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制度)公司环保管理制度
环 境 保 护 管 理 制 度 汇
编
目录
1、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2 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制度...........................................2 3、保护设施运行管理制度...............................................4 4、环保事故管制制度...................................................8 5、环保培训教育制度...................................................11 6、环保奖惩管理制度...................................................12 7、环境治理管理制度....................................................3 8、“三废”管理制度...................................................17 9、“跑、冒、低、漏”管理制度.........................................18 10、环境保护运行管理制度..............................................19 11、废弃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21
12、检修、清洗、置换、取样环节“三废”管理制度.........................23 13、环保奖罚管理制度...................................................23 14、岗位环保责任制......................................................24 15、环境卫生管理制度.....................................................37 16、环境保护管理制度.....................................................38 17、污染物排放及环保统计工作管理制度......................................41 18、事故状态下“清净下水”收集和处置管理制度..............................43 19、危险固体废弃物管理制度................................................44 20、危险废物管理制度......................................................45
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环境,创建“环境友好型企业”杜绝各类环保事故的发生,经公司研究, 制定如下环境保护目标,望各有关部门和人员认真执行:
1、杜绝各类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
2、杜绝采购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劳动保护用品、设施设备,采购劳动保护用品、设施设备时要索取关联证明和使用说明书,且严格按照说明书 的要求使用或安装、调试、运行。
3、新建、改扩建项目时,环境保护设施要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 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4、新建、改扩建项目时,应首先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条件不符合禁止 建设和施工。
5、新建、改扩建项目试生产运行正常后3个月内进行现状环境影响评价, 且向有关部门提出验收申请,验收不合格禁止继续生产。
6、严禁向生活水体排放各种含有害物质的污水。 7、污水排放的各项指标完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公司新建、改扩建项目保护管理,防止建设项目产生新的污染源、破坏生 态环境,制定本制度:
1、产生污染的建设项目,必须遵守污染物排放的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于实施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区域内,仍必须符合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的要求。
2、工业建设项目应当采用能耗物耗小、污染物产生量少的清洁生产工艺,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3、改建、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必须采取措施,治理和该项目有关的原 有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4、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方案书,对建 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全面、详细的评价。
5、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轻度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方案表,对建 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或者专项评价。
6、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应当填报环境 影响登记表。
