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初中语文教材教法知识及考试复习资料

2022-07-03 来源:钮旅网


初中语文教材教法知识资料

1、中学语文教学法是研究中学语文教学的规律和方法的学科。 2、教学法的“法”有两层含义

一是方法论的含义,即我们对语文教学规律的认识和研究。

二是语文教学的具体的方法、方式、技能和技巧。中学语文教学法课要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 3、“语文”实际上指的是汉语文。 汉语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语。“语文”作为一个学科名称,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正式确定使用的。中国历史上的语文教育,是综合在以儒家经典为基本内容的混合型的 教育之中。“五四\"运动以后,言文一致,国语统一成了时代潮流。在小学、初中设“国语”课,高中仍沿用“国文”。叶圣陶先生曾作过说明:“什么叫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

3 、 语文学科的性质

可作如下表述:语文学科以培养学生阅读、写作、听话、说话能力为主要目的和主要内容的文化基础课。1、语文学科是基础课-—是工作与学习的基础,是学习其他各学科的基础.

4、语文学科是文化基础课—-指其饱含思想文化内涵。3、语文学科以培养学生阅读、写作、听话、说话能力为主要目的和主要内容的文化基础课——强调这门学科主要在四项语文能力的培养而不在其他。有关的语文知识、思想文化内涵、审美陶冶,要围绕和渗透在四项语文能力的培养之中。 5、语文学科的特点:

语文学科的技能性和实践性。 语文学科的思想性和人文性. 语文学科的社会性与综合性.

6、根据什么来确定学科的目的任务呢?

1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有关的教育法规。2学科的内容和特点。3社会需要。4学生的年龄特征。 7、正确理解中学语文学科目的任务,要注意以下各点:

1培养阅读、写作、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是语文学科的基本任务、基本目标,是语文教学问题的中心所在。2围绕读写听说能力训练来进行。3强调 学生的主动性和实践性。4重在打好基础.

8、一份比较完备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其基础内容应包括

如下各项:1语文学科的任务及其重要性;2语文学科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教学目的是依据学科教学的总任务来确定的.确定的方向主要有三:一是知识积累,二是能 力形成,三是思想培育。3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4语文学科的教学法提示。学科的教学法提示,在内容上有两个基本要求:一是紧扣学科教学的特点,二是文字准确简明.

9、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师在教学大纲指导下组织安排自己的教学内容以实现教学任务的最重要的材料,它是教学大纲与教学实践活动之间的中介物,是对学生进行读、写、听、说全面训练的凭借物。 10、语文教材的功能特点主要体现在:

1智德启迪。德,在这里主要是指思想品德修养,其中包括对国家、民族、社会、自然、事业、他人的正确认识和爱憎分明的感情,以及基于这种认识和感情所产生的坚定的 纯正的、高尚的行为。智,在这里是指智力,其核心是人的思维品质。2语文历练。3语言积累。4知识扩展。 11、综合组元法。

在30年代中期,开明书店出版了夏丐尊、叶圣陶编的《国文百八课》,一种综合组元法开始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初中语文教科书中。《国文百八课》中的108“课”,实际上 就是108个单元。 12、如何使用好中学语文教材?(抓住要点)

用好教科书,充分发挥教科书应有的教育教学功能,关键是教师要具备两个必不可少的条件: 一是要有真本领,即有比较扎实的语文功底,善读善写,能有实实在在的“货色 ”给学生; 二是要有责任心,即愿意花力气,下苦功夫,刻苦钻研,精益求精。 在具备了上述两个条件的情况下,还得注意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审慎选择,把握特点。

教科书的选择要有一定的根据: 1、根据主观意趣来选择; 2、根据客观条件来选择。

所谓把握教科书的特点,主要是指: 1、把握教科书总体结构的特点; 2、把握教科书的体例特点;

3、把握教育教学任务在教科书中是如何体现、如何落实的.

1

二、总揽全局,点面统筹。 1、把握好整套书和一册书; 2、一册书和一个单元;

3、一个单元和一个教学项目。总之,“总揽全局,点面统筹\"就是要求我们用系统的方法来驾驭教科书。 三、依纲守本,用活教材。强调依纲守本,这是教学活动的原则性的体现。 1、灵活处理教学程序;

2、对教学内容作必要的补充、删减和修正。

13、教学原则是为了保证教学目的的实现,根据教学规律确定的指导教学活动的基本原则、法则。 14、确定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的原则的依据:

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和审美教育是中学语文教学根本原则。1语文思想内容和语文形式统一的规律.语文思想内容决定语文形式,一定的思想内容必须通过一定的语 文形 式表现出来。语文形式为表达思想内容服务,思想内容要通过一定的语文形式来表现。2语文教学中智育、德育、美育统一的规律。语文教学中智育、德育、美育是 紧密地融为一体的。3读、写、听、说训练是语文教学的特有任务.4语文教学中德育、美育的渗透性。语文各个教学阶段、各种教学形式、各种训练方式中都渗透着德育美育因素.

