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笔记

2022-05-29 来源:钮旅网
20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笔记 目 录

【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

意证革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和辩证法思想

一、物化和物化识··················································································································1 二、总体性原则和主客体法··················································································2

三、阶级意识与阶级命··········································································································3

●科尔施的马克思主义观

一、“哲学转折”与总则································································································4 二、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三论··························································································5

●葛兰西的西方革命观与实践哲学构想

体阶

性段

原理

一、西方革命观··························································································································5 二、实践哲学构想······················································································································6

●布洛赫的乌托邦精神论和希望哲学

一、人类文化精神的博华······························································································7

与望

升哲

二、乌托邦精神与希学······································································································7

【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 ●社会批判理论的基本表述

一、人本主义与异化论 ········································································································9

二、批判理论·····························································································································11

三、否定的辩证法·····················································································································12

●社会批判理论的基本范例之一:意识形态批判

一、意识形态(ideology)化···················································································14

- 1 -

理论的演

20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笔记 二、对意识形态的文判·····································································································14

●社会批判理论的基本范例之二:技术理性批判

化批一、启蒙的辩证法 ····················································································································15 二、技术统治与单向人······································································································16 三、作为意识形态的技学······························································································17 附: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媒······················································································19

●社会批判理论的基本范例之三:大众文化批判

一、本真的文化(艺术):越····················································································21

术论

度与与

的科传

二、大众文化:欺骗与操控(法兰克福学派对文化工业的主要观点)······························21 附:阿多诺的文化批论······································································································22

●社会批判理论的基本范例之四:性格结构与心理机制批判

一、压抑性的心理机制——《爱欲与文明》:马尔库塞的性格结构批判理论····················23 二、弗洛姆的性格结构和心理机制批判理论

(一)“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逃避自由》1941······················································25 (二)非生产型(非创造构············································································26

(三)重占有的生存方式——弗洛姆《占有还是生存》(1976)······································27 ●法兰克福学派问题析········································································································27 附:20世纪文化批判理论路··········································································32

【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概述

一、一种概念阐释·····················································································································35 二、一种特征分析·····················································································································35 三、一种发生学析·················································································································35

- 2 -

解进

的一种演

分分

类型学

20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笔记 析·················································································································35 ●萨特的存在主义——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彰显形态 一、从存在主义到存在主义·············································································35

二、历史人学的基本构架

1.历史人学的方法论路··········································································································36 2.历史人学的基本释··············································································································37

●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弱化形态

一、关于自然的哲学阐释——《辩证唯物主义》1938··························································38 二、关于人的本质的哲析··································································································39

分思阐

三、异化理论······························································································································39

四、日常生活批判论··············································································································40

【西方科学主义马克思主义】 ●德拉-沃尔佩的实证主义马克思主义

一、科学的辩证法:现代实验科学的唯物主义逻辑与历史主义的唯物主义······················41 二、社会主义:平等、民由··························································································42 ●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

一、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马源······································································44 二、结构主义的本文解读法读” ······························································44

克:“

思依

主据

义症

理候

论的

来阅

自理

三、认识论上的断裂:科学与意识形态——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 ····························45 四、结构主义辩法··················································································································47 五、结构主义的实践论··········································································································49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 ●南斯拉夫实践派

一、实践哲学的理论架···········································································································50

- 3 -

证理

20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笔记 二、彼得洛维奇:实践哲想···················································································51

学与义

革与义辩

命辩与证

思证异法

三、马尔科维奇:人道主法·······················································································51

四、弗兰尼茨基:社会主化···························································································52 附:论南斯拉夫实践派的观···························································································52

●匈牙利布达佩斯学派

一、激进需要与激进哲学勒····························································································53 二、当代资本主义:形式民尼················································································53

——

—波

赫拉

三、现存社会主义:《对需要的专政》(费赫尔、赫勒、马尔库什合著)····························53 四、第三条道路:激进民主制——对未来社会的构想····························································54

●波兰的新马克思主义

一、科拉科夫斯基:意识判·····························································································54

态道

批主

二、沙夫:社会主义人义·····································································································54

●捷克斯洛伐克的新马克思主义——科西克的具体辩证法

一、具体(性)与总(性)······································································································55

二、伪具体的世界··························································································································56

三、具体总体的生成与人践··································································································57 附: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架······························································································57

●后马克思主义

1.简介···············································································································································57

2.拉克劳、墨菲《霸权与社会主义策略:走向一种激进的民主政治》1985···························57

- 4 -

的论

实框

20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笔记

20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笔记

【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和辩证法思想 一、物化和物化意识

西方马克思主义和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重要的主题是对发达工业社会的文化批判,卢卡奇的文化批判的依据是物化和物化意识理论,而其物化理论同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在本质上又是一致的,是对现代人生存困境的文化批判。

1.商品拜物教与物化现象

物化现象是和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密切相关,是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导致了物化现象的产生并使之加剧。卢卡奇从对马克思《资本论》中“商品拜物教”的分析中得出,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使人们形成了对商品的崇拜,产生了商品拜物教。商品拜物教现象就是现代人的物化现象,即人的关系变成了一种物的关系。

卢卡奇认为,商品拜物教和物化现象是资本主义时代特有的问题。它针对此指出:一方面,物化现象是在商品成为普遍现象、商品结构渗透到社会的所有方面时才出现的;另一方面,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物化现象也有一个生成的过程,它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加剧。

2.物化的规定性和具体表现形式 ⑴物化的规定性

物化的实质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的活动的结果或人的创造物变成某种自律的、并反过来统治人和支配人的力量。显然,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和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存在着惊人的一致性。但是卢卡奇的创造性在于,他把物化的规定性指向两个方面:

从客观方面看,人的活动导致一个充满客体和事物之间关系的世界,而这个世界成为与自己力量相抗衡的异己的隐蔽力量,这相当于马克思的“物的异化”;

从主观上看,一个人的活动变成了与他自己相疏远的东西,成了附属于社会规律的人类之外的客观产品,即人的“自我异化”。

⑵物化的具体表现形式

卢卡奇认为,物化的具体表现形式有三个方面。 其一是人的数字化,即人的符号化和抽象化。

这是现代人所面临的一个重要的文化困境。他与人的社会理性化程度相一致。工业文明主导下

- 5 -

20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笔记 的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实际上就是人的个体化进程,这其中形成了以人的主体性为核心的人本精神,但是也表现在社会机制和社会运行方面的理性化进程,即技术理性和科学理性推崇的可计算性和定量化。物化最重要的表现就是人被整合到自律的机械体系之中所导致的数字化和抽象化,即发达的商品经济在理性化进程中逐渐形成的和强化了依据商品本性和理性原则建立起来的机械化体系,而这专门化、理性化的生产体系和社会机制超越了人的自律性,劳动者被整合到这个体系之中,变成了抽象的数字,人失去了主体性和能动性,其活动变成了专门的机械的重复性动作。

其二是主体的客体化,即人由生产过程和社会历史运动的自由自觉的主体沦为被动的、消极的客体或追随者。这也与理性化、合理化进程相关。

其三是人的原子化,人与人的隔膜、疏离、冷漠,人与人之间丧失了统一性和有机的联系。 3.物化的普遍化和物化意识的生成

卢卡奇认为,物化和物化不断地深化和普遍化,物化结构便逐渐的内化到人的生存结构中,由此导致了物化意识的产生。

⑴物化的普遍化

关于物化的普遍化,卢卡奇指出,物化是发达工业社会所有人的普遍命运。

其一是因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的命运成为整个社会的命运,即全社会的人面对着同样的商品原则和物化结构。生产过程和社会运行被合理化、机械化,无产阶级的物化命运开始普遍化,并成为整个社会的命运。

其二是因为,物化现象更是体现在官僚政治体制中。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行政管理实现了标准化和理性化,成了自律运转的机构。它的主要特点是否定主体及总体性,把现实的各个部分看成是直接给定的“事实”,从而各个部分之间处在一种僵化的、孤立的、非辩证的关系中。工作与人的能力和需要相分离,成为一种无主题性的例行公事,工作人员被抽象化为机构的被动客体。

⑵物化意识的生成

物化的社会普遍化的直接后果就是物化意识的生成。这是物化结构内化到人的生存结构中的最集中的体现。

卢卡奇指出,物化意识就是指,人自觉的和非批判的与外在的物化现象和物化结构相认同的意识状态。它是一种生存状态,物化结构逐步沉淀到人的思想结构之中,人从意识上缺乏超越这个种物化结构的倾向,反而将这种物化结构当作外在规律和人的本来命运而加以遵循、服从,由此,人丧失了批判和超越的主体性维度。

物化意识的生成机制是随着物化的普遍化,隐藏在直接商品背后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人与真正满足他们的需求物体之间存在的关系,都隐退到了无法被认出、被察觉的地步,物化意识支配着人的精神活动和心理活动。

生活在高度理性化时代的人类所面临的一个重要的文化环境是人丧失了超越物化和异化的批判维度,形成了与物化结构相认同的物化意识。扬弃异化,消除物化,是现代人的艰巨任务。

⑶评价

卢卡奇关于物化的客观和主观方面的规定性,表述了与马克思关于异化劳动的基本规定性有着惊人的一致性。关于物化的具体表现形式的分析,卢卡奇涉及了许多马克思没有加以论述和没有充

- 6 -

20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笔记 分展开论述的内容。卢卡奇最具特色的地方在于,它把物化同近现代社会的理性化进程结合起来,从理性特别是技术理性对人的主体性发展的负面效应的视角揭示了现代社会的物化现象。这一思想影响了后来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他们看来,在发达的工业社会里,真正的批判意识更应侧重对科学技术和意识形态方面的批判。对发达工业社会的文化批判构成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和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重要的主题。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同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在本质上又是一致的,是对现代人生存困境的文化批判。

二、总体性原则和主客体统一的辩证法

卢卡奇认为,为了克服物化意识,必须重新恢复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实质。这就是强调总体性,确立扬弃物化的原则,寻找超越物化结构的现实力量。

1.物化的扬弃与总体性原则的恢复

从人的外在方面讲,在现代社会中,物化在消解着总体性。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建立在高度的计算理性和工具理性基础之上。商品和物的结构、关系处于支配地位,决定着社会生产和社会组织的分工、运行结构,每一个主体只是被动地、片面地固定在某一环节之上,所以,人与人之间的有机统一,基于人的实践活动和关系的社会结构所形成的具体的总体性陷于瓦解。

从人的内在方面讲,现代生产过程和社会进程的支离破碎,即总体性的丧失,又进一步导致了人对总体性认识的丧失和人在现实活动中缺乏对总体性的渴望。其表现就是:科学具有了实证主义的本性,丧失了对世界的总体性图景的把握;每个人面对丧失总体性和支离破碎的世界时,缺乏批判和超越的维度,把各个孤立的进程和方面视作不可超越的规律,从而与物化结构认同。

由于以上原因,我们可以推断,扬弃异化的首要任务是恢复对总体性的认识,恢复总体性原则的地位。

卢卡奇认为,要扬弃物化状态,就要期待社会历史进程的总体性的生成,而总体性生成的前提条件是恢复哲学对总体性的认识,确立总体性的辩证法,即总体性原则。

恢复哲学对总体性的认识,社会进程的高度理性化和科学的实证化直接影响了哲学的理性思维,使哲学缺少对现实的超越维度和批判维度,现代哲学也被实证主义精神所渗透。所以扬弃异化,首先应当从恢复哲学对总体性的认识开始。

恢复了哲学对总体性的认识,目的在于确立总体性原则和总体性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中,总体性原则高于或优于经济原则,它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原则,总体性原则与人的主体性具有本质关联。

2.总体性与人的主体性

总体性的基本规定性在于,它首先强调总体是具体的,是社会和历史的各种要素的辩证统一体。无论是生产过程还是社会历史进程的各种要素组成部分,只有放在社会历史进程的总体性联系之中才是有意义的。卢卡奇强调的总体性范畴是不同因素、不同组成部分之间的有机的辩证法关系。多样性的统一也就是卢卡奇所强调的具体的总体性。其次卢卡奇认为,真正意义上的总体性与人的主体性有着本质的关联,它首先是人的存在的总体性。所谓人的存在的总体性是说人是作为历史的主客体的统一体而存在的,从最本质的意义上理解,总体性首先是指人作为统一的主体与客体而存在的总体性状态,当人失去了这种统一性,仅仅作为客体而存在时,就丧失了总体性,就是物化。

- 7 -

20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笔记 卢卡奇对物化和总体性的论述是从人的存在角度,从主体与客体的辩证统一的角度来思考的,因此总体性统一的辩证法就是主客体统一的辩证法,关于人的存在的辩证法。

3.主客体统一的辩证法

主客体统一的辩证法的基本内容是,强调辩证法同人的存在和人的活动的本质关联,强调人本身是历史辩证法的现实基础。卢卡奇的主客体统一的辩证法从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角度,从主体对客体的改造的角度,强调辩证法的批判和革命的本质。辩证法的革命本质在于人通过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对客体和对象的改造,辩证法的实质是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和具体的统一,也就是历史进程的总体性。

总之,卢卡奇的辩证法理论与传统的辩证唯物主义之间的比较,突出了人的主体性作用。 三、阶级意识与阶级革命

在卢卡奇那里,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辩证法本身就是一种革命理论和实践理论。统一的主体与客体在现代社会中现实的承载者就是无产阶级。因此主客体统一的辩证法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作为自觉的统一的主体和客体的现实活动的辩证法。

1.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生成

要扬弃物化结构和物化意识,需要主体与客体的自觉统一,即总体性的生成,有赖于人自身作为“统一的主体与客体”的地位的理论自觉和实践行动。

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就是无产阶级对人作为“统一的主体与客体”的地位形成自觉的认识,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觉醒和生成过程大体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前资本主义时期不可能有自觉的阶级意识,即人不可能真正把握人在历史进程中的“统一的主体与客体”的地位。资产阶级是自觉的、真正的阶级,但是它特有的地位利益使他无法超越物化,无法形成关于社会总体性的阶级意识。只有无产阶级才能形成真正的总体观念,即自觉的阶级意识,这是由他的特殊的历史地位决定的,他既是物化的彻底牺牲者,又是扬弃物化的根本力量。

2.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基本内涵

从广义上来讲,任何一个阶级都应当有自己的阶级意识,即对自身的社会历史地位的某种自觉的或不自觉地认识与把握,这种理解自觉的或是自发地引导着阶级的行动。从狭义上讲,卢卡奇所强调的阶级意识特指无产阶级才能形成的一种自觉的阶级意识,一种关于人作为社会历史进程的“统一的主体与客体”的自觉意识。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在本质上是关于无产阶级作为社会历史进程的“统一的主体与客体”的地位的自觉意识,而这一意识的形成与无产阶级在实际上成为历史的“主客体的统一体”的发展密切相关。无论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就是要使无产阶级在理论和实践上超越片面的物化境遇,从被动的客体上成为主动的、自由自觉的主体,使主体与客体的自觉的相互作用和辩证统一成为社会历史进程的主要内容。

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核心是总体性在实践上的生成和在理论上的自觉,即人应该“渴望总体性”,在卢卡奇看来,这种总体性的生成对于阶级意识和它在社会历史进程中的作用而言是关键性的因素。作为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自觉表述,无产阶级阶级理论在本质上是实践理论。这就要求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核心是改变现实和自身,强调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实践功能。

3.阶级意识与意识革命

- 8 -

20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笔记 卢卡奇所有理论的落脚点是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革命是彻底扬弃物化、根本改变人的生存方式的总体性进程,它包括经济上、政治上、文化上、心理上的多方面的转变。在这一总体革命进程中,意识革命处于核心地位。

●科尔施的马克思主义观 一、“哲学转折”与总体性原则 1.理论的危机与哲学性的丧失

科尔施认为马克思主义在本质上是一种以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总体性的革命理论,具有一种深刻的哲学立场。但是科尔施认为,马克思主义出现了危机,这种理论危机的根源在于哲学性的丧失。这种危机的出现源于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资产阶级学者大都不太重视马克思在哲学上的贡献和马克思主义在哲学史上的地位,资产阶级研究哲学具有严重的局限性,首先是“纯粹哲学”的局限性,只承认独立形态的哲学;其次,“地域”的局限性;再次,他们无法把握纯粹的观念的哲学同社会历史发展的本质联系。

第二,以第二国际理论家为代表的所谓的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者把马克思主义归结为一种实证的社会理论,否认马克思主义同哲学的本质联系,其表现是以“经济决定论”为特征的经济学说和社会学说。

第三,一批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本身缺乏哲学内容,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需要哲学,并用文化哲学观点和康德、狄慈根、马赫等人的观点来补充马克思主义。

由于上述几种思想倾向的影响,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们通常认为马克思主义丧失了哲学性,丧失了内在的哲学维度。因此科尔施认为,现在的任务在于恢复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性,实现哲学转折。在他看来,哲学的最根本原则是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总体性原则,那么恢复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性,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转折,其根本途径就是恢复确立总体性原则。

2.“哲学转折”与总体性原则的恢复

科尔施强调马克思主义同黑格尔哲学之间的内在联系,指出马克思主义从黑格尔哲学中吸收了理论的历史感和现实感。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转变和总体性原则的重建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以“消灭哲学”为表现形式的深刻的哲学革命。马克思关于“消灭哲学”的论述(青年黑格尔派时期,马克思强调自我意识和自由理论,强调行动和理性,扬弃了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在《博士论文》中,自我意识超越自身,进入世界,实现“哲学的世界化”和“世界的哲学化”——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提出“消灭哲学”和“实现哲学”,哲学批判的实质在于对“哲学的否定”,否定哲学和消灭哲学在根本上是要在现实中“实现哲学”,哲学实现的实质在于人的解放。)超越了纯粹哲学的本身就带有哲学特征,科尔施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宗旨是把哲学从一种外在于社会历史进程的纯粹的观念形态转变为一种内在于社会历史进程的批判的维度,这种以变革现存世界为目的的理论是一种革命的理论。马克思的基本思想在于:历史不应只以观念的形式在哲学中展开,也不应该保持独立的理论外观而游离于现实之上,它应该成为历史的“现实运动”有机组成部分。

- 9 -

20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笔记 第二,以理论和实践的辩证的和革命的统一为内涵的总体性原则。马克思新哲学观的根本之点在于,强调哲学是社会革命实践的内在组成部分,是理论与实践的革命的辩证的统一。恢复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性,就在于确立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总体性原则。

科尔施关于总体性的理解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其一是,强调要把社会存在和社会发展当作一个“活的整体”把握,尤其需要把握理论和实践当作一个统一的整体加以把握,由此形成一种辩证的总体性观念。其二是反复强调总体性原则所具有的强烈的批判性和革命性。

二、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三阶段理论

科尔施认为马克思主义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马克思主义作为总体性的理论而存在;第二个阶段,马克思主义丧失了总体性,变成了实证性的理论;第三个阶段,一些马克思主义者从不同的立足点出发,恢复马克思主义同哲学的本质联系,试图重建总体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1.第一阶段:总体性的理论

从1843年到1848年,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第一阶段,起点是《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终点是《共产党宣言》。这一时期的马克思主义渗透着深刻的哲学思想,是一种活生生的总体性理论,是一种充满批判精神的革命理论。可是对这一阶段的概括表现为三层次的内容:首先强调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同哲学的内在联系;其次,他认为马克思早期理论学说作为一种完全为哲学思想所渗透的理论形态,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总体性的理论;再次,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作为一种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总体性理论,必然表现为一种彻底的革命理论。

2.第二阶段:非批判的实证性理论

从1848年欧洲革命到19世纪末是第二阶段。科尔施对这一阶段的马克思主义持否定态度,认为这一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丧失了哲学性。他区分了这一阶段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和马克思本人的理论,认为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转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第二国际理论家们割断了马克思主义同哲学的本质关系,把马克思的总体性理论切割成静止地观察局部存在的实证性碎片。

其次,第二国际理论家把马克思主义学说从一种总体性的理论转变为实证性的理论,变成不同的社会理论分支,其结果必然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丧失了批判性和革命性。

3.第三阶段:总体性理论的重建

从20世纪初至今,重新考察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的关系,重建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关系,恢复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和革命性。对此恢复存在着两种力量:其一是以列宁为代表的共产国际的马克思主义;其二是以卢卡奇、科尔施等人为代表的西方的非正统的马克思主义。

●葛兰西的西方革命观与实践哲学构想 一、西方革命观

1.东西方社会的结构差别:市民社会地位的不同

市民社会在东西方地位的不同,决定了东西方国家的性质,也就决定了东西方国家革命策略的

- 10 -

20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笔记 不同。

⑴市民社会的内涵及历史地位

市民社会最早指城关市民,随后从城关市民中发展生成了新兴的资产阶级,构成了除僧侣阶层和封建贵族之外的第三等级,在现代社会,市民社会突出为公民身份,其阶级特征相对淡化了。由于经济上的原因,市民社会通常用来指财产关系、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尤其指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物质生产关系。黑格尔和马克思就在物质生产和经济关系上使用市民社会。

葛兰西所使用的市民社会概念有时也指代经济关系,但是他更多地是指市民社会已经从经济领域拓展到上层建筑领域,在上层建筑领域中理解市民社会。这里的市民社会是指文化伦理和意识形态,与指代国家和政府活动领域的政治社会相对应,因此,国家是由政治社会和市民社会构成,即国家=政治社会+市民社会。

从社会地位和历史方位的角度看,市民社会从经济领域中独立出来,代表了传统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一个相对独立的领域。因此,经济领域的要求和必然性对国家和政府的决定和制约作用,要通过市民社会的中介活动而采取合理化的方式和契约化的民主程序;同样国家所代表的政治领域对社会的经济活动和其他活动的安排,也要通过市民社会对文化、伦理、意识形态的领导功能来实现。可见,市民社会概念和文化领导权的概念是不可分的。

