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残留溶剂分析方法验证方案

2024-04-29 来源:钮旅网
残留溶剂分析方法验证方案

***产品残留溶剂分析方法验证方案 20**年**月

验证方案的起草与审批

方案实施日期:

目录

1.验证目的 (4)

2.方法简介与确认范围 (4) 3.标准品、供试品 (4) 4.风险评估 (4) 5.验证的可接受标准 (5) 6.验证步骤 (6) 6.1系统适应性 (6) 6.2专属性 (6) 6.3定量限与检测限 (7) 6.4线性 (7) 6.5准确度 (8) 6.6精密度 (9) 6.7范围 (9) 6.8耐用性 (9) 6.9样品测定 (10) 7.偏差 (10)

8.风险的接收与评审 (10) 9.再验证 (10)

10.确认结果评审和结论 (10) 11.更改历史 (10) 12. 附录 (10)

1.验证目的

根据法规的要求,分析方法应进行验证,证明采用的方法适合于相应的检测要求。

这个验证方案的目的是为验证提供具体方法参数、可接受标准和研究步骤。

2.方法简介与确认范围

***产品生产过程中用到有机溶剂乙醇、丙酮、二氯甲烷、乙酸乙

酯、四氢呋喃,为了准确测定溶剂在成品中的残留量,现对该测定方法进行验证,验证包括方法的专属性、检测限与定量限、线性、范围、准确度、精密度及耐用性。

3.标准品、供试品 3.1标准品

3.2供试品

4.风险评估

按照《质量风险管理规程》,质量控制部和质量管理部共同对分析方法进行了风险评

风险评估人: 评估日期: 5.验证的可接受标准

6.验证步骤 6.1系统适应性

精密称取乙醇200mg、丙酮200mg、二氯甲烷24mg、乙酸乙酯200mg、四氢呋喃28.8mg,置于已加入10ml二甲基亚砜的50ml量瓶中,用二甲基亚砜溶解并稀释至刻度,作为对照溶液储备液;精密移取对照液储备液5ml,置于一100ml量瓶中,用二甲基亚砜稀释至刻度;精密移取5ml,置于20ml顶空瓶中,密封。同法配制6份,连续顶空进样,记录色谱图,相邻组份之间的分离度R均应不小于1.5,各组份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RSD A)均应不大于10%。

6.2专属性

a) 空白:精密移取二甲基亚砜5ml,置于20ml顶空瓶中,密封。顶空进样,记录色谱图,确定二甲基亚砜出峰位置,且溶剂对测定应无干扰。

b) 乙醇定位溶液:取乙醇约10mg,置于50ml量瓶中,用二甲基亚砜溶解并稀释至刻度(含乙醇约200μg/ml);精密移取5ml,置于20ml顶空瓶中,密封。顶空进样,记录色谱图,确定乙醇出峰位置,并不得有干扰峰,且与二甲基亚砜之间的分离度应不小于1.5。

c) 丙酮定位溶液:取丙酮约10mg,置于50ml量瓶中,用二甲基亚砜溶解并稀释至刻度(含丙酮约200μg/ml);精密移取5ml,置于20ml顶空瓶中,密封。顶空进样,记录色谱图,确定丙酮出峰位置,并不得有干扰峰,且与二甲基亚砜之间的分离度应不小于1.5。

d) 二氯甲烷定位溶液:取二氯甲烷约12mg,置于50ml量瓶中,用二甲基亚砜溶解并稀释至刻度,移取1.0ml,置于10ml量瓶中,用二甲基亚砜稀释至刻度(含二氯甲烷约24μg /ml);精密移取5ml,置于20ml顶空瓶中,密封。顶空进样,记录色谱图,确定二氯甲烷出峰位置,并不得有干扰峰,且与二甲基亚砜之间的分离度应不小于1.5。

e) 乙酸乙酯定位溶液:取乙酸乙酯约10mg,置于50ml量瓶中,加二甲基亚砜溶解并稀释至刻度(含乙酸乙酯约200μg/ml);精密移取5ml,置于20ml顶空瓶中,密封。顶空进样,记录色谱图,确定乙酸乙酯出峰位置,并不得有干扰峰,且与二甲基亚砜之间的分离度应不

