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单选题。 (共35题;共70分)
1. (2分) (2015高一上·阳高期中) 在分析刘邦与项羽胜负的原因时,刘邦的重要将领都武侯高起、安国侯王陵认为,“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项羽“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这反映出( )
A . 分封制符合秦汉历史发展趋势 B . 分封制平衡了中央与地方关系 C . 分封仍是当时重要的政治观念 D . 稳固统治须依靠满足部将利益
2. (2分) (2020高二下·黑龙江期末) 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中,诸侯因义务所在,蜂拥而至觐见周王。这一典故是下列哪一个政治制度的反映( )
A . 宗法制 B . 分封制 C . 郡县制 D . 王位世袭制
3. (2分) (2019高一上·砀山月考)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公天下之端自始皇。”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
A . 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 . 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 . 制度法令的统一 D . 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4. (2分) (2019高二下·平湖月考) 梁启超在1922年这样认为:“孟子常说:‘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这句话可以说是代表旧史家之共同观念。……我们平心一看,几千年中国历史,是不是一治一乱的在那里循环?何止中国,全世界只怕也是如此。埃及呢,能说现在比‘三十王朝’的时候进化吗?印度呢,能说现在比优波尼沙昙成书、释迦牟尼出世的时候进化吗?……又如汉、唐、宋、明、清各朝政治比较,是否有进化不进化之可言?所以从这方面找进化的论据,我敢说一定全然失败完结。”在这里,他想要强调的是( )
A . 前代胜于当代,昨天胜于今天,历史在倒退 B . “治乱论”比进化论更适合解释某些历史 C . 一治一乱的史观适用于古代而不适应于当代史 D . 古代史学观点通常缺乏史实作为立论的基础
5. (2分) (2019高一上·浙江月考) 《元史》述:“也先不花,蒙古族人。至元二十三年担任云南行省平
第 1 页 共 13 页
章,大德二年(1298年)首次迁任湖广行省平章,八年迁河南行省平章,九年进拜湖广行省左丞相。”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
A . 行省是元朝最高行政机构 B . 行省长官都由蒙古族人担任 C . 行省长官全权负责地方军政事务 D . 元朝通过省官互迁加强中央集权
6. (2分) (2020高一上·许昌月考) 有学者认为,秦始皇分全国为三十六郡,每郡置守,掌民政;置尉,掌兵事;置监御史, 掌监察,“这种制度是仿效中央政府的”。据此可知,在秦朝( )
A . 君主专制制度创立 B . 三省彼此牵制监督 C . “三公\"分工明确 D . 地方自主权力过大
7. (2分) (2019高二上·白山月考) 儒家思想是春秋战国时期一个派的思想,到西汉中期以后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其根本原因是( )
A . 它主张“仁政” B . 它主张“天人感应” C . 它融合了阴阳家及黄老之术 D . 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
8. (2分) (2018高三下·泉州模拟) 元朝初年,政府废除科举制。1313年,政府恢复科举制,采用蒙、汉分开考试,最终录取忽都答儿、张起岩等五十六人为进士,蒙、汉各半。这反映了( )
A . 政府对科举考试内容进行创新 B . 国家统一促进了民族交融 C . 实行蒙汉平等的民族团结政策 D . 科举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9. (2分) (2019·浙江模拟) 五代十国时期,战争不断。军队在国家中的地位大增,枢密院演变为辅政机关。北宋时,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增设管理财政的“三司”,雍正年间,为削弱诸王权力,保密军机,设立军机处。这表明政治制度( )
A . 演变有其政治经济军事因素 B . 在中国古代史上越来越完善 C . 深刻影响了国家前途与命运 D . 发展使皇权与相权矛盾消失
10. (2分) (2019高三上·银川月考) 汉代民间一直盛行“求雨”“止雨”等活动,即以“动阳以起阳”“动
第 2 页 共 13 页
阴以起阴”的“物类相召”为理论,设计一套求雨、止雨的方法和礼仪。这反映了我国古代的( )
A . “天人感应”思想 B . “天人合一”思想 C .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 D . 求雨迷信活动
11. (2分) (2020高二下·都昌期中) 明朝初年建都南京,“去边塞六七千里,元裔时出没塞下,捕杀吏卒,以故命沿边诸王得专制图中,拥三护卫重兵”。朱棣即位后,将沿边诸王内徙,并迁都北京,“天子守国门”。朱棣此举( )
A . 加速血缘宗法关系的瓦解 B . 消除了蒙古对明朝的威胁 C .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 . 使经济重心与政治重心重叠
12. (2分) (2019高二下·上海期中) “虽非最古老的,却是最长命的,是上古时代人类文明的硕果仅存”的文明是( )