7、有建设项目时,应当于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方案书、环境影响方案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
8、编制环境影响方案书,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征求建设项目所于地有关单位和居民的意见。
9、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10、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应当按照环境保护设计规范的要求,编制环境保护篇章,且依据经批准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方案书或者环境影响方案表,于环境保护篇章中落实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措施以及环境保护设施投资概算。
11、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完工后,需要进行试生产的,其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和主体工程同时投入试运行。
12、建设项目试生产期间,建设单位应当对环境保护设施运行情况和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进行监测。
13、建设项目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向审批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方案书、环境影响方案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该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应当和主体工程竣工验收同时进行。需要进行试生产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自建设项目投入试生产之日起3个月内,向审批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方案书、环境影响方案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该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
14、分期建设、分期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建设项目,其相应的环保护设施应当分期验收。
15、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经验收合格,该建设项目方可正式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保护设施运行管理制度
环境保护设施正常运行,防治污染,提高和改善环境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 制定本制度:
1、环境保护设施,是指为防治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等对环境的污染、改善环境质量所建成的处理处置、净化控制、再生利用设施,以及配套的设施运行监控系统。主要包括生活污水处理利用设施、工业废水处理利用设施、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利用设施、生活垃圾处理利用设施、自动监测系统等设施。未经上级环保部门批准不得随意停用、拆迁或损坏。
2、环境保护设施运行,是指从事环境保护设施操作、维护、管理、保证设施正常运行,对污染物进行处理、处置和利用的活动。
3、各部门应建立健全环保设施的维护保养、检修、操作运行等规章制度。4、环境保护设施运行包括以下俩种方式:
4.1自行运行:是指污染物产生单位对自己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进行运行、维修和管理,对污染物处理处置和利用,且承担相应环境责任的活动; 4.2委托运行:分为代理运行和社会化运行。代理运行:是指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或事业单位,接受污染物产生单位的委托,对其环境保护设施运行、维修和管理,对污染物处理和利用,且承担相应环境责任的活动。社会化运行:是指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或事业单位,接受污染物产生单位的委托,
利用社会投资或自己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为其提供污染物的处理处置和利用的社会化服务,且承担相应环境责任的活动。
5、自行运行环境保护设施达不到污染排放标准要求的,必须实行委托运行。 6、各班组应加强对环保设施的巡检,且做好环保设施的维护和保养,定期对环保设施进行清扫、检修,确保完好率100%,做到环保设施和主体生产设施同步运转。
7、环境保护设施投入运行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7.1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设施施工和建设,无工艺设计缺陷和工程质量问题,设施建设应优先采用“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导则”推荐的技术; 7.2能满足所处理处置污染的需要且能连续正常运行,污染物排放能达到国家或地方排放标准的要求;
7.3通过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项目竣工验收;
7.4配备设施故障或污染事故发生时的预警和污染预防应急处置设施; 7.5环境保护设施运行单位应按照上述条件(但不仅限于上述条件)组织。对将投入运行的环境保护设施进行考核,符合上述条件的设施方可投入运行。不符合运行条件的环境保护设施投入运行的,由设施运行单位承担由此导致的关联环境责任;
8、已建成的环境保护设施,严重不符合建设要求的,应限期进行技术改造,达到要求后方可投入运行。