⑵东西方国家特征的差别

东西方国家特征上的差别主要表现在市民社会的地位上。

在东方国家,由于没有形成独立的市民社会,国家就是一切,它构成了上层建筑的全部内涵,它集中体现了传统国家的本质特征:暴力+强权。

在西方国家,市民社会是一个独立的阶层,资产阶级不但拥有政治领导权,而且拥有文化、意识形态的领导权,西方国家具有两重性:强权+同意(领导权)。

因此,东西方国家的革命策略也就存在差别:

在东方,革命的直接目标是以暴力为特征的国家机器,而在西方,暴力不仅涉及国家的暴力功能,还涉及市民社会的文化领导权,可以说西方革命的核心在于争夺文化领导权或意识形态的领导权。

2.西方革命的核心:争夺文化领导权

由于东西方的差别,东西方革命的命运也不同。文化领导权在西方社会起着更为根本的作用,因此葛兰西提出,在西方国家,掌握市民社会的领导权是掌握政治社会领导权的先决条件。对此,葛兰西提出新的革命战略是以阵地战取代运动战。这一战略的基本要求是,首先无产阶级在夺得国家政权之前就要取得文化领导权;其次为了取得文化领导权,应当采取阵地战的策略;最后,获得文化领导权的途径是加强党的培养和组织功能,促进贫民百姓的文化启蒙和知识分子化,其重点在无产阶级的文化启蒙。这样通过阵地战策略,无产阶级先在市民社会中逐个逐个地夺取新阵地,在掌握意识形态-文化领导权的基础上,最后夺取国家的领导权。当然,无产阶级在取得国家政权之

- 11 -

20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笔记 后,更要重视文化领导权的控制。葛兰西的革命战略思想在西方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二、实践哲学构想

葛兰西把马克思主义理解为实践哲学。葛兰西的这种理解有理论上的考虑,而且他认为实践哲学是现代文化的成就,发挥着重要的文化启蒙功能,对文化领导权的获得具有重要意义。

1.客观主义和历史宿命论批判

实践哲学是文化领导权理论的哲学理论基础,其核心是确立人作为实践的存在所具有的自由自觉的主体性,强调人作为历史主体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由此葛兰西把批判的锋芒指向过分强调客观性的客观主义,以及在社会历史领域中的机械决定论和历史宿命论。

2.实践哲学的基本构想

葛兰西指出实践哲学是现代文化的产物,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一方面,实践哲学是迄今为止人类文化精神发展的总结,另一方面,作为文化精神的辩证综合,实践哲学在现代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它是无产阶级争夺文化领导权的重要理论根据,对现存的各种文化思潮也产生着影响。

⑴实践是哲学的基础和核心范畴。

⑵实践是人的本质规定性,人按其实践的本质来说是能动的活动的过程,人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能动地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这里,虽然葛兰西承认自然和“物的世界”的前提性存在,但是认为它们不能直接决定人的本质和历史进程,在他看来,实践哲学的内涵有多层含义:

首先,葛兰西通过确定人的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即个人、他人和自然,实际上建立起人的存在和人类历史运动的双重基本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

其次,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由人的实践活动建构起来的,人的实践活动既变革现实又改变人自身,既创造世界也自我创造。

最后,这种变革世界又改变人自身的实践活动不仅规定了人是能动的过程,是自身的活动的过程,也说明人类历史的运动过程也是人类实践的展开过程,是人的实践通过变革现实和自身,不断建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的过程。

⑶实践哲学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被概括为“实践一元论”,它融合了人类文化迄今为止的全部成就,超越了传统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代表着一种更高层次的文化精神。实践哲学的核心在于扬弃传统的唯物主义固守的“绝对物质”与唯心主义固守的“绝对精神”而导致的非此即彼的对立,从而以实践为基础,达到主体与客体的相互生成和辩证统一。

⑷实践哲学具有强烈的批判性和革命性,其宗旨是变革现实,使现存世界革命化。 ●布洛赫的乌托邦精神论和希望哲学 一、人类文化精神的博采与升华 1.传统文化精神:人的自我拯救

- 12 -

20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笔记 西方文化的两个主要根源,一个是以古希腊哲学为集中表现形式的“希腊理性主义”,二是发端于犹太教经典,后在基督教中发扬光大的希伯来精神。布洛赫偏重希伯来精神以及与此相关的和相类似的以救世主义为宗旨的文化精神。

首先,布洛赫对历史上各种乌托邦主义文化思潮和理论构想非常感兴趣;其次犹太神秘主义文化对布洛赫产生了影响;再次,布洛赫对其他神秘主义宗教派别也同样关注;此外,布洛赫还涉猎了各种救世主义和末世学。

2.德国古典哲学:人的主体性的生成

布洛赫研究德国古典哲学的最主要目的在于,在主体-客体的辩证统一中合理的建构起人的主体性,这是他的乌托邦精神论和希望哲学的主题与核心。

3.现代西方哲学:人的异化的扬弃

布洛赫所面对的西方世界的文化危机是人的物化与异化,是技术世界对人的统治,是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侵蚀,是科学世界对于生活世界的遗忘。因此,现代西方哲学的任务就是扬弃人的异化。

4.马克思主义:乌托邦精神的生成

布洛赫认为,必须坚决拒斥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经济决定论倾向,而建立起乌托邦精神的维度,即超越和批判的维度。

二、乌托邦精神与希望哲学

布洛赫的哲学主题是以人的存在方式为基础,唤醒人内在的乌托邦精神/冲动,从而使人作为希望的主体,不断超越自己的文化-历史困境,实现人的自我拯救和解放。

1.乌托邦的意义

乌托邦(utopia)有两层基本含义:首先,在最直接的意义上,乌托邦同“不存在”和“空想”关联,在这方面,人们往往从否定的意义上是有无头吧;其次,在深的层面上,“乌托邦”是一种理想的维度,是一种目前在现实中尚不存在,但人们希望在未来得以实现的理想的社会图景。作为理想的乌托邦,它对现存世界和现存社会制度具有强烈的超越和否定的价值指向,因此布洛赫在后一种意义上使用乌托邦,把它视为在人的生存结构中和人类社会中存在的超越现存不合理现实的一种批判维度和精神。

布洛赫认为,乌托邦设计和乌托邦精神是历史和社会生活本身所固有的内在维度,它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乌托邦维度对人的存在和人的历史至关重要。

2.“尚未存在”本体论

“尚未”范畴是布洛赫的乌托邦精神和希望哲学的核心范畴。“尚未”(not yet)是指目前尚未存在和尚未生成,但面向未来正在生成、可能存在和应该存在的东西,一种开放性的过程。在布洛赫看来,这种“尚未”深刻地揭示了世界和人的本质,不论人的存在还是人的世界都是不断超越和正在生成的存在。由“尚未”范畴建构起来的人的存在的特殊的本体论结构,指明人的本质不在

- 13 -

20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笔记 于它的既存、现存,而是在于它面向未来所的可能是的存在和生成的存在。“尚未存在”本体论同乌托邦精神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高扬人的生存的超越维度和否定精神。

3.希望:人之存在的本体论结构

“尚未存在”本体论在具体形态上是由“希望”构成的人之存在的本体论结构。人的本质的尚未存在性和生成性,人的存在的未完成性和生成性、开放性,都是在“希望”的生成结构中展开的,在这种意义上说人是希望的主体。

希望是人的各种激情和精神中最本质的东西,它使人的生存直接指向未来,指向丰富的可能性,指向“尚未生成”的东西,它驱使人展开自己的生存和历史。所以,希望是一个本体论范畴,一种面向未来展开的现实的生存结构,人的生存的本质结构。

⑴内在的倾向性(潜在性)和需要

倾向性-潜在性,是指事物在其运动过程中一种潜在的目的和能量的不断向外扩展,从而使事物处于一种由于内在需要而不断生成的状态,使世界充满了作为内在的倾向、目的和能量而向外扩张的尚未完成的东西。

人的历史中的倾向性-潜在性具体表现为需要。布洛赫的需要分为三种:生理需要、情感需要、求知需要。

⑵期待和可能性

期待,可作为希望的同义语。指向未来的期待是人的存在或人类实在(人类社会)的一个本质的要素或基本维度。人是期待的主体,不断产生超越现实的期待意识。

由于尚未生成的东西表现为一种可能性,所以布洛赫在人的存在的本质关联上界定了可能性。可能性包括①形式的可能性,②事实的认识论的可能性③与对象相一致的可能性④客观实在的可能性,这是正在生成的可能性,是与人的存在相联系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空间也就代表着自由的空间和创造性的空间。

⑶希望于新奇性

布洛赫认为,作为人的基本的生存结构,希望包含有主观方面的规定性和客观方面的规定性。作为主观的希望,是指人内在的期待意识,作为客观的希望是指主观的希望即期待意识同客观实在的可能性相关联,作为期待意识的希望就变成一种客观的希望,一种真正的有希望的希望,引导着人的希望的正是这种客观真实的可能性。

4.具体的乌托邦:世界的人道化

希望哲学的最终落脚点是“具体的乌托邦”的生成,即“世界的人道化”。

首先,布洛赫提出人是乌托邦的主体的命题。由于需要—可能性—新奇性,人是希望的主体,是乌托邦的主体,是尚未实现的可能性的焦点,是尚未生成的实在进程的核心。所谓人是乌托邦的主体是指人内在地、本质地具有超越现存给定性的热情和驱动力。

- 14 -

20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笔记 其次,哲学的任务是唤醒生活,唤醒人内在的乌托邦冲动、激情和精神,使人真正成为乌托邦的主体。人们若要成为自觉的乌托邦主体,必须求助于哲学的启蒙功能。在个体生成的意义上,在人类文化演进的意义上,哲学承载着唤醒人内在的乌托邦精神的使命,“具体的乌托邦”就是哲学唤醒生活,唤醒人的乌托邦激情,唤醒人的首创精神,从而促使人超越现存,扬弃物化,使一个依赖于人的首创精神而存在的世界——人道化的世界得以生成。

最后,希望哲学的落脚点是“具体的乌托邦”的生成。即世界的人道化。有两种类型的乌托邦,即没有可能性的抽象的乌托邦(静止的乌托邦)和具有真实可能性的具体的乌托邦。马克思主义和布洛赫希望哲学是具体的乌托邦,其宗旨是以“人道化的世界”为本质特征的具体乌托邦的生成。作为具体的乌托邦的生成是指人依据客观实在的可能性而实现自己的本质,消除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二元对立和二元分裂,使社会化了的人同经过人中介了的自然相结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共同把世界创造成人类的家园,即富有新奇性、可能性、创造性的自由王国,这也就是“世界的人道化”。

●早期马克思主义问题解析

1.简述并评价卢卡奇“物化理论”的核心思想。

2.如何理解卢卡奇关于总体性的原则和主客体统一的辩证法? 3.如和认识阶级意识与意识革命?

4.如何看待卢卡奇早期思想与马克思的思想的关系,以及同20世纪人类思想演进的关系。 第一,青年卢卡奇和马克思的思想联系主要表现在,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和主客体统一的辩证法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和实践哲学之间存在着重要的关联。二人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卢卡奇更强调实践的创造性及人在历史进程中的主体性。

第二,卢卡奇对马克思的发展影响了20世纪的人类文化精神的演进。由于卢卡奇物化理论的文化批判特征,以及社会政治批判转向文化批判,卢卡奇完成了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与法兰克福学派的意识形态、技术理性、大众文化、心理机制等异化力量的文化批判之间的联结与转变。

5.概述葛兰西的市民社会理论并分析该理论对于我们认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启示。 6.葛兰西文化霸权理论及其影响。

7.依据马克思关于实践的基本理解,评价葛兰西的实践构想。 【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 ●社会批判理论的基本表述

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是20世纪重要的哲学理论形态。他们反对“物质本体论”,批判自然辩证法和反映论,并从人的现实生存境遇出发对发达工业社会进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从而形成了一整套鲜明的人本主义哲学特色和哲学立场的文化批判哲学。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的人本主义特征主要是通过他们的异化理论、批判理论和否定的辩证法体现出来的。

一、人本主义与异化理论

从否定物质的本体地位、否定纯粹自然的辩证法、否定传统的反映论这样一种基本的视角出发,

- 15 -

20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笔记 法兰克福学派成员明确地承认自己的哲学的人本主义和人道主义本质。他们一方面极力弘扬人的实践活动的创造本性,强调人的实践对于人的存在和人的世界的基础地位,另一方面,深刻批判一切束缚人的自由和发展的物化力量和异化力量。因此,人本主义和异化理论成为法兰克福学派的基本出发点。

1.实践:人与自然的统一

法兰克福学派的基本立场是以人的劳动和实践为基础来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而其基本的出发点是马克思早期关于人的劳动和实践的基本理解。在他们的理解中突出了实践的核心地位的思想。

⑴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解

对于人的本质问题,马尔库塞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弗洛姆在《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等著作中,都有过专门的论述。重点是从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出发,把人的本质理解为创造性地和自我创造性的劳动,理解为对象化的实践活动。

首先,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劳动是人的本质活动,人通过劳动而改变和再生产对象,同时也改变自身,人是一种创造性的和自我创造的实践存在物。

其次,法兰克福学派认为,由于劳动具有创造性和自我创造性,因而,劳动和实践不仅是标志人的本质的人本学范畴,而且是一个本体论范畴,它所揭示的是人的存在的本体论结构。这样一来,实践不仅是关系到人的存在的核心范畴,也是人的实践和历史运动的现实基础。在这种意义上,法兰克福学派用劳动和实践取代了传统辩证唯物主义体系中物质和自然的基础地位。

⑵关于人化自然的思想

由于法兰克福学派以人的劳动和实践作为人的本质规定性,从人的实践的创造本性出发来理解人的世界和人的历史,所以他们非常关注“人化自然”。

尽管法兰克福学派的不同成员在关于自然的理解上有些具体的差异,如马尔库塞主张,自然就是人化的自然,我们不能在人化的自然之外再谈自在自然,而霍克海默等人则在人化自然之外,承认自在自然,不给但是他们在一个基本点上是一致的,他们都充分肯定了人化自然对于人的存在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都倾向于从人的实践活动及其成果的角度来理解人的现实世界。例如,施密特在《马克思的自然概念》中对人化自然作了详细的讨论。他认为不能像传统辩证的唯物主义那样,脱离人的实践活动对自然进行纯客观的解释,那样只会导致对自然的漠视。霍克海默在《传统理论与批判理论》中作了更为深入的探讨,他认为人生活于其中的周围世界都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产物,是人类活动塑造的东西,只是个人往往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而常常把自己当作被动的、被决定的存在。从这个视角出发,霍克海默反复强调人化自然的重要地位,强调了人的实践活动的创造本性。

总之,通过对人的实践本质和人化自然的阐释,法兰克福学派就以人的实践为基础建立起人和自然的辩证统一的基本观点。

⑶关于人与自然的统一的观点

- 16 -

20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笔记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法兰克福学派的观点同青年马克思的理解相一致。从劳动的创造本性和自然的人化性质出发,法兰克福学派自然地把人与自然的统一置于人的实践基础之上。但是法兰克福学派并不是简单地把自然完全消解于人的实践之中,并不是主张人与自然的绝对的、无差别的同一,他们“不取消自然界存在的独立性”。

首先,法兰克福学派认为,人与自然的统一不是自在的、未分化的统一,而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而建立起的自觉的统一。

其次,人之所以能够以实践为基础建立起自身与自然的统一,根本原因在于,对人而言,自然不是外在于人的独立的、超越的实体,相反,自然构成人的实践活动的内在组成要素。

再次,法兰克福学派认为,从以实践为基础所建立的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的观点出发,不仅不应把现实的自然同人僵硬地对立起来,也不应把自然史和人类史看成两个互不相关的领域,而应当象马克思所揭示的那样,把二者统一起来,把自然史当作人类史的组成部分,把自然纳入历史运动之中。

可以说,人的实践本质、人化自然、人通过实践来建立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这几个基本观点构成了人本主义哲学立场的核心与基础,它是法兰克福学派全部社会批判理论的基础,关于主体与客体统一的辩证法、异化理论等都是对上述基本思想在不同侧面的进一步发挥

2.主体与客体统一的辩证法

法兰克福学派以人的实践为基础建立起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自然也把辩证法定位于人的实践活动和历史运动之中。他们坚持认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本主义的、批判的辩证法应当是主体与客体统一的辩证法。

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在人的实践活动中生成的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具体表现为主体和客体的交互生成的运动,因此,人与自然的辩证法就表现为主体与客体统一的辩证法,它的基本根基是人的特有的超越性的实践活动。

第一,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在现实的历史进程中,无论主体还是客体都不是天然给定的,而是历史的生成的。主体和客体只能是劳动和实践的主体与客体,他们都是在统一的实践中生成的,也就是说,无论主体还是客体都是人类实践的历史的生成。这一点哈贝马斯在《认识与兴趣》以及《交往与社会进化》等著作中做了许多探讨。

第二,法兰克福学派强调主体与客体的不可分离性。霍克海默明确的表述了主体与客体彼此渗透、不可分离的见解。阿多诺也批评了海德格尔把主客体对立起来的做法。

第三,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在劳动和实践中历史的生成的主体与客体,不仅是彼此不可分离,相互渗透和相互统一的,而且也是相互作用、相互介入的,由此才建立起主体与客体的辩证统一,体现了主体的创造性。辩证法就产生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之中。

总之,辩证法既是主体的,也是客体的,是主客体的统一。法兰克福学派认为一切辩证法都产生于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之中。通过对主体与客体在实践中得相互生成、主客体的彼此渗透和互

- 17 -

20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笔记 相包含、主客体的相互作用等观点的阐述,法兰克福学派进一步阐发了卢卡奇对自然辩证法的批评和关于主客体统一的辩证法的思想,并为自己的批判理论奠定了人本主义的哲学基础。

3.异化与扬弃异化

从人和自然的统一、主体与客体统一的基本思想出发,法兰克福学派把他们的批判对象定位于一切束缚人、统治人的异化力量和物化力量。在这方面,法兰克福学派的成员非常重视异化理论在马克思学说中的重要地位,并在许多著作中充分阐释了异化理论在现时代的价值与意义。

第一,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异化理论在马克思学派中处于核心地位。这是因为,异化理论不仅构成了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以及马克思全部学说的基础,而且为我们更深刻的理解马克思的学说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此外,异化理论也贯穿于马克思的全部思想的始终。

第二,法兰克福学派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在于扬弃异化和人道主义的生成,因为马克思以社会主义为目标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宗旨并不是单纯经济剥削问题的解决和工人的一般的解放,而是扬弃异化、恢复人的自由与全面的发展。因此社会主义运动是人本身的发展和总体的人的生成。

第三,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异化理论在现时代具有更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异化现象在20世纪成为更为普遍、更为突出的人类困境。异化和扬弃异化不仅表现为一个开放的历史进程,而且异化的根源就在于劳动活动本身,就根源于劳动的对象化特征。20世纪人类存在的现实证明了异化的持久性和扬弃异化的艰巨性。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看到,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基础都是关于人的存在和人的本质的深层问题,这也鲜明的表现在法兰克福学派文化批判理论的深度和彻底上。

二、批判理论

霍克海默所表述的批判理论清楚的表现了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鲜明深刻的批判性。 1.批判理论与传统理论的本质差别

霍克海默在1937年的《传统的和批判的理论》中,经典的论述了批判理论与传统理论的本质差别。

第一,在与现存社会的关系上,传统理论产生于现存社会制度之中,把现存社会制度当作自然的、永恒的东西接受下来。而批判理论产生于现存社会制度之外,把现存社会制度理解为系统的过程。它不是对当代社会的维护,而是对现存秩序的批判,因此社会批判理论是在合理改造社会的过程中形成的。

第二,在目的上,传统理论是以纯粹的智力劳动来维护现存制度的再生产过程。而批判理论的目的是破坏一切既定的、事实性的东西,证实它们是不真实的,必须加以否定。

第三,在思维主体方面,传统理论是抽象的孤立的个人,是作为“世界的基础”、“脱离任何事件”的个人,批判理论的思维主体则是确定的、具体的、处于一定关系中的个人。

第四,在认识方式上,传统理论用研究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社会,把一切在概念、范畴凝固化,忽略了变化和发展,传统理论的认识过程纯粹是一个逻辑过程。批判理论则是在主体-客体的总体

- 18 -

20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笔记 化运动中研究社会,其自身的概念也要在运动中得到改变。

第五,在理论逻辑结构上,传统理论的基本命题确定了普遍概念的定义,所有令人置疑的领域中的事实都被包括进这些概念之中;批判理论尽管也是从抽象的规定性开始,但是它的理论实现“有赖于科学和历史经验中所积累起来的对人类和自然的认识”。

第六,在理论实质上,传到理论是一种“科学知识”,是一种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则首先是一种立场,一种政治实践,其次才是一种特定的理论。

通过以上六个方面的论述,霍克海默阐明了批判理论的实质,从而也树立了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的目标——批判现存。

2.哲学的社会功能在于批判现存

霍克海默在1940年的《论哲学的社会功能》中,进一步论证了“理论本身就是变革社会的力量”的基本观点,并且明确把哲学的社会功能界定为对现存的批判。

首先,霍克海默认为,由于哲学立根于人类活动的超越本性之上,因此,它同现存社会总是处于紧张甚至对立的关系之中。因此哲学的社会功能不在于与现实的认同,而在于对现实的批判与超越。