15、如何贯彻语文教学中发展智力的原则:

1)丰富语言,促进智力发展。要引导学生学习、掌握、积累更多的词汇、语汇,以形成更多的概念、判断。 2)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的心理成分,它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和发展能力的一种强烈的欲望。

3)结合课文教学,组织必要的专门的智力训练。指导学生学习课文,可以进行“分析—-综合— —分析”的思维训练,可以进行“综合—-分析--综合\"的思维训练,进行“个别—-一般—-个别\"的思维训练. 4)发展智力的各个组成因素。

5)培养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是发展智力因素的强大的推动力。(教学实例《范进中举》:进行读、写、听、说的语文训练,也是在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去概括、分析、比较、想象、思考,从而发展学生的智力。

16、确定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配合原则的依据:

教学方法的两重性、多样性、受制约性等特征.

1教学方法具有两重性。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积极方面,也存在着某些不足之处. 2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3教学方法的受制约性。任何教学方法都受教学目标和任务、教学内容、教师和学生的素质特点、教学时间和设备条件等的制约。(教学实例《皇帝的新装》)《皇帝的新装》的教学设计,从整体上看,运用了自学与讲解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具体地分析,运用了讲述、提问、讨论、批注、练习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体现了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配合原则。

17、语文学习方法指导与语文自学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1方法的学习是最重要的学习,自学能力的培养是最重要的培养。

2语文学科学习方法的指导、自学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改革至为重要的课题。 3语文学科比其他学科更要重 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4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自学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学习其他学科具有基础性的意义。具体指导可以从一般思想方法的指导、一般学习方法的指导、语文学习的一般方法的指导和语文课学习过程中的方法的指导、语文听说读写学习方法的指导五个方面入手。 18、发现阅读法:

在正确理解读物原意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读物在特定情境中所产生的新意义的一种读书方法。 19、中学生自学能力的构成: 1积累一定的语文知识。

2掌握基本的语文技能。包括能够熟练地翻查常用的工具书,正确选用注释,能够根据学习目的查找资料、编制目录索引,能够根据读物的特点选择适当 的阅读速度,能对读物作圈点、摘要、笔记、评注等。

3具有良好的智力品质。

4有较完善的非智力素养。包括有比较明确稳定的语文学习动机,有比较浓厚的语文学习兴趣,有较坚强的语文学习习惯,有一定的自我检测、自我调控的个性修养等。

20、从阅读过程来看,构成阅读要素应当是认读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和评价能力。 21、阅读教学的一般目的: 叶圣陶说:“阅读教学之目的,我认为首在养成读书之良好习惯.”1丰富知识,提高认识,陶冶情操,造就品格。阅读还可以影响人的情感,这种现象,从心理学的角度解释 ,就是“移情”.2发展智力、培养独立阅读能力。3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心理学认为,在一定条件下经常地完成某种行动的需要,就是

2

习惯。

22、阅读教学过程:

在教学发挥主导作用的前提下,以学生为主体的对于教材(课文)的认读、理解的过程,就是阅读教学过程.

23、 课文教学的过程:

一篇课文的教学必须符合两个规律,一是“感知——理解-—鉴赏、评价”的阅读规律,一是“预习——听课——巩固、运用”的教学规律. 24、一篇课文教学过程五个环节:

1认读;2了解课文大意;3对课文内容作种种划分,以达到深入理解;4对课文内容进行总结和扩展;5结合课文作练习、留作业。

25、略读:

对精读中所获得的技能技巧的熟练运用,是培养阅读能力、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一种训练方法。 26、朗读:

在对书面语言达到一定的理解和感受的基础上,将其转化为有声语言,并能表达得准确而连贯,这就是朗读。

27、一般的心智技能是在一般的心智活动中形成起来的。像观察、倾听、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就属于一般的心智技能。专门的心智技能活动是在某种专门的心智活动中成起来和反映出来的。阅读教学技能就是一种专门心智技能。 28、导入:

在一节课的开始,教师往往要从本节课的具体内容出发,运用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产生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并进而把注意力集中到所学的内容上来. 29、导入的类型:

1总结情况,检查预习;2承上启下,建立联系;3激疑设问,启发思考。4渲染气氛,调动情绪。 5变换刺激,引起兴趣。 30、引起动机的有效方法:

1鼓励:鼓励对任何人都是十分重要的,因为鼓励是对给以充分肯定的反馈信息,会起到强化的作用. 2及时了解个人成绩;3明确学习目标;4获得成功的满足;5共同讨论的影响;6限时和竞争的影响。 31、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当考虑的因素: 1提问的目的要明确,意图要清楚。

2提问要以课文内容为依据,紧扣文章思路。唯其如此,才能把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引导到正确的途径上来.