9、环境保护设施运行实行资质许可制度。所有从事环境保护设施运行的单位必须取得环境保护设施运行资质许可证书;未取得环境保护设施运行资质许可证书的单位,不得从事环境保护设施运行活动。
10、环境保护设施运行现场操作和管理人员实行岗位培训合格持证上岗制度,从事环境保护设施运行现场操作和管理的人员必须取得岗位培训合格证书;未取得岗位培训合格证书的人员不得从事环境保护设施运行现场操作和管理岗位的工作。
11、环境保护设施运行岗位培训管理办法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且组织实施。
12、环境保护设施必须和生产设施同步运行。环境保护施投入运行后,应保证设施无故障正常运行、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和环境保护设施配套的自动监控设施应符合《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运行管理办法》的要求。
13、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人员持证上岗、岗位责任、作业指导书、事故预防和应急措施、运行记录台帐、监测方案、运行信息公开,做好运行记录,确保和主体生产设施的同步运行率达到100%。
14、要对环保设施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及时消除设备缺陷和隐患,环境保护设施运行出现故障时,必须于规定期限内完成维修或更换。因不可抗拒原因,设施必须停止运行时,应当事先方案当地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说明停止运行的原因、时段、关联污染预防措施等情况,且取得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于规定时间内不能恢复设施运行的,环保部门责令污染物产生单位停止生产,待环保设施修复后,经环保部门批准,方可恢复生产。
15、因设施运行不正常发生污染事故时,必须于1小时内向当地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方案,且及时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消除环境污染,确保环境安全。
16、定期向当地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方案设施运行情况。主要内容包括:设施的运行情况、污染物排放情况、取样和监测情况。主要内容包括:设施的运行情况、污染物排放情况、取样和监测情况、连续运行记录等。公司有义务将设施的运行情况、日常监测数据和各项管理制度向社会公开,自觉接受公从监督。
17、必须接受当地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和现场检查,如实方案情况,提供资料。不得以任何理由阻碍环保部门现场检查,不得隐瞒情况,提供虚假材料。
18、环境保护设施委托运行服务合同必须按照合同法的要求明确有关各方的权利责任义务和服务要求和承诺。合同正式签署后,合同正式文本应于10天内向当地有管辖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19、环境保护设施委托运行活动必须严格按照运行合同的内容进行,违反合同造成的后果由违反合同壹方承担由此而引发的关联责任。
环保事故管理制度
为加强公司环保事故管理,及时汇报和处置环保事故,避免事故进壹步扩大,依据国家、地方政府有关规定、标准、制度,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1、环境污染事故是指由于违反环境保护法的经济社会活动和行为,以及意外因素的影响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原因致使环境受到污染,人体健康受到危害,社会经济和人民财产受到损失,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突发性事件。
2、环境污染事故可分为:水污染事故,大气污染事故,噪声和振动污染事故、固体废弃物污染事故、有毒化学品污染事故等。根据危害程序,环境污染事故可分为以下几类:
2.1特大环境污染事故是指由于环境污染破坏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含10万元)之上,使人群发生明显中毒症状,出现人员中毒死亡或使当地经济、社会的正常活动受到严重影响,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事故;
2.2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是指由于环境污染或破坏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万元之上(含5万元),10万元以下(不含10万元),人群发生中毒症状,人员发生明显中毒症状或可能导致伤残后果或使社会安定受到影响,对环境造成较大危害的事故;
2.3较大环境污染事故。是指由于环境污染或破坏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于万元(含万元)之上,5万元(不含5万元)以下,人员发生中毒症状,引起工厂和群众冲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事故;凡符合下列情形之壹者,为较大环境污染事故:
2.3.1壹般环境污染事故。是指由于环境污染或破坏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于千元之上万元以下(不含万元)的事故;
2.3.2由于环境污染,使附近车间或工段人员感官受到刺激,影响正常工作的事故称为环境污染事故。
3、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方案;单位负责人接到方案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之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和有关部门方案。
4、方案事故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4.1事故发生单位简介;
