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核心素养理念下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探索

2021-08-12 来源:钮旅网
2019年06月

DANGDAIJIAOYANLUNCONG

课程与教学021

核心素养理念下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探索

王鹏贵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实验小学福建泉州362000)

【摘要】语文教学,其实就是语言的教学。开展语文课,目的是让学生可以合理运用思维能力观察生活、观察人生,并让他们塑

价值观和世界观。所以开展语文实践课,以此培养其核心素养,教师要懂得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合理打造实践平台,造出健康的人生观、

激活学生的语文思维。

核心素养;实践能力;教学方法【关键词】小学语文;【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517(2019)06-0021-01

ExplorationontheCultivationofChinesePracticalAbilityundertheConceptofCoreLiteracy

WANGPenggui

(YongchunCountyExperimentalPrimarySchool,Quanzhou362000,China)

【Abstract】Languageteachingisactuallytheteachingoflanguage.ThepurposeofdevelopingChinesecourseistoenablestudents

andtoshapehealthyoutlookonlife,valuesandworldoutlook.Therefore,totousetheirthinkingabilityreasonablytoobservelife,

inordertocultivateitscoreliteracy,teachersshouldknowhowtobuildareasonablepracticedeveloptheChinesepracticeclass,

andactivatestudents’Chinesethinking.platformfromtheperspectiveofstudents,

【Keywords】PrimaryChinese;Coreliteracy;Practicalability;Teachingmethod

很多学生表示“语文不就是背诵课文、背诵古诗吗?哪里涉及实践的问题呢?”这说明他们对语文的认知还存在误解。其实,在生活中利用巧妙的语言与他人谈话,写出有趣、精彩的文章来提升生活质量,分析生活中的一件事(包括事件的起因、可能形成的结果),这些行为都属于语文实践。在渗透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理念期间,根本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实践中形成良好的语文思维,懂得如何利用辩证的眼睛看待世界,懂得如何用理性+感性的思维去分析问题,这对于学生以后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融入核心素养,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学习语文,既是学习汉语,而口语表达则是运用汉语的基本方式。在进行语言表达时,学生需要在脑海中快速提炼所用的信息,并将多余的内容快速删减出去,随后再对碎片信息进行总结、排序。这样一来,学生表达出的内容自然是有理有据、可信度高的,长期的锻炼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并让他们变得爱说话、会说话。

以简单的语文阅读课为例,在阅读后教师可以分两个步骤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指导:第一,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语言风格将阅读材料的大致内容进行描述。其中,要涉及材料中的重要人物(注:该人物必须发挥着推动剧情的作用,不可以是路人甲或路人乙),具体的时间线(注:有些采用倒叙手法进行写作的文章时间线相对混乱,学生需要快速将其理清),具体的事件(注:事件的起因,结果)。这样一来,说的人能说清,听的人能听懂,并且可以增添文章描述的艺术性;第二,要求学生自己对文章核心思想进行简单地描述,并指出其中还蕴含了哪些哲学道理。当然,受限于知识水平,学生的描述语言或许谈不上“高大上”,但是只要做到思路清晰、语言通顺,没有病句和多余的废话即可。

二、融入核心素养,培养学生书写能力

语文教学重在“听、说、读、写”四项,其中“写”的能力是学生必须掌握扎实的技能,同时也会让他们终身受益。学生长大后可能用到的自荐信、自我介绍说明等,都需要足够的写作功底作为支持。在围绕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时,教师有必要对学生“写”的能力进行指导。久而久之,有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写作思路。同时,优秀的文章是改出来的,教师还要在学生完成写作任务后鼓励学生对自己的文章进行修改,尤其是在撰写议论文、说明文时,小学生很容易出现逻辑、知识上的错误,而二次修改不但可以弥补文章的不足,同时可以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语文实践是由理性认知上升到感性认知的过程,它不同于数学实践,更多地体现在学生对某个问题、实践的感悟层面上,如获得了哪些思想、明白了哪些哲理等。在感性认知的基础上,学生也要懂得如何将思想化作文字,清晰地将其描写出来。在完成语文阅读活动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围绕文章内容撰写读后感,然后将自己的心情、感悟、想法统统融入其中,做到字句圆润、有理有据。而在这个创造的过程里,学生可以灵活地运用语文知识,比如古诗句、修辞手法等。这样一来,实践效果自然会有所提升。另外,有些阅读材料故事性强,但是结尾比较含糊,学生可以在此基础上对文章进行续写。其间,学生可以体会到自主创作的乐趣,提升个人的写作能力。

三、融入核心素养,培养学生思考能力

思考,既是观察事物形态、特征,通过分析、加工,最后在总结中获得结果的一个过程。遵循核心素养理念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其中便包括对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所以理应得到语文教师的重视。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沿用阅读教学的思路,在课堂中安插行之有效的引导性语言,由此激发学生的思考意识。

如文章《矛与盾》。首先,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分析什么是寓言,然后通过导入文化信息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寓言这种文章体裁;其次,要求学生概括文章内容,总结文章核心思想,并指出文章传递了哪些哲学思想,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思考体验;最后,要求学生根据文言文的特点去理解蕴含于文字之中的古人智慧,并学会将此哲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以便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在分析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会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并在联系个人生活、学习等行为的基础上获得良好的实践体验。

四、结语

围绕核心素养理念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有助于学生语文思维模式的形成,让学生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合理调动感性认知与理性认知;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品质与道德素养,让他们学会用正确的视野去看待人与社会的关系,所以正视语文实践能力培养是教学的重中之重。【参考文献】

[1]吕立尊.培养核心素养,构建小学语文有效课堂[J].华夏教师,2017(05).[2]魏九彪.浅析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8(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