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06年高考数学福建卷文科

2024-07-07 来源:钮旅网


2006年高考数学福建卷文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两条直线yax2和y(a2)x1互相垂直,则a等于

(A)2 (B)1 (C)0 (D)1

(2)在等差数列an中,已知a12,a2a313,则a4a5a6等于

(A)40 (B)42 (C)43 (D)45

(3)\"tan1\"是\"

4\"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而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已知(

3,),sin,则tan()等于 25411(A) (B)7 (C) (D)7

772(5)已知全集UR,且Ax|x12,Bx|x6x80,则(CUA)B等于



(A)[1,4) (B)(2,3) (C)(2,3] (D)(1,4)

x(x1)的反函数是 x1xx(x1)方 (B)y(x1) (A)yx1x1x11x(x0) (D)y(x0) (C)yxx32,那么正方体的棱长等于 (7)已知正方体外接球的体积是3(6)函数y

(A)22 (B)234243 (C) (D) 333(8)从4名男生和3名女生中选出3人,分别从事三项不同的工作,若这3人中至少有1名女生,则选派方案共有

(A)108种 (B)186种 (C)216种 (D)270种

o(9)已知向量a与b的夹角为120,a3,ab13,则b等于

(A)5 (B)4 (C)3 (D)1 (10)对于平面和共面的直线m、n,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A)若m,mn,则n∥ (B)若m∥,n∥,则m∥n

(C)若m,n∥,则m∥n (D)若m、n与所成的角相等,则m∥n

x2y2o(11)已知双曲线221(a0,b0)的右焦点为F,若过点F且倾斜角为60的直线与

ab双曲线的右支有且只有一个交点,则此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A)(1,2] (B)(1,2) (C)[2,) (D)(2,)

(12)已知f(x)是周期为2的奇函数,当0x1时,f(x)lgx.设af(),bf(),

65325cf(),则

2 (A)abc (B)bac (C)cba (D)ca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4(13)(x)展开式中x的系数是_____(用数字作答)。

21x5(14)已知直线xy10与抛物线yax2相切,则a______.

y1,(15)已知实数x、y满足则x2y的最大值是____。

yx1,(16)已知函数f(x)2sinx(0)在区间,上的最小值是2,则的最小值是34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f(x)sin2x3sinxcosx2cos2x,xR. (I)求函数f(x)的最小正周期和单调增区间;

(II)函数f(x)的图象可以由函数ysin2x(xR)的图象经过怎样的变换得到?

(18)(本小题满分12分)

每次抛掷一枚骰子(六个面上分别标以数字1,2,3,4,5,6).

(I)连续抛掷2次,求向上的数不同的概率; (II)连续抛掷2次,求向上的数之和为6的概率; (III)连续抛掷5次,求向上的数为奇数恰好出现3次的概率。

(19)(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四面体ABCD中,O、E分别是BD、BC的中点, ADOBEC

CACBCDBD2,ABAD2.

(I)求证:AO平面BCD; (II)求异面直线AB与CD所成角的大小; (III)求点E到平面ACD的距离。

(20)(本小题满分12分)

yx2y21的左焦点为F,O为坐标原点。 已知椭圆2(I)求过点O、F,并且与椭圆的左准线l相切的圆的方程; (II)设过点F的直线交椭圆于A、B两点,并且线段AB的

中点在直线xy0上,求直线AB的方程。

lFOx

(21)(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f(x)是二次函数,不等式f(x)0的解集是(0,5),且f(x)在区间1,4上的最大值

是12。

(I)求f(x)的解析式;

(II)是否存在实数m,使得方程f(x)370在区间(m,m1)内有且只有两个不等的实x数根?若存在,求出m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2)(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数列an满足a11,a23,an23an12an(nN*). (I)证明:数列an1an是等比数列; (II)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II)若数列bn满足4142...4nb1b1b1(an1)bn(nN*),证明bn是等差数列。

2006年高考(福建卷)数学文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考查基本概念和基本运算。每小题5分,满分60分。 (1)D (2)B (3)B (4)A (5)C (6)A

(7)D (8)B (9)B (10)C (11)C (12)D 二.填空题:本大题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运算。每小题4分满分16分。

(13)10 (14)

13 (15)4 (16) 42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基本公式、三角恒等变换、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等基本知识,以及推理和运算能力。满分12分。

解:(I)f(x)1cos2x3sin2x(1cos2x) 22313sin2xcos2x222

3sin(2x).62

f(x)的最小正周期T由题意得2k即 k2. 222x62k2,kZ,

3xk6,kZ.

f(x)的单调增区间为k,k,kZ.

36(II)方法一:

先把ysin2x图象上所有点向左平移

个单位长度,得到ysin(2x)的图象,再12633把所得图象上所有的点向上平移个单位长度,就得到ysin(2x)的图象。

262

方法二:

33把ysin2x图象上所有的点按向量a(,)平移,就得到ysin(2x)的图

12262象。

(18)本小题主要考查概率的基本知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满分12分。 解:(I)设A表示事件“抛掷2次,向上的数不同”,则

P(A)655. 66656答:抛掷2次,向上的数不同的概率为.

