了那种新奇的、黄红相间的腥甜气息。那味道从薄荷和高粱的味道中隐隐约约地透过来,唤起父亲心灵深处一种非常遥远的回忆。

七天之后,八月十五日,中秋节。一轮明月冉冉升起,遍地高粱肃然默立,高粱穗子浸在月光里,像蘸过水银,汩汩生辉。我父亲在剪破的月影下,闻到了比现在强烈无数倍的腥甜气息。那时候,余司令牵着他的手在高粱地里行走,三百多个乡亲叠股枕臂、陈尸狼藉,流出的鲜血灌溉了一大片高粱,把高粱下的黑土浸泡成稀泥,使他们拔腿迟缓。腥甜的气味令人窒息,一群前来吃人肉的狗,坐在高粱地里,目光炯炯地盯着父亲和余司令。余司令掏出自来得手枪,甩手一响,两只狗眼灭了;又一甩手,灭了两只狗眼。群狗一哄而散,坐得远远的,呜呜地咆哮着,贪婪地望着死尸。他对着那群狗打完了所有的子弹,狗跑得无影无踪。

余司令对我父亲说:“走吧,儿子!”一老一小,便迎着月光,向高粱深处走去。那股弥漫田野的腥甜味浸透了我父亲的灵魂,在以后更加激烈更加残忍的岁月里,这股腥甜味一直伴随着他。

(节选自《红高粱家族》,略有改动)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天边无际的高粱红成汪洋的血海”,红高粱充满诗意,也隐含血腥,具有强烈的象征意味。

B . 小说综合运用听觉、视觉、嗅觉、味觉描写环境,壮美与优美兼具,既呈现了家乡的风貌,也表现了战争的残酷。

C . 小说开头管“我父亲”叫“土匪种”表明我对父亲的态度是不尊敬的,我心目中的英雄是余占鳖。 D . 余司令“甩手一响,两只狗眼灭了;又一甩手,灭了两只狗眼”,这体现了余司令的粗野狂暴与果断干练。 (2) 有人评论本文的开头“兼具现实的真切感与历史的厚重感”,请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3) 莫言曾说“无论在创作思想上,还是在艺术风格上,都必须有点邪劲儿”,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其艺术

第 9 页 共 16 页

风格上的“邪劲儿”。

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5分)

12. (5分) (2019高一下·深圳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元德秀,字紫芝,河南人。质厚少缘饰。少孤,事母孝,举进士,不忍去左右,自负母入京师。既擢第,母亡,庐墓侧,食不盐酪,藉无茵席。服除 , 以窭困调南和尉,有惠政。黜陟使以闻,擢补龙武军录事参军。德秀不及亲在而取,不肯婚,人以为不可绝嗣,答曰:“兄有子,先人得祀,吾何娶为?”初,兄子襁褓丧亲,无资得乳媪,德秀自乳之。既长,将为娶,家苦贫,乃求为鲁山令。有盗系狱,会虎为暴,盗请格虎自赎,许之。吏曰:“彼诡计,且亡去,无乃为累乎?”德秀曰:“许之矣,不可负约。即有累,吾当坐,不及余人。”明日盗尸虎还,举县嗟叹。玄宗在东都酺①五凤楼下命三百里县令刺史各以声乐集是时颇言且第胜负加赏黜。河内太守辇优伎数百,被锦绣,或作犀象,瑰谲光丽。德秀惟乐工数十人,联袂歌《于蔿于》。《于蔿于》者,德秀所为歌也。帝闻,异之,叹曰“贤人之言哉!”德秀益知名。所得俸禄,悉衣食人之孤遗者。岁满,笥②余一缣,驾柴车去。爱陆浑佳山水,乃定居。不为墙垣扃钥,家无仆妾。岁饥,日或不爨③。嗜酒,陶然弹琴以自娱。人以酒肴从之,不问贤鄙为酣饫④。德秀善文辞,作《蹇士赋》以自况。房琯每见德秀,叹息曰:“见紫芝眉宇,使人名利之心都尽。”苏源明常语人曰:“吾不幸生衰俗,所不耻者,识元紫芝也。”天宝十三载卒,家惟枕履箪瓤而已。

(选自《新唐书·元德秀传》)