A . 埃及文明 B . 两河文明 C . 中华文明 D . 印度文明
13. (2分) (2017高一上·黔西南月考)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是世界古代史的一些表述,其中推论.符合史实的是( ) 选项 A B C D 史实 古希腊独特的地理环境 古雅典的民主政治 《十二铜表法》的颁布 万民法的形成 推论 是雅典民主政治产生的根本原因 是近代西方代议制产生的根源 使平民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确立了罗马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 A . A B . B C . C D . D
14. (2分) (2017高一上·宁阳期中) 《十二铜表法》有这样的规定:“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处死。”这体现了( )
A . 《十二铜表法》维护了贵族的利益 B . 《十二铜表法》使平民的权益得到保护
第 3 页 共 13 页
C . 《十二铜表法》蕴含法治的精神 D . 《十二铜表法》使贵族不能随意解释法律
15. (2分) (2019高一上·江门月考) 《十二铜表法》是平民的胜利,因为( ) A . 这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 B . 规定了极为严厉的债务奴隶 C . 法律内容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
D . 按律量刑,限制了贵族随意解释法律的特权
16. (2分) 根据“法国共和制确立过程的示意图”,对其解读不正确的是
A . 呈现出政局动荡不安、政权更替频繁和政体反复变化的特点
B . 其焦点表现为君主制和共和制政体形式的斗争、维护和发展民主共和的斗争 C . 法兰西的共和之路是艰难曲折的,但民主共和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 D . 其确立的民主共和政体对美国的民族解放战争产生了重要影响
17. (2分) 余英时认为:“……英国自从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后,再没有别的暴力革命。美国除内战外,后来也没有再发生大的流血革命”。英美之所以能够避免暴力革命,是因为( )
A . 民主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B . 专制制度的推翻 C . 人民对暴力革命的反感 D . 人民对民主的向往
18. (2分) (2020高一下·天津月考) 《全球通史》写到:“德国的工业化……开始时发展速度很慢。但是,1871年后,德国工业以巨人般步伐前进……”,“开始时发展速度很慢”的主要原因是( )
A . 政治上处于分裂状态 B . 各邦经济发展不平衡 C . 邦国间战争相互损耗 D . 资源贫乏成发展瓶颈
19. (2分) (2018高一上·武威期末) 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主要特征有:①选举、②议会立法、③保留君主、④内阁拥有最高权力( )
第 4 页 共 13 页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20. (2分) 有人说,德意志帝国虽然确立了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制政体,但“君主”是实,“立宪’’是虚。下列引用的《德意志帝国宪法》条文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
A . “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
B . “皇帝有权召集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C .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D . “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
21. (2分) (2016·南京模拟)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名义宣战与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及条约,委派并接受使节。以帝国名义宣战,必须取得联邦议会的同意,除非联邦的领土或其海岸已遭受攻击……”这说明当时德意志帝国( )
A . 国王权力不受任何制约 B . 皇权一定程度受制于联邦议会 C . 是邦联制下的君主立宪制国家 D . 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民主原则
22. (2分) 彼得·盖伊在其著作中写到:“对成千上万知道它的人和观察家来说,在1760-1800年之间,生活彻底地改变了。”“这个时代疯狂的追求发明”。这种精神可能出现在
A . 法国 B . 英国 C . 德国 D . 美国
23. (2分) (2020高二下·大冶月考) 著名学者茅海建在《天朝的崩溃》一书中写道:在签订《南京条约》的过程中,英国外交家们极为重视条约中的字句和语法,而清朝官员并不细加审查,一览即了,他们反倒重视文件措辞、格式是否谦卑恭敬,重视互相见面到底是鞠躬还是下跪。这从本质上反映当时中国( )
A . 缺乏近代外交经验 B . 天朝上国的观念 C . 不懂得国际公法 D . 与英国治理秩序的差异
24. (2分) (2020·福州模拟) 如表为1870﹣1894年中国进口鸦片和棉纺织品情况统计。据此可知,1870
第 5 页 共 13 页