其次,霍克海默强调,批判不在于简单地否定和谴责,而在于为人类的现存与未来之间建立起一种超越的维度,形成人类发展的内在自我意识。这是批判理论的深刻含义。

最后,霍克海默还特别指出,现代社会陷入深刻的文化危机之中,它呼唤着批判意识,人类的未来依赖于对现存的批判态度。

从上述分析看出,霍克海默对于哲学的功能的理解深刻地反映了时代的精神特征。他关于批判理论和传统理论的比较研究和对哲学的批判功能的弘扬明确的表现出了对实证主义的批判意向,与胡塞尔等人对科学危机问题的分析一样,属于20世纪有代表性的文化批判思潮。法兰克福学派对技术理性、意识形态、大众文化等异化力量的批判都是在霍克海默批判理论所规定的方向上展开的具体的文化批判理论。

三、否定的辩证法

阿多诺于1966年发表的《否定的辩证法》一书表明,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是异化理论和社会批判理论的最激进、最彻底、甚至最极端的表现形式,它所表达的批判精神的激进与彻底程度,足以使人们把它同后现代主义的解构哲学相联系。不过关于“否定的辩证法”的观点早在1941年马尔库塞的《理性与革命》中就已有论述,在1947年阿多诺和霍克海默合著的《启蒙的辩证法》中也可以看到“否定的辩证法”的理论雏形,而且《否定的辩证法》在出版之前的修改过程中又借鉴了马尔库塞1964年出版的《单面人》,因此《否定的辩证法》只是“否定的辩证法”思想的理论体系化。

“否定的辩证法”实际上是针对辩证法的本质而言的,但是阿多诺对于“否定”的彻底性方面做了更为突出地强调和发展。他为了实现哲学通过解释现实来否定和废除现实的理想,在《否定的

- 19 -

20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笔记 辩证法》中使用了两个核心范畴,即“非同一性”和“绝对否定”。

1.核心概念:非同一性

“非同一性”是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的核心概念,一方面他通过这个范畴的使用阐明了否定的辩证法的实质,另一方面,也通过这个概念阐明了他的“否定”的彻底性——超越黑格尔和马克思。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用“非同一性”取代“同一性”是哲学思维的根本维度。阿多诺认为,非同一性与同一性相比具有优先性,因为“客体自身是非同一性的”。他所说的“客体”,是指哲学思维的对象,即存在于一定时间、空间,受一定时间和空间所规定的那些个别的、特殊的事物。由于个别的、特殊的事物不能自为的存在,所以个别事物是非同一的,客体自身也是非同一的。在阿多诺看来,任何事物都是矛盾体,并提出了“矛盾即是非同一性”的著名命题。而所谓矛盾正揭示了矛盾的两个对立面的绝对对立,矛盾的双方并没有统一的关系。因此,“矛盾只是证明同一性之不可能的工具”。在这个意义上说,传统哲学的立脚点是同一性,黑格尔也未能把非同一性思维贯彻到底。

第二,对同一性的批判就要拒斥同一、反对体系、反对综合、拒斥本体论、基础主义以及第一哲学。拒斥同一性是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的基本出发点。从怀疑一切同一性的角度出发,阿多诺认为,建立体系是追求同一性,而体系所具有的最大的消极特征是扼杀思想;综合与统一是认识论上同一性的一种具体表现,但是综合的最大特征是运动结果消失;传统本体论思维的特征是建立现象与本质的同一性,而哲学的形而上问题不可能有答案;因为不可能真正存在第一性的东西,所以第一哲学根本是错误的。在这些论述的基础上,把多万认为,必须把基础主义作为传统同一性哲学的核心观点加以拒斥和批判。

第三,强调非同一性就是坚持差异与异质性,强调个别性和特殊性,强调非概念性。显然,对于同一性的批判必然导致对非统一性的突出与强调。所谓坚持差异与异质性是由矛盾的非同一性决定的,个别性和特殊性则意味着个别意识、个别主体与普遍同一性的对立,同时与概念代表思维上的同一性相对,非概念性构成了非同一性的重要内涵。

综上所述,阿多诺通过非同一性取代同一性的核心地位,完成了由传统哲学向否定的辩证法的转变,而对同一性的激进批判和对非同一性的毫无保留地张扬使他的辩证法奠定于激进的否定性基础之上。正是在非同一性的基础之上,阿多诺使用“绝对否定”取代了“否定之否定”,完成了否定的辩证法的建构。

2.本质精神:绝对否定

从非同一性这一核心概念出发,阿多诺把否定的辩证法的本质精神界定为“否定”,而且是不带有任何肯定色彩和肯定特征的否定,是彻底的否定。

第一,肯定和否定之间不可能有任何联系,事物的发展过程不是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不是肯定与否定两种对立的力量之间的相互斗争,而是否定、否定,再否定,即“绝对否定”。阿多诺反对黑格尔的否定观强调对现存的扬弃,因为它是一种包含肯定的否定,阿多诺也不能容忍黑格尔的辩证法的核心——否定之否定,因为否定之否定的结果就是肯定,而肯定与否定不可能共

- 20 -

20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笔记 存。从阿多诺的态度上我们可以看出,他的否定的辩证法的彻底性。

第二,否定的辩证法的深度体现在它的革命性和批判性以及破坏性上,即“瓦解的逻辑”或“崩溃的逻辑”。这表明,在阿多诺那里,对给定性的破坏与瓦解就是对现存的革命。

第三,否定的辩证法所理解的否定是人之生存和人类历史的重要维度,它既体现在人的自由本质之中,也体现为世界历史的精神。这是因为,否定是自由的本质,也是时代的要求。阿多诺强调,否定的辩证法归根结底是一种社会历史观,这种社会历史观要求“割断历史的连续性”,甚至“在进步面前决不停止批判”。这样阿多诺不仅从否定性上来理解个体的自由与存在,而且从否定性上来理解作为整体的人类历史的运动,揭示其自我超越和进步的机制与内在精神。这样做的结果是把否定的辩证法贯穿于人类的一切存在领域。

◆评价

通过上面两个核心范畴的分析,我们基本揭示了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的主要内涵。从中我们也能够看出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的某种激进性和极端性。虽然我们可以在理论上指出其缺陷,但是不能否认,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根源。20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增长,使人类的物质条件改变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文化困境,物华与异化开始成为普遍状况,政治机构、意识形态、技术理性、大众文化等一系列机构与文化力量成为统治人与束缚人的异己的力量,而这些异己力量的聚合便构成了强大的统治力量。要消除物化和异化的统治,必须依赖于一种发自人类实践本性的深刻的文化反抗,马尔库塞的大拒绝战略、布洛赫的乌托邦精神、葛兰西的市民社会理论都是人类的一种自觉的文化反抗,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只是这些批判理论中最为激进的一种表现形式。事实上,在尔后兴起的以德里达、福柯、利奥塔等人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思潮中,我们发现了文化批判理论的更为激进的表达形式。因此,否定的辩证法所反映的激进的文化批判精神在20世纪人类思想演进中并非是偶然和孤立的现象。

●社会批判理论的基本范例之一:意识形态批判 一、意识形态(ideology)理论的演化

法国观念学家特拉西1796年提出意识形态概念,用来指称观念科学。

1845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系统阐述了意识形态,认为政治、法律、神学、宗教、道德、形而上学等意识形态最初并不具备“独立性的外观”,它们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独立的意识形态的产生与精神生产的独立化及其职业精神生产者(思想家)的出现直接相关。从阶级属性上看,意识形态是特定利益集团,特别是统治阶级的观念形态。从社会功能上看,意识形态是异化的和分裂的世界的虚假意识和异化意识,其本质特征是其现状辩护。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态度上可以看出,他们是在否定的和消极的意义上使用这一术语的。这就为20世纪意识形态批判理论提供了理论依据。

马克思之后也有人在中性和肯定的意义上来界定意识形态,认为意识形态作为某些或全部的社会意识,可以包括所有阶级的观点、思想和理论,其内容可以是真的,也可以是假的,其功能可以是进步的,也可以是保守的。

- 21 -

20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笔记 还有一种叫做“肯定的意识形态”的概念,它确认意识形态作为思想体系的有效性,主张意识形态包含着对历史社会的真知灼见和对未来社会的美好愿望,从而必然成为人们最适宜的思想旗帜。“肯定的意识形态”在积极的意义上主张意识形态和科学是统一的,马克思主义既是科学又是意识形态。

※20世纪50-60年代关于“意识形态终结”的争论最为著名、最具有代表性。这是一场关于意识形态在现代社会中的命运的大讨论,他与社会学家曼海姆关于意识形态命运的预言有关。20世纪20年代,曼海姆在《意识形态和乌托邦》一书中断言,随着工业社会的理性化进程的深入及其合理化思想对各个领域的影响,“求实态度”开始流行,意识形态将在这种背景下趋于消失。“意识形态终结”争论的直接起因是1955年9月在意大利米兰举行的“自由的未来”的学术研讨会,美国社会学家施尔斯认为,西方社会近年来发生了一个重要的转折,即意识形态的终结,西方发达国家在解决自己国内的政治问题时,开始不再考虑意识形态的因素,不再考虑作“左”和“右”,不再考虑社会主义与自由放任主义的区别,而是采取一种务实的态度,按照科学合理性和事情自身的性质而加以解决。从此开始,西方学术界展开了关于意识形态终结问题的大争论。赞同意识形态终结论的代表人物是贝尔,他从否定和批判的角度出发,认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深刻地影响了社会的运行机制,而且促使发达工业社会日趋合理化,而与现代社会的合理化进程密切相关的是现代社会阶级结构和关系的变化。阶级对立开始消解,无产阶级正逐渐地被融合到现存社会结构中,成为现存社会秩序的稳定力量。在这种背景下,意识形态的政治内涵失去了作用。相反观点则认为,意识形态的是公共意义上的政治反映,是一种关于社会历史的定向理论,是一种人类理想,是一种描述社会的智力作品等,而且,无论在哪一种意义上,意识形态本身都是社会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识形态终结论本身就是一种意识形态,是一种以“技术统治论”为本质特征的信奉科学的意识形态。※

二、对意识形态的文化批判

简要概括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基本要点。

答:意识形态批判是20 世纪哲学和社会学的重要主题之一。法兰克福学派成员对意识形态本身普遍持批判态度,认为意识形态是特定利益集团的思想体系,是替现状辩护的“虚假意识”。他们从异化理论出发,对意识形态本身进行了文化批判。

首先, 新马克思主义者普遍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虚假的意识,它具有很大的欺骗性, 它通过美化现实生活而替现状辩护,它与现状认同而不是超越现存世界。弗洛姆在《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一书中论述人的意识问题时对意识形态进行了批判。他认为意识形态的消极功能在于它能对现实的认同与纹饰,结果对人遮蔽了变革现实的可能性,使人不能认识和实现真正的人的需要。在《在幻想连锁的彼岸》中,弗洛姆从弗洛伊德的无意识概念理解意识形态的虚假性和它对社会的决定作用。

阿多诺也从弗洛伊德的性压抑理论出发来理解意识形态问题。他认为,一切意识形态的产生都是为了压制和管制人的本能,以建立一种社会同一性。然而,个人之间实际上是极不同一的,意识形态所希冀的社会同一性实际上是虚假的。因此,他得出意识形态就是“虚假意识”和“谎言”的结论。阿尔诺还特别分析了现代社会意识形态的特点。认为在发达工业社会中,意识形态是以消遣、

- 22 -

20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笔记 娱乐、舒适的生活等为手段来掩饰现存社会的内在冲突和分裂,例如,它可以通过电影等大众传媒手段为人们提供一种美好生活的幻影,从而为现实辩护。

其次,新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现代意识形态不仅是具有欺骗功能的虚假意识,而且是一种强有力的统治力量和操纵力量,一种扼杀人的自由和自主性的异化力量,它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所提供的各种大众文化手段来操纵人们的生活,从而消解人对现存世界的超越维度。

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认为,在现代社会中,意识形态渗透到生产过程和人的生活的各个方面,通过大众传播和交通工具、丰富的生活用品、具有非凡魔力的娱乐和信息工业产品,使自己所携带的训诫不再作为宣传,而是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它是一种美好的生活方式——比从前的要美好得多,而且, 作为一种美好的生活方式,它抗拒质变。一种单面思想与单面行为模式就这样诞生了。”

弗洛姆在同样的意义上指出,现代人生活于充斥着各种各样意识形态的世界中,“所有这些意识形态通过父母、学校、教会、电影、电视、报纸从人的童年时就强加给人们,它们控制着人们的头脑,似乎这是人们自己思考或观察的结果。”

第三,基于上述关于意识形态的否定性理解,新马克思主义者反复强调意识形态批判的重要性。他们认为,要消除意识形态这一异化力量对人的统治,要超越意识形态统治所造成的消解人之主体性的平面文化模式,必须弘扬人的主体性,唤醒人内在的自由、创造性和超越维度, 从而使人接受一种自由自觉的文化模式。

●社会批判理论的基本范例之二:技术理性批判 一、启蒙的辩证法

霍克海默和阿多诺于1947年发表的《启蒙辩证法》一书中系统系统建构了技术理性批判理论,该书成为法兰克福学派技术理性批判理论的代表作。

1.启蒙精神的基本内涵

从文化学角度看,启蒙精神实质上是古希腊传统理性主义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相结合而产生的技术理性主义,它构成工业文明和现代社会的主导性文化精神。在《启蒙辩证法》一书中,霍克海默和阿多诺认真解析了启蒙精神和启蒙理性的具体内涵:

第一,启蒙运动和启蒙精神强调理性万能、理性至上,用知识取代神话,把人类从迷信和愚昧中解放出来,使世界变得清醒。

第二,理性对世界的统治不仅改变了人的活动方式和社会的组织方式及运行方式,而且深刻地改变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以理性和技术为核心的启蒙精神和启蒙运动的目标就是确立人对自然界的无限统治权。

第三,启蒙精神认为,人征服自然,使理性统治世界的目的是为了增强人的本质力量,增强人的自由,实现人的自我确定权。

从上述三个方面看,启蒙精神是使人实现人的普遍自由和自我确定权的必要因素,但是霍克海

- 23 -

20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笔记 默和阿多诺指出,启蒙精神并没有兑现自己的承诺。

2.启蒙的“自我摧毁”

启蒙的悲剧性辩证法就在于,它所设想的人对自然的无限的统治权和人的普遍的自由等目标非但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实现,而且得到了相反的结果,走向了启蒙的“自我摧毁”。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启蒙以消除神化为己任,意欲以知识代替想象;但是,在现实中,实证化的启蒙理性却走向了它的反面,走向了新的理性,退化为神话。这是因为人们对理性的顺从和对现存缺少否定性理解导致了主体价值尺度的丧失,启蒙精神对理性思维和科学认识的崇拜也导致了新的迷信和神话。

第二,启蒙理性的宗旨是确立人对自然的无限的统治权,然而,人征服自然的结果并没有使人成为自然的主人,也没有使自然成为属人的存在,相反,人对自然的统治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破坏,导致自然对人类的报复。

第三,在完全被技术理性统治的世界中,不但人与自然相异化,而且人与人也相互异化,人们普遍物化,人在普遍异化的世界中相互冲突。由此,人的存在不再是创造性的,而是表现为受动的和机械的活动。

第四,在技术理性统治的世界中,理性和技术的发展并没有像启蒙精神允诺的那样,增强人的本质力量,实现人的普遍自由。相反,技术本身成为自律的、总体性的统治力量,成为扼杀人的自由和个性的异化力量。

总之,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的“启蒙的辩证法”的基本思想十分明确:“历来启蒙的目的都是使人们摆脱恐惧,成为主人。但是完全受到启蒙的世界却充满着巨大的不幸。”

二、技术统治与单向度的人

马尔库塞在1964年发表的《单向度的人》一书中,集中地揭示和分析了科学技术发展的二重性、现代社会的技术统治形式及其特征、技术异化背景中人的生存困境、技术异化的原因、技术异化的扬弃的问题。

1.科学技术和技术理性的两重性

技术发展的两重性是马尔库塞技术理性批判的基本出发点。他认为,在现代社会,无论是科学技术本身,还是以科学技术发展为根基的技术理性,其发展都呈现出两面性质。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使财富的不断增长;但是,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又导致新的统治形式,即技术理性的统治形式的产生。在当代,科学技术不再是中性的,它本身就成为一种统治和操控的异化力量。在马尔库塞看来,所谓科学技术发展的两重性,主要表现为现代社会生活和社会结构中占主导地位的理性原则,即技术理性的两重性。马尔库塞指出,以科学技术发展为背景的现代社会,通过对事物的客观秩序和理性结构的把握取代了传统的人身依赖和对自然的依赖,从而在社会生活和社会结构中形成了更高形态的理性,即技术理性的统治。技术理性对现代社会的发展的确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因为它能够“愈加高效的开发自然和精神资源”,但同时,这一理性的局限与“险恶力量”也是不容忽视的,这主要“表现在人们被生产手段的渐进奴役”中。马

- 24 -

20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笔记 尔库塞在1972年出版的《反革命与造反》中,把技术理性的两重性思想进一步明确地概括为一个著名的公式:技术进步=社会财富的增长=奴役的扩展。这是马尔库塞技术理性批判思想的最简练、最集中的表达。

2.新的统治形式:技术理性统治

从技术理性的两重性可以看出,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的物质生存条件,而且也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结构和社会运行机制。技术体系本身变成一种带有极权主义特征的统治力量和操控力量。新的技术统治形式具有合理性的外观,因为它通过不断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并通过大众文化而为人提供越来越多的消遣,由此而消解人的否定性和对社会的反抗。此外,技术理性的统治采取了不同于传统政治统治的新方式,例如较少运用暴力和强权手段,更多地求助于消遣娱乐等现代消费手段,从而使人心甘情愿地而不是被迫地纳入到现存社会的体系之中。

3.单向度的人

在技术理性所形成的新的统治体制中,出现了一种新的异化和物化的生存方式。在马尔库塞看来,追求物质享受并不是人的本质特征,但是现代西方社会中人们正是恰恰把物质需求作为自己的最基本的需求。马尔库塞认为,这种不属于人本质需要范围的“虚假的要求”是这个社会强加给人的。

现在社会为了使生产和整个社会制度连续下去,必须使产品得到消费。于是他们不断唤起新的需要使人们去购买最新的商品,结果把人们完全交给了商品世界的拜物教,并在这方面再生产着资本主义制度甚至它的需要。他认为,一旦把追求物质享受这种“虚假的需求”加之于人后,就出现了个人与整个社会制度的一体化的现象。首先是“需求的一体化”,然后是“利益的一体化”,甚至连工人阶级也与资本主义制度一体化了。马尔库塞把这种通过制造“一体化”来维持自己统治的形式称为“资本主义统治的新形式”。

在这种新的统治形式下,“虚假的需求”导致人们把商品作为自己生活灵魂的中心,这就导致了“产品不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而生产,而是人为了使产品得到消费而存在。人们拜倒在物的面前,把物作为自己的灵魂,这就意味着忘却了失去了自己的灵魂。”然而,个人与资本主义的一体化并不意味着矛盾的消失,相反,它是病态加剧的征兆。个人在主观上虽然意识不到压抑性,但是在客观上压抑已经深入到了人的本能结构之中。物化和异化的普遍性,导致整个社会的人都丧失了批判的、否定的纬度,成为单向度的人。

4.技术异化的扬弃与新理性的生成

马尔库塞认为,导致技术理性成为一种极权主义的政治统治力量根本原因在于,现阶段的社会劳动组织方式出了毛病,其关键在于否定理性为肯定理性所取代,或者说是价值理性被工具理性所压倒。马尔库塞断言,要消除技术理性的操控功能,扬弃技术异化,最根本的途径是把价值整合到科学中,使科学向形而上学倒转,并且同艺术相结合,形成科学、技术、艺术和价值相结合的新理性,从而实现人和自然的双重解放,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反革命与造反》中,马尔库塞还进一步强调了解放自然的重要性,认为自然的解放是人的解放的重要手段和步骤。在马尔库塞那里,自然的解放有两个层面,一是解放属人的自然,就是解放作为人的合理性和经验之基础的人的原始

- 25 -

20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笔记 冲动和感觉;二是解放外部的自然界,就是人的存在环境。马尔库塞继承了青年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相统一的基本思想,主张在人的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建立人与自然的统一。

总之,尽管马尔库塞关于单向度的人的论述还存在着很多的争议,但是他的技术理性批判的论述建立在当代文化批判思潮发展的前沿,同韦伯、齐美尔、卢卡奇等思想家关于理性的分析批判有着共同的基础,同时,与20世纪生态文化的兴起也有着呼应关系。他的技术理性批判思想可以给我们带来许多有益的启示。

三、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

1968年,为了纪念马尔库塞诞辰70周年,哈贝马斯写了题为《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的长篇论文,系统阐述了一种独特的技术理性批判思想。

1.科学技术的两重性

哈贝马斯非常明确的表述了科学技术二重性的思想。他认为,在现代发达工业社会,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但是这种影响具有两面性:一方面,科学的确是“第一位的生产力”,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之一,但另一方面,科学技术成为一种新形式的“意识形态”,成为一种统治形式和统治力量。

关于科学技术是意识形态的论断,霍克海默早在30年代初就已经明确表述过。他在《批判理论》一书中,像胡塞尔一样,探讨了科学危机问题。他指出,科学技术及其成果对于工业生产和社会发展的确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但科学技术也有自身的局限性,这使得它陷入了危机。这一危机突出地表现在科学具有意识形态的异化性质和统治功能。

马尔库塞许多地方提及类似于科学技术作为意识形态的观点,在《单向度的人》等著述中,他反复论证,科学技术不仅是物质财富的源泉,也是一种统治形式,它使政治统治合法化,从而在某种意义上行使政治的统治功能。