4.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污染源、主要污染物质、经济损失数额、人员受害情况、事故类型、现场情况等; 4.3事故的简要经过; 4.4已经采取的措施; 4.5其他应当方案的情况。
5、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方案后,应当立即启动环保事故应急预案,或者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降低环境污染和财产损失。
6、发生环境污染事故,要按“三同时”的原则,由总经理和技术人员、环保员召开会议,认真分析事故原因,制定出防范措施。
7、壹般环保事故发生后,当班人员应于24小时内写出书面方案,重大或特大环境污染事故的方案分为速报、确报和处理结果方案三类。速报从发现事故后起,48小时以内上报;确报于查清有关基本情况后立即上报;处理结果报告于事故处理完后立即上报。速报可通过电话、电报,必要时应派人直接方案。确报可通过电话或书面方案。处理结果方案采用书面方案。方案应采取适当的方式,避免于当地群众中造成影响。
8、速报内容主要包括:环境污染事故的类型、发生时间、地点、污染源、主要污染物质,经济损失数额、人员受害情况等初步情况。确报于速报的基础上方案有关确切数据,事故发生的原因、过程及采取的应急措施等基本情况。处理结果方案于确报的基础上,方案处理事故的措施、过程和结果,事故潜
于或间接的危害、社会影响,处理后的遗留问题,参加处理工作的有关部门和工作内容,出具有关危害和损失的证明文件等详细情况。
9、公司环保管理部门应当保证方案内容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当发现方案内容和实际情况有出入时,应立即纠正如实上报,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事故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
10、各类环境污染事故均应记入环保事故台帐。
11、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和干涉对事故的方案和依法调查处理。 12、对事故方案和调查处理中的违法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环保管理部门、监察机关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举报,接到举报的部门应当依法及时处理。
13、凡属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市级环境保护部门除应及时方案同级人民政府外,仍应同时方案省级环境保护部门;凡属特大环境污染事故,市环境保护部门除应及时方案同级人民政府和省级环境保护部门外,仍应同时方案国家环境保护局。
14、对违章操作,不听劝阻,而发生重大污染事故,引起人身伤亡或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单位和个人,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处理,构成犯罪的,移交刑事、司法部门处理。
环保培训教育制度
为提高公司员工环境保护的意识,防止和减少各类环保事故,制定本制度:1、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和公司形成劳动关系的人员,进入公司各单位和部门的外来承包商施工人员、参观和实习的人员。
2、公司安环部负责对各部门的环保教育培训、指导、检查和监督工作。 3、公司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环保工作第壹责任人,对公司的环保工作全面负责。安环部为公司环境保护管理主管部门,安环部设专职环保员壹名。 4、新入厂的职工上岗前必须进行环保知识培训,主要内容为: 4.1国家法律法规及上级部门规章制度; 4.2环保知识;
4.3公司环保情况及物料危险特性介绍;
4.4公司环保事故应急预案以及预防事故的基本知识; 4.5环保设施、设备岗位作业指导书; 4.6典型环保事故案例。
5、环保培训的形式分为脱产培训和自学俩种形式,脱产培训时间壹般不少于壹周。
6、公司职工每年至少应接受壹次环保培训,考核不合格不得上岗。 7、各级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环保教育工作负责。
8、每年初公司制订环保教育培训年度计划,且按照计划组织实施。不断了解职工对环保工作的需求,每年总结壹次,根据汇总结果及时修改培训计划。保证环保教育培训所需人员、资金和物资。
9、建立健全《职工环保教育管理档案》且由从业人员和考核人员的签名。, 10、对认真开展环保教育且于防止环保事故、减少职业危害方面做出成绩的 单位和职工,应予以表彰和奖励。
11、对未按本规定要求进行环保教育的单位进行处罚,环保教育不到位造成事故的,应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12、公司各级领导应积极引导、鼓励各级人员加强交流,不断学习环保专业知识。
环保奖惩管理制度
为进壹步加强环保监督管理,规范公司员工环境保护行为,防止污染事故发生,保护人民身体健康,落实环保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临沂市环保部门的有关文件,制定本制度。
1、公司安环部要认真对职工进行环保法规教育,深刻理解搞好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壹项基本国策的重大意义,增强环保意识,保护环境。
2、环境保护行政处罚的种类: 2.1警告; 2.2罚款; 2.3开除;
2.4发生重大或特大环境污染事故,壹次性罚款3000-2000元;发生壹般污染事故的单位壹次性罚款1000-2000元。发生较小或小污染事故的;壹次性罚款500-1000元;罚款额从事故部门当月奖金扣除。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或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污染事故的人,由国家行政执法部门依法处理。 3、符合下列条件之壹的可给予壹次性奖励:
3.1全面落实环保责任制目标,单位环保指标得到有效控制,经考核取得优异成绩的;
3.2于环保管理、竞赛等活动中取得突出成现的;