﹣1894年( ) 时间 同治九年到十三年(1870﹣1874年)的五年平均数 光绪二十年(1894年) 鸦片 棉纺织品 进口2598.7万海关两,占进口进口2145.1万海关两,占进口货物总值6886.9万海关两的货物总值6886.9万海关两的37.7%(居首位) 31.1% 进口2994.7万海关两,占进口进口4965.3万海关两,占进口货物总值14423.3万海关两的货物总值14423.3海关两的20.8% 34.3%(居首位) A . 商品输出成为列强侵华主要方式 B . 世界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 C . 列强对华出口贸易性质发生变化 D . 中国的棉纺织业逐步衰落
25. (2分) (2017高三上·银川月考) 有资料统计表明,上海江南制造总局“在前清光绪、宣统年间通常用五、六千人……这般工人的籍贯多半是广东、宁波、湖北、安徽、天津等处。”甲午战后的上海总局内,“劳工的出身地极不统一”,来自全国各地,致使“工人伙多,有用之不竭之势。”出现这—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 . 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B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C . 近代上海社会经济的发展 D . 中国城乡经济发展的严重失衡
26. (2分) (2018高二上·汪清期中)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提出了“外须和戎、内须变法”的基本主张。该主张( )
A . 建立在全面学习西方文明的基础之上 B . 揭开了近代中国制度变革的序幕 C . 反映了部分封建士大夫对时局的认识 D . 从本质上体现出清朝的腐朽无能
27. (2分) (2018高三上·江西月考) 民国初期,史学界对近代史开端的说法,有“明清之际”与“鸦片战争”两种观点。到了20世纪30年代,出版的中国近代史著作则大多以鸦片战争为起点,鸦片战争开端说成为史学界主流观点。这一变化说明( )
A . 史学研究以近代史为主 B . 政府重视发展学术研究 C . 民族危机影响史学研究 D .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8. (2分) (2020·河北模拟) 一个稳定的中国对于不断增长的对外贸易极为有利,因此英国决定维持清廷的存在并帮助它实现现代化,原先的中立姿态发生了变化——积极支持中国。随着这种政策的转向,英国( )
第 6 页 共 13 页
A . 支持三国干涉还辽 B . 支持清政府镇压义和团 C . 支持清政府清末“新政” D . 支持清廷镇压太平天国
29. (2分) 《晚清大变局中的思潮与人物》中评价某人所写的一本书,写道:它的历史作用在于它抛弃了那些不切实际的空想,勇敢地承认了能人的创造性劳动和富者经营的事业的价值和正当性。通过实行专利制度,“准富者请人雇工”,奖励私人兴办各种工商企业、开矿、办银行、办“学馆”和各种福利事业,从而把旧式的农民战争与切合当时中国需要的历史进步事业直接联结起来。“某人”是( )
A . 洪秀全 B . 洪仁玕 C . 孙中山 D . 李鸿章
30. (2分) (2017高三上·河北月考) 太平军占领上海后,清朝海关瘫痪。以下图所示为1854年的一段公告,对此解读正确的是谨告在华美国商人:签名于此的金能亨副领事奉命告知在上海的美国公民,他从美国驻华公使馆获得指令:鉴于目前的形势,只要清国允许其他国家的船只自由出入港口而无需交纳海关税,那么,美国船只也只需在出发港提交文件,而无需出具清国的海关结关证明。( )
A . 清政府授予列强进出口免税特权 B . 列强加紧对华进行资本输出 C . 外商利用租界阻碍中国经济发展 D . 美国此举损害中国关税主权
31. (2分) (2019高一上·嘉兴期中) 甲午海战中,以重炮击中日旗舰“松岛”号,使其弹药库爆炸,死伤百余人,丧失作战能力的中方舰只是( )
A . 定远舰 B . 致远舰 C . 经远舰 D . 靖远舰
32. (2分) (2017高一上·赣州期中) “ 应视之为反帝国主义的群众式民族主义运动;另一方面,站在中国国家即清朝的角度看,又应将其理解为针对列强的国家主义式的抵抗。”空缺处应填入( )
A . 太平天国运动 B . 义和团运动 C . 辛亥革命 D . 五四运动
第 7 页 共 13 页
33. (2分) (2017高一上·枣庄月考) 租界和使馆区既是近代列强侵略中国的表现形式,也是传播西方文明的窗口。下图中的租界和使馆区分别最早出现于下列哪些历史事件之后( )
A .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 . 鸦片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4. (2分) (2019·桂林模拟) 晚清时期的画报图文并茂地反映了百年前中国的社会状况,下图4是1907年的一幅漫画《女学·立宪》(画中字:“自治”、“立宪”、“教育”、“女学”、“讽画”),该漫画反映了作者( )
图4
A . 不满进步思想传播受到政府的阻碍 B . 主张彻底推翻清朝统治的政治诉求 C . 反对当时各地大兴女学的社会现象 D . 深刻认识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局限
35. (2分) (2017高一上·石家庄期中) 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要灭亡中国,《辛丑条约》签订后列强扶植清政府,又重新回到了“以华治华”,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清政府更加腐败,甘愿成为列强统治中国工具 B . 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激化 C . 帝国主义力量的相对削弱 D . 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第 8 页 共 13 页
