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教育资源的配置
【摘 要】高校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在高校这个范畴内,充分协调教育资源中人力、财力、物力各资源在教育活动中的分配比重,科学实现高校间或高校内的有限资源的共享,有效地提高资源利用率。本文从教育资源的概念入手,分析了我国高校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及对高校教育资源合理配置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高校;教育资源;配置 一、教育资源的内涵
千万年来,教育资源伴随着教育实践,不断积累着、扩展着、丰富着自身精神的和物质的内涵,成为我们今天的教育事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土壤。
所谓教育资源是指在教育过程中能够投入教育活动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总和,包括兴办教育产业。而高等教育资源包括以实体形式为内容的有形资源和以价值形式为内容的资金及以无形价值为内容的社会资源。
二、高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内涵
高校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在高校这个范畴内,充分协调教育资源中人力、财力、物力各资源在教育活动中的分配比重,科学实现高校间或高校内的有限资源的共享,有效地提高资源利用率。高校教育资源配置是否有效,从社会实践和发展的过程来看,对其进行评价的标准有三个,即适应、公平和效率。
三、我国高校教育物力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 第一,人力资源配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高校师资队伍数量不足,教师流失是人力资源配置中存在的严重问题。在职称、工资、住房、科研申报等方面的困难与问题,成为了教师流失的直接因素。
其次是教师结构不尽合理,整体水平不高。从学历学位上看,具有关数据调查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占教师总数的比例33%,博士占教师的比例达到8%,这一数据表明普通高校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的比例相对偏低。从专业技能水平上看,全国高校范围中一是缺少位居国际先进实践技术水平的高校,难以形成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集聚与扩散体系。二是高层次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不够,高技术人才出现严重短缺。三是专业设置不能适应产业结构高度化对人才的需求。
再次,高校教育资源配置岗位设置中,用于行政管理的过多,用于学术事务的较少,造成学生人均成本较高。
最后,人力资源的浪费。虽然不少的高校实行了合并调整,但仍然有不少普通高校招生规模不够。使得师生比偏高,我国高校教师与学生之比在1∶15左右,不仅大大高于基础教育,而且大大高于国外高等教育,教师工作量不足,潜力也难完全发挥,导致了教师人力资源的浪费。
第二,财力资源配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高等教育经费管理体制不完善。高校岗位设置中行政岗位设置过多,财力等资源的分配权力往往掌握在行政部门中,无论是经费分配,还是各种政策的制定都由行政部门决定,审核批准也由他们完成,造成了管理性资源所占比例越来越大,严重影响了高校教学科研业务工作的正常开展。对科研经费问题,科研人员与行政财政管理人员有着不同的想法最终导致科研项目管理与经费管理严重脱节,科研工作者认为科研项目申报成立经费使用权应该完全有自己掌握,无需向上机管理机构报告,这样一来可以减免一些琐碎的程序,节约了时间,加快了科研项目研发的进程。而财务核算管理人员认为必须要走程序,不能减免任一环节,这样才能对资金用途起到有效的制约作用,实实在在掌握资金的流向,有效避免科研经费的浪费。
其次,教育经费使用效率不高,造成教育资产隐形流失。招待、考察、学习、等费用巨大,各种报销名目繁多,学校各种公共资源为私所用费用颇大。
第三,物力资源配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设备设施短缺现象比较严重。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人们的求知欲望越来越高,各种形式的办学方式的出现为想学习的人提供提升的机会,一些高校扩招扩大办学规模后,在校生越来越多导致教学用房、图书馆和仪器设备及体育场所极为紧缺。在新校园的建设中,各大高校都成立了后勤集团,由于其自身的独立性,高
校后勤社会化的问题缺乏统一规划,使其管理成本不断上升。 其次,设备利用率不高。随着高校的扩招、扩建,很多高校在资产并未完全清查的情况下盲目、重复购置设备。对于各类设施、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处于闲置状态,高新设备与公共设备的利用率不高,特别是针对行政部门而言,计算机的更新换代快而使用效率低尤为突出尤其,部分机器设备完全成了闲置资产。
再次,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其一,在我国高校的基建工程或是维修工程中,很多情况下投入的资产不能形成固定资产,或形成的固定资产不能产生预期的效益。其二,我国高校内部的结构层次划分不明确,没有专门机构对专利或专有技术等无形资产进行界定,有些教师和科研人员将专利或专有技术私下向外转让,收入归自己所有,形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四、如何合理配置高校的教育资源 1.加强高校财务管理,合理配置财力资源
第一,学校的扩招扩建可争取社会支持,引入社会资金办学,可以采取拍卖城区老校区的方式获取补偿,置换土地,减轻财政负担。
第二,加强财务的预决算及成本控制管理。预算管理,通过支出预算来调整教学管理、学科建设、人才建设、公共服务建设等方面的发展速度,确保学校总发展目标的实现。定期编制财务报表分析可以使上级邻导做出科学决策。定期编制财务报表可及时总结学
校财务管理的经验和发现存在的问题。树立高校办学的成本观念,降低成本,增加设备有效投入。
第三,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建立合理有效的内部审计制度,防止管理上的漏洞,避免高等教育资源的流失,调动全员积极性,挖掘潜力,进一步增强办学活力。
第四,实行科学理财。高校应做到财务透明,账务公开,成本费用有据可查,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后勤集团应走向市场化,接受社会的挑战与学校分离出去,以减轻学校负担。 2.合理配置物力资源,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第一,学校将资产重新组合,优先保证教学科研第一线的基本办学条件,根据学科专业整体布局的要求,对教学、科研上的资产也要进行合理调整,对于教学科研急需的设备,通过维修、更新、替代或换代方式健全。
第二,学校各部门应积极配合固定资产清查,从中获得真实的数据,明确可用设施设备、在用设施设备、待修理修建设施设备、淘汰废弃设施设备及闲置设施设备。通过汇总的数据,合理的分配可用的固定资产,提高其使用效率。针对长期闲置设备资源通过无偿调拨或有偿转让等方式在校内进行重新配置,使其得到合理利用。实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的有偿使用制度,以尽可能小的投入,获取尽可能高的仪器设备投资效益。土地资源也要实行有偿使用,提高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益。
3.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完善用人机制
第一,增强师资的知识与技能的结构。为教师进行有效的学习、培训的机会,使其提升自身素质,为教师报考硕士、博士提供良好的条件及与强大的支持。在校内营造一种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挥才能的环境。将教职工合理的划分不同的层次和类别,为他们定制个性化的培养方案,促进全体师资队伍素质的提升。
第二,建立竞争机制,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将工作效率的高低,质量的好坏与物质奖励挂钩,进一步完善校内各种津贴、奖励和激励制度。针对于在某一方面有着突出贡献的教工给予优厚的奖励政策,包括对职称评定的破格入取。
第三,精简机构,实行竞争上岗制度。通过公开竞争,择优上岗,有能力破格聘用。实现干部任用选拔的招聘制和流通淘汰机制,以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增强干部任用机制的活力。 总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是一种既给社会带来巨大收益,又对个人发展起重大作用的事业。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教育需求的扩大与教育供给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科学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育公平,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对推进我国教育公平的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