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新旧版本对照表 序号 项目 法律依据 旧 办 法(第086号) 第一条 为规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管理工作,提高实验室和检查机1 构资质认定活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根据《中华人民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国认证认可条例》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是指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的实验室和检查机构应当具有的基本条件和资质认2 定的定义 能力。 本办法所称的认定,是指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实验室和检查机构的基本条件和能力是否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以及相关技术规或者标准实施的评价和承认活动。 第四条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认监委)统一管理、监督和综合协调实验室和检查机构的资质认定工作。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和各自出入境检验4 管理机构 检疫机构(以下统称地方质监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所辖区域的实验室和检查机构的资质认定和监督检查工作。 新 办 法(第163号) 第一条 为了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工作,加强对检验检测机构的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国计量法》及其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国认证认可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检验检测机构,是指依法成立,依据相关标准或者技术规,利用仪器设备、环境设施等技术条件和专业技能,对产品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特定对象进行检验检测的专业技术组织。 本办法所称资质认定,是指省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技术规的规定,对检验检测机构的基本条件和技术能力是否符合法定要施的评价许可。 资质认定包括检验检测机构计量认证。 质认定工作。 第五条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主管全国检验检测机构资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认监委)负责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以下简称省级资质认定部门)负责所辖区域检验检测机构的资质认定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所辖区域检验检测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 4 第二章 资质认定 备 注 减少《中华人民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国产品质量法》作为法律依据 国家质检总局将原有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资格认定、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认定三项许可合并为一项,即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资格认定调整为采取其他行政管理方式。 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的统一管理、组织实施、综合协调工作。 新增一个管理机构 删除 . 优质专业.
- --
序号 项目 旧 办 法(第086号) 第十三条 实验室和检查机构应当依法设立,保证客观、公正和独立地从事检测、校准和检查活动,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十四条 实验室和检查机构应当具有与其从事检测、校准和检查活动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从事特殊产品的检测、校准和检查活动的实验室和检查机构,其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还应当符合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要求。 第十五条 实验室和检查机构应当具备固定的工作场所,其工作环境应当保证检测、校准和检查数据和结果的真实、准确。 第十六条 实验室和检查机构应当具备正确进行检测、校准和检查活动所需要的并且能够独立调配使用的固定的和可移动的检测、校准和检查设备设施。 第十七条 实验室和检查机构应当建立能够保证其公正性、独立性和与其承担的检测、校准和检查活动围相适应的质量体系,按照认定基本规或者标准制定相应的质量体系文件并有效实施。 新 办 法(第163号) 第八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以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依法成立的检验检测机构,其资质认定由国家认监委负责组织实施;其他检验检测机构的资质认定,由其所在行政区域的省级资质认定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第九条 申请资质认定的检验检测机构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备 注 放宽检验检测机构主体准入(一)依法成立并能够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条件,凡是依法成立并能够(二)具有与其从事检验检测活动相适应的检验检测技术人员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法人或和管理人员; 者其他组织,均可申请资质认定,其中包括依法取得工商行政机关颁发的《营业执(三)具有固定的工作场所,工作环境满足检验检测要求; (四)具备从事检验检测活动所必需的检验检测设备设施; 资质认5 定的基本条件 (五)具有并有效运行保证其检验检测活动独立、公正、科学、照》的企业法人分支机构和特殊普通合伙企业、民政部诚信的管理体系; (六)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或者标准、技术规规定的特殊要求。 门登记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等其他组织。 第二十条 (三)受理人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根据需要对申请人进行技术评审,并书面告知申请人,技术评审时间不计算在作出批准6 资质认定程序 的期限; (四)受理人应当自技术评审完结之日起20日,根据技术评审结果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决定批准的,向申请人出具资质认定证书,并准许其使用资质认定标志;不予批准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十条 (三)资质认定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45个工作日,依据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基本规、评审准则的要求,完成对申请人的技术评审。技术评审包括书面审查和现场评审。技术评审时间不计算在资质认定期限,资质认定部门应当将技术评审时间书面告知申请人。由于申请人整改或者其它自身原因导致无法在规定时间完成的情况除外; (四)资质认定部门应当自收到技术评审结论之日起20个工作严格按照行政许可法规定许可时限,技术评审除由于机构自身原因外,时限不得超过45日。准予许可的自作出决定之日起10个工作日,向申请人颁发资质认定证书。 . 优质专业.