初中语文教材教法考试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中学语文教学法是一门【c 】

A.纯应用学科 B.理论学科 C.应用理论学科 D.纯知识学科

2.为了疏通学生的思路而设计的搭台阶性质的问题,这种提问形式是【b 】 A.启发式提问 B.疏导式提问 C.质疑式提问 D.探究式提问 3.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人是【a 】 A.孔子 B.孟子 C.苟子 D.子思

4.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语文教学过程是一种【 a】

A.信息传递的过程 B.人格构建的过程 C.特殊的认识过程 D.美感体验的过程 5.把各种感知对象加以对比,以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方法是【c 】 A.分析 B.综合 C.比较 D.抽象

6.有目的有计划主动感知客观事物的认识能力称之为【 d】 A.观察力 B.记忆力 C.想象力 D.思维力

7.在一般了解所学内容后,展开充分的联想,由小到大,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学 习方法称为【c 】

A.快速读书法 B.提纲挈领法 C.联想求异法 D.SQ3R学习法 8.教师以默读和朗读的方式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方法是【a 】 A.阅读法 B.讲授法 C.议论法 D.练习法

9.优秀的散文总是在描绘客观事物之中融注作者的【 c】,从而构成情景交融的艺 术境界的

3

A.主观想象 B.综合评估 C.主观情感 D.客观分析 l0.对学生的语文水平进行整体测试评定的考试是【b 】 A.随时测试 B.综合测试 C.阶段测试 D.选拔测试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5个空,每空1分,共25分)

1、人的素质结构有三个相对独立的基本要素是品德素质、才智素质、身体素质. 2、语文教学的基础能力是由听 、说、读、写 四个要素构成的。 3、语文教育理论的特殊之处在于它的超前性 、人文性 和 综合性.

4、1903年颁行的《奏定学堂章程》使语文最终从综合性的社会科学教育中分化出来,而真正成为 一门独立的学科。

5、1963年颁布的《全日制语文教学大纲》重新认定了语文课的特性,纠正了重道轻文、文道分离 和

的错误倾向。

6、语文能力即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它是以 思维能力为核心的。

7、中学语文教育的内容的三个构成要素是语文训练、智力发展、情思审美教育。 8、语文基础知识教学要力求做到精要 、好懂、有用。 9、作文指导应从审题、开源、谋篇、立意 四个方面入手。

10、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主要有制约性、瞬逝性、敏捷性、适应性、灵活性和通俗性. 11、相对于文学作品而言常用文体指的是记叙文、论说文、说明文 。 12、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入境:就是要把学生引入作品所描写的特定的意境,使学生似亲眼所见,亲身所历,似言出己口、情出己心,通过自己的体悟,深入认识作品的思想底蕴和美学价值,从心里说出一个“好”字,一个“美”字

2、一体两翼:是语文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的主要表现主张。一体指的是语文课堂教学这个主体,两翼分别指语文学习环境和语文课外活动。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如何优化自己的语文教育观念.

① 要根据时代需要,正确对待语文教育观念。凡是对语文教育现代化有用的,就要继承发扬,反

之,必须否定、摒弃。 ② 要根据时代的要求,重新审视现代语文教育观念,从当前语文教学实际出发,不断更替与完善. ③展望未来,勾画语文教育的走向,构建超前规范性的语文教育观念。

2、语文学科的属性有哪些?

①基础工具性 ②思想教育性 ③社会实践性 ④文学性 ⑤知识性 3、现行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①说明语文科的性质和地位.②规定语文教学的目标。③说明教学内容。 ④提示教学应当重视的问题 ⑤规定了基本篇目

4、如何抓住文章的思路教学记叙文?

①研究结构 ②把握线索 ③概括主题 ④语言训练 ⑤读写结合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5分)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如何贯彻“渗透审美教育”的原则。 1、美读——让学生领受情感美。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而美读是学生感知教材的主要方式和获得作品美感的基本途径。它把无声的文字化为有声的语言,把储存的信息的符号载体还原成作者所要传达的真情实感,使作品中的人物情景跃出纸面,使学生进入角色,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分担喜怒哀乐,直接受到作品感染熏陶。

2、遵路——让学生体察文思美。 就是让学生体品作者写作时的思路布局谋篇,以便开拓文章的思想内涵及艺术匠心、美学趣味。

3、入境——让学生理解意蕴美。入境就是要把学生引入作品所描写的特定的意境,使学生似亲眼所见,亲身所历,似言出己口、情出己心,通过自己的体悟,深入认识作品的思想底蕴和美学价值,从心里说出一个“好”字,一个“美”字。入境不仅使学生对美的事物从直觉感受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稳定的情感、意志、性格,并使他们所获得的审美经验进而转化为行为的技能技巧乃至理念、信仰、世界观.

4、悟文-—让学生感悟语言美。指导学生理解词句在具体语境中的表达作用,品味炼字的贴切和用语的精妙,可以使学生既受到语言美的熏陶,又从作家文笔之中吸取语言滋养,逐步提高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

5、勤笔-—让学生借鉴文学美。 就是引导学生自己拿起笔来从作品中借鉴美、模仿美、表现美、创造美。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渗透审美教育,是课程教学目标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加强德育渗透,提高未来劳动者素质的必要举措。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