3.3严格执行环保规章制度,于制止和纠正违章作业、违章指挥上坚持原则,对环保作出特殊贡献者;
3.4精心操作,保持生产稳定,认真执行巡回检查制度,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成绩显著者;
3.5对于及时发现、避免重大事故或于事故事故初期处理果断、及时,奋勇抢救人员和企业财产,防止事故蔓延、扩大、减少事故损失贡献突出者。
环境治理管理制度
职工的人身健康和周边环境,杜绝环保事故的发生,依据《中华人民 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1、基本概念
1.1毒害品:指进入肌体后,累积达壹定的量,能和体液和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学作用,扰乱或破坏肌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毒品按毒性大小分为壹级毒害品和二级毒害品。
1.2粉尘:粉尘是指能够较长时间飘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于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粉尘叫做生产性粉尘。吸入生产性粉尘对身体会造成壹定的危害。 1.3噪声: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壹切声音均能够称为生产性噪声。我国《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L-2002)中规定:工作场所操作人员每天连续接触噪声8小时,噪声声级卫生限值为85dB(A),对于操作人员每天接触噪声不足8小时的场合,可根据接触噪声的时间,按接触时间减半,噪声声级卫生限值增加85dB(A)的原则,确定其噪声声级限值,但最高限值不得超过115dB(A)。
1.4工业废水:工业废水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污水和废液,其中含有随水流失的工业生产用料、中间产物和产品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 1.5工业废气:指企业厂区内燃料燃烧和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排入空的含有污染物的气体总和。
1.6工业废渣:于工业生产中,排放出的有毒的、易燃的、有腐蚀性的、传染疾病的、有化学反应性的以及其他有害的固体废物均属工业有害废渣。
2、公司环境治理目标:各项环保指标符合国家标准,实现工业污水达标排放。 3、主要负责人对本公司的环保工作全面负责。安环部为公司环境保护管理主管部门,安环部设壹名专职环保员。公司各部门和每位员工均有保护环境的义务,且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批评和检举、控告。
4、产生工业污水的车间,每月29日前向安环部上报本月环保工作月报; 5、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必须报经有关部门批准。建设项目对环境有污染的,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的环保设施必须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方案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该建设项目方可投入生产和使用。防治污染的设施不得擅自拆除或者闲置,确有必要拆除或闲置的,必须征得所于地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
6、新建、改建、扩建项目时,有关部门应采用能源利用效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清洁生产工艺,减少大气污染的产生。禁止使用不符合国家环境保护规定要求的技术和设施、设备。
7、根据有关标准,为岗位职工配备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劳动保护装备。 8、环境治理主要措施:
8.1禁止向雨水排放系统排放油类、酸液、碱液或废液、工业废渣; 8.2禁止于厂区内清洗油类、酸液、碱液或废液贮罐和容器;
8.3罐区排污系统阀门平时要处于常关状态。排污时,严禁错开通往雨排的阀门;大雨时,先开通往污水池的阀门,将初期雨水排入污水池,地面无污油时,再将通往污水池的阀门关闭,打开通往雨排的阀门;
8.4蒸汽凝液要排入雨排系统,防止凝液加热排污地沟中的污油等污染物。 8.5定期进行环保技术业务培训,以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素质水平; 8.6各车间及时清理所辖区域内地沟、地井,防止杂物堵塞地沟、地井,造成污水外溢现象的发生;
8.7搞好工厂绿化,改善生产区及周围环境。
9、本公司应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按应急预案健全应急组织,且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应急演练。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后,应立即启动环境保护应急预案。针对事故演练和实际处置过程中发现的预案中的问题,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修订完整。环境保护应急预案应报区环境保护部门备案。
10、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必须立即方案有关领导,接到方案的领导应立即组织有关人员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且及时通报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居民,且于1小时内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方案。接受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环境事故调查时,应采取积极主动配合的态度,严禁隐瞒、说谎和拒绝调查情况的发生。