应该说,从总体上,哈贝马斯继承了霍克海默和马尔库塞等人的基本观点,比如,在分析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为当代社会所产生的影响时,他断言:“正像我们所认为的那样,马尔库塞的基本论点——技术和科学今天也具有合法性功能——为分析改变格局提供了钥匙。”在这一共同基点上,哈贝马斯对技术的统治功能和意识形态性质分析更加积极,在某种意义上说更为客观和中肯。

哈贝马斯不是一般地断言技术与科学的意识形态性质,而是做了许多限制和限定。他认为,传统的统治是“政治的统治”,而今天的统治是技术的统治,它以技术和科学为合法性基础。这事因为,国家掌管着的科技进步本身,这种合法性形式,已经丧失了意识形态的旧形态。技术统治摆脱了“虚假意识”的某些成分,但是涉及的范围更加广泛,难以抗拒。

2.技术异化的原因

哈贝马斯认为,马尔库塞在科学技术之外寻找科学技术异化的原因是错误的,科学技术异化的原因并不是人们价值选择的结果,而是科学技术本身的性质和发展所决定的。在哈贝马斯看来,技术异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在现代发达工业社会条件下,以科学技术为背景的劳动的“合理化”导致了交往行动的“不合理化”。因此,要消除科学技术的异化,就必须实现“交往行动”的“合理化”,

- 26 -

20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笔记 从而以交往取代劳动在人类社会和社会历史理论中的核心地位。

在哈贝马斯看来,劳动和交往之间的区别是非常明确的。劳动主要是一种工具行为,一种“目的理性活动”,是一种强调行为目的与行为结果之间的内在一致性的行为。这种作为目的理性活动的劳动组成了社会的生产力,其价值指向是特定理性目标的实现。与此不同,交往行为是指主体间遵循有效性规范,以语言符号为媒介而发生的交互性行为,其目的是达到主体间的理解和一致,并且由此保持社会的一体化、有序化和合作化。

哈贝马斯认为,按照目的理性活动(劳动)和交互作用(交往)在社会和系统中的地位的不同,可以区别不同的社会系统和社会类型。而就交往与劳动的相互关系来说,交往活动因为有更重要的价值而处于优先地位,因为劳动虽然也包含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但是它主要指向人与自然的关系,它强调的是人对自然的改造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而就人本身的发展而言,合理的和平等的交往与理解具有更为重要的人本学价值,它代表着人类进步的方向,同人类解放的目标是一致的。而且,在更深层的意义上来说,劳动中所展开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或者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只有在主体间的自由交往的基础上,才能走向和谐,而而不再是片面的\"征服\"与\"改造\"的关系。换句话说,人与自然的合理的相互作用要以人与人的自由交往为前提,主体与客体间的关系要服务于主体间的关系。

哈贝马斯认为,劳动与交往的理想统一的价值关系在现实中并没有确立起来。在晚期资本主义,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劳动的“合理化”已经实现,它越来越符合科学技术的要求。但是这种合理化的“劳动”也脱离了主体间交往的基础,吞没了主体间合理的相互作用,结果把人的关系降为物的关系,导致人的全面物化,使人成为工具,全面地屈从于技术社会的统治。这主要表现在,在资迅和传播媒介的背景下,个人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直至社会组织都越来越多地服从于目的理性理性活动的结构,劳动的工具性结构明显地压倒了交往的价值性结构。结果,科学技术逐渐取得了“准独立性”和自律性,成为统治的基础和内在逻辑。

总之,哈氏认为,要从根本上扬弃异化,就必须建立起真正的主体间的理解,实现交往行为的合理化。(弗洛姆和马尔库塞的性格结构批判理论会不会阻碍哈贝马斯的理想?)

3.交往的合理化与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

概而言之,哈贝马斯认为科学技术之所以会成为统治人的异化力量,根本在于它使劳动活动过分合理化而导致交往活动的不合理化,因此要扬弃科学技术异化就必须建立合理的交往模式。这就意味着,哈氏要以交往代替劳动在传统社会理论中的核心地位。无疑哈氏的理论引起了社会理论范式的重大转变,即历史理性的关注焦点从“主体-客体”结构转向“主体-主体”结构,也就是转向了主体间性或主体际性。显然,交往行动理论的提出将深刻地改变传统社会理论,因此,哈贝马斯将之称为“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

交往行动理论的内涵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作为人类的两种基本生存方式,劳动和交往(语言)决定了人类再生产的的形式,劳动结构和语言甚至早于人类社会的历史。其中劳动作为根本层面先于语言交往的发展,而语言交往的发展并不因此就被劳动结构所决定,因为交往行动的规则并不能简单地还原为劳动结构,随着社会

- 27 -

20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笔记 的发展,语言交往不仅取得了和劳动同等重要的地位,而且“实力”不断增强。在这个意义上,哈市认为马克思的历史发展的经济决定论倾向是过时的。

第二,在后工业社会的背景下,教育和科学系统正取代经济系统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因此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立足点在于交往行动理论的建构。合理的交往模式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语言理解和交往资质。交往行动是一种语言理解行为,也就是主体间以语言符号为中介,以普遍性的规范为基础的交互性作用。因此交往活动是基于语言行为而建立起的主体间的理解和认同活动。哈氏认为,正是这种活动使人类建立了社会规范系统,从而取代了动物身份系统。因此语言理解在交往中占据着核心地位,而语言理解的基础则是言语的有效性——可领会性、真实性、真诚性和正确性。言语的有效性直接决定了主体交往的能力,就是“交往资质”。交往资质包括“选择陈述性语句的能力”“表达言说者本人意向的能力”“实施言语行为的能力”。

其二,主体的学习机制和自我同一性的建立。学习机制是主体交往资质获取的途径,其内容不仅包括认知与技术的学习,还包括道德和实践的学习。哈氏认为道德实践的学习是社会进化的主要动力,通过道德实践的学习,交往主体摆脱了“自然同一性”和“角色同一性”,建立了“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性的获得使交往主体间的交互性行为建立在对普遍规范的有效性的反思和商谈的基础上,从而推动了个体主体性的的发展,并构成社会进化的主要动力。

其三,主体间性的建立和技术异化的扬弃。主体间性就是“主体-主体”结构,它特指通过语言并遵循普遍性规范建立起来的平等的、合理的主体间结构。合法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就会突出主体性,反之,交往的异化就会带来人的自我异化。交往的异化实际上是科学技术异化的深层基础,因此,交往的合理化和交往地位的突出是扬弃科学技术异化的根本途径。

从上看出,哈氏的交往行动理论在分析和探讨扬弃异化方面走了一条独特的道路,但是从根本上说,他和其他法兰克福学派成员一样,都是在试图拯救主体性,并围绕“主体-主体”结构的探讨建构自己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附: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与传媒

1962年哈贝马斯发表了成名作《公众社会的结构变化》,其中所提出的“公共领域”理论影响广泛,其公共领域与传播媒介的关系理论受到高度审视。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内涵

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的核心概念是“资产阶级公共领域”,并侧重于对大众传媒的功能和问题群的研究。所谓公共领域,指的是介乎于国家与社会之间、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地方,它凸显了公民在政治过程中的互动。哈贝马斯认为,资产阶级公共领域首先可以理解为一个私人集合而成的公众的领域,其功能是,私人就一些有公共性质的商品交换和社会劳动领域中的一般交换规则等问题,同公共权力机关展开政治讨论。

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早期机制起源

第一阶段:哈氏认为,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早期机制起源于从宫廷中分离出来的贵族社会,即

- 28 -

20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笔记 他所谓的以王室、宫廷的以一整套关于“高贵”行为的繁文缛节为特征的“代表型公共领域”。

在哈贝马斯看来,国家和市场经济关系的扩张是公共领域出现的主要原因,但公共领域一直是私人领域的一部分,它有别于私人领域的地方在于,它只涉及公共权力机关有关的事务,也就是政治公共领域。在这种公共领域所开展的政治批评中,一个介于贵族社会和市民阶级知识分子之间的“有教养的中间阶层”开始形成。

公共领域承担了市民社会从重商主义乃至专制主义控制之下获得政治解放的语境当中的一切政治功能,它用公共性原则来反对现有权威,使私人物主的旨趣与个体自由的旨趣完全一致起来,因而很容易将马克思所说的政治解放与人的解放统一起来。

第二阶段:哈贝马斯认为,政治公共领域的主要特征是以公众舆论为媒介对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加以调节。在这种公共领域中,手抄的和印刷的杂志成了公众的批判工具。17世纪末,新闻检查制度的废除标志着公共领域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首先在18世纪初的英国兴起、继而到1750年前后在整个欧洲触目可见的“道德周刊”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哈氏将报刊称为“公共领域最典型的机制”。 哈氏指出,18世纪初笛福、斯蒂尔、艾迪生创办杂志加上咖啡馆、沙龙等聚会场所,构成了在政治上抗衡宫廷文化的文学公共领域,文学公共领域又衍生出政治公共领域。

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基本特征

公共领域首先意指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领域,某种接近于公众舆论的东西能够在其中形成。向所有公民开放这一点得到保障。其最突出的特征,是在阅读日报或周刊、月刊评论的私人当中,形成一个松散但开放和弹性的交往网络。通过私人社团和常常是学术协会、阅读小组、宗教社团等机构,他们自发聚集在一起。剧院、博物馆、音乐厅,以及咖啡馆、茶室、沙龙等对娱乐和对话提供了一种公共空间。这些早期的公共逐渐沿着社会的维度延伸,并且在话题方面也越来越无所包:聚焦点由艺术和文学转到了政治。今天,报纸、杂志、广播和电视就是公共领域的媒介。(还有网络,可惜是受到一定限制的,不过国家控制是有一定的公益效应的。)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与传媒的功能退化

所谓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是指,以1873年经济大萧条为标志,国家干预主义渐趋强化,国家干预社会领域与公共权限向私人组织转移,即社会的国家化和国家的社会化同步,破坏了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基础——国家和社会的分离,从而消解了原本属于私人领域的自由主义公共领域。

公共社会的结构变化主要表现在,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逐渐融合、社会领域与内心领域的产生两极分化、公众从文化批判转向文化消费、私人新闻写作走向大众传媒的公共服务等。

哈氏指出,在报刊与公众之间,19世纪中后期以来,由于受利益的驱动,大众报刊逐渐取代了具有批判意识的文学家庭杂志,它们往往不惜以牺牲其政治与公共事务内容为代价,它迎合教育水平较低的消费集体的娱乐和消闲需要,即时报偿新闻,例如腐败、事故、灾难、漫画、体育、娱乐、社会新闻和人情味故事等,不断排挤延期报偿新闻,如公共事务、社会问题、经济事件、教育和健康等,因而“文化批判公众”变成了“文化消费公众”,即被操纵的公众,这样,近现代大众传媒的功能退化,文学公共领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文化消费的伪公共领域或伪私人领域。

- 29 -

20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笔记 其次,商业性报刊结构转型的各个方面与报业的集中,尤其是报团的出现和技术一体化的趋势,导致报刊业在商业化的过程中越来越容易被操纵。20世纪新传媒——电影、广播和电视——则一开始就受到政府的管理和控制,这样,传媒最初的不受公共权力机关干涉的基础被彻底颠覆了,传播效率越高,越容易受某些个人或集团利益的影响。

再次,公共关系行业的政府、政党和各种组织积极参与新闻活动,有计划地制造新闻或利用有关事件吸引公众注意力,同时大众娱乐与广告的结合具有了一种政治性质,于是出现了政治推销业。

哈氏由此得出结论,传媒功能的退化导致了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消失。 哈氏公共领域理论的缺陷

▲未能一视同仁地对“古典的”资产阶级公共领域和“有组织的”或“当下的”资产阶级的后转型公共领域。▲将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理想化,忽视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那些既无理性、也无批判性的庸俗出版物、大肆刊登耸人听闻的犯罪和丑闻故事的小报,而这个市场不是由致力于公共启蒙的能够自由交流的知识分子所控制▲夸大了公共领域在20世纪的退化(1960年代批判性政治公众的复兴)▲公共在大众传媒中的地位不一定像《公共领域》一书中所指称的那么消极▲忽视了当代与资产阶级公共领域并行的平民公共领域的发展▲哈氏的理性主义公共交流模式使他不能形成多元主义的公共领域理论▲《公共领域》的后半部分带有鲜明的精英文化取向,因而过于倚重阿多尔诺的文化工业模式,它夸大了文化工业控制者的操纵力量,忽视了信息领域中国家干预的公益模式▲哈氏的交往行动模式虽然已经成为公共交流的准则,但是它忽视了并非寻求共识的其他交往行动以及信息与娱乐之间的联系,这一点在思考当代民主社会中大众传媒的角色时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哈氏的公共领域概念的基础要素:▲公共领域需要这样一个论坛:它对尽可能众多的人开放,可以在其间表达和交流多种多样的社会经验▲在公共领域中,各种论点和意见可以通过理性的讨论来展开交锋▲系统地和批判性地检验政府的政策是这种公众领域的首要任务。

这表明,哈氏的“公共领域”从来就没有真正出现过,充其量只有某种“萌芽”,因为西欧的大部分公共广播电视公司提供了许多公共领域受控制的实例。只有立足于当代的社会情境,使公共领域的概念具有现实的意义。

哈氏公共领域理论的优点

▲它聚焦于大众公共传播制度与实践之间和民主政治的制度与实践之间经久不变的联系▲它注重任何公共领域所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它避免了“自由市场/国家控制”这种简单的二分法,而这种二分法在欧美支配着传媒方针研究。

哈氏公共领域理论的当代价值

▲一个合理而健康的国家应当努力营造一个公私分明、自由和责任界限清晰的社会▲现代法治国家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媒介环境,使传媒与国家、社会和公共形成良性互动,维系民主与法治▲传媒应明确和维护自己的社会公器角色,成为公众的信息平台和公共论坛,防止在不良政治和经济势力的侵蚀下退化▲传媒所传递的是社会中负责任的成员的理性的和批判性的声音,而不是非理性的

- 30 -

20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笔记 和被操纵的意志▲随着全球市场一体化的进程和全球性私营经济中心地位的确立,民族国家的基础正在动摇,为了民主地控制全球经济和政治,我们必须培育新的政治体制和公共领域▲公共广播电视体制必须变革,例如增强市场力量、改革文化资源分配的公共服务模式等。

●社会批判理论的基本范例之三:大众文化批判

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主题首先有赖于他们对艺术本质的理解。 一、本真的文化(艺术):自由与超越

艺术是人的一种基本的生存方式和独特的创造性领域,它和科学一样感受和再现现实。有各种审美形式构成的艺术领域一旦获得独立性就会超越日常生活的生存压力和烦恼,使人在审美意境中展示自由的创造性本质。因此真正的文化艺术存在着自由和超越性两个纬度。霍克海默认为,审美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没有利害关系的愉快存在(批判理论),马尔库塞也认为真正的艺术保留着自由的本性,代表着一种非压抑性、创造性的领域(爱欲与文明)。因此,艺术理想与社会现实之间就会形成张力,艺术本身就成为抗拒异化和物化、革命现存的的力量,显然它具有一种超越和否定的维度。在这个意义上,霍克海默说“反抗的要素内在地存在于最超然的艺术中”(批判理论),马尔库塞说,真正的艺术就是对不必要压抑的抗议。

二、大众文化:欺骗与操控(法兰克福学派对文化工业的主要观点)

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前提是异化理论,因此他们对艺术本质的自由和超越性维度的认知直接决定了他们对大众文化的态度。

所谓大众文化概念是指借助电影、电视、广播、报刊、广告等大众传播媒介而流行于大众之中的通俗文化,它融合了艺术、商业、政治、宗教和哲学等功能,在闲暇时间内操纵广大群众的思想和心理,培植支持统治和维护现状的顺从意识,以行使社会欺骗的功能。

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指称通常使用两个概念,即早期的“肯定的文化”(艺术否定性的丧失)和后期的“文化工业”。前者是霍克海默在1936年的《利己主义与自由运动》中提出,由马尔库塞在1937年的《文化的肯定性质》中专门论述的。他们认为,在资本主义时代,文化割断了与物质生产的联系,丧失了总体性和否定超越的性质,成为一个独立的精神领域,并通过为人们提供一个不同于现实世界的幻想的精神世界而平息社会的内在否定性和反叛欲望,通过使人在幻想中得到满足而美化和证明现存秩序,为现状辩护。“文化工业”则是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在1947年的《启蒙辩证法》中提出的概念。他们在《文化工业:作为大众欺骗的启蒙》中指出,文化工业是指凭借现代科技手段大规模地复制和传播商品化了的、非创造性的文化产品的娱乐工业体系,它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来欺骗大众,行使意识形态的统治功能。

具体来说,大众文化对人的存在的消极和否定功能及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大众文化丧失了真正的文化或艺术所具有的个性和创造性,呈现出商品化和商品拜物教的特征。他们认为,今天的文艺作品大多是受市场导向的、受利润动机和交换价值支配的商品,以现代科技为依托的文化工业大批量地生产、无限地复制文化商品,由此而导致大众文化的标准化和齐一化,扼杀了真正的文艺作品所应具有的个性和创造性。

- 31 -

20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笔记 其次,大众文化的标准化和齐一化导致了艺术个性的虚假。对此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的描述是:“现在一切文化都是相似的。”而真正的文化则是包含着个性和创造性,包含着人对于异化和压抑的抗议,但是文化工业的批量复制使这一切都变得不可能,艺术个性由此是以虚假的状态存在的。艺术个性丧失的后果是极其可怕的,它直接导致审美活动中对“虚假”的模仿,甚至连谈情说爱都是按照“文化工业提供的模式进行表达。人在这种情况下自然就丧失了主体性,更谈不上对现存的否定和超越。

第三,文化工业最大的功能特征就是它的欺骗性,即对人的超越维度的消解。例如大众电影混淆艺术和现实的区别,削弱电影欣赏者对现实的判断能力,再比如文化工业不断地向大众许诺,制造了大量的“虚假的需要”,而其目的是,通过迎合在机械劳动中疲惫大众的娱乐需求兜售自己的产品。这是一种十分隐蔽的欺骗行为,但却垄断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大众渐渐适应了平面的生存方式并逃避现实,进而失去了超越维度。

第四,大众文化的真正要害在于操控性和统治性。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机制的推动,文化工业越来越趋向于一种控制力量的生成,它在欺骗大众的基础上进一步调节、操纵和塑造人。大众在毫无知觉的情况下跟着文化工业的步伐,在娱乐消遣的神话中平息了对现实的一切不满。最为重要的是,文化工业整个控制在统治力量手中,个人没有发射大规模民主自由电波的自由,而现代社会中几乎每个人都无法离开大众文化而存在,这样,文化工业通过使大众沉溺于消遣和娱乐达到了稳定现存秩序和维护现状的目的。

总之,大众文化无论是在深度上还是在广度上都成为现代人的一个巨大的异化力量,人们在大众文化的操控中并不是对不合理的现实视而不见,而是失去了否定和超越的维度,陷入深层次的异化中。诚如南斯拉夫实践派哲学家日沃基奇指出的那样,真正的文化是生产性的和个体创造性的文化,是不可取代的、不可重复的个体的成果,而大众文化则是再生产的和无个性的、平均水平的、按一定成规的模仿,它是专职队伍的产品;真正的文化创造出要求改变现存世界的价值,而大众文化则对给定的现实歌功颂德,人之主体性和个性化为美丽的肥皂泡。

★我的评价:看上去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分析和判断有些悲观,甚至否定大众文化具有真正启蒙的一面,但实从文化工业肆意发展的角度说,法兰克福学派的悲观不是没有道理。无论如何,扬弃异化、超越现实,把人的发展置于一个开放性的结构中,应该成为每个现代人坚定不移的信念。★

附:阿多诺的文化批判理论

从1938年《论音乐的偶像性和欣赏的退化》到1947年和霍克海默共同出版《启蒙辩证法》(其中《文化工业:作为欺骗群众的启蒙》被奉为当代大众文化研究的开山之作),再到1949年的《现代音乐哲学》等论文,阿多诺对大众文化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为了说明事情的实质,他甚至新造了“文化工业”这一术语。其文化批判理论的主要观点是:

第一,阿多诺认为,艺术是这个管理化世界的否定的潜在源泉,为此他提出一个重要命题:艺术对于社会是社会的反题。阿多诺因此赋予艺术以社会批判职能。他坚持,真正的艺术必须拒绝逢迎现存社会的规范,并对现存社会具有一种否定、颠覆的能力。同时,艺术还应具有乌托邦的功能,

- 32 -

20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笔记 “它代表着个人主体性回避可能粉碎它的历史力量的最后避难所”。艺术“否定”和“乌托邦”的功能,就犹如一枚钱币的两面。总之,阿多诺认为,艺术是“一种救赎”,艺术要表现由社会不公正造成的人类的痛苦,要反思人类粗暴控制自然所带来的灾难。

第二,大众文化下的艺术堕落了。在阿多诺看来,大众文化已偏离了正常的文化轨道,它以文化工业生产为标志,以市民大众为消费对象,以现代传播媒介为手段,一步步地趋向物化,直至沦为纯粹的商品,并不可避免地具有了商品拜物教的特性。同时,它自身的文化韵味也消失殆尽。基于这种认识,阿多诺拒绝承认文化工业的产品是艺术品。因为这时的艺术已成为纯粹的商品,文化工业的产品从生产到流通到消费,都是严格地按照商品的操作程序运转的,其所以被创造出来,只是为了交换,而不是为满足任何真正的需要,它意味着文化的人文意义和价值的全面覆灭,这是站在精英文化立场的阿多诺无论如何也不能容忍的。

