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课记录
1、本节课所教授的是六年级下册第七章《相交线与平行线》,本节课是在学习了“丰富的图形世界”“基本平面图形\"两章的内容的学习,进一步丰富了对空间图形于平面图形的认识。本节课通过学生收集的图片抽象出几何图形,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体会数学的美感,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
2、于老师在本节课教学中,主要采用以实际情景为载体,配以小组活动 ,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学习的主要方式,先后通过“走进生活 引入课题”、 “动手实践 探究新知”“学以致用,步步为营” “拓展延伸,综合应用”“学有所思 反馈巩固 ”“ 布置作业 能力延伸 ”六个环节展开教学,各环节间层层紧扣,逐步深入,放手学生合作交流,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六个环节其中“动手实践,探究新知”用时比较多,引导学生理解对顶角的定义耗费时间多.
教师上述六环节教学中,有效地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在“动手实践,探究新知”环节中,于老师能够充分利用教具进行演示,使学生更清晰理解“对顶角的定义”这一关键,从而顺利地突破难点;另外,在每一个知识点的学习后面都配以习题,巩固所学。关注学生个性差异,使学生们都有机会参与教学活动,都能在学习数学过程中收获成功的体验,从而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
3、本节课中,教师始终注意到自己是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其上课的语态、形态自然、亲切,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理论联系实际,重视知识的应用,并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还善于鼓励学生质疑,鼓励学生求异,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特的思考方式,确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相信这节课将高效地实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与其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等教学目标.
4、本节课显然是一节自然的、生成的和常态下的课,不是多人,多次排练的结果,不是“课本剧”的再现,课堂上通过知识间的碰撞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以小组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关注学生的发展,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思想、新理念,学生也因此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问题链,使问题之间环环相扣,逐步深入,并能放手学生自学,充分保障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形成对知识真正的理解;本节课的课件实用性强,富有美感,有较强的表现力,能把各种抽象的、静态的、枯燥的知识,直观地、形象地、鲜活地呈现给学生,真正起到了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的目的;教师学科知识储备不错,控制课堂秩序能力较强,这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自我监控和反思能力.
5、教师的专业术语不够准确,教学语言欠简练,口语、俗语太多,板书过于随意,书写比较潦草等等;另外,教学中所谓的学生“探究”过程,实质上是学生在验证自己的猜想,给学生的时间过少,对学生小组合作关注的不到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