【注】①酺:合聚饮食。②笥:盛衣物的竹器。③爨:烧煮,烧火做饭。④饫:饱食。 (1) 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玄宗在东都/酺五凤楼下/命三百里县令刺史各以声乐集/是时颇言帝且第胜负/加赏黜 B . 玄宗在/东都酺五凤楼下/命三百里县令刺史各以声乐集/是时颇言帝且第胜负/加赏黜 C . 玄宗在东都/酺五凤/楼下命三百里县令刺史/各以声乐集/是时颇言帝/且第胜负加赏黜 D . 玄宗在/东都酺五凤/楼下命三百里县令刺史/各以声乐集/是时/颇言帝且第胜负加赏黜 (2) 下列各句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服除,亦称“除丧”、“脱服”。俗称“脱孝”。古代丧礼仪式之一。即除去丧礼之服。 B . 我国古代的纪年法常见的有王公年次纪年、年号纪年、干支纪年,“天宝”属于年号纪年。 C . 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的土神叫“社”,谷神叫“稷”。后来就以“社稷”代表国家。

第 10 页 共 16 页

D . 古代的免职可以称“除”、“夺”、“黜”、“罢”、“免”。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元德秀非常孝顺母亲。年少时父亲去世,他侍奉母亲很尽心,不离左右,背着母亲到京城应考;母亲死后,服丧期间,他就住在母亲墓旁,不食盐酪,坐卧不用垫子席子。

B . 元德秀对侄子非常慈爱。他自己没有结婚,把侄子当做自己的儿子看待,侄子幼小时父母死了,无钱请乳母,他就亲自喂养,侄子大了,又要给他娶亲。

C . 元德秀淡泊名利,生活简单。他的俸禄,全部散给穷人,离任后定居山水间,住处不建院墙,门不上锁,长年食不果腹,有时几天不生火做饭,喜欢喝酒弹琴。

D . 元德秀做事敢于担当。任鲁山县令时,有个关在狱里的小偷得知有虎肆虐,请求“格虎自赎”,别人劝他不要相信小偷,他却冒着自己会获罪的风险同意了。

(4)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答曰:“兄有子,先人得祀,吾何娶为?” ②彼诡计,且亡去,无乃为累乎?

四、 情景默写 (共1题;共4分)

13. (4分) (2017高一下·遵义月考)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①杜甫在《登高》中借“猿”“飞鸟”寄寓漂泊不定、老病孤独的情感的句子是“________ , ________”。 ②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蜀道凄清景物,杜鹃鸟哀鸣的句子是“________ , 愁空山。” ③《琵琶行》一诗中从侧面用环境来烘托琵琶女演奏技艺高超的句子是“________ , ________。”

五、 语言表达 (共2题;共2分)

14. (1分) 下面是以“读书”为话题的语段,请你仿照画线的句子续写两句话,使之与画线的句子构成排比句。

让我们读书吧!读书会让我们的人生因诗意智慧而变得充实丰盈

15. (1分) 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第 11 页 共 16 页

山和海,一个沉静,一个活泼;一个气定神闲,一个波涛汹涌。它们都是博大精深的教科书。 材料:

现实 阴影 小草 理想 阳光 大树 实在 虚幻 天上 地下 高大 矮小 翠色盎然 远在天边 驱散阴霾 鲜绿娇弱 近在咫尺 带来阴凉

美化人间的天使 生活的必需品 人生腾飞的翅膀

六、 材料作文 (共1题;共1分)

16. (1分) (2018高二上·大庆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林清玄对窗子和镜子有过精彩的比喻:“一个人面对外面的世界时,需要的是窗子;一个人面对自我时,需要的是镜子。”

要求:根据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第 12 页 共 16 页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共8题;共8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9分)

9-1、9-2

9-3

第 13 页 共 16 页

10-1、

10-2、

10-3、

11-1、 11-2

11-3

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5分)

12-1、

12-2、

12-3、

第 14 页 共 16 页

12-4、

四、 情景默写 (共1题;共4分)

13-1、

五、 语言表达 (共2题;共2分)

14-1、15-1

六、 材料作文 (共1题;共1分)

16-1

第 15 页 共 16 页

第 16 页 共 16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