小于1.5。

f) 四氢呋喃定位溶液:取四氢呋喃约14.4mg,置于50ml量瓶中,用二甲基亚砜溶解并稀释至刻度,移取1.0ml,置于10ml量瓶中,用二甲基亚砜稀释至刻度(含四氢呋喃约28.8μg/ml);精密移取5ml,置于20ml顶空瓶中,密封。顶空进样,记录色谱图,确定四氢呋喃出峰位置,并不得有干扰峰,且与二甲基亚砜之间的分离度应不小于1.5。

i) 对照液:精密称取乙醇200mg、丙酮200mg、二氯甲烷24mg、四氢呋喃28.8mg、

乙酸乙酯200mg,置于已加入10ml二甲基亚砜的50ml量瓶中,用二甲基亚砜溶解并稀释至刻度;精密移取5ml,置于一100ml量瓶中,用二甲基亚砜稀释至刻度;精密移取5ml,置于20ml顶空瓶中,密封。顶空进样,记录色谱图,确认相邻组份之间的分离度应不小于1.5。

j) 样品液:取样品约0.2g,置于20ml顶空瓶中,精密加二甲基亚砜5ml,密封。顶空进样,记录色谱图,各组份之间的分离度应不小于1.5。

k) 样品+对照液:取样品约0.2g,置于20ml顶空瓶中,精密加上述对照液5ml,密封。顶空进样,记录色谱图,各组份之间的分离度应不小于1.5。

6.3定量限与检测限

检测限(LOD):取系统适用性项下对照液,用二甲基亚砜分步稀释成一定浓度的溶液,精密移取5ml,置于20ml顶空瓶中,密封。顶空进样,获得的色谱图中,组份的峰高约为基线噪音高的3~5倍,则此时溶液的浓度即为组份的检测限。

定量限(LOQ):取系统适用性项下对照液,用二甲基亚砜分步稀释成一定浓度的溶液,精密移取5ml,置于20ml顶空瓶中,密封。顶空进样,获得的色谱图中,组份的峰高约为基线噪音高的10~20倍,则此时溶液的浓度即为组份的定量限。

LOQ精密度:根据定量限(LOQ)测试结果确定的LOQ浓度,同法配制6个LOQ 溶液进样,各组分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应不大于15%。

乙醇、丙酮、乙酸乙酯、四氢呋喃的定量限均应不大于各组份规定限度值的10%,二氯甲烷的定量限应不大于规定限度值的20%。

LOQ准确度(以回收率计算):