二、 材料分析题。 (共3题;共35分)
36. (15分) (2017高一上·荣成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 材料一: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根据材料一,指出唐初一道旨意主要包含了哪些人的意见。试评述此举的意义。
(2) 材料二:云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览窜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再拟;再不符意,则谯让随之矣。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
——谈迁《国榷》 ——钱穆《国史新论》
结合上述材料,简述我国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特点、基本矛盾和发展趋势分别是什么。
(3) 材料三:“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用明清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三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
(4) 材料四:“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唐)孟郊·登科后
材料四反映了什么选官制度?它在当时有何积极作用?
37. (10分) (2018高一下·长春开学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辛亥革命后,出现了南北对峙的局面。在到袁世凯拥护共和的承诺后,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之职,让位于袁世凯。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第二天,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按照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国务员“辅助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临时约法是伟大的辛亥革命的产物,然而它却命途多舛,1914年被袁世凯废除,袁世凯死后,约法被恢复,但很快又被《中华民国宪法》取代,1925年,段祺瑞以“传统已坏,无可因袭”的理由宣告临时约法无效。
——据林炯如等《中华民国政治制度史》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临时约法》“命途多舛”的原因。
(2)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两国宪法所确立的政体有何不同,并概括它们颁布的政治背景。 38. (10分) (2018高一上·台州期中)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但近代以来两国关系曲折复杂。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大清帝国大皇帝陛下及大日本帝国大皇帝陛下为订立和约……
第 9 页 共 13 页
第二款中国将管理下开地方之权并将该地方所有堡垒、军器、工厂及一切属公物件,永远让与日本。 第一、下开划界以内之奉天省南边地方。从鸭绿江口溯该江抵安平河口,又从该河口划至凤凰城、海城及营口而止,画成折线以南地方;所有前开各城市邑,皆包括在划界线内。该线抵营口之辽河后,即顺流至海口止,彼此以河中心为分界。辽东湾东岸及黄海北岸在奉天所属诸岛屿,亦一并在所让界内。
第二、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 ——《马关条约》
材料二: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日本方面重申站在充分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提出的“复交三原则”的立场上,谋求实现日中邦交正常化这一见解。中国方面对此表示欢迎……自本声明公布之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之间迄今为止的不正常状态宣布结束。
——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关条约》侵犯中国领土主权的内容,并列举中国军民为此抗争的史实。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促成《中日联合声明》发表的因素,简述“不正常状态宣布结束”的影响。
第 10 页 共 13 页
参考答案
一、 单选题。 (共35题;共7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21-1、 22-1、
第 11 页 共 13 页
23-1、 24-1、 25-1、 26-1、 27-1、 28-1、 29-1、 30-1、 31-1、 32-1、 33-1、 34-1、 35-1、
二、 材料分析题。 (共3题;共35分)
36-1
、
36-2、36-3
、
36-4
、
第 12 页 共 13 页
37-1
、
37-2
、
38-1
、
38-2
、
第 13 页 共 13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