(II)设B表示事件“抛掷2次,向上的数之和为6”。

向上的数之和为6的结果有(1,5)、(2,4)、(3,3)、(4,2)、(5,1) 5种,

P(B)55. 66365. 36答:抛掷2次,向上的数之和为6的概率为

(III)设C表示事件“抛掷5次,向上的数为奇数恰好出现3次”,即在5次独立重复试

验中,事件“向上的数为奇数”恰好出现3次,

10531312P(C)P5(3)C5()().

223216答:抛掷5次,向上的数为奇数恰好出现3次的概率为

5. 16(19)本小题主要考查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以及点到平面的距离基本知识,考查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满分12分。 方法一: (I)证明:连结OC

BODO,ABAD,AOBD. BODO,BCCD,COBD.

在AOC中,由已知可得AO1,CO3. 而AC2,

MAAO2CO2AC2,

OBDCAOC90o,即AOOC.

BDOCO, AO平面BCD

E(II)解:取AC的中点M,连结OM、ME、OE,由E为BC的中点知ME∥AB,OE∥DC

直线OE与EM所成的锐角就是异面直线AB与CD所成的角

在OME中,

EM121AB,OEDC1, 2221AC1, 2OM是直角AOC斜边AC上的中线,OM

cosOEM2, 42. 4

异面直线AB与CD所成角的大小为arccos(III)解:设点E到平面ACD的距离为h.

VEACDVACDE,

11h.SACD.AO.SCDE.33在ACD中,CACD2,AD2,

127SACD222()2.

222而AO1,SCDE

13232, 24213221.

772

hAO.SCDESACD

点E到平面ACD的距离为方法二:

(I)同方法一。

21. 7(II)解:以O为原点,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B(1,0,0),D(1,0,0),

13C(0,3,0),A(0,0,1),E(,,0),BA(1,0,1),CD(1,3,0).

22BACD.2cosBA,CD, 4BACD异面直线AB与CD所成角

的大小为arccos2. 4

(III)解:设平面ACD的法向量为n(x,y,z),则 n.AD(x,y,z).(1,0,1)0, n.AC(x,y,z).(0,3,1)0,zA

xz0, O3yz0.xB令y1,得n(3,1,3)是平面ACD的一个法向量。

DECy

13,0), 又EC(,22点E到平面ACD的距离

EC.n321h.

77n(20)本小题主要考查直线、圆、椭圆和不等式等基本知识,考查平面解析几何的基本方法,

考查运算能力和综合解题能力。满分12分。

解:(I)a22,b21,c1,F(1,0),l:x2.

圆过点O、F,

1圆心M在直线x上。

21设M(,t),则圆半径

2yBNlFAOx

13r()(2).

22由OMr,得()t

12223, 2

解得t2.

19所求圆的方程为(x)2(y2)2.

24(II)设直线AB的方程为yk(x1)(k0),

x2y21,整理得(12k2)x24k2x2k220. 代入2直线AB过椭圆的左焦点F,方程有两个不等实根,

记A(x1,y1),B(x2,y2),AB中点N(x0,y0),

4k2, 则x1x222k112k2kx0(x1x2)2,y0k(x01)2,

22k12k1

线段AB的中点N在直线xy0上,

2k2k20, x0y022k12k11k0,或k.

2当直线AB与x轴垂直时,线段AB的中点F不在直线xy0上。

直线AB的方程是y0,或x2y10.

(21)本小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单调性、极值等基本知识,考查运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性质的方法,考查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满分12分。

(I)解:f(x)是二次函数,且f(x)0的解集是(0,5),

可设f(x)ax(x5)(a0).

f(x)在区间1,4上的最大值是f(1)6a.

由已知,得6a12,

a2,f(x)2x(x5)2x210x(xR).(II)方程f(x)

370等价于方程2x310x2370. x设h(x)2x310x237, 则h'(x)6x220x2x(3x10).

10)时,h'(x)0,h(x)是减函数; 310当x(,)时,h'(x)0,h(x)是增函数。

3101h(3)10,h()0,h(4)50,

3271010方程h(x)0在区间(3,),(,4)内分别有惟一实数根,而在区间(0,3),(4,)内没

33当x(0,所以存在惟一的自然数m3,使得方程f(x)有实数根,

370在区间(m,m1)内有且只有两个x不同的实数根。

(22)本小题主要考查数列、不等式等基本知识,考查化归的数学思想方法,考查综合解题能力。满分14分。

(I)证明:an23an12an,

an2an12(an1an),

a11,a23,an2an12(nN*).an1an

an1an是以a2a12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II)解:由(I)得an1an2(nN),

n*an(anan1)(an1an2)...(a2a1)a1

2n12n2...2121(nN).b1b1n*

(III)证明:4142...4nb1(an1)bn,

4(b1b2...bn)2nbn,

2[(b1b2...bn)n]nbn, ① 2[(b1b2...bnbn1)(n1)](n1)bn1. ②

②-①,得2(bn11)(n1)bn1nbn, 即(n1)bn1nbn20. ③ nbn2(n1)bn120. ④ ④-③,得nbn22nbn1nbn0, 即bn22bn1bn0,

bn2bn1bn1bn(nN*),

bn是等差数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