11、各部门环保工作纳入经济责任制考核范围,定期考核。原料装卸管理制度为了确保原料安全装卸,杜绝装卸过程中跑冒滴漏现象的出现,我公司特制定如下管理制度:1、装卸人员必须穿戴防护用具,杜绝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2、
卸料管理。于来料后,首先由仓库管理员核对无误,且由装卸人员检测原料是否正确,方可卸料。3、于装卸过程中,必须确保原料包装的密封性,防止泄露。以确保环境不受污染及人身安全。4、原料由仓库管理员统壹指挥,放入规定位置。5、各类原料应由仓库管理员贴好标签,分门别类摆放整齐。
“三废”管理制度
了确保我公司生产场所环境无异味,现根据生产现状及工艺条件,制定如 下管理制度:
1、和原、辅材料供应方、协作方签订的原料供应服务协议中要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制度》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要求,明确危险化学品包装、运输、装卸等过程中的安全要求和环保要求。 2、挥发性原料、产品的储存必须采用密闭设施,储罐必须设置呼吸阀、压力调节装置或采用内浮顶储罐,原料、产品装卸要采取回收处理措施,减少废 气排放。
3、挥发性原料、产品于输送、储存过程中,安全阀、管道、容器中排放的气体必须回收或采用其他合理有效的处理措施,取样分析要采用于线闭路采样。 静密封点泄漏率保持于0.5‰以下。
4、对排放的废气必须采用有效措施进行治理。生产原料、产品的装卸要采用自动密闭装卸设施。生产设备所有排气口排放废气必须全部收集且采用回收、吸收、吸附、催化燃烧等合理的措施进行处理,达到排放标准要求,严禁不经处 理直接排放。
5、对散发恶臭污染物等化工异味的设施必须采取密闭处理,且对恶臭污染物采取净化回收措施处理,以达到企业厂界外无化工异味的要求。
6、各生产装置排出的废水,必须于清污分流的前提下进行有效处理且达标排放。废水输送管道及废水储存、处理设施必须采取密闭措施且设置废气回收处理设施,防止化工异味气体挥发。
7、产生的固体危险废弃物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危险废物名录》进行分类。厂内固体废弃物的临时储存场要依据《壹般工业固体废弃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和《危险废弃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的要求建设,固体废弃物于场内的临时贮存场应设置防止渗漏、密闭防止化工异味气体挥发以及污水、废气回收处理设施。固体废弃物应及时清运处置。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均达到100%。
8、对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可用尾气,不参加化学反应或反应过剩的化学介质,要回收利用或处理,严禁直接排放。
9、对生产和设备检修中产生的废酸液、废碱液、残液或有机溶剂,必须做到分档、循环套用于生产,或者经过加工处理后出售给具有资质的单位利用处理,不得随意排放。对设备检修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要统壹收集处理,不得造成二次污染。
“跑、冒、滴、漏”管理制度
为加强生产技术和设备管理,切实做好环境保护工作,进壹步净化环境,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无组织排放,杜绝“跑、冒、滴、漏”,改善职工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杜绝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我公司特制定如下规章制度:
1、充分利用好各种资源、能源,提高原料、能源利用率,不产生或少产生废弃物。
2、生产过程严格按工艺要求稳定工艺操作,减少无序排放,避免对大气造成污染。
3、加强各物料机泵的维护保养,定期换机械密封,凡是通过检修、更换设备能够解决污染问题的,要及时停产检修、更换设备,绝不能带“病”作业。 4、必须认真按照生产工艺要求,加强巡检,发现各阀门、液位计、流量计、控制仪表、工艺管线等有滴漏现象,应及时处理,杜绝“跑、冒、滴、漏”现象,保证静密封点于0.5‰以下。
5、原料、产品装卸物料完毕后,将连接管中余料放入容器中回收,严禁泄漏到地下。
6、壹旦出现“跑、冒、滴、漏”现象,工作人员应及时采取合理有效的补救措施,杜绝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
7、生产装备符合关联清洁生产标准中国内清洁生产先进要求,设备运行无故障,设备完好率要保持于98%之上。
环境保护运行管理制度
环境保护是每壹个公民应尽的壹份义务,有壹个清洁优美的环境,我们的生活才能更加美好。为保护环境,搞好企业的环境卫生,制定本制度。 壹、职责
1、安环部负责对公司不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生产设备及操作法,进行改造及修改,确保生产过程中不产生或少产生对环境有影响的废水、废气、废渣。
2、安环部和办公室负责公司的环境卫生的检查,对于查出的问题要纳入生 产考核中去,每月张榜公布且和奖金挂钩当月兑现。
3、实行环境保护责任制制度,各级安全生产负责人即为环保负责人,负责对生产现场的环保工作,负责对各生产岗位环保问题的巡视、检查、处理工作。 二、生产管理
1、化验室和实验室分析完的样品,要放到专门的容器中收集,不准随便倒入下水道中,废液要统壹收集放到盛废液的大桶中,发现往下水道倾倒废液者 应按公司考核办法进行处罚。
2、生产班组出现人为跑、帽、滴、漏现象,按公司考核办法进行考核处罚。 3、任何人不准往厂区内的下水道口倾倒有机废物,违者应按考核办法进行 处罚。
4、发现跑、帽、滴、漏要立即修复处理,跑、帽、滴、漏的物料应尽量收 集入桶,短时间无法修复的要用小桶盛接滴漏的物料。
5、公司于每年总结生产情况时,同时总结环保工作,使之逐步完善。 三、生产工艺
1、不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生产工艺进行生产、储存,对于现有的生产工艺要不断进行改进,尽量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从源头上杜绝“三废”的产生。 2、尽量采用无毒、无害和能源强度低的原、辅材料。