- --
序号 项目 旧 办 法(第086号) (五)国家认监委和地方质检部门应当定期公布取得资质认定的实验室和检查机构名录,以及计量认证项目、授权检验的产品等。 新 办 法(第163号) 日,作出是否准予许可的书面决定。准予许可的,自作出决定之日起10个工作日,向申请人颁发资质认定证书。不予许可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五)无 第十一条 资质认定证书有效期为6年。 需要延续资质认定证书有效期的,应当在其有效期届满3个月前提出申请。 资质认定部门根据检验检测机构的申请事项、自我声明和分类监管情况,采取书面审查或者现场评审的方式,作出是否准予延续的决定。 备 注 第二十一条 资质认定的有效期为3年。 申请人应当在资质认定证书有效期届满前6个月提出复查、验收申8 资质认定期限 请,逾期不提出申请的,由发证单位注销资质认定证书,并停止其使用标志。 1.延长许可有效周期,将原有资质认定有效期由3年延长为6年。 2.复评审申请由提前6个月缩短至3个月。 第二十二条 已经取得资质认定证书的实验室和检查机构,需新增检第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检验检测机构应当向资质认定部(一)机构名称、地址、法人性质发生变更的; (二)法定代表人、最高管理者、技术负责人、检验检测报告授权签字人发生变更的; 查检验检测项目时,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的程序,申请资质认定扩项。 门申请办理变更手续: 资质认9 定变更和扩项 (三)资质认定检验检测项目取消的; (五)依法需要办理变更的其他事项。 (四)检验检测标准或者检验检测方法发生变更的; 检验检测机构申请增加资质认定检验检测项目或者发生变更的事项影响其符合资质认定条件和要求的,依照本办法第十条规定的程序实施。 详细列明变更的情形 . 优质专业.
- --
序号 项目 资质认旧 办 法(第086号) 新 办 法(第163号) 第十三条 资质认定证书容包括:发证机关、获证机构名称和地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标志,由China Inspection Body and Laboratory Mandatory Approval的英文缩写CMA形成的图案和资质认定证书编号组成。式样如下: 址、检验检测能力围、有效期限、证书编号、资质认定标志。 备 注 10 定证书容和样式 清晰定义资质认定证书容和样式 特殊要求(外方11 投资及分支机构) 第十四条 外方投资者在中国境依法成立的检验检测机构,申请还应当符合我国外商投资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 1.取消了在华设立外资检验具有三年以上检验检测从业经历的规定。 2.对于依法设立的分支机构,资质认定部门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缩短技术评审时间。 资质认定时,除应当符合本办法第九条规定的资质认定条件外,检测机构的外方投资者应当第十五条 检验检测机构依法设立的从事检验检测活动的分支机构,应当符合本办法第九条规定的条件,取得资质认定后,方可从事相关检验检测活动。 评审时间。 第二十三条 从事资质认定评审的人员应当符合相关技术规或者标准的要求,并经国家认监委或者地方质检部门考核合格。 资质认12 定技术评审要求 第二十四条 国家认监委和地方质检部门应当建立资质认定评审人员专家库,根据需要组成评审专家组。评审专家组应当独立开展资质认定评审活动,并对评审结论负责。 资质认定部门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简化技术评审程序、缩短技术第十六条 资质认定部门根据技术评审需要和专业要求,可以自行或者委托专业技术评价机构组织实施技术评审。 资质认定部门或者其委托的专业技术评价机构组织现场技术评审时,应当指派两名以上与技术评审容相适应的评审员组成评审组,并确定评审组组长。必要时,可以聘请相关技术专家参加技术评审。 第十七条 评审组应当严格按照资质认定基本规、评审准则开展技术评审活动,在规定时间出具技术评审结论。 专业技术评价机构、评审组应当对其承担的技术评审活动和技详细规定技术评审与整改要求,规定整改期限不得超过30个工作日。 . 优质专业.