第三,艺术商品化和艺术生产的标准化以及艺术产品的齐一化,导致了艺术个性和艺术风格的彻底覆灭。“文化工业”按照一定的标准、程序大规模地生产各种复制品,它促进和反复宣传某个成功的作品,使风靡一时的歌曲和连续广播剧可周而复始出现,这造成艺术创作中作家的才能与个性被消除得一干二净。在阿多诺看来,真正的艺术蕴含着个性与自由,蕴含着独一无二的创造性,它需要与无个性、无独立性的倾向进行殊死斗争,才能坚持自己的艺术本性,反对把自己变为商品和消费品。

第四,由“工具理性”和消费至上原则结合起来的大众文化,本质上是虚假的和带欺骗性的,它无所不在地操纵着大众的思想和心理,培植着支持统治和维护现状的顺从意识,成为巩固现行秩序的“社会水泥”。在阿多诺看来,大众文化实质上充当了资产阶级统治的主要支撑物,其逻辑是文化工业通过对大众心理进行操纵而发生作用,在操纵性文化的催眠和压抑下,大众丧失了批判和否定现实的能力,从而大众文化成为维持现存制度的一种意识形态。

总之,阿多诺的文化批判理论笼罩着浓厚的悲观主义色彩,其心理根源不仅在于阿多诺是个异国流亡的知识分子,而且还有他对德国法西斯利用宣传工具操纵大众意识的痛切感受。但他的文化批判理论确实揭示了大众文化的部分本质特征,暴露了晚期资本主义的矛盾与危机。它不仅引起广泛关注,而且一度为60年代欧美青年“反文化”运动的思想武器。虽然它存在着一定理论限度,但历史意义是不可抹杀的。

●社会批判理论的基本范例之四:性格结构与心理机制批判

一、压抑性的心理机制——《爱欲与文明》:马尔库塞的性格结构批判理论

马尔库塞在1955 年发表的《爱欲与文明》一书中,把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同弗洛伊德的文明观结合起来,对于现代人的压抑性生存方式或心理机制进行了深刻的阐释。

1.弗洛伊德的文明观

马尔库塞关于压抑性心理机制的探讨是直接从分析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关于文明的起源和文明的性质的理论开始的。

弗洛伊德认为,健全的心理机制应当是“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层面处于平衡状态,

- 33 -

20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笔记 而实际上它们之间的冲突是常常发生的。弗洛伊德断言,文明起源于性压抑。他认为,随着现实原则不断约束快乐原则的活动范围,理性对本能的不断压抑一方面外化为文明形态,另一方面内化为人的压抑性心理机制。他倾向于从个体发生和群体发生两个层面来展示人的压抑性心理机制的建构过程。在个体发生的层面上,压抑性心理机制的形成表现为“被压抑个体从孩提时期向有意识社会生存的发展”。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人的爱欲区不断缩小,最终集中到生殖器性欲上,同时,现实原则、操作原则、理性自我对人的本能的限制和对人的行为的约束也就随之建立起来。在属系(群体) 发生的层面上,压抑性心理机制表现为“压抑性文明从原始部落向完全有组织的文明国家的发展”。这样一来,压抑性心理机制就在个体发生和群体发生这两个层面上共同地建立起来。

马尔库塞总体上接受了弗洛伊德关于文明起源的基本见解,并以此为基础,揭示了现代人的压抑性心理机制。

2.现代人的压抑性心理机制

马尔库塞认为,弗洛伊德关于以现实原则、操作原则、理性原则为核心的压抑性文明的理论对于认识发达工业社会也具有很大的价值,这是因为,在现代,虽然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财富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由于匮乏所引起的生存压力,但是,文明对人的压抑并没有消除,反而有增无减,深入到人的生存的各个领域。在这种情形下,人的存在方式和心理机制更加异化,更加具有压抑的性质。对此,马尔库塞重点强调了以下几点。

⑴异化现象的普遍化。马尔库塞认为,在现代技术世界中,除了仅有的为数不多的真正的艺术活动外,绝大多数劳动都是异化的。发达的装配线、政府机关的日常事务、买卖仪式等不仅使工作关系代替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割断了现代人同爱欲的联系,不能满足个体的需要和倾向,因此,是“由残酷的必然性和无情的力量强加于人的”。

⑵统治力量或异化力量的普遍化和非人格化。这主要表现在异化力量从有形的力量(如主人、权威等)转向无形的社会力量或文化力量(如机构、理性、技术、观念形态等)。社会教育、大众传播媒介削弱了家庭的社会功能,把各种价值与准则灌输给个体;与此同时,政治、经济、文化垄断集团等各种非人格化的力量取代了传统的人格化的父亲,通过“管理”的方式而形成新的统治机制和统治形式。所有这些,加之消费主义文化的共同作用,使现代个体丧失了反抗和超越的维度。

⑶压抑性心理机制的生成。马尔库塞认为,正是由于异化现象的普遍化和统治力量或统治形式的非人格化,现代人的心理机制具有压抑性的本质特征。发达工业社会条件下的压抑性心理机制的两个突出特征是:劳动(工作) 变为苦役;爱欲变为单纯的性欲。

他认为,在现实原则和操纵原则的支配下,人的身心都变成了异化劳动的工具。面对非人格化的力量通过“管理”的形式而行使的具有合理化外观的现代统治形式,现代人往往“自由地”经受压抑,把压抑视作自己正常的生活,而用劳动之外的娱乐消遣和消费来平息被压抑的力比多。这种失去超越维度的“单面人”过的并不是自己的生活,而只是在履行某种事先确立的功能。工作并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这无疑是对快乐原则的否定。此外,发达工业社会的压抑机制堵塞了人的力比多释放的各种渠道,技术减少了爱欲能量,限制了升华的范围,从而增加了性行为能量,把“爱欲体验还原为性体验与性满足”。关于这一点,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做了形象的描述。

- 34 -

20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笔记 3.关于非压抑性生存方式的设想 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无论在什么样的意义上,人类都“不可能彻底解放快乐原则”,这即是说,非压抑性的生存方式是不可能的。在这一点上,马尔库塞的见解完全相反,认为非压抑性的生存方式应当是可以设想的。

马尔库塞把非压抑性生存方式或非压抑性文明的要点概括为两个:工作转变为消遣;性欲升华为爱欲。这两方面转变的共同结果,将是“建立本能与理性的新联系”。

首先,工作转变为消遣。马尔库塞指出,要改变劳动的压抑性质和异化性质,就必须实现工作由苦役向消遣的转变。具体说来,这意味着,感性实现自我升华,扬弃理性的压制,使劳动摆脱“生产和操作的价值标准”,即摆脱现实原则和操作原则的统治,获得“消遣和表演”的性质,为自由文化的出现奠定基础。马尔库塞指出,“消遣和表演作为文明的原则,并不表示劳动的转变,而表示劳动完全服从于人和自然的自由发展的潜能。”

其次,性欲升华为爱欲。马尔库塞认为,在文明的演进过程中,现实原则不断约束和缩小爱欲的活动范围,最终把前生殖器的泛化的爱欲转变为“生殖器至上的性欲”,从而确立起理性原则和操作原则对本能的统治和压抑。这是异化的深层机制。而非压抑性生存方式的建立要求确立一种新的现实原则,一种以感性的解放和前生殖器的爱欲的恢复为基础的秩序,从而使本能摆脱“压抑性理性的暴政”,走向“自由的、持久的生存关系”。

通过性欲升华为爱欲,即通过原初多形态爱欲的复活,可以建立起理性与本能之间的非压抑性的新联系,建立起非压抑性的文明形态。在这种新的生存状态中,爱欲通过从单纯的生殖器性欲向多层面多维度的扩展,形成了以爱欲的升华为核心的新的本能结构,在此基础之上,作为消遣和表演的工作得以建立起来。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这里,马尔库塞实际上是把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结合起来,以此来揭示和批判发达工业社会人的深层异化问题。但是与马克思在社会层面上寻找扬弃异化的革命力量的做法不同,马尔库塞主要强调以人的感性力量的解放和人内在爱欲的复活来反抗理性文明对人的压抑。这实际上是倡导一种文化革命观,对于我们的启示则是:一方面,这一理论有助于我们重新思考文化层面在人类发展中的地位,有助于我们重新把握理性与非理性、个体与社会的关系等重要的哲学问题;另一方面,中国的市场经济建设和文化转型在导致社会的巨大进步和物质财富的增长的同时,在人的精神世界和心理世界方面已经开始引起某种物化人格、金钱崇拜、道德失范、单向度生存等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马尔库塞的性格结构批判理论夸大了人的本能层面在人的存在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的问题,这导致了他在社会改革方案的设计方面的偏差和不切实际。

二、弗洛姆的性格结构和心理机制批判理论

新马克思主义以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为基点认为,性格结构和心理机制的异化是异化的文化力量和社会力量统治人所造成的消极后果,即人的主体性的失落。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中揭示了现代人“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在《自为的人》中批判了现代人“非生产性的性格结构”,在《占有还是生存》中剖析了现代人“重占有的生存方式”。并指出,要扬弃现代人的这种异化的心理机制,

- 35 -

20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笔记 根本的出路在于确立“积极自由”的生存状态,而“获得这种自由的方法,是自我的实现,是发挥自己的个性”。

(一)“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逃避自由》1941

除了我们提到的这几部著作外,1962年的《在幻想锁链的彼岸》和1976年的《占有还是生存》,也是弗洛姆批判现代人异化心理机制的重要著作。其中《逃避自由》为经典之作,但是它是讨论法西斯主义产生的大众心理基础的,这种心理机制恰恰是在资本主义阶段形成的。

1.人的个体化进程与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

弗洛姆认为,人的命运是悲剧性的,既是自然的一部分又要超越自然,人类生存的展开过程就是人类超越自然的过程,这就是历史本身。但无论作为个体的人,还是作为群体的人类,在其演化进程中都经历着个体化过程。在这一进程中,人获得了日渐增大的自由和创造性空间,但同时也变得孤独和无助。个体化进程的这种双重结果,无论是作为个体还是作为群体都是不可避免。于是,放弃自由、逃避责任、渴望安全的心理冲动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就积淀为一种普遍的心理机制,即有意识地、主动地、自觉地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

2.现代人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及其表现形式

弗洛姆认为,现代人的生成过程就是文艺复兴以来的以理性、个性、自由为内涵的个体化进程。与中世纪人安全但不自由相比,现代人是自由却又孤独。固定经济地位的改变,狭小生存空间的打破、宗法社会的解体,给现代人的自由生存带来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自由生存的孤独、不安、焦虑、怀疑,生活世界的反复无常和无边无际,给现代人一个自然而然的选择——逃避自由。

弗洛姆具体分析了现代人逃避自由的各种表现形式,如以虐待狂和受虐狂的共生为表现形式的极权主义,攻击性和破坏性,顺世与随俗等等。虐待狂的典型心理是对他人的绝对占有,受虐狂的典型心理则是顺从权威,因为这样都可以逃避自由。虐待狂和受虐狂是一对共生体,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互相依存。于是形成了法西斯极权主义的心理基础。破坏性和攻击性的心理机制则是在主体感到有威胁自身的力量存在时,产生的一种摧毁一切的心理,无疑,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暂时消除孤独和焦虑。除了这两种比较极端的表现外,大多数人采取逃避自由的方式是顺世和随俗。这种封闭型的的心理主动放弃个性和主体性,从而在文化模式上变成海德格尔所说的无主体的“常人”。

3.超越异化:确立“积极自由的存在状态”

弗洛姆接着指出,要扬弃现代人的这种异化的心理机制,根本的出路在于确立“积极自由”的生存状态。所谓积极自由的生存状态就是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自我。其途径就是在保留个体化进程的自由与个性的积极成果的基础上,用爱心去工作,用真诚去表现你的情绪、感觉与智能,“把自己与他人合为一体”,从而发掘自己的潜能。

我的评价:尽管弗洛姆强调爱的方式像费尔巴哈和马尔库塞一样天真,但是他对人之主体性的悲悯和真诚的关注还是让人感动。这是一种积极的价值观念,我相信对于局部结构来说具有一定的意义。

(二)非生产型(非创造性)的性格结构——弗洛姆的《自为的人》(又名《寻找自我》1947)和《健全的社会》(1956)

- 36 -

20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笔记 1.性格与性格结构 性格与性格结构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弗洛姆接受了他的观点,强调性格倾向或性格结构是人的行为的基础。(苏格拉底就说过,性格就是你的命运。)性格可以区分为个性性格和社会性格。在一个社会中,一种普遍的、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性格往往自发地左右着社会成员的行为。在这种意义上说,性格和性格结构是十分重要的自在文化要素。

但在性格形成机制上,弗洛姆并不同意弗洛伊德的观点,他认为性格的基础不是力比多组织的类型,而是在和外界事物同化以及和外界人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诱导人的能力的较为固定的方式。它也是人的行为的基础。就性格本身来说它可以是种类繁多的,但是就性格结构来说,它则遵循社会普遍的性格模式,因为性格的形成是在社会及文化形态的基础上的发挥。

在这个意义上说,当社会性格结构发生异化时,几乎每个人都无法逃脱,它是深层的,严重的异化。弗洛姆对非生产性性格结构的分析正是对现代人性格结构异化状况的批判。

2. 非生产型(非创造性)的性格结构的基本类型

非生产性就是缺乏创造性,而超越性和创造性恰恰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明显的特征。创造几乎涉及人类生存领域中所有方面,同时它在实现人的潜能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在这个意义上说,非生产性格就是失去了人的本质规定性,表现出不健全的人格。例如焦虑、屈从、非理性活动等都是非产性性格结构的表现,与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一样,都是现代人的深层异化。

⑴接受型性格倾向。被动地从外界获取一切,惟命是从。

⑵剥削型。总是试图占据外界的好东西,依赖他人获得超越性的力量。

⑶囤积型。对于获取外界的东西缺乏信心,自己的安全感完全建立在自己的囤积和节省上。 ⑷市场型。把自己当作商品,在人格市场上拍卖自己,并以自己的交换价值换取个人的价值。这在当代是一种十分盛行的人格模式,他努力做到别人要求的模样,丧失了自我的维度。

以上四种非生产性性格结构的揭示实际上就是弗洛姆对现代社会人性扭曲和异化现象的批判。与此相对的是,弗洛姆提出了创发性性格,这种性格把培育和发展自己的潜能作为唯一的目标,并使自己所有的其它活动都服从这一目标。这种性格不仅可以超越生与死的两歧,超越人的潜能实现和生命短暂的两歧,超越个人化和孤独感的两歧,而且还可以利用它挖掘心理和情感力量,创造新世界和开放性生命,与他人建立既保持完整又避免孤独的理想关系。在创发性过程中,主体可以感到自己是个强者,可以感到生命的力量,并凭借自己的爱突破人与人之间的那道屏障。

可惜的是,可爱的弗洛姆说,这种理想人格仅仅存在于哲学和神话的“乌托邦”中。但是弗洛姆坚定地强调,要扬弃异化,这种性格结构是人类最佳和有效的途径。

3.健全的人与健全的社会

弗洛姆认为,非生产性性格结构是人类的异化存在方式,在《健全的社会》中他又进一步论述了20世纪条件下人的异化的深度和广度,例如自动化办公的现代企业中工人的原子化和数字化,经济组织中,白领阶层成为一个部件,以现代技术手段和大众传媒创造的消费主义文化模式使消费

- 37 -

20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笔记 受控于广告,消费成了无价值的消费;人与人也全面异化,社会力量具有匿名性特征,非人格的异化力量无所不在。面对这种情况,为了挽救主体性就必须建立健全的社会,而这有赖于确立健全的人格。

首先,弗洛姆对健全的人作了界定。即人格重要有爱和理性的力量,要有人的特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要着眼于扬弃异化,要不屈从于非理性权威而自愿接受来自良心的合理性权威,要把生命看作是最宝贵的机会。

其次,以健全的人为核心,弗洛姆对健全的社会提出了基本构想。即人的目的和人的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的中心地位的确立。人只是自己的目的而不是任何手段,任何经济政治都要围绕人的核心,每个人都要良心行事,并成为社会活动的主体。为此他提出了一个改革方案:经济上形成一个由工人参与和管理的新的劳动境遇;政治上加强和完善民主制度;文化上确立人道主义文化价值观念的主导地位。

总之,爱和理性的结合是健全社会的主线。

(三)重占有的生存方式——弗洛姆《占有还是生存》(1976)

最后一部十分重要的著作,依然是批判现代社会异化的性格和心理结构,并试图超越。 1.两种不同的生存方式

重占有的生存方式就是在工业文明鼓励下导致的一种自私、利己和占有欲的异化生存方式。它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对现存事物的占有和消费,而不是基于人的生命活动的创造和自我创造。重生存的存在方式的基本价值取向则是相反,是对内在创造力的发挥和本质力量的实现。

2.现存社会:以重占有的生存方式为主导的物化人格

重占有的生存方式基础是私有财产、利润和强权,而且在科学技术和大众传媒的背景下,现代社会中的物、人、自我、思想都成为占有的对象,对各种物品永不满足的追逐构成了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疯狂消费的市场型人格就像一场社会疾病,社会就再也不健全了。人由此全面物化,要扬弃他就必须——

3.克服异化:以重生存的生存方式为主导的“新人”

重生存根植于人的本性结构中,要克服现代人在性格结构和心理机制方面的深层异化,就要超越重占有的生存方式,确立重生存生存方式的核心地位,其核心是独立、自由和批判意识以及积极的行动。这些是构成“新人”的健康的性格结构的主要因素。弗洛姆为新人和新社会分别提出了21条和13点特征。目标就是扬弃异化。

我的评价:好伟大的弗洛姆,越来越具体了!这无疑使社会批判理论有更强的操作性,但是不怕陷入空想吗?

●法兰克福学派问题解析

1.简述新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的基本内涵,并分析其对我国现代化的启示性意义。 答:现代工业文明改善人类生存条件、增强人的主体意识和创造性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与自然

- 38 -

20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笔记 关系的恶化和人的异化等负面效应, 使生存于技术世界中的现代人面临着受自己的造物之统治的历史困境和文化危机。西方新马克思主义对现代人的这一生存境遇和文化危机进行了多方面的剖析和批判,建构了十分独特的和十分重要发达工业社会文化批判理论。

第一,意识形态批判理论。

关于意识形态批判,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普遍认为,意识形态是特定利益集团的思想体系,是替现状辩护的“虚假意识”。阿多诺、弗洛姆、南斯拉夫实践派和波兰新马克思主义者科拉科夫斯基等人都持这种观点。其次, 新马克思主义者还认为, 现代意识形态还是一种强有力的统治力量和操纵力量, 一种扼杀人的自由和自主性的异化力量, 它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所提供的各种大众文化手段来操纵人们的生活, 从而消解人对现存世界的超越维度。在这方面,马尔库塞、弗洛姆等人的研究最为出色。基于关于意识形态的否定性理解,新马克思主义者反复强调意识形态批判的重要性。他们认为,要消除意识形态这一异化力量对人的统治,要超越意识形态统治所造成的消解人之主体性的平面文化模式, 必须弘扬人的主体性, 唤醒人内在的自由、创造性和超越维度, 从而使人接受一种自由自觉的文化模式。

第二,技术理性批判理论。

关于技术理性批判,它主要是指向技术理性主义文化信念危机。其中,法兰克福学派的启蒙辩证法、单向度的人、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技术等理论最具代表性。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的《启蒙辩证法》指出,以技术理性主义为核心的各种启蒙思潮非但没有增强人的自由和本质力量,反而走向了启蒙的自我摧毁,使人处于深刻的异化状态之中。马尔库塞的技术理性批判思想提出一个著名的公式:技术进步=社会财富的增长=奴役的扩展,以此来揭示科学技术进步和技术理性发展的两重性——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 也变成了一种操纵和统治的力量,从而社会统治具有了技术的性质,人被消解到给定的秩序中,丧失了批判和超越的维度, 成为与现状认同的单面人或单向度的人。哈贝马斯则通过揭示科学技术向意识形态的转变指出科学技术具有二重性,并强调了科学技术这种新形式的意识形态是新的统治形式,具有“一种辩护的功能”。关于技术和技术理性的异化的原因,马尔库塞认为是现阶段的社会劳动组织方式出了毛病,哈贝马斯则认为是以工具合理性为特征的劳动的过度发展吞没了主体间的合理的交往行动,导致了交往行动的“不合理化”,从而使人全面物化,屈从于技术社会的统治。为此,二人分别确立了人本主义批判和交往行动“合理化”的目标。

第三,大众文化批判理论。

关于大众文化批判理论,霍克海默和马尔库塞曾表述过“肯定的文化”的范畴,认为在资本主义时代文化失去了否定和超越的性质,它通过为人们提供一个不同于现实世界的幻想的精神世界而平息社会的内在否定性和反叛欲望,通过使人在幻想中得到满足而美化和证明现存秩序,为现状辩护。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还提出了另一个概念文化工业,认为它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来欺骗大众,行使意识形态的统治功能。大众文化则是指借助电影、电视、广播、报刊、广告等大众传播媒介而流行于大众之中的通俗文化,它融合了艺术、商业、政治、宗教和哲学等功能,在闲暇时间内操纵广大群众的思想和心理,培植支持统治和维护现状的顺众意识,以行使社会欺骗的功能。这就使大众文化丧失了真正的文化或艺术所具有的个性和创造性,呈现出商品化和商品拜物教的特征。诚如实践派哲