空白样品溶液:取本品0.2g,精密称定,置于20ml顶空瓶中,精密加入5ml二甲基亚砜,密封。同法配制3个溶液。

对照溶液:取LOQ溶液,置于20ml顶空瓶中,精密加入5ml二甲基亚砜,密封。同法配制3个溶液。

回收率测试溶液:取LOQ浓度溶液,加0.2g本品,精密称定,置于20ml顶空瓶中,精密加入5ml二甲基亚砜,密封。同法配制3个溶液。

测试结果记录如下,要求回收率在70~130%之间。回收率符合要求,LOQ即为报告限度。如果回收率不符合要求,则要选取合适的浓度重新验证回收率作为报告限度。

6.4线性

取系统适用性项下对照液储备液一定量,置于100ml量瓶中,分别移取3.0ml,4.0ml,

5.0ml,

L3、L4、L5储备溶液。

L1:精密移取5mlLOQ溶液置于20ml顶空瓶中,密封。同法配制3个溶液,顶空进样,记录色谱图。

6.0ml至100ml容量瓶中,用二甲亚砜稀释至刻度,制成线性L2、

L2~L5:精密移取5ml线性L2~L5储备溶液置于20ml顶空瓶中,用二甲亚砜稀释至刻度密封。同法配制3个溶液,顶空进样,记录色谱图。

以组份的浓度(μg/ml)为横坐标,以组份峰面积为纵坐标计算各组

份的线性,范围为杂质的定量限浓度至120%杂质限度浓度的相关系数R2应不小于0.99,Y轴截距应在100%响应值的30%以内。

6.5准确度

a) 溶剂空白:精密移取二甲基亚砜5ml,置于20ml顶空瓶中,密封。

b) 对照液:精密称取乙醇200mg、丙酮200mg、二氯甲烷24mg、乙酸乙酯200mg、四氢呋喃28.8mg,置于已加入10ml二甲基亚砜的50ml量瓶中,用二甲基亚砜溶解并稀释至刻度(作为对照液储备液);精密移取5ml,置于一100ml量瓶中,用二甲基亚砜稀释至刻度;精密移取5ml,置于20ml顶空瓶中,密封。同法配制3份。

c) 样品空白:取样品0.200g,精密称定,置于20ml顶空瓶中,精密加二甲基亚砜5ml,密封。同法配制3份。

d) 回收率测试液1:精密移取上述对照液储备液4ml,置于一100ml量瓶中,用二甲基亚砜稀释至刻度;精密移取5ml,置于20ml顶空瓶中,精密加样品0.2g,密封。同法配制3份。(也可以选择LOQ准确度测试项下回收率测试溶液及结果)

e) 回收率测试液2:精密移取上述对照液5ml,置于20ml顶空瓶中,精密加样品0.2g,密封。同法配制3份。

f) 回收率测试液3:精密移取上述对照液储备液6ml,置于一100ml量瓶中,用二甲基亚砜稀释至刻度;精密移取5ml,置于20ml顶空瓶中,精密加样品0.2g,密封。同法配制3份。

取溶剂空白进样,记录色谱图;取对照液顶空进样,记录色谱图;取样品空白、回收率测试液1、回收率测试液2、回收率测试液3分别顶空进样,记录色谱图,以外标法分别计算各组份的量,同时计算各组份的回收率,每一个的回收率及平均回收率均应在70~130%范围内,所有回收率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应不大于15%。

6.6精密度 a)重复性:

对照液:同系统适应性溶液。

样品液:取本品0.2g,精密称定,置于20ml顶空瓶中,精密加入5ml二甲基亚砜,密封。同法配制6份。

顶空进样测试,各溶剂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应不大于15%。 b) 中间精密度:不同检验人员、不同时间、不同仪器,按重复性项目对照液及样品配制方法,新配制对照液、样品液,与重复性测试测同一批样品,顶空进样测试,各溶剂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应不大于15%。

c) 精密度测试结果:不同检验人员、不同时间测定结果的平均值的相对偏差应不大于20%。

6.7范围

根据线性、精密度和准确度确定方法的范围,在该浓度范围内,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线性和准确度。范围至少在定量限到质量指标的120%范围内。

6.8耐用性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分别改变溶液放置时间、柱温、流速、色谱柱,取系统适用性项下对照液和供试品溶液顶空进样,考察对结果的影响。对照品溶液中各组分的最小分离度不小于1.5,供试品结果的相对0h的偏差不大于20%。

6.8.1溶液放置时间

按本方法配制对照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分别放置0h,4h,8h,24h,48h,36h后进样测定。

6.8.2改变柱温

正常柱温为40℃,设置柱温为:35℃和45℃,配制对照液和供试品溶液顶空进样,考察对照液中各组分的最小分离度和供试品检测结果。

6.8.3改变流速

正常流速为3.0ml/min,设置流速为:2.7ml/min和3.3ml/min,配制对照液和供试品溶液顶空进样,考察对照液中各组分的最小分离度和供试品检测结果。

6.8.4更换相同填料的另一根色谱柱,配制对照液和供试品溶液顶空进样,考察对照液中各组分的最小分离度和供试品检测结果。

6.9样品测定 7.偏差

验证过程中如果出现偏差应及时进行调查和上报,并且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处理,并及时记录。如经调查确定偏差的性质会对验证结果产生实质影响,应确定原因并采取必要措施后重新进行验证。

