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侯宇晶
来源:《商情》2020年第13期
【摘要】中高职课程衔接是中高职衔接和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关键环节。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如何解决中高职教育课程衔接的问题,实现中高职有效衔接,是我国创新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中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遵循人才成长规律、适应经济社会行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要。 【关键词】职业教育 中高职课程衔接 课程培养目标
目前,我国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是我国中高职课程衔接实践中的脱节、断层或重复等现实问题在课程培养目标、课程标准建设、课程内容选择、课程教学实施、人才培养模式与评价等方面仍然突出,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步伐,它们是制约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 一、中高职衔接的思路
解决中高职课程衔接的问题应该从职业教育系统出发,在一定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对中高职课程衔接系统的特征、结构、功能、理论框架和现状问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充分发挥各方主体的积极作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打破传统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模式,探讨和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中高职课程衔接开发模式,进一步推动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视角出发,以终身教育思想、目标课程模式、系统理论为理论支撑,遵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思路。主要研究内容:一是研究基础,对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历史文献梳理以及相关理论的探讨;二是理论分析,对中高职课程衔接系统的特征与结构进行分析;三是问题表征,对上海市这三所学校中高职课程衔接基本现状进行调查,对问题表征进行分析;四是理念变革,对中高职课程衔接理念变革的梳理;五是对策研究,从现代课程理论出发,根据中高职课程衔接现状与概念模型进行对比的结果,提出在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原则、技术线路、主要内容和保障措施等对策研究;并重点强调了政府在中高职课程衔接中的重要作用及政策设计。
二、中高职衔接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我国中高职课程衔接的问题严重制约了职业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中高职课程衔接的本质应该是中高职课程结构要素之间的有机衔接,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应然状态应该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的必然状态,即应具有适应需求、有机衔接和多元立交的状态。我国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实然状态与应然状态存在很大差距。当前中高职课程衔接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缺乏有效的适
应性、层次性和连续性,两者独立发展,各自为政。这些问题或者不良现象严重影响中高职课程衔接质量的提升,制约了整个职业教育质量提高,影响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构建层次显著连贯一体的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应然之路。只有推进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培养目标、课程内容选择、课程实施衔接、课程评价等方面的系统衔接,才能有效搭建促进技术技能人才职业素养与能力不断提升的成长通道,才能进一步有效提高职业教育培养质量。 三、中高职衔接的具体举措
为提高中高职教学衔接的适应能力,高职院校必须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创造更加丰富优质的教学资源。第一,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力度:提高专业教师的生师比,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引进和培养学科、专业带头人,聘请国内外企业专家任兼职教师,积极选派专业教师和学生到国外先进企业学习和合作,努力提升专业水准。第二,加大力度建设一批校内外实验实习基地,更新教学手段。第三,加强课程建设,提升教学实践环节加强课程建设,尽快消除中高职在专业教学和专业技能培养上的重复或倒挂现象。努力实行“教师和师傅合一,学生与工人合一,教室与工厂合一,小教室与大课堂合一,教学与科研合一,作品与产品合一”。以典型产品任务带动教学任务,开设更多具有知识技能含量的项目化课程。积极推行“厂中校”和“校中厂”,以及“校企工作室”培养方式的实践,推动实践教学改革,强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第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专业文化建设创造丰富、优雅的育人环境,培育执着、有为的从业精神。专业文化建设要注重个性化,要大力营造文化育人的环境氛围,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 四、结束语
总之,只要妥善解决中高职课程衔接,就能在较大程度上实现中高职衔接向纵深发展。只有创造一种教学资源丰富、文化气氛浓厚的育人环境,才能增强高职院校对中职生源的吸引力,使进入高职的不同生源的学生都学有所:获,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朱澍清.中高职衔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J].教育与职业.2015(05) [2]徐涵.学习领域课程与项目课程的比较研究[J].职教论坛.2015(15)
[3]于光照.“中等職业教育”培养目标定位及教学实施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 [4]王永群.现代职业教育发展需要大职教观念[N].中国经济时报.2012(008) [5]刘育锋.中高职课程衔接:英国经验对我国的借鉴[N].中国教育报.2012(00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