- 39 -

20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笔记 学家日沃基奇指出的那样,真正的文化是生产性的和个体创造性的文化,是不可取代的、不可重复的个体的成果,而大众文化则是再生产的和无个性的、平均水平的、按一定成规的模仿,它是专职队伍的产品;真正的文化创造出要求改变现存世界的价值,而大众文化则对给定的现实歌功颂德。

第四,性格结构与心理机制批判。

新马克思主义以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为基点认为,性格结构和心理机制的异化是异化的文化力量和社会力量统治人所造成的消极后果,即人的主体性的失落。卢卡奇在《历史和阶级意识》中提出物化理论,指出商品拜物教的存在使人的关系变成了物的关系。由于物化对人的统治的结果导致了物化结构在人的意识和心理中的内化,形成了物化意识。这种物化的意识和心理结构的突出特征是使人消极地与物化现实认同, 丧失超越和批判的维度。马尔库塞在《爱欲与文明》中提出压抑性心理机制的概念,即使人屈从于现实原则、操纵原则和理性原则统治的心理机制。他认为, 在现代文明对人的压抑已经深入到人的存在的各个领域,人的存在方式和心理机制更加异化、更压抑性。要扬弃这种深层的异化,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人的生存方式,确立“非压抑性的文明”和“非压抑性的生存方式”,其根本点在于: 工作转变为消遣;性欲升华为爱欲。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中揭示了现代人“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在《自为的人》中批判了现代人“非生产性的性格结构”,在《占有还是生存》中剖析了现代人“重占有的生存方式”。并指出,要扬弃现代人的这种异化的心理机制,根本的出路在于确立“积极自由”的生存状态,而“获得这种自由的方法, 是自我的实现, 是发挥自己的个性”。

通过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发达工业社会的文化批判理论的内涵的揭示,我们可以发现,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理论对我们的现代化和社会转型有很多启迪。

其一,新马克思主义从马克思关于人和实践的基本理解,特别是异化劳动理论出发,对现代人和现代世界的深层文化异化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得出了关于人之主体性的积极的和建设性的结论。这是目前我们应当采取的文化价值态度。

其二,中国正处于由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过渡的社会转型时期,作为后发展国家,中国的现代化面临着深刻的文化精神的冲突。但以科学理性和人的主体性为内涵的现代化文化精神, 尽管可能带来负面效应,却是我们必须着力建构的。在这种意义上,如何能够既努力在中国民众中培养市场经济所需要的主体性和理性文化精神,又能尽力减轻和避免可能出现的负面效应,这是中国现代化所应解决的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

2.简要概括西方马克思主义技术理性批判理论的基本要点。

答:西方理性主义同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形成了技术理性主义文化信念。人们相信,人可以凭借理性把握和技术征服来无限地控制自然,增长人的自由和主体性,从而最终解放人。但在本世纪,技术理性主义文化信念开始发生危机。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带来物质财富和高质量的物质生活条件的同时,也导致人受制于自己的造物并丧失了超越的维度而陷于深刻的异化之中。在这种背景中,法兰克福学派的启蒙辩证法、单向度的人等理论直接指向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技术。

第一,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于40 年代发表的《启蒙辩证法》是法兰克福学派技术理性批判的

- 40 -

20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笔记 代表作。他们认为,以技术理性主义为核心的各种启蒙思潮非但没有增强人的自由和本质力量,反而走向了启蒙的自我摧毁,使人处于深刻的异化状态之中。

第二,马尔库塞关于单面人的理论表述了深刻的技术理性批判思想。他提出一个著名的公式:技术进步=社会财富的增长=奴役的扩展,以此来揭示科学技术进步和技术理性发展的两重性。他认为,在现代,科学技术不再是中性的,它在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 也变成了一种操纵和统治的力量。这种技术统治取代了传统的政治统治,使社会统治具有了技术的性质。由于技术统治采取的形式主要不是强权和暴力,而是越来越多的财富和消遣,所以它具有更大的合法性外观。人由此被消解到给定的秩序中,丧失了批判和超越的维度, 成为与现状认同的单面人或单向度的人。

第三,哈贝马斯通过揭示科学技术向意识形态的转变来展开他的技术理性批判思想。他明确指出,科学技术具有二重性:一方面,现代科学技术是“第一位的生产力”;另一方面, 科学技术成为一种新形式的意识形态,即一种新的统治形式。它由此而具有“一种辩护的功能”,其作用是“阻挠人们议论社会基础,从而维护现行制度,为之提供合法性的解释。”

第四,揭示了关于技术和技术理性的异化的原因。马尔库塞认为,导致技术理性成为一种极权主义统治力量的原因在于,现阶段的社会劳动组织方式出了毛病,否定理性被肯定理性所取代。而要消除技术理性的操纵统治功能,就要把价值整合到科学中,使科学技术具有一种内在的人本主义批判意识。哈贝马斯则认为,技术异化的原因在于,以工具合理性为特征的劳动的过度发展吞没了主体间的合理的交往行动,导致了交往行动的“不合理化”,从而使人全面物化,屈从于技术社会的统治。要消除技术异化,就必须以交往取代劳动的核心地位,确立交往行动的“合理化”。

总之,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都以确立人的主体地位为核心,对于消除技术异化提出了自己的设想。在这方面,南斯拉夫实践派的认识值得借鉴。他们强调,必须把技术的发展同社会的人道化和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使技术越来越成为一支人道主义的社会力量,而不是统治人的异化力量。一句话,必须确立一个根本的准则:“人是目的,而技术是手段”。

3.简要概括西方马克思主义性格结构和心理机制批判理论的基本要点。

答:西方马克思主义以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为基点,认为,性格结构和心理机制的异化是异化的文化力量和社会力量统治人所造成的消极后果,即人的主体性的失落。因此,他们从不同方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性格结构和心理机制批判理论。

第一,卢卡奇在《历史和阶级意识》中提出物化理论,指出商品拜物教的存在使人的关系变成了物的关系。由于物化对人的统治的结果导致了物化结构在人的意识和心理中的内化,形成了物化意识。这种物化的意识和心理结构的突出特征是使人消极地与物化现实认同,丧失超越和批判的维度。

第二,马尔库塞在《爱欲与文明》中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出发,提出了压抑性心理机制的概念,即,使人屈从于现实原则、操纵原则和理性原则统治的心理机制。他认为, 在现代文明对人的压抑已经深入到人的存在的各个领域,人的存在方式和心理机制更加异化、更压抑性。要扬弃这种深层的异化,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人的生存方式,确立“非压抑性的文明”和“非压抑性的生存方式”,

- 41 -

20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笔记 其根本点在于:工作转变为消遣;性欲升华为爱欲。

第三,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中揭示了现代人“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在《自为的人》中批判了现代人“非生产性的性格结构”,在《占有还是生存》中剖析了现代人“重占有的生存方式”。弗洛姆认为,无论作为个体的人,还是作为群体的人类,在其演化进程中都经历着个体化过程。在这一进程中,人获得了日渐增大的自由和创造性空间,但同时也变得孤独和无助,于是,逃避自由就成为现代人的心理机制。弗洛姆具体分析了现代人逃避自由的各种表现形式,如以虐待狂和受虐狂的共生为表现形式的极权主义,攻击性和破坏性,顺世与随俗等等,并指出,要扬弃现代人的这种异化的心理机制,根本的出路在于确立“积极自由”的生存状态,而“获得这种自由的方法, 是自我的实现,是发挥自己的个性”。

4.比较分析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同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并揭示西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的独特性。

答: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具有深刻而鲜明的战斗性和革命性。他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意识形态、文化观念等所做的全方位批判,在批判的深刻性和彻底性上无人能比。特别是在1844年的“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了著名的异化劳动理论,并以这一理论基点出发,提出了以扬弃异化,消灭私有制,恢复人的自由自觉和创造性的本质,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主要内涵的共产主义理论和实践哲学构想。

西方马克思主义从“劳动异化”理论和人的本质和人的存在的视角出发,也强调哲学的彻底的批判本性,即真正的哲学所应具有的发自人的实践之创造本质的革命本性,这是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马克思学说的共同特征。这是因为,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和实践哲学构想是全部人本主义新马克思主义的最根本的理论基础,而卢卡奇的物化理论、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列菲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布洛赫的希望哲学和乌托邦精神、南斯拉夫实践派的实践哲学、布达佩斯学派的激进哲学、科西克的具体辩证法等,也都是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在20 世纪的具体应用。

但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同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并非没有差别。这主要表现在,马克思更多地把人的异化状态同资本主义时代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阶级属性联系起来,因此,马克思学说的批判主题更多地集中于政治层面和经济层面,集中批判资本主义的政治压迫、经济剥削,以及资本主义劳动的非人道化;而新马克思主义虽然也对现存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进行批判,但其批判主题更多地集中于文化层面,他们致力于揭示发达工业社会条件下意识形态、技术理性、大众文化等文化力量从人之创造物转化为统治人、消解人之主体性的异化力量的状况。

西方马克思主义在批判主题上的转变与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直接相关。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是阶级对立和阶级冲突异常激烈的时代,各种矛盾都集中于政治和经济层面,而在20 世纪人类经历了深刻的文化冲突和文化危机,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理性的过度发达,在促进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社会财富急剧增长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破坏和人与人的异化的加剧,人不但面对着阶级冲突和阶级矛盾,而且更加普遍地经受着异己的文化力量对人的束缚和统治,因此,文化层面开始从历史进程的深处凸现出来,成为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点。在这个意义上,新马克思主义把批判理论的主题转到文化层面, 是在20 世纪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异化理论的一种拓展,也是它

- 42 -

20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笔记 的独特性所在。

5.比较分析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同现代人本主义文化批判理论的异同点。

答:早在19 世纪下半叶,在现代西方哲学中占主流的人本主义思潮就已经从人的存在的视角开始了对发达工业社会的文化批判。克尔凯郭尔以“孤独的个体”来揭示现代工业社会条件下人的存在境遇,他关于现代人的恐惧、厌烦、忧郁、绝望的生存状态的分析深刻揭示了各种异化的文化力量对人的统治。这一分析开了20 世纪存在主义文化批判理论的先河。尼采的权力意志论则把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在西方工业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技术理性文化,指出,正是由于人们对现代科学技术时代“上帝之死”的麻木不仁和对科学技术的过分迷信导致了理性文化对人的普遍统治,现代人成为普遍退化的文化之中的无主体性的、非批判的“芸芸众生”。

到了20世纪,胡塞尔晚年从科学世界和逻辑世界向前科学的“生活世界”回归,并从生活世界出发批判技术理性文化和实证主义对人的普遍统治,企盼以此来超越现代文化的危机和现代人的异化状态。海德格尔、萨特、雅斯贝尔斯等所代表的存在主义思潮是20 世纪最有影响的人本主义哲学流派,他们对发达工业社会的文化批判最为激进。例如,海德格尔自觉地把“此在”即人的存在置于本体论的核心,通过对“此在”的在世,特别是“日常共在”的剖析,揭示了无主体性的现代人即“常人”的闲谈、好奇、两可的“沉沦”状态和孤寂、烦恼、畏惧、绝望的异化状态,深刻地展示出各种异化的文化力量对现代人的统治。韦伯等关于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分析,的确可以说文化批判是现代人本主义思潮的基本主题。

因此,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和现代人本主义文化批判有着共同点和一致性:二者都兴起于现代工业社会条件下理性文化陷于深刻危机的背景之中,都致力于剖析技术理性、意识形态、大众文化等异化的文化力量对人的主体性的消解和现代人普遍物化和异化的存在境遇,其宗旨都是人对异化的文化力量的拒斥和反抗,以及人对自身命运的把握。此外,现代人本主义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例如萨特把存在主义同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形成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流派——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但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和现代人本主义文化批判之间,也由于基本哲学立场上的某些不同而存在着差别。这主要表现为,在人的命运和前景问题上,现代人本主义思潮带有强烈的悲剧色彩,而西方马克思主义则相对表现出乐观的信念。此外,虽然现代人本主义的文化批判也强调人对异化境遇的超越和人的自我拯救,但是,这些哲学家更倾向于把异化和物化视作人的生存结构中不可根本扬弃的要素,这就使得悲剧意识与人的存在和人的命运有着不解之缘;而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虽然也常常把异化同人的存在结构联系起来, 但他们对人超越物化,扬弃异化,并作为自由自觉的主体而生成的前景往往怀有相对乐观的信念,由此, 他们对关于未来社会的理性设计也具有更大的兴趣。

6.比较分析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同后现代主义文化批判理论的异同点。

答:产生于20世纪50—60 年代,以德里达、福柯、利奥塔德等人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思潮从根本上说是作为现代工业文明的主导性文化精神的激进否定和对立面而出现的。后现代主义认为,现代工业社会出现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和人与人关系的异化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工业社会所赖以生

- 43 -

20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笔记 存的主导性文化精神,即以技术理性和人本精神为主要内涵的现代主义,因此,解决问题的途径应是从根本上超越这一现代主义。例如,最激进的后现代主义代表人物德里达认为,传统文化精神的本质特征在于固守一种逻辑中心主义,它设定世界存在一种深层的、供认识去追寻的终极价值和确定的真理,正是这种逻辑中心主义以及相伴随的过度发达的人之主体性导致了工业社会的各种负面效应,因此,解构哲学的任务就在于从根本上否定逻辑中心主义,放弃对深层的终极价值和真理的追求,并在解构他者的同时,也达到人之主体性的自我解构。

基于这种立场和态度考虑,后现代主义同西方马克思主义有一些共同之处,主要表现在它们均以发达工业社会为批判对象,并且都从文化层面上展开这一批判。但是二者之间在批判的价值学维度上和对人之主体性的态度上也存在着根本差别: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家批判现代世界的物化和异化,其宗旨是消除妨碍人之主体性的异化力量,真正确立人的自由和主体性,这从卢卡奇的阶级意识、布洛赫的希望哲学、马尔库塞的“非压抑的生存方式”、弗洛姆的“积极的自由状态”、萨特的自由理论、实践派的实践哲学等可以清楚地看出;而后现代主义思想家批判发达工业文明的理性精神的宗旨则不仅要消解启蒙理性精神所建构的外部世界的结构,而且要从根本上消解人之主体性。正因为这一价值态度上的根本对立,才有了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哈贝马斯同后现代主义者利奥塔德之间关于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著名争论。

7.施密特在《马克思的自然观》中是如何分析马克思自然观的主要特征的。

答:在本书序言中,他明确指出:“马克思的自然观与其他各种自然观的区别首先就在于它的社会历史特征。”这种社会历史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第一,马克思把自然看作一切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的首要来源,从一开始就在与人类活动相关的意义上来看待自然的,也就是说,马克思强调自然为社会所中介。

第二,马克思在强调自然被社会所中介的同时,并不否认自然界对于人类的“优先地位”,即并不否认自然界对于人和人的意识的先在地位。

第三,马克思非常强调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应当重视物质自然界自身的规律。并且“人化世界”也具有客观性和规律性。

最后,在施密特看来,作为马克思的自然观的本质特征的、真正反映马克思在哲学领域中实现的革命变革的,并不是对自然界的优先地位的承认,而是提出了自然由社会所中介的思想。

8.简述施密特对“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论述。

答:施密特在《历史与结构》中对西方马克思主义中的科学主义思潮,特别是对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点作了批判性的总结。

第一,施密特首先肯定了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他认为阿尔都塞学派对马克思的解释没有彻底抹煞历史。因为结构主义者反对进化论者历史认识包含着真理的因素,而马克思在19世纪40年代开创的新的历史科学也是反对进化论者的历史认识的。马克思不仅反对所有把自然和历史,以及把认识它们的模式割裂与对立起来的倾向,而且否定了关于存在着某种纯粹内在的“事件进程”的见解,同时马克思提出了世界历史并不总是存在的观点。也就是说,马克思不仅仅关心物质生产

- 44 -

20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笔记 的不平衡的发展,而且还关心他在现实的社会关系中所碰到的大量的不均衡和分裂。这导致了马克思去注意关于偶然与必然的复杂的辩证法。因此施密特批判了葛兰西的绝对历史主义。

第二,施密特揭露了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错误。他认为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解释是一种科学主义、反黑格尔主义和反历史主义的解释。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论、历史科学具有历史-结构的双重特性,但是阿尔都塞学派从片面地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论是“无历史的结构”,在强调“结构”特性的同时也否定了它的“历史”特性。

第三,在施密特看来,阿尔都塞学派主要是以《资本论》为依据的,只要论证《资本论》是历史与结构的统一,是历史与逻辑的统一,阿尔都塞学派的马克思主义的整个解释就站不住脚了。施密特《历史与结构》的意义在于,它鲜明地提出了“无历史的结构”还是“无结构的历史”的问题,既批判了把马克思主义解释成是“无结构的历史”的倾向,又批判了把马克思主义解释成是“无历史的结构”的倾向,论证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与结构的统一。

9.简述马尔库塞的“发达工业社会批判理论”。(《文化的肯定性质》、《爱欲与文明》、《单向度的人》)

附:20世纪文化批判理论的一种演进思路

异化理论、物化理论、技术理性批判——20世纪文化批判理论的一种演进思路

我们在市场经济建构开始走向深化的时刻,有必要更深入地研究以法兰克福学派的技术理性批判为代表的现代文化批判理论,以获得某种有益的启示。

法兰克福学派技术理性批判理论的形成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而是有着深刻的文化和理论背景。从理论渊源上讲,法兰克福学派的技术理性批判理论继承了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的本质精神,但是,从异化理论到技术理性批判在批判主题上的转换的完成,则是以西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卢卡奇的物化理论为中介的。因此,我们有必要揭示从异化理论到物化理论,再到技术理性批判理论的演进逻辑。

⑴思想渊源:马克思的异化理论

在近现代哲学演进过程中,曾有一些哲学家从不同的角度探讨过异化问题。例如,黑格尔曾阐述过客观精神的异化,费尔巴哈曾描述过宗教的异化,而青年马克思则主要关注人的本质活动——劳动的异化以及这种异化所带来的非人化的后果。马克思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系统表述了著名的异化劳动理论。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内含着一种深刻的文化哲学视野,可以成为20世纪人类应付文化—历史困境的重要的文化批判精神。

《博士论文》——自我意识——莱茵报时期——国家和政治制度,市民社会是国家和政治制度的基础和决定力量——经济学和哲学手稿——造成市民社会自我分裂和异化的根源在于人的本质活动的异化,由此,马克思表述了著名的异化劳动理论。马克思从四个基本方面揭示劳动异化的规定性——劳动产品的异化、劳动活动本身的异化、人的本质的异化、人与人之间的异化。

劳动产品的异化属于“物的异化”,它只是异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而劳动活动本身的异化和人

- 45 -

20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笔记 的本质的异化属于人的“自我异化”,它是异化的深层规定性和实质。因此,马克思指出,要变革不合理的世界,实现人的解放,最根本的问题不仅仅在于改变财产的占有方式,而在于从根本上扬弃劳动活动的异化本性,恢复人的本质活动的自由自觉的和创造性的本性。在这种意义上,马克思把共产主义的实现同异化的扬弃联系起来,称共产主义是“实践的人道主义的生成”。由此可见,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从根本上讲是一种以人的生存方式为关注点,以人的解放为核心的批判的、革命的、实践的哲学。如果我们把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放到19至20世纪人类历史和人类文化演进的大背景中加以关照,可以发现,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的历史地位具有两重性。

首先,在异化理论中,马克思把人的实践活动理解为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的现实基础,把人的生存方式的改变,即异化的扬弃置于人类解放的核心。因此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蕴含着一种深刻的文化哲学立场,它成为20世纪发达工业社会条件下的文化批判的重要依据。

其次,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虽然包含着深刻的文化批判维度,但是它只是一种隐性的文化哲学理论,而在外显的层面上,马克思的关注中心更多的是对现存社会的政治、经济批判,而较少地思考文化层面的冲突和异化问题,即普遍的文化力量对人的异己统治问题。

这样,当20世纪的批判思想家面对着日渐显露的文化危机和文化冲突时,他们的确可以从马克思异化理论的文化哲学维度中吸取深刻的文化批判精神。但20世纪的异化现象与19世纪的异化现象又有着很大的不同,现代人所面临的根本问题已不只是由于具体劳动产品对人的异己统治而引发的经济和政治困境,而且越来越表现为由于技术、意识形态等普遍的文化力量对人的异己统治所导致的文化—历史困境。因此,在20世纪的历史条件下,可以弘扬马克思异化理论的文化批判精神,但不能简单地照搬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具体批判主题,其中必须完成从马克思时代的政治经济批判到20世纪技术理性统治时代的文化批判的主题转换。我们发现,这种转换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卢卡奇的物化理论为中介完成的。

⑵理论中介:卢卡奇的物化理论

卢卡奇通过对韦伯、席美尔等人的理论和马克思《资本论》中商品拜物教理论的研究而形成关于物化和物化意识的理论的。他的物化理论同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相比具有某些方面的新意。一方面,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和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在本质精神上是一致的,都致力于批判现代人的生存困境,恢复人的自由自觉的和创造性的实践本质;但是,另一方面,卢卡奇的创新之处在于,他把物化同近现代社会的理性化进程结合起来,从而确立了不同于马克思异化理论的批判主题,即对技术理性等异己的文化力量的批判。正因如此,可以认为,卢卡奇的物化理论构成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同20世纪文化批判理论之间的中介。我们可以通过具体分析卢卡奇的物化理论来展示上述分析结论。

卢卡奇认为,商品拜物教现象正是现代人的物化现象,它使商品结构中物的关系掩盖了人的关系,或者说,它使人的关系变成了一种物的关系。卢卡奇指出,物化现象“有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从客观的方面看,一个充满客体和事物之间的关系世界拔地而起(商品和它们在市场上的运动)。控制这些客体的规律的确渐渐地被人们所认识,但即使这样,他们仍然把它作为能产生自身力量的隐蔽力量与之相对抗。这个人可以利用他所掌握的对自己有利的规律知识,但是他不能通过自己的

