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经验材料
呼兰区第八中学校
葛艳新 2015年5月18日
德育经验材料
长期以来,我们对于基础教育中德育内涵的理解过于狭隘,德育出现了跟着“功利”走的趋向。那些“标准化”、“塑造型”、“灌输式”的德育,脱离了学生“心灵的本真世界”,不利于对学生进行人文道德精神的培养。其实,德育是人对人的理解和沟通,是在信任、理解、尊重的基础上通过沟通、体验、层次递进等方式而形成的教育。教师要加强人文教育,搭设激励学生个性发展的平台。
第一、从尊重教育开始,让道德教育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尊重,是人类基本的伦理理念,是人类最起码的道德共识。然而,在传统的认识中,对尊重的理解具有片面性,认为尊重往往是对上的、学生是“受教育者”,往往不是在尊重的范围之内。没有尊重,就没有平等,就失去了尊重个人发展的教育基础。
教师要学会尊重教育。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尊重学生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在自己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把学生所赋有的权利和责任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得到尊重的氛围中唤起自重意识。其次,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尊重,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相互促进的教育环境,使学生懂得尊重是文明社会的道德基础,尊重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共同需要。尊重教育要为学生的心灵所接受,使学生做到尊重自己,增强自立,尊重他人,强调平等,尊重社会,遵纪守法,尊重自然,追求和谐,尊重知识,注重探索。这种富有人文情怀的道德教育,会增进师生之间的理解、沟通与合作,激发学生自我发展的内驱力。
第二、从管理者到指导者,让学生的个性发展有更加广阔的空间。 过去的师生关系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传授”与“接
受”的关系,教师有居高临下的权威性,对学生的发展起着“管理者”的角色。教师总是习惯于按照自己的思维定式来决定或评价学生的所作所为,这种过于突出教师“主导地位”,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这就要求教师跟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从管理者转向指导者,鉴于学生个体的身心状况和发展需要,在思想认识、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上给学生指点、引导,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首先,激发学生主体参与的意识。道德教育不是对学生“规范”的约束,而是通过人的自愿自主来实现的。教师单方面的要求,灌输式的说教,管得住学生的“身”,管不了学生的“心”。要想使学生做到知、情、意、行相统一,教师要深入学生实际,多与学生对话交流,多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地为学生想问题、解疑惑,使学生“亲其师、乐其道”。用教师的人格魅力感化学生,开启学生主观努力的动机。 其次,指导学生找准自己前进的方向。教育不是按照固定的模式生产人的机器,不能按统一的“标准”、“规格”去要求和塑造所有的学生。我们倡导张扬个性,就是承认学生间的差异,就是要给每一个学生开辟表现自我、自由发展的空间。教师要对学生实行因人而异的“开放式”教育,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眼中找到自己,认可自己,让每个学生找准自己的位置及前进的方向。教师应做“火把”,为每个学生点燃灯盏,让学生自己照亮自己,自我追求发展。
第三、从单一的课堂到回归生活,让学生领略人生的意义
多年来,学生的精神生活被定格在刻板的课堂上,德育也大多局限于“校园天地”,这种狭隘封闭的空间和空洞乏味的说教,脱离了现实生
活和社会实际,不能让学生领略到人生过程的丰富内涵和心物统一世界的深刻意义。“教育围城”和“乌托邦教育”,导致学生生活意义的丢失,难以培养学生把握自己、服务社会的社会责任感。
德育要从单一的课堂到回归生活,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热爱生命”的教育,给学生体验生命的冲动,让学生懂得生命虽然是父母所给,不仅属于自己,也属于社会,要很好地活着,做有益于社会的人。引导学生发现和认识自己的价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热爱生活”的教育,生活即教育,生活是最丰富的直接教育,能使人分辨真善美与假恶丑。生活能锻炼人,能磨砺人的意志品质,使人坚强、成熟起来。教师要引导学生贴近生活、感受生活,学会生活,通过生活实践,寻找认识的源泉,获取生存的直接经验。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热爱社会”的教育,大自然的瑰丽,能陶冶学生的理想情操;世界的丰富多彩,能启迪学生的思想智慧。从单一的课堂走出来,回归到现实生活中去,让学生在广阔的天空下,在大千世界多姿多彩的生活中,与社会、自然对话和相融,使他们在与社会的沟通中感受到生命的崇高,生活的美好,获得个体的发展和奔放。
总之,面对21世纪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教育改革的迅猛发展,教师应不断地转换和提升教育教学思想,以现代教育观念为支撑,切实做好德育工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