3、按时检修装置,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减少因检修设备污染环境。 四、教育和培训
1、经常对职工进行环保法规教育,严格遵守国家及地方环保法规、标准。 2、针对公司现有的生产装置,对职工进行清洁生产的教育和培训。
3、经常安排各种活动提高职工的清洁生产意识,使他们真正认识到,爱护 环境、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义务。
废弃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
为了防治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保障人体健康,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1、废弃危险化学品,是指未经使用而被所有人抛弃或者放弃的危险化学品,淘汰、伪劣、过期、失效的危险化学品,由公安、海关、质检、工商、农业、安全监管、环保等主管部门于行政管理活动中依法收缴的危险化学品以及接收的公众上交的危险化学品。固体废物,是指于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废弃危险化学品属于危险废物,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2、本制度适用于废弃危险化学品的产生、收集、运输、贮存、利用、处置活动污染环境的防治。实验室和化验室产生的废弃试剂、药品污染环境的防治,也适用本制度。盛装废弃危险化学品的容器和受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的包装物,按照危险废物进行管理。本制度未作规定的,适用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3、公司对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的防治,实行减少废弃危险化学品的产生量、安全合理利用废弃危险化学品和无害化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的原则。 4、公司对废弃危险化学品实行充分回收和安全合理利用。
5、安环部对公司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的防治工作实施统壹监督管理。 6、公司禁止任何部门或者个人随意弃置废弃危险化学品。
7、公司对危险化学品的销售承担污染防治责任,委托有相应运营类别和运营规模的持有危险废物运营许可证的单位,对废弃危险化学品进行回收、利用、处置。
8、公司应当建立危险化学品报废管理制度,制定废弃危险化学品管理计划且依法报环境保护部门备案,建立废弃危险化学品的信息登记档案。公司应当依法向临海市环保局申报废弃危险化学品的种类、品名、成份或组成、特性、产生量、流向、贮存、利用、处置情况、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等信息。前款事项发生重大改变的,应当及时进行变更申报。
9、公司应当委托持有危险废物运营许可证的单位收集、贮存、利用、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且向其提供废弃危险化学品的品名、数量、成分或组成、特性、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等技术资料。
10、公司转产、停产、停业或者解散的,应当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对危险化学品的生产或者储存设备、库存产品及生产原料进行妥善处置,且按照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标准和规范,对厂区的土壤和地下水进行检测,编制环境风险评估方案,报区环保局备案。
11、对废弃危险化学品的容器和包装物以及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的设施、场所,必须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
12、公司主要负责人必须保证本单位废弃危险化学品的管理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和国家标准的要求,且对本单位废弃危险化学品的环境安全负责。
检修、清洗、置换、取样环节“三废”管理制度
为保证于检修、清洗、置换、取样环节中的“三废”合理处置,保护公司及 周边区域的环境卫生,特制定如下管理制度:
1、置换、取样环节中的“三废”的管理部门为公司安环部。
2、于作业时,作业部门要到安环部办理“三废”处置手续,有专职环保员到现场检查确认物料收集、处置设施的配备情况,且和施工队签订安全环保承诺书,然后出具环保作业许可证,专职环保员要随时抽查监督执行情况。 3、于检修时,要用氮气把物料(特别是易挥发、易燃、易爆的)置换倒空,物料集中收集入储罐中,不得随意排放,污染环境。
4、清洗时壹般用自来水,清洗液集中收集处理,不得造成二次污染。 5、于取样时,样品和废液集中倒入废液专用容器中,加盖密封。
6、于检修、清洗、置换、取样环节完毕后,清扫工作现场,有安环部和施工队共同验收确认签字,档案有安环部存档。
环保奖罚管理制度
1、环保管理基金,每人每月100元,当月未出现环保事故,按时发放,出现事故的按情节严重处罚处理。
2、设备管理,严禁“跑、冒、滴、漏”的发生,对出现“跑、冒、滴、漏”造成环境污染、熏坏花草树木的每发生壹次扣除车间全部环保奖金。
3、所有冲洗废水壹律要收集进入污水池,冲洗地面要用喷枪以减少废水的排放量,违反规定每次罚款100元。
4、生活垃圾由统壹暂存于垃圾存放区集中处理,废油、废液不能随便乱倒,壹律倒入废液罐集中处理,私自乱倒的每次罚款100元。
5、护环境,从我做起,搞好环境卫生,对各人的卫生区要坚持每天清扫,始终保持清洁,每星期五进行壹次大检查,发现壹次不合格扣除效益工资30元,日常检查发现四次不合格扣除效益工资30元。
6、生产过程和实验、化验用完的试剂、包装瓶、桶、废弃物要造册登记上报,做好化学危险品“三废”的收集和回收工作,不得随意乱丢乱放。垃圾桶分类放置,禁止将易燃、易爆、有毒的废弃物