- 46 -

20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笔记 活动来改变这个过程。从主观的方面来看,在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的地方,一个人的活动成了与他自己相疏远的东西,一个人的活动变成了附属于社会自然规律的人类以外的客观商品,人的活动肯定是按消费品那样独立于人的方式。”卢卡奇关于物化的客观方面和主观方面的规定性的这些论述同前述马克思关于“物的异化”和“人的自我异化”的论述加以联系和对比,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卢卡奇物化理论和马克思异化理论在本质上的一致性。

其次,卢卡奇最具特色之处在于,他不是一般地分析传统劳动过程中以劳动产品对人的统治为表现形式的异化现象,而是把物化同现代社会的理性化过程结合起来,从技术理性对人的主体性发展的负面效应的视角揭示现代社会的物化现象。在这方面,卢卡奇吸取了韦伯的理性化理论和席美尔的物化思想,从很多方面分析了理性化生产过程和社会机制对人的文化统治,即技术理性时代各种社会文化力量对人的主体性的消解。

卢卡奇所表述的理性化时代的几种物化形式。

人的数字化。人的数字化亦即人的符号化或抽象化,这是现代人所面临的一个重要的文化困境,它的产生与人类社会的理性化进程直接相关。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依托的社会理性化进程并未像人们期待的那样成为解放人的力量,相反,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这一进程导致了人的主体性的失落和人在机械体系中的抽象化和数字化,卢卡奇把这一现象归结为物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专门化、理性化的生产体系和社会机制取得了超人的自律性,劳动者被整合到自律的机械体系之中,变成了抽象的数字,失去了主体性和能动性,其活动变成一个专门的固定动作的机械重复。

主体的客体化。与理性化过程中人的抽象化和数字化密切相关的物化现象是主体的客体化,即人由生产过程和社会历史运动的自由自觉的主体沦为被动的、消极的客体或追随者。

人的原子化。理性化和机械化时代的另一重要的物化形式便是人的原子化,即人与人的隔膜、疏离、冷漠,人与人之间丧失了统一性和有机的联系,变成各自孤立的、被动的原子。

通过对人的数字化、主体的客体化、人的原子化等物化形式的剖析,卢卡奇比较深刻地展示了发达工业社会条件下由于工具理性或技术理性的过分发达而导致的人的文化困境。同马克思相比,卢卡奇更加注重从人的活动方式本身,即从文化层面来展示物化结构和物化现象的负面效应。从这种意义来看,卢卡奇的物化理论一方面在20世纪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深化了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另一方面也开启了法兰克福学派以技术理性批判为主要形态的文化批判思路。

⑶典型范例:法兰克福学派的技术理性批判

马克思异化理论所蕴含的以人的存在为依据、以人的解放为宗旨的文化批判精神,经过卢卡奇物化理论这一中介,在20世纪的文化危机背景中被当代一些思想家转换成以发达工业社会的技术理性统治和技术异化为对象的文化批判理论。

法兰克福学派思想家把马克思异化理论的文化批判精神同卢卡奇物化理论的批判主题结合起来,形成了以发达工业社会为背景的独特的文化批判理论:技术理性批判。

从技术理性批判的基本视野出发,法兰克福学派成员又进一步展开了意识形态批判、大众文化批判、性格结构批判、心理机制批判等文化批判主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批判理论。而其中

- 47 -

20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笔记 技术理性异化是他们要解决的最根本的异化问题。这样,法兰克福学派成员都致力于揭示技术和技术理性异化的根源,并提出了不同的扬弃技术异化的方案。

【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概述 一、一种概念阐释

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企图以一种互补的结合性方式实现对马克思主义和存在主义的双重超越,即二者都融入和吸纳对方的哲学原则,以期建立一种更完整、更准确地阐释人、阐释人的存在、阐释历史的哲学理论。换句话说是马克思主义的存在主义化和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化。

二、一种特征分析

1.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强调主观性的基本原则。主观性是人本主义哲学原则的核心与灵魂,它从主体-精神的维度、意义的维度、生存的维度来诠释一般存在的结构、历史存在的结构、个人存在的结构。

2. 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是存在主义向历史哲学层面的转向。存在主义是关于人的形而上学,是一种生存本体论,但不是展开在人的现实和历史层面上的生存本体论。人的纯粹虚无性也就是人没有了现实性,那还要自由干什么?于是转向人的物质性存在,转向共在的主体间性世界,转向人的现实生存处境、这就是人的历史性存在。

3.主题特征就是异化与自由。因为异化(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等现实生存状态的异化)与人的自由本性构成了人之存在的两歧。

4.认同与强调总体性的辩证法。主客体统一的辩证法由卢卡奇开创,也是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阐释历史人学的主要方法和基本立场。强调主客体相互作用和主体性与和主观性原则,尤其是主体对客体的超越和否定,是人之自由的本性的体现,也是人超越异化、走向自由的动力和途径。(想一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这个问题,思维不仅反映存在,而且具有超越的功能,这里面既有认识论、价值观、真理观、历史观,又有真善美的不断扬弃的过程。)

三、一种发生学分析 1.现实的逻辑

也就是历史背景,20世纪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人的生存危机与人的问题。

生存的物质性与精神性的失衡——人成为单纯的经济动物,追求高效率生产、金钱和财富;科学的实用价值抛弃了善与美、陷于傲慢与偏见;艺术丧失了独立性,成为经济活动的附属物;信仰和精神的家园被物欲横流的社会所摧毁。

生存的主体性与客体性的错位——人成为自动化机器的附属物,心理生活和情感活动丧失独立性,成为消费社会和大众文化的控制物;官僚体制和国家机器使人变成了按钮和齿轮。

主体间的疏离与冲突 法西斯战争的影响。

- 48 -

20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笔记 2.理论的逻辑 存在主义哲学发生理论困境——尼采、克尔凯郭尔奠定了存在主义哲学的基本格调——海德格尔、雅斯贝尔斯、萨特确立了存在主义体系——特点是反思哲学生存论、指归个体的存在价值、归宿于悲观的命运——需要关注人的现实历史问题,反对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思潮——马克思理论的二重性被发现——现代西方哲学的总体进程是人本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生存论。

3.方法的逻辑

双向吸收、但是以哲学的主体化和人本化方法为主导。 四、一种类型学分析

萌芽:马尔库塞——弱化:裂肺伏尔——吻合:梅洛·庞蒂——彰显:萨特 ●萨特的存在主义——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彰显形态 一、从存在主义到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1.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存在与虚无》1943 ⑴人的存在与自由。

萨特所理解的自由首先是存在论和本体论上的。

第一,存在的本质来源于对现象的把握,而现象则根源于人的纯粹意识。纯粹意识不断地对存在展开,并通过这种展开显现自身,因此自身就是虚无的状态,是不断超越的主体性。纯粹意识显现存在就是存在本身的不断虚无化。

第二,自在存在和自为存在。自在存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绝对存在,没有理由和原因、偶然而荒诞,存在就是存在,它的本质是固有的。自在存在就是自然的存在和物的存在,这种荒谬的存在只有进入自为存在的关联中才能获得意义。自为存在虽然依托于纯粹意识,但是具有超越性。纯粹意识的不断敞开就是否定和超越不断发生的过程,它悬而未决并永恒的延期,却指向未来。也就是具有一种时间性。

第三,人的存在先于人的本质。物的本质先于它的存在,是人赋予和创造的。人相反,存在在先,本质是由人自己创造的。主观性是人类活动和全部生活的出发点,它是人类的生活成为可能。但是自由不是人创造的,它就是人的存在,先于人的本质。

⑵自由与处境

处境范畴的含义较为广泛,但是处境并不构成对自由的限制,而是自由得以体现的条件和前提,没有障碍就没有自由,没有存在就没有对存在的超越。自由只有从给定的一个处境出发,然后使这个处境虚无化,即否定、超越、脱离这个处境才能实现自身的自由。

⑶个人与他人

第一,我的存在是在发现他人的存在时自我发现的。第二,自我与他人总是处于否定性的关系之中。他者总是处于客观性的地位,但是人的形象本身却是由他人来塑造的。

- 49 -

20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笔记 评价:年轻的萨特强调自由的绝对性和个人性,致使自由意味着一种对抗和否定。自由远离人的主体间性的共同性关系,因此只是一种主观的决断态度。自由的绝对和普遍性还意味着失去了具体的历史性和可能性,自由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如何与社会群体关联?

2.萨特的哲学转变——《辩证理性批判》1960

这部著作使萨特的哲学视野从本体论转向了历史理论,从抽象的哲学人类学转向了历史人学,从一般的生存伦理转向具体的历史实践。历史转向就是历史人学的定位。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阐明了,人的自由之间的相互依赖。1946年的《唯物主义与革命》批判唯物主义的历史决定论。1952年《共产党与和平》标志着萨特的真正转变,发现了历史的客观性因素对人具有决定性的制约作用,也就是历史的总体性具有决定力量。《辩证理性批判》最终完成了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建构。

二、历史人学的基本构架 1.历史人学的方法论思路

萨特的历史人学方法论有三个相互联系西的层面:中介方法,前进-追溯法,总体化方法。三种方法在总体上可以称之为辩证的人学方法或者人学辩证法。

第一,中介方法就是通过寻找具体的人和历史条件之间相互作用的中间环节和因素,从而达到对各种历史现象进行准确把握的方法。这是一种历史认识方法,出发点是人的具体活动,指向却是揭示人的存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例如人的童年的经历、家庭、周围的直接环境、个体的心理及情感、两性关系等,都是人的生存关系和社会发展的中介因素。这里萨特批判了马克思主义对中介因素的忽视,因为历史的基础就是建立在个人的行动和实践之上。也就是说,中介方法强调人和人的实践的历史重要性。

第二,前进-追溯法是存在主义人学方法、弗洛伊德主义精神分析方法和马克思主义历史分析方法的结合。也就是在对历史的整体化估计中,要充分考虑到历史中个人的地位、作用和影响,不能脱离人的活动、劳动、需要和激情来理解历史。这种“双向往复”的方法在时代中确立人的经历,在了解个人经历中确立对时代的认识。

第三,总体化方法就是从具体的整体出发来研究历史、揭示历史,也就是整体化方法。萨特认为马克思的方法论就是在细节和整体的联系中来研究具体历史事件的。但是这种总体化方法最后因为抛弃了具体的人而成为一种普遍性的轮廓,这就需要用中介方法和前进-追溯法来补充,也就是用存在主义和精神分析的方法来补充。

从以上可以看出,萨特的方论建构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它不仅对具体的历史问题具体分析,而且引入结构主义和精神分析方法来深化对历史的认识,体现了一种科学的综合。另外也对机械教条的马克思主义进行了批判。但是把个人活动视为历史活动的绝对起点,这种方法只能陷于抽象性的逻辑,具体性和总体性也就无从实现了。

2.历史人学的基本阐释

萨特的历史人学主要是探讨人的自由的历史可能性问题。对此,他在历史的人学辩证法、历史

- 50 -

20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笔记 的展开机制以及人类关系的具体历史形态等层面阐释了他的历史人学构想。

第一,历史的人学辩证法旨在考察历史的可理解性。萨特认为,辩证法首先是一个形成过程中的统一体的真正运动,这种辩证的运动和整体化就是历史。也就是说,历史之外不存在辩证法。历史的辩证法构成了辩证理性的合理有效限度。具体说就是,辩证法与人有内在的关联,辩证法必然是实践的,必然是由人的活动形成的总体化。因此,历史辩证法的基础和来源就是人的实践。

在萨特看来,实践首先是主客观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主观性和客观性之间的矛盾作用,是主体与外在的客观环境关系的展开;其次实践是主观性对客观性的超越,也就是实践主体的主动构成作用;再次,实践主体的超越能力取决于他的计划能力,也就是按照某种合目的性的需要,在一定条件的基础上,理解、洞察和改造客观世界。

对主观性超越能力的强调也就是对历史制约作用的承认,历史的制约作用使实践展示为自由和惰性的双性结构,也就是匮乏-异化结构。因此历史辩证法就要强调实践的个体性本质,也就是个人通过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创造了辩证法,在这个意义上,萨特提出了“全部历史辩证法寓于个人实践”的论断。

可见,历史辩证法的全部实质就在于整体化,整体化运动就是在个人实践基础上展开的具体的历史。

第二,历史的展开机制就是探讨历史的发生问题。萨特认为,实践是历史的真正起点,历史的发生就是人进入到实践领域并展开人与物质世界、人与人之间的某种相互作用关系。人类历史就是人以实践的方式实现自身生存的历史。

萨特具体讨论了实践何以可能的问题。首先匮乏的普遍性存在给人类生存带了根本性的制约,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需要,在人类历史的展开过程中,新的需要不断产生,新的匮乏也就不断出现,匮乏与需要之间的张力关系决定了人必须在自身和物质世界之间进行实践活动。因此实践是对匮乏的克服,历史也是对匮乏的克服,匮乏成为历史生成的可能性前提。

但是人类在克服匮乏的过程中也形成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构关系和社会政治结构。在这个矛盾关系中,冲突和否定性的关系就形成了异化关系的历史格局。因此萨特认为,匮乏是人与环境和人与人之间多元复合的否定统一关系,匮乏结构引起了双重异化。第一种异化是人与物的异化,也就是在实践过程中,人与物接触染上了物的特性,物对人有一定制约作用,例如砍伐森林引起水灾、贵金属增长导致贫困等,都是实践的反合目的性。这种反实践的辩证法在萨特那里称为“实践-惰性领域”,它表明人的历史有非人的一面,历史总体化是一种否定的统一关系。第二种异化是人与人的异化,也就是在对物的占有上,实践具有反人类(反对他人)的性质,由此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异化。

第三,人类关系的具体历史形态

萨特试图通过“实践集合体理论”来分析、揭示各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形态以及实践中各种不同的自由特性和惰性表现,从而在各种关系的分化和整合、统一和张力、矛盾与冲突中把握历史。

首先,萨特区分了集合和群体。虽然二者都是人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关联,但是集合是众多个

- 51 -

20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笔记 人的惰性聚合,它是个“系列结构”,是社会性的基本类型,个体之间没有共同的利益,更没有共同的行动,在这种状态下,自由只是个人实践的事情;群体则是基于匮乏和需要基础上形成的共同的实践关系,是对集合关系的否定。群体代替集合是一种历史必然性,也具有自由的特性,但是由于依然摆脱不了匮乏-需要-实践-惰性的结构,因此具有了自由的限度和匮乏-异化的历史格局。这里,个体是作为自由的主体被“中介”到整体化行动中的,因此群体中的个人都是我,群体实践是共同的实践,集合则是个人的消极聚合,集合中的个人都是他人,由此群体构成了人的关系的高级形态。

其次,萨特又对群体的不同样态进行了探讨。在萨特看来,群体的初级形态是“并合群体”,它是个人为了克服外界压力,由集合融合成集团而采取共同的行动的群体,它是一种“自由的突然复合”,极其不稳定,当危险解除就恢复到集合状态了,例如1789年法国大革命就是这样。为了克服“并合群体”的解体,于是出现了有组织的群体,它通过誓言来保证实践的持久性,但是个人自由就会丧失,只有公共的自由,为了实现这一点,暴力和恐怖就会随之出现,最后形成了机构性群体。在机构性群体中,人们在制度性规范和登记化的结构中时刻受到权威的强制性支配和统治,个人失去了自由的本质,自由实践为惰性实践所取代,从而人陷入了深重的异化。官僚国家就是强权统治的范例。

历史的辩证法就是这样,实践在解决匮乏的过程中产生了压迫,自由成为人的新的匮乏,对自由的渴望使人们皆合成新的并合集团,不断地进行反抗和斗争。(插一句题外话:那么人的精神性在哪里?萨特说着说着怎么就把个人的感情、激情、性关系都丢了?)

从以上几个方面基本上可以看出,萨特的历史人学构想是在历史条件下探讨人的自由的可能性问题,其结论必然是人在群体关系中必须相互依赖和共同实践,只有超越“实践-惰性”结构,人类才能摆脱异化,走向开放性的自由。

●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弱化形态 一、关于自然的哲学阐释——《辩证唯物主义》1938 列斐伏尔遵循本体论范式阐释自然的存在:

1. 列斐伏尔从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人化自然的思想以及“存在本体论”的视角出发,认为,处于人类活动中的自然具有主观和客观双重属性,即自然界本身是无动于衷的,只有人类的活动才是自然界的存在具有意义。正是这一主体性思路,批判了辩证唯物主义对自然的纯客观主义理解。

2.尽管列斐伏尔强调主观性,但是他认为人化自然仍然有自身的规律性,它给人类提供了自由的同时,也制约了人类的自由。

3.“人类的本质首先是抽象的潜在物”,它只有通过自己的活动来解决自身与自然界的矛盾,但是在人类产生的过程中,人类不断脱离自然界和自然的统治,但是同时也是被自然日益制约。这是因为人类创造的自然本身有了自己的“决定论”,它对抗人的实践。

4.从马克思“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的思想出发,列斐伏尔认为人的异化根源在于人的

- 52 -

20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笔记 创造性本质,而人的创造性本质又导致人的异化展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中。列斐伏尔据此推断,人类活动的目的永远达不到。

从上可以看出,列斐伏尔的自然观突出了存在主义的主题,即人的存在困境和人的生存的悲剧性命运。

二、关于人的本质的哲学分析

在列斐伏尔看来,人的本质存在于三个层面:

首先是,人的生存是一种对象化活动。自然之所以成为人化自然,成为生存的关联物,就使人的这种对象化活动的本质。但是人的创造性实践也引发了人与自然的对立,产生自然对人的反向制约,导致了人的异化。

其次,人的生存是一种集体性的共同生存。也就是说,人的本质根源于人类社会的共同实践和社会的总体进程。人的社会性对于人而言是一种真正的本性。但是列斐伏尔同时强调了个人的地位与价值,个人离不开集体,也不应该消融于集体,个人与社会要统一。

第三,人是一种总体性的存在。总体性包含人的对象化实践活动和人的生存的集体性,因此总体性表现为个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主体与客体的统一、生物性与人性的统一、活动与产品的统一等。但是总体性的最大特征就是“未完成性”,它总是处于不断实现、不断完成的历史过程中。因此人的总体性不仅意味着统一性,还包含着过程性。

列斐伏尔关于人的本质的哲学分析实际上就是“总体的人”的理论。他反对抽象地探求人的本质,而是把人置于社会和历史中,同时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否定性统一,有很大的合理性。

三、异化理论

列斐伏尔致力于揭示人的存在状况和历史命运,尤其是资本主义时代人的状况和命运,而这一切是他通过“异化理论”的表达而展现的。列斐伏尔的异化理论散见于《辩证唯物主义》、《日常生活批判》等著作中,总的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列斐伏尔在哲学层面上规定了异化的本质,即人的生存异化。在他看来,异化是人的存在矛盾辩证法的一个方面,是辩证法的必然性在人的身上的一种发展形式。具体说就是人的产品和人的力量成为外在化的东西,造成了人本身的自我剥夺、分裂、疏远,所以异化就是人的生存矛盾。

第二,列斐伏尔对人的异化现象作了细致的分析。

首先是人的一般异化。列斐伏尔认为,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中,人作为自然物的客体性经常受到自然界的威胁,例如受到其他生物的进攻;另一方面,当人类成为主体性存在的时候,虽然超越了自然,但是在创造性实践过程中生产的产品也形成了新的自然,并对人起神一样的作用。因此“人性化”同时也意味着自我分化和自我割裂。这就是人的一般异化状态。

其次是现代社会人的异化。在他看来现代社会人的异化无处不在,表现形态也各异: 有需要的异化——对金钱的追求成为至上的目标,物欲横流成为社会的主要现象,人成为经

- 53 -

20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笔记 济动物;

有个人与社会的异化——人本来是一种社会性的存在,但是人在社会中不但获得不了自己的本质,而且陷入了与社会的分裂之中,一切都变成了个人性的东西;

有思想观念的异化,也就是人的意识的异化,人无法认识社会现象,歪曲和颠倒事物的本来秩序,盲目崇拜上帝、命运和形而上学的真理观;

有技术异化——技术本来是人类创造性实践中罚没的用意实现人的本质的东西,如今却在渗透到各个生产环节的技术生产线上抹煞了人的个性、自由和主动性、创造性;

有日常生活的异化,日常生活本来是人的本质和创造性实践的领域,但是各种异化破坏了人的日常生活的基础,压抑了人的本能。

总之,异化真是无所不在。

第三,列斐伏尔对人的异化根源作了深刻的分析。

首先,异化根源于“人是自然存在物”这个性质。列斐伏尔认为,“人类的本质首先是抽象的潜在物”,也就是人的自然性和客体性决定了它总是要受到自然界的威胁,这是人的普遍性的异化遭遇。

其次,人的创造性本质为异化提供了基础。从马克思“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的思想出发,列斐伏尔认为,人类通过自己的活动来解决自身与自然界的矛盾,但是在人类产生的过程中,人类不断脱离自然界和自然的统治,同时人类创造的自然本身也有了自己的“决定论”,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不断的分裂中,人自身也处于不断分化的状态下。异化程度也就越来越深。

再次,异化的历史根源在于私有制,因为财产占有的历史必然性进一步导致了异化状况的深化。 列斐伏尔对异化根源的分析极为重要,因为异化根源有的是历史根源,有的是人类的存在命运,因此克服异化的途径也就不同。