- --
序号 项目 旧 办 法(第086号) 术评审结论的真实性、符合性负责,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第十八条 评审组在技术评审中发现有不符合要求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限期整改,整改期限不得超过30个工作日。逾期未完成整改或者整改后仍不符合要求的,相应评审项目应当判定为不合格。 评审组在技术评审中发现申请人存在行为的,应当及时向资质认定部门报告。 第十九条 资质认定部门应当建立并完善评审员专业技能培训、考核、使用和监督制度。 任追究机制。 第二十条 资质认定部门应当对技术评审活动进行监督,建立责资质认定部门委托专业技术评价机构组织开展技术评审的,应当对专业技术评价机构及其组织的技术评审活动进行监督。 新 办 法(第163号) 备 注 第二十一条 专业技术评价机构、评审员在评审活动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资质认定部门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作出告诫、暂停或者取消其从事技术评审活动的处理: (一)未按照资质认定基本规、评审准则规定的要求和时间实资质认13 定评审人员违纪处分 施技术评审的; (二)对同一检验检测机构既从事咨询又从事技术评审的; (三)与所评审的检验检测机构有利害关系或者其评审可能对公正性产生影响,未进行回避的; 的; (四)透露工作中所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技术秘密(五)向所评审的检验检测机构谋取不正当利益的; (六)出具虚假或者不实的技术评审结论的。 新增评审员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各项行为,设定了处分规定 . 优质专业.
- --
序号 项目 检验检测机构旧 办 法(第086号) 第二十八条 实验室和检查机构从事与其控股股东生产、经营的同类产品或者有竞争性的产品的检测、校准和检查活动时,应当建立保证其检测、校准和检查活动的独立性和公正性的质量体系及其文件,明确本机构的职责、责任和工作程序,并与其控股股东从事的设计、研制、生产、供应、安装、使用或者维护等活动完全分开。 新 办 法(第163号) 第二十四条 检验检测机构应当定期审查和完善管理体系,保证其基本条件和技术能力能够持续符合资质认定条件和要求,并确保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备 注 检验检测机构应当健全质量控体系,突出技术能力和管理要求,从“人、机、料、法、环”等五个方面,科学制定资质认定条件,确定检验检测机构专业技术组织的属性。 14 从业规之管理体系 第三十一条 实验室和检查机构应当确保其相关测量和校准结果能够溯源至国家基标准,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检验检测机构15 从业规之检测数据、结果要求 实验室和检查机构应当建立并实施评估测量不确定度的程序,并按照相关技术规或者标准要求评估和报告测量、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 第三十三条 实验室和检查机构应当按照相关技术规或者标准要求和规定的程序,及时出具检测、校准和检查数据和结果,并保证数据和结果准确、客观、真实。 第二十五条 检验检测机构应当在资质认定证书规定的检验检测能力围,依据相关标准或者技术规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出具检验检测数据、结果。 检验检测机构出具检验检测数据、结果时,应当注明检验检测依据,并使用符合资质认定基本规、评审准则规定的用语进行表述。 检验检测机构对其出具的检验检测数据、结果负责,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第二十八条 检验检测机构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检验检测数据、结果的,应当在其检验检测报告上加盖检验检测专用章,并标注资质认定标志。 检验检测机构应当加强对检验检测人员和检验检测全过程的管控,保证对外出具的数据和结果的真实、准确。 检验检测机构16 从业规之人员要求 第二十九条 实验室和检查机构应当建立并有效实施与检测、校准和检查有关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关键支持人员的工作职责、资格考核、培训等制度,确保不因报酬等原因影响检测、校准和检查工作质量。 第二十六条 从事检验检测活动的人员,不得同时在两个以上检验检测机构从业。 检验检测机构授权签字人应当符合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规定的能力要求。非授权签字人不得签发检验检测报告。 针对从事检验检测活动人员提出要求,保证检验检测数据和结果的客观、公正、真实和准确。 . 优质专业.