8.风险的接收与评审

经分析,对上一步判断的风险采取的控制措施,若经检查确认符合要求,则其相应的风险可降至为可接受风险。否则,需采取进一步的措施降低风险。

9.再验证

发生下列情形之一时,需进行再验证。

应用本方法,对3批样品进行测定,样品含量均应能够符合规定。

(1)原辅料来源、生产工艺发生改变。(2)检查方法发生改变。 10.确认结果评审和结论

验证小组负责收集各项验证、试验结果记录,根据验证、试验结果起草验证报告,报验证委员会。

验证委员会负责对验证结果进行综合评审,做出验证结论,确认再验证周期。对验证结果的评审应包括:

确认试验是否有遗漏?

确认试验过程中对验证方案有无修改,修改原因、依据以及是否经过批准?

确认记录是否完整?

确认试验结果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偏差及对偏差说明是否合理?是否需要进一步补充试验?

11.更改历史

版本号生效日期主要变更描述

第1版本文档为新订 12. 附录

附录1 ***产品残留溶剂分析方法

附录1 ***产品残留溶剂分析方法 1标准品及试剂

乙醇分析纯或色谱纯丙酮分析纯或色谱纯 二氯甲烷分析纯或色谱纯乙酸乙酯分析纯或色谱纯 四氢呋喃分析纯或色谱纯二甲基亚砜色谱纯 2色谱条件

仪器:气相色谱仪(配有顶空进样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岛津公司GC2010气相色谱仪,岛津公司AOC5000顶空进样器)。

色谱柱:用6%氰丙基苯基-94%二甲基聚硅氧烷聚合物为固定相的石英毛细管柱(DB-624),膜厚为3μm,柱长30m,内径为0.53mm;

载气为氮气,流速为3ml/分钟。

柱温在40℃维持10分钟,再以每分钟20℃的速率升至200℃并保持2分钟。

进样口温度为140℃,检测器温度为250℃。

顶空进样瓶加热温度为80℃,加热时间为30分钟,进样量为1ml,分流比为5:1。

3 溶液制备

空白溶液:精密移取5ml二甲基亚砜置于20ml顶空瓶中,密封。 对照溶液:取乙醇200mg、丙酮200mg、二氯甲烷24mg、乙酸乙酯200mg、四氢呋喃28.8mg,置于已加入10ml二甲基亚砜的50ml量瓶中,精密称定。用二甲基亚砜溶解并稀释至刻度;精密移取5ml,置于一100ml量瓶中,用二甲基亚砜稀释至刻度(每1ml中含乙醇200μg、丙酮200μg、二氯甲烷24μg、乙酸乙酯200μg、四氢呋喃28.8μg);分别精密移取5ml,置于5个20ml顶空瓶中,密封。

供试品溶液:取本品0.2g,精密称定,置于20ml顶空瓶中,精

密加入5ml二甲基亚砜溶解,密封。

程序控制溶液:同对照品溶液。 4 进样程序

一次进样空白溶液,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顶空进样,记录色谱图。为避免系统误差,每隔12个测试溶液及系统的最后进样1针程序控制溶液。

5 要求

5.1系统适应性:各组份之间的分离度应不小于1.5;对照溶液6次进样,各组分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应不大于10%。系统适应性溶液与程序控制溶液之间各组分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应不大于15%。

5.2计算: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各组份含量。 残留溶剂(%)=Au×Cs×100%/(As×Cu);

As为对照液中连续6针对照品的平均峰面积,Au为样品液中对应组份的峰面积;Cs 为对照溶液中各组分的的浓度(mg/ml),Cu为样品的浓度(mg/ml)。

5.3质量标准:样品中乙醇不得过0.5%、丙酮不得过0.5%、二氯甲烷不得过0.06%、乙酸乙酯不得过0.5%、四氢呋喃不得过0.07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