第四,列斐伏尔指出了克服异化的途径,即超越资本主义社会人的生存方式和存在状态,以“总体的人”为目标,展开对资本主义社会种种异化现象的批判,尤其是进行日常生活批判,克服分裂,实现人的生存矛盾的统一。

总之,列斐伏尔的异化理论虽然生发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但是对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异化现象却有着更为全面的认识,例如技术的异化、政治的异化和日常生活的异化等等。这一切都是立足于人的本质和生存本性,渗透着对现代社会人的困境的理性审视。

四、日常生活批判理论

《日常生活批判》出版于1946年,后在苏共二十次代表大会之后修订并增加了9万字的序言。列斐伏尔在该书中系统阐述了“异化理论”和“日常生活批判理论”。1968年,列菲弗尔有专门围绕日常生活理论写了《现代世界的日常生活》。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是列菲弗尔最具马克思主义思想特色的社会批判理论,其理论基础是他的异化理论,指针则是他的“总体的人”理论。

- 54 -

20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笔记 首先,列斐伏尔对日常生活的内涵作了深刻的解读。他认为,日常生活是一个不同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和政治活动的独立个体生存平面。它具有个体相关性、平凡性和重复性等特点,也就是说,日常生活直接与个体生存活动关联,个人生活实践构成了日常生活最为稳定的基础;但是个人实践的偶然性、零散型、世俗性又决定了日常生活的平凡庸常,琐碎和重复是它的最大的特征。日常生活直接呈现于个体活动和生活关系中,例如劳动、消费方式、娱乐活动方式、婚姻、家庭、两性关系和人际交往中,其涉及面就表现为实践、人体、游戏、赌博等方面。这些活动、关系和方面构成了日常生活的直接生产和再生产。因此列斐伏尔认为,“人”正是在日常生活中“被发现”和“被创造的”,日常生活在本质上是个体生产和再生产的实践活动领域。

其次,列斐伏尔对日常生活的社会历史理论地位作了阐释。他认为:

第一,日常生活是构成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生产和再生产的基础。社会关系就是广义的市场、家庭、日常生活和市民社会等领域里,人们通过总体性的活动而实现的关系,它也有生产和再生产。日常生活的这种基础地位决定了它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

第二,资本主义日常生活已经构成了人性异化的主要领域。日常生活的异化不仅压抑人的个性、消磨了主体的革命性与创造性,而且它也不断支撑和生产着资本主义的异化的社会关系。因此要研究异化就不能不研究日常生活领域,辩证法也应该成为生活的辩证意识。

第三,列菲弗尔揭示了日常生活的革命性意义。他认为,正是因为日常生活构成了资本主义异化的社会关系的基础,并且为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生产和再生产者面纱,因此必须对日常生活展开批判,使每个人意识到自己的处境,摆脱压抑,恢复自我的主体性,从而变革资本主义制度,克服资本主义人性异化。

在列菲弗尔看来,社会主义革命是一种总体性的革命,是人的解放和社会解放的统一,日常生活革命可以克服忽视个人解放的偏向;此外,没有日常生活的改变,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就不会改变,因此日常生活革命可以弥补以往革命模式的局限性和不完整性。

再次,列菲弗尔针对资本主义日常生活展开了他的批判视野。他认为,日常生活的异化充分地展示了资本主义的“现代性”,这种“现代性”通过大众文化、大众传播媒介以及控制消费的方式使日常生活处于全面的异化之中。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资产阶级通过大众文化以及传播媒介对工人阶级和市民社会进行价值观念引导,消除受众的独立性和判断力,使主体陷于被动之中,从而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合理性存在和运转。其最大特征是,日常生活被国家和官僚政治一体化。

第二,资本主义社会不断生产产品,并通过广告刺激消费欲望,影响日常生活领域中个人的消费方式和消费观念的形成,同时广告通过电视在家庭里的泛滥也使日常生活受控于经济利益。这种消费控制一方面使个体日益远离社会,加剧人与人之间的疏远,另一方面使文化分崩离析。

总之,资本主义社会的消费控制和大众文化让日常生活支离破碎,它使人们陷入舒服自在和烦恼苦闷的两歧。日常生活的异化正是在这一点上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维护了资本主义的现状,并削弱了人们的主体性和革命性。为此,列菲弗尔提出,展开日常生活批判,让人们清楚地认

- 55 -

20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笔记 识到自己的处境,克服人性的内部分裂和矛盾,实现人的总体性,是消除日常生活异化的根本途径。

纵观列菲弗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我们不仅能够看到它的闪光之处和独特的视角以及哲学上的理想主义、人本主义和现实主义维度,而且它是属于生活的,它要建构的是“总体的人”的理想生活和生活的美学化和人道化。但是从列菲弗尔提出的一些日常生活口号(例如“让生活变成一件艺术品”“把注意力放在生活的喜悦上”“不要改变雇主,而要改变生活的被雇佣”等等)中可以看出,他的理论还是让人们载入了日常生活的琐碎和神秘中,要知道,日常生活的“惰性”恰恰是人们难以克服的,在这个意义上说,日常生活革命真的能改变人的历史命运吗?

●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问题解析 1.分析萨特存在主义自由理论的内在矛盾。

2.萨特在《辩证理性批判》中阐述的历史人学的主要方法。 3.萨特在《辩证理性批判》中阐述的人学思想的主要观点。 4.萨特的历史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联系与区别。 5.列菲弗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基本特征。 【西方科学主义马克思主义】 ●德拉-沃尔佩的实证主义马克思主义

一、科学的辩证法:现代实验科学的唯物主义逻辑与历史主义的唯物主义

德拉-沃尔佩市政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在方法上推崇自然科学的经验方法,特别是伽利略的实验方法,反对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他认为黑格尔的辩证法是“思辩的辩证法”“形而上学的辩证法”或“神秘主义的辩证法”,而马克思的辩证法则是“科学的”即“分析的辩证法”。

1.对思辨辩证法和正统唯物主义的批判

第一,看重《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因为德拉-沃尔佩认为马克思通过批判黑格尔的逻辑学的形式创立了科学的辩证法。读《手稿》中的黑格尔批判必须结合这本书。

第二,认为马克思明确揭示了黑格尔先验辩证法的基本逻辑结构和根本要害。这种辩证法把现实归结为理念,然后又把理念当作现实本身和活动,结果真正的现实成了逻辑的宾词。把理念实体化的结果就会导致认识内容的贫乏以及认识的非历史性和非批判性。

第三,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揭示是通过事实说话,因而具有一种历史确定性。 2.伽利略主义和现代实验科学的唯物主义逻辑

德拉-沃尔佩认为马克思唯物主义(方法论)的理论渊源来自于伽利略的科学精神。伽利略的“假设-演绎”的科学实验方法中是感性的经验和知识,并通过严格的实验获得知识。德氏认为这种方法的革命性意义在于,它意味着任何真正的知识都是科学。断言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中用的就是伽利略式的批判策略,并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尝试了这种方法,具体运用于《资本论》。

3.科学辩证法:“具体——抽象——具体”

德氏认为,马克思分析的辩证法的革命转变是从实在到假设、从先验的主张到经验的预测的过

- 56 -

20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笔记 渡,并提出了科学的辩证法的基本表述和公式:具体-抽象-具体。

与一般的逻辑从抽象出发不同,马克思从具体事实出发,即感性杂多的具体和事实上的具体。抽象则是思维对具体的蒸发,通过分析抽出共同点,最后达到思维的具体。

德氏认为,科学的辩证法在“具体-抽象-具体”的过程中体现了历史性,因为马克思说从简单到复杂的思维符合历史的进程。显然逻辑是与历史统一的,也就是逻辑的方法就是历史的方法。

4、科学的统一

德拉-沃尔佩认为,“具体-抽象-具体”的循环与物质合理性、归纳和演绎的循环完全一致,因此科学辩证法的方法论意义是革命的,它实现了真正的科学的统一。科学的统一思想是马克思在《手稿》表述的:“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一个现实的部分,是自然生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的部分。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将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自然科学往后也将包括人的科学:这将是一门科学。”德氏认为,科学统一就是逻辑的统一,因为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虽然分属不同的领域,但是使用的方法和逻辑是一致的。德氏进一步发挥说,科学的辩证法不仅会实现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统一,而且会使哲学和科学统一,它不仅会消解传统哲学,而且在逻辑和方法统一的方法得基础上将会统一一切文化门类,因为一切真正的知识都是科学。

二、社会主义:平等、民主、自由

德拉-沃尔佩是实证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平等、民主与自由是其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问题,他把这一问题看作是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和各社会主义国家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

1.卢梭的平等自由观和马克思主义

德拉-沃尔佩的平等、民主与自由理论,特别是他的人民主权思想,直接追溯到卢梭的政治思想。他对马克思主义平等理论进行了研究,试图在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和列宁《国家与革命》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论中,寻找对卢梭平等主义的阶级的、唯物主义的解决。

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曾经阐发了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提出的平等理论,指出,在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存在着每人获得同等社会劳动产品的平等权利,但这种平等权利仍然是资产阶级权利,它是以不平等为前提的。德拉-沃尔佩认为,马克思和列宁的上述见解早在卢梭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1755年)中就已经提出来了。不仅如此,在解决平等与不平等的矛盾问题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中也可以明显地看到卢梭思想的遗产。

马克思认为要实现真正的平等,有赖于消灭强制性分工和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对立;有赖于个人的全面发展,劳动不再仅仅是谋生手段而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有赖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社会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只有这时,社会才能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德拉-沃尔佩把这一思想的渊源追溯到卢梭,认为卢梭也是要求运用功绩和个人条件的标准来实现普遍的平等。也就是说,马克思列宁主义对于共产主义社会在经济生活中承认个体及其能力和需要的不平等或差异问题的深切关心,在一个新的历史水平上体现了对卢梭反对“一拉平”的平等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 57 -

20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笔记 事实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把平等问题纳入历史整个发展的进程中,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进行分析,科学地论述了平等与不平等的辩证法;卢梭的分析则缺乏这样一个宏阔视野,更谈不上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了,所以,他对平等与不平等、两种不平等的关系的论述就显得相当肤浅,他反对“一拉平”的平等主义不可能是以社会主义的平等观为出发点的。

2.公民的自由和社会的自由:现代自由和民主的两个灵魂

在对卢梭的政治哲学和近现代民主自由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中,德拉-沃尔佩分析了现代自由和民主的两面性、两个灵魂,即公民自由(政治自由)和平等主义的(社会的)自由。” 德拉-沃尔佩认为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对人类不平等的论述,包含着对社会自由和社会平等的深刻理解。德拉-沃尔佩同时也认为,平等的自由虽然是由卢梭首先提出的,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这种理论仍然是唯理主义的、人道主义(博爱主义)的、阶级合作和调合主义的,从而使得它只能是一种不成熟的、多少带有猜测性的东西。只是在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引入了历史唯物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之后,关于平等的自由的思想才获得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德拉-沃尔佩的这一评价是正确的,但是他没有看到,卢梭的平等主义虽然考虑了每个人生理上的不平等,他的出发点仍然是确立社会等级,于是这种平等观仍然属于资产阶级范畴。

3.平等、自由与社会主义的合法性

在阐述了现代自由和民主的两个灵魂即政治自由和社会自由之后,德拉-沃尔佩进一步论述了平等、自由与社会主义的合法性问题,从而展开了他对社会主义的理解。

在马克思看来,只有无产阶级才能从“社会自由”而不是“单纯政治的”自由这一必要前提出发,从事一种普遍的、全人类的解放。德拉-沃尔佩把这一问题视为是资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连续性问题,并认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不容忽视和掩盖的重要问题。德拉-沃尔佩认为,无产阶级专政的捍卫者应当考虑自由民主政权的合法性:在这种合法性中“重要的是人们不应再把法律理解为一种资产阶级现象,而是应当理解成为这样一个技术规范体系: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都可以运用这个规范体系去追求它们的某些共同目的,因为它们两者都是社会存在物”。在德拉-沃尔佩看来:只要国家存在,甚至像社会主义这样的充分发展了的民主国家存在,只要以统治和被统治的关系为基础组织起来的社会存在,那么法律国家的基本原则——限制和制约国家对公民人身的权力的原则,就必须继续存在。破坏这一原则,只能造成难以预料的不公正和人类苦难。但社会主义并不是原封不动地挪用资产阶级法律规范,而是有条件地保留、恢复和重建了这些规范。

社会主义制度对资产阶级法律规范进行的有条件的保留、恢复和重建,它凝结着一个卢梭和康德的历史的综合,凝结着对自由的两种渴望即平等主义的自由和公民自由的辩证法。

总之,人对人的解放,就其在共产主义社会到来之前是可能的这个范围而言,需要并且蕴含着同社会自由一样多的政治自由。在那里,政治自由同社会自由是和谐一致的。社会主义的合法性是这个辩证法的比较先进的历史例证。

德拉-沃尔佩关于自由民主和社会主义的理论,特别是关于社会主义国家政治民主和公民自由的理论,隐含着一些必须认真对待的重要问题。在他的理论逻辑中,自由和平等的理论是其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论述前者的目的是要引出他的社会主义理论。所以对其社会主义理论的评价也涵盖

- 58 -

20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笔记 了对其自由平等理论的评价。在其社会主义理论中,德拉-沃尔佩大胆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中的政治民主和公民自由问题。在他看来,这一问题的实质是资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连续性问题——我们以往忽略的正是这种连续性。德拉-沃尔佩向我们提出了十分尖锐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

首先,我们以往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问题上,往往持一种绝对主义思维方式,过分强调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立,拒绝接受资本主义的一切有益的东西,特别是在政治制度上。其次,由于资产阶级的狭隘性和阶级局限性,政治民主和公民自由在资产阶级国家中,是与社会民主和平等主义自由相矛盾的。但在社会主义社会,它不但应当被作为一种组织国家的技术规范而接纳,而且,由于无产阶级打破了资产阶级的阶级局限性,政治民主和公民自由与和社会主义的最高宗旨统一起来。政治民主和公民自由与社会民主和平等主义自由唯有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合法性中才是彼此相容的。但是,我们应当注意,这种统一的前提是不断扩大政治民主和公民自由,使之逐渐与社会民主和平等主义自由相接近乃至于相统一。社会主义社会不但不应当拒斥政治民主和公民自由,反而应当把它作为人的一项基本权利,加以普遍化和提高。破坏这一原则,就会导致一种社会灾难。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实现社会主义的最高宗旨——实现社会民主和平等主义自由。 ●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

一、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源

阿尔都塞思想的主要是法国当时流行的结构主义。结构主义的先驱是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索绪尔反对传统的历史态研究方法,强调对语言进行共时态研究。在索绪尔看来,语言作为一个符号系统,是一个独立的封闭整体。任何语言符号的意义是由符号之间的关系即语言结构来决定的。这里,结构主义强调整体性、客观性,把个别要素归结为同其他要素的关系,归结为整体结构。结构主义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精神为后来的结构主义者所发扬。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法国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把结构主义应用到人类学研究中,通过对原始人思想过程及其文化现象的研究,去发现人类心智结构原型,发现人类文化的基础结构。

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还吸收了他的老师、当代法国著名哲学家巴谢拉尔的认识论思想。巴歇拉尔认为科学认识中理性是至高无上的,而在艺术和事物的内在实在性中,想象则是至高无上的。认识的过程是非连续性的,当代的科学革命经历着从日常知识到科学知识,从日常经验到科学经验的决裂的过渡。阿尔都塞接受了巴谢拉尔的理论,认为被公认的科学总是从它的史前时期脱胎而出,这就是“认识论的决裂”。

此外,阿尔都塞还通过结构主义的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吸取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某些思想和分析方法。拉康认为,不可见的、没有说出来的东西与看得见的、说出来的东西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阿尔都塞赞同这种“依据症候的阅读”,并把它当作阅读马克思著作的基本方法。

二、结构主义的本文解读法:“依据症候的阅读”

阿尔都塞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集中体现在“依据症候的阅读”法上。他与巴里巴尔合著的《阅读资本论》就是用结构主义重新解释马克思主义,从而形成了一整套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新理解。

- 59 -

20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笔记 1.本文的双重结构 “依据症候的阅读”就是指依据本文表现的各种“症候”包括文字、沉默、空白、错误和疏漏等,揭示本文的问题框架的方法。这一方法来源于精神分析学,它试图通过体察本文集中表现的各种“症候”来发现作者的无意识内容。阿尔都塞认为把各种“症候”看作“问题框架”的表征,就可以发现本文背后的“问题框架”。

所谓“问题框架”是使一种理论能够以特定方式提出某些问题,而拒斥其他问题产生的整体结构。一种理论的概念,只能在它所处的问题框架中来分析,不能孤立地考察,因此,问题框架不仅决定着这种理论所能提出的问题的性质及其被提出的方式,而且决定着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

理论的问题框架是一种基础性的深层结构,不能把它同明确表述一种思想观点的、形诸文字的东西等同起来。形诸文字的思想只是经过思索、提炼而成的部分思想,而不是全部思想。这样,任何一个本文实际上都可以看作是一个双重结构体,它包括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深层结构潜藏于表层结构背后,它包括文字之间的空白、标点符号的间断、文章对某些问题的沉默、空缺等。只有靠“依据症候的阅读”,才能把深层结构挖掘出来。

2.问题框架的转换

所谓“问题框架”的转换是指,突破本文的表层结构,以理论模式的调整和变化,找出本文的深层结构,从而获得一种对本文的完整而全新的阐释。因此,“问题框架的转换”是“依据症候的阅读”的基本方法。

在阿尔都塞看来,任何一个既定的问题框架都能使框架内的对象和问题成为可见的,而被问题框架拒斥在外的对象和问题则是不可见的。只有改变思考问题的整体结构,才能使以前不可见的对象和问题显现出来,才能觉察到原来失察的东西。这就是问题框架的转换。

阿尔都塞认为马克思在研究古典经济学时便首先实现了“问题框架的转换”,看到了古典经济学所没有看到的东西,例如劳动不等于劳动力。阿尔都塞试图通过“依据症候的阅读法”,使马克思主义真正成为一门科学。因此“依据症候的阅读”法和确立新的“问题框架”(总问题)作为解释马克思主义著作的绝对前提,并以此对《资本论》以及作为背景的其他本文,特别是马克思的早期著作如《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进行解读,从而得出了关于马克思思想的一系列新见解。

三、认识论上的断裂:科学与意识形态——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 1.意识形态与科学

最初,马克思在否定意义上把某种自然的、超历史存在的理论称作“意识形态”,无产阶级理论则不同于意识形态。后来,马克思又在社会结构的分析中,在客观意义上把一切思想性上层建筑统称之为意识形态。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虽然与这二种涵义有相同之处,但在根本上却有质的不同。他在一种文化哲学的独特意义上规定意识形态概念并确定它与科学的区别。

⑴意识形态是一种客观的无意识结构

阿尔都塞认为意识形态是具有独特逻辑和独特结构的表象(包括形象、神话、观念或概念)体系。就具体形态来讲,它包括宗教、伦理、哲学、艺术等等。阿尔都塞说,“意识形态”是社会的

- 60 -

20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笔记 历史生活的一种基本结构,是与人的意识不相关的客观结构、人类世界的文化客体, 是一种无意识。

阿尔都塞认为意识形态和人的意识的关系主要表现在:

第一,意识形态由于和人类意识相关而同其他社会领域相区别。因为历史的主体是特定的人类社会,它们分别以总体的形式而出现:经济领域、政治领域和意识形态领域。

第二,意识形态和人的意识有关还因为人类是在意识形态中体验自己的行动的。人类同世界(历史)的体验关系要通过意识形态而实现,这种体验关系就是意识形态本身。在这个意义上说,人类对环境、世界和社会历史的一切自觉意识都是受意识形态这种无意识客观结构支配。

第三,意识形态是总问题(“问题框架”),人们的意识只是“问题框架”内的意识,而不是关于“问题框架”本身的意识。

⑵意识形态是人类体验自身同其生存条件的关系的方式

人类存在着二重关系。其一是人类与自己诸多生存条件的关系, 也就是广义的人与环境的关系; 其二是人类对前一种关系的体验关系。意识形态则属于后一种关系。在这种意义上阿尔都塞把意识形态称作“复杂的关系”、“ 关系的关系”、“第二层关系”。这三者实际上包含着第一重关系,即人类与自身生存条件、生存环境的关系。在这种特定意义上,阿尔都塞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解为能动作用的理论。

⑶意识形态的基本职能是实践的和社会的

阿尔都塞认为,“作为表象体系的意识形态之所以不同于科学, 是因为在意识形态中, 实践的和社会的职能压倒理论的职能( 或认识的职能) 。”正因为意识形态的实践的、社会的职能压倒了理论的职能,它才能对第一重关系,即人和生存条件的关系产生一种能动作用。

⑷意识形态的存在是普遍的

阿尔都塞认为,意识形态是一切社会总体的有机组成部分,没有意识形态的种种表象体系,人类社会就不能生存下去。因此,意识形态作为人类同自身生存条件关系的体验方式,普遍地存在于任何社会形态,当然也同样存在于无阶级社会。只是在共产主义社会中,意识形态的形式和其各种关系将有重大变化,甚至某些现有形式可能会消失,或者它们的职能将移交给邻近的形式。如可能出现“科学的世界观”、“共产主义的人道主义”等意识形态的新形式。

⑸意识形态以神化的方式体现着世界。

所谓神化也就是通过幻想的、颠倒的关系反映着现实世界。在阶级社会里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就是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例如资产阶级在上升时期宣扬自由、民主、平等、博爱,但是并不是为所有的人争取权利,解放人的目的就是剥削人。如果以意识形态的目光看待世界,那么一定是颠倒的。

⑹意识形态具有强制性。

- 61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