- --
序号 项目 检验检测机构从业规之有证书使用要求 检验检测机构志。 旧 办 法(第086号) 第十条 实验室和检查机构,应当在资质认定围正确使用证书和标新 办 法(第163号) 第二十七条 检验检测机构不得转让、出租、出借资质认定证书和标志;不得伪造、变造、冒用、租借资质认定证书和标志;不得使用已失效、撤销、注销的资质认定证书和标志。 变更 备 注 17 第三十二条 实验室和检查机构应当按照相关技术规或者标准实施样品的抽取、处置、传送和贮存、制备,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检验数据的分析等检测、校准和检查活动。 第二十九条 检验检测机构应当按照相关标准、技术规以及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规定的要求,对其检验检测的样品进行管理。 样品所检验检测项目的符合性情况。 第三十条 检验检测机构应当对检验检测原始记录和报告归档留存,保证其具有可追溯性。 原始记录和报告的保存期限不少于6年。 检验检测机构接受委托送检的,其检验检测数据、结果仅证明增加对委托送检的检验检测数据、结果的说明,仅证明样品所检验检测项目的的符合性。 18 从业规之样品管理 检验检测机构19 从业规之记录管理 检验检第三十七条 实验室和检查机构因工作需要分包检测、校准或者检查工作时,应当将其工作分包给符合本办法规定并取得资质的实验室或者检查机构。 明确规定原始记录和报告的保存期限不少于6年。 第三十一条 检验检测机构需要分包检验检测项目时,应当按照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规定,分包给依法取得资质认定并有能力完成分包项目的检验检测机构,并在检验检测报告中标注分包情况。 具体分包的检验检测项目应当事先取得委托人书面同意 当有分包时,需要在检验检测报告中标注分包情况和征得委托人的书面同意 20 测机构从业规之分包 . 优质专业.
- --
序号 项目 检验检测机构旧 办 法(第086号) 第三十条 实验室和检查机构应当按照相关技术规或者标准的要求,对其所使用的检测、校准和检查设施设备以及环境要求等作出明确规定,并正确标识。 新 办 法(第163号) 备 注 21 从业规之设备管理 检验检测机构删除 实验室和检查机构在使用对检测、校准的准确性产生影响的测量、检验设备之前,应当按照国家相关技术规或者标准进行检定、校准。 第三十四条 实验室和检查机构按照有关技术规或者标准开展能力验证,以保证其持续符合检测、校准和检查能力。 第三十五条 检验检测机构应当按照资质认定部门的要求,参加其组织开展的能力验证或者比对,以保证持续符合资质认定条件和要求。 鼓励检验检测机构参加有关政府部门、国际组织、专业技术评价机构组织开展的检验检测机构能力验证或者比对。 第三十六条 实验室和检查机构应当建立完善的申诉和投诉机制,处理相关方对其检测、校准和检查结论提出的异议。 删除 新办法要求检验检测机构积极参与有关政府部门、国际组织、专业技术评价机构组织的能力验证和比对,不断提升自身技术能力。 22 从业规之能力验证 检验检测机构从业规之沟通 23 第三十七条 检验检测机构应当定期向资质认定部门上报包括持续符合资质认定条件和要求、遵守从业规、开展检验检测活动等容的年度报告,以及统计数据等相关信息。 检验检测机构应当在其官方或者以其他公开方式,公布其遵守法律法规、独立公正从业、履行社会责任等情况的自我声明,并对声明的真实性负责。 强化检验检测机构从业规要求,突出客观独立、公平公正、诚实信用行业属性。落实机构主体责任,促进机构严格自律。检验检测机构应当在其官方或者以其他公开方式,公布其遵守法律法规、独立公正从业、履行社会责任等情况的自我声明,并对声明的真实性负责。 对检验24 检测机构要求 . 优质专业.
