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优化教学过程

2021-04-13 来源:钮旅网
 优化教学过程,是合理调控课堂节奏的基础

大家好!今天我们讨论的话题是优化教学过程,是合理调控课堂节奏的基础。原国家教委教基【1998】1号文件《关于推进素质教育、调整中小学教育教学内容、加强教学管理的意见》中指出:“优化教学过程最根本的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学会学习,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学校和教师要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获取信息,分析、讨论、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机会。”优化教学过程的根本标志是:学生是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思维能力是否得到训练和提高,是否会质疑问难等。

通过前概念调查,我们确定了明确、具体、可操作的教学目标,我们知道了学生学什么的问题,接下来,我们要探讨学生怎么学的问题。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落实三维教学目标的问题。一种方式是教师讲学生听;另一种方式是让学生亲身经历像科学家那样的探究。显而易见,遵循认知规律,由浅入深,充分探究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有限的40分钟内,要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过程的优化,那么,如何优化教学过程呢?下面,我将从以下四方面进行解读。1、有效的导入,有利于激发兴趣,促进教学;2、根据学情,灵活调整学生活动时间;3、根据教学实际情况,抓住宝贵契机生成预设之外的教学内容;4、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与进程,灵活调整难易度,逐步发展学生思维。

一、有效的导入,有利于激发兴趣,促进教学。

课堂教学的导入方式是灵活多样的。教师们必须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努力唤起学生对新的学习活动的兴趣和参与热情,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引领学生从原有认知结构中提取相应部分来构建新的认知结构,促进新旧认知衔接,为新的学习活动做好认知方面的准备。来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开拓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例如:《骨骼》一课的教学,传统教学方式的导入为: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骨骼》。然后出示图片或者是骨骼模型,教师指着进行讲解。这样的导入比较枯燥、乏味,教师直接就决定了学习的内容,然后就是灌输知识,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式的学习过程,学习效率会很低。视频中则是这样处理的:在上课之前,先组织孩子们一起观察各种动物的骨,动手摸一摸,有什么感觉;闭着眼睛想一想,骨的形状是什么样的,怎样用合适的语言进行表述。孩子们在平时的生活中,接触过很多动物的骨,但大多只是停留无意观察上,很少去有意观察骨的形状。通过让他们在课前观察各种动物的骨,教师可以了解孩子们的原有知识经验;另外,孩子们的兴趣也会保持到课堂上,教师再结合自身的肢体语言,进一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得出了骨的作用。这样的导入,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教学活动是师生自始至终的双边交流过程。导入环节虽然是教学过程中短暂的一段,但由于是课堂教学的最初阶段,对于一位优秀的教师来说,要会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新旧认知的衔接,营造认知冲突,促学生提出探究问题,激起探究欲望。另一方面,教师还要善于运用积极得体的语言、声调、动作、姿态、表情等个性特征和人格魅力进行引入,并及时

鼓励、期望影响带动学生进行探究。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快地进入到课堂学习中来,保证合理有效的课堂教学节奏。

二、根据学情,灵活调整活动时间。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科学课就更加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探究性,所以活动多是科学课的主要特点,也正是因为这个特点,很容易导致科学课堂教学出现前松后紧、前紧后松、平均分配时间等乱而无序的探究活动状态。这样容易导致学习活动中偏离目标,教学效率低下。而要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进行有效地学习和探究,教师就必须根据学情,在时间上进行有效地调控。

如在这一段视频中(视频)。

这节课是X老师异地做课,授课年级是四年级的学生。在教师初始的预案中,认为学生可以借助于课前的观察各种动物骨的准备活动和他们原有的知识经验,可以自然而然的想到了解人体骨骼的方法。但在教学实际过程中发现,学生只能说出拍X光片、查阅资料等方法。由于教师是希望学生通过摸、捏和猜想,将自己对身体的某一部分的了解,用画图的方式表述出来,所以,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利用了2分钟的时间,将摸和想的方法告诉了孩子们。在学生探究骨的过程中,又出乎了教师的预料。预案中教师的希望是,如果学生实在是画不出来,也无法用语言表述,可以查阅资料。不曾想,孩子们直接就把资料拿了出来。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就需要教师进行及时的指导,引导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师在巡视时应随时注意学生们的活动情况,注意及时调整活动时间。

三、根据教学实际情况,抓住宝贵契机生成预设之外的教学内容。

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理论中提出了课堂动态生成的观点。“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调整,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使课堂处在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教师要做到充分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和认知特点,要尊重学生,平等地与学生交流,并适时进行指导与帮助。尤其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与观点。注重过程性评价,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调整教学。

由于学生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教学过程中会出现许多教师预设不到的学生的疑惑、会产生认识的误区,同时也会出现一些创新的思维火花„„这个过程中生成的种种信息又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如果教师不会利用这些资源,课堂教育的智慧和精彩就会白白流失掉,课堂教学实效性就会大打折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观察、善于倾听,随时抓住课堂生成的新的资源,进行鼓励。这样学生的质疑、创新能力才能不断得到提升。如X老师在讲《空气的存在》一课时,在教师的预案中,只是希望孩子们能够按照老师提供的材料:扇子、粉笔、干砖块、气球、毛线、塑料袋等来证明空气的存在。教师便于把控课堂教学时间。可学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是这样证明的:

生:老师我来。我就用一个塑料带,就能证明。(把塑料带一抖,然后把口攥紧,塑料带里就有空气了。

师:看到什么了? 生:塑料带鼓起来了。

师:说明什么?塑料带里的空气就是我们周围的,那楼道里有没有空气? 生:说明我们周围就有空气,楼道里也有。

师:好,那我们就请这位同学把楼道里的空气给我们带点回来。

老师让学生利用塑料袋把楼道里的空气带回来,在预案中并没有这个环节,但这个偏偏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内容。这是教师临时的发挥,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所谓课堂生成,不仅仅局限于学生的生成,也包括教师的。上完课后,X老师谈到,这个环节就是临时突发奇想,既然孩子可以利用塑料袋证明教室里的空气,那么教室以外不也同样存在着空气吗?同时,无形当中也在告诉孩子们,科学不仅在教室里,也在教室以外。在此基础上,老师又让学生亲自看一看、摸一摸塑料袋,感觉一下里面的空气是什么样的,形状怎样。无形当中把空气的一些性质又复习了一遍,加深了学生对空气的理解。

在开放互动的教学情境中学生往往会萌发出许多奇思妙想,会有灵感与顿悟,其中有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教师应该机敏把握,随时为教学所用。这样不仅能拓宽学生的学习内容与思维空间,更能体现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再比如:《骨骼》一课,在教师的设计中,希望孩子们在汇报过程中能够结合小组的实际活动进行,也就是自己动手摸,查阅资料,说出他们对部分骨的认识,以及画骨的依据,这是老师设计中需要的。学生能够说出来或画出来就可以了。但万万没想到的是,当介绍躯干骨的时候,出现了这样精彩的一幕:

师:现在我们来看一看这个小组研究的结果。

生:我们组研究的是肋骨。一根一根的;弯曲的;像个笼子。

生:在我们胸腔的前面,所有肋骨都集中在一起了。老师这是什么骨啊? 师:这是胸骨。太好了,你们能有这么大的发现。

生:老师、老师,那在我们后背,所有的肋骨都和脊柱连接在一起了对吗? 师:YES!大家鼓掌。对了,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呢?

这时,这个小组的一名很瘦的同学站到了前面,突然之间撩起了自己的背心,使劲的吸了一口气,只见他小胸脯高耸,小肚子瘪到了一定的程度。一根根清晰可见的肋骨呈现在大家眼前,接着,他又转过身让大家看。这个小组的介绍一览无余的呈现在大家眼前。这就是事实,这就是孩子们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这也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宝贵资源。

课堂上出现了这样好的生成,我们教师能不能抓住呢?这不仅需要教师有一双慧眼,更需要有教育智慧。老师们千万不要总想着自己课前的教学设计,硬拉着学生按着自己的设计走。而要根据课堂生成的实际情况,多给孩子们一些表达、交流的机会和时间,让他们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但这些往往被老师们所忽略。抓准课堂生成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教师备课时要充分了解学生,加强教学后的反思,只要持之以恒的做,相信老师们一定都能做到。

四、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与进程,灵活调整难易度,逐步发展学生思维。

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时虽然已经建立在充分了解课标、教材和学情基础上了,但学生差异明显,这就要求教师要能根据教学进程,灵活调整内容的难易度。如果原来的教学设计学生学起来确实感觉很困难,教师就要进行及时的调整;如果学生学起来很轻松,要适时增加教学的难度,以满足学生的探究欲望。所以备课时教师要有两三套不同的方案供选择。以便及时调整教学节奏。

现代科学教育不仅关心学生学什么,更重视学生怎样学。它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大量知识,而要求他们像科学家那样在“真刀实枪搞科学”的过程中逐步发展思维能力。

教师是学生自行获取知识的指导者,主要任务是在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基础上为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并引导学生自己动口、动眼、动手、动脑。

如《骨骼》这篇案例(视频):教学设计是从学生认知的特点入手,在设计教学过程时,特别关注了学生的初始概念,并以此为基础,寻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最近的切入点,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有效的建构科学概念。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小学生认知活动特点,首先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利用生活中的实例,恰到好处地向学生展示我们要打开的“暗箱”。然后通过设计

摸骨、猜想等活动,引导学生展开推理、想像,接着画出人体部分骨,进行汇报交流、拼贴人体骨骼图片等,使学生知道了人体骨骼是由头骨、躯干骨、四肢骨三大部分组成的。教师最后出示人体骨骼模型,让学生亲自动手摸,再一次地进行验证,巩固学生获得的知识,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建立起骨骼概念。

当今的科学教育,既要让学生动手做,又要让学生动脑想。可我们只有40分钟的时间,怎么办?作为科学教师,我们只能考虑:在自己的教学设计中,如何体现以发展孩子为基础、为核心、为目标。我想只有当学生的手脑协调并用,互相促进,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真正提高学生的自主科学探究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使学生在亲历探究科学奥秘过程中,对观察、提问、设想、动手、交流与质疑、结论与拓展等保持浓厚的科学兴趣,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逐渐形成自主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真正做到40分钟有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