- --
序号 项目 实施监督检查。 旧 办 法(第086号) 第三十八条 国家认监委依法对地方质检部门及其组织的评审活动地方质检部门应当于每年一月向国家认监委提交上年度工作报告,接受国家认监委的询问和调查,并对报告的真实性负责。 新 办 法(第163号) 第三十三条 国家认监委组织对检验检测机构实施监督管理,对省级资质认定部门的资质认定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省级资质认定部门自行或者组织地(市)、县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所辖区域的检验检测机构进行监督检查,依法查处行为;定期向国家认监委报送年度资质认定工作情况、监督检查结果、统计数据等相关信息。 地(市)、县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所辖区域的检验检测机构进行监督检查,依法查处行为,并将查处结果上报省级资质认定部门。涉及国家认监委或者其他省级资质认定部门的,由其省级资质认定部门负责上报或者通报。 备 注 监督管25 理机构要求 第三十九条 国家认监委依法组织对实验室和检查机构的资质情况进行监督抽查;对不符合要求的,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资质认定部门可以根据监管需要,就有关事项询问检验检测机构负责人和相关人员,发现问题的,予以告诫。 26 资质认定监管 第四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国家认监委或者地方质检部门,可以根据利害关系人的请求或者依据职权,撤销其作出的实验室和检查资质认定资格27 注销与撤销情形和规定 机构取得资质认定的决定: (一)资质认定审批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作出实验室和检查机构取得资质认定决定的; (二)超越法定职权作出实验室和检查机构取得资质认定决定的; (三)违反认定程序作出实验室和检查机构取得资质认定决定的; (四)对不具备法定基本条件和能力的实验室和检查机构作出取得资质认定决定的; (五)依法可以撤销资质认定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四条 资质认定部门根据检验检测专业领域风险程度、检验检测机构自我声明、认可机构认可以及监督检查、举报投诉等情况,建立检验检测机构诚信档案,实施分类监管。 建立检验检测机构诚信档案,根据机构的信用等级,实施分类监管制度。 第三十八条 资质认定部门可以根据监督管理需要,就有关事项询问检验检测机构负责人和相关人员,发现存在问题的,应当给予告诫。 第三十九条 检验检测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资质认定部门应当依法办理注销手续: 续批准的; 区分注销和撤销,并分别列明注销和撤销的情形。 (一)资质认定证书有效期届满,未申请延续或者依法不予延(二)检验检测机构依法终止的; (三)检验检测机构申请注销资质认定证书的; (四)法律法规规定应当注销的其他情形。 . 优质专业.
- --
序号 项目 旧 办 法(第086号) 第四十三条 实验室和检查机构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批准决定的,国家认监委和地方质检部门应当撤销其所取得的资质认定决定,并予以公布。 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自被撤销资质认定之日起3年,不得再次申请资质认定。 实验室和检查机构出具虚假结论或者出具的结论严重失实,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其所取得的资质认定,并予以公布。 第四十四条 地方质检部门应当自作出撤销决定之日起15日,将其撤销决定书面报告国家认监委备案。 国家认监委通过其或者其他方式向社会公布撤销资质认定的实验室和检查机构的名录。 新 办 法(第163号) 第四十五条 检验检测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资质认定部门应当撤销其资质认定证书: 检验检测数据、结果的; (一)未经检验检测或者以篡改数据、结果等方式,出具虚假(二)违反本办法第四十三条规定,整改期间擅自对外出具检(三)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资质认定的; (四)依法应当撤销资质认定证书的其他情形。 认定。 第四十一条 检验检测机构未依法取得资质认定,擅自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数据、结果的,由县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责令改正,处3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二条 检验检测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责令其1个月改正;逾期未改正或者改正后仍不符合要求的,处1万元以下罚款: 数据、结果的; 备 注 验检测数据、结果,或者逾期未改正、改正后仍不符合要求的; 被撤销资质认定证书的检验检测机构,三年不得再次申请资质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严格法律责任。针对检验检测活动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现行法律法规尚无处罚规定的,该办法在部门规章权限予以补充完善。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各项行为,设定了警告、罚款、撤销其资质认定证书等行政处罚 资质认28 定处罚规定 (一)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八条规定出具检验检测(二)未按照本办法规定对检验检测人员实施有效管理,影响检验检测独立、公正、诚信的; (三)未按照本办法规定对原始记录和报告进行管理、保存的; (四)违反本办法和评审准则规定分包检验检测项目的; (五)未按照本办法规定办理变更手续的; (六)未按照资质认定部门要求参加能力验证或者比对的; . 优质专业.
- --
序号 项目 旧 办 法(第086号) 新 办 法(第163号) (七)未按照本办法规定上报年度报告、统计数据等相关信息或者自我声明容虚假的; (八)无正当理由拒不接受、不配合监督检查的。 第四十三条 检验检测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责令整改,处3万元以下罚款: 擅自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数据、结果的; 出具具有证明作用数据、结果的; (一)基本条件和技术能力不能持续符合资质认定条件和要求,(二)超出资质认定证书规定的检验检测能力围,擅自向社会(三)出具的检验检测数据、结果失实的; (四)接受影响检验检测公正性的资助或者存在影响检验检测公正性行为的; (五)非授权签字人签发检验检测报告的。 前款规定的整改期限不超过3个月。整改期间,检验检测机构不得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检验检测数据、结果。 第四十四条 检验检测机构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的,由县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责令改正,处3万元以下罚款。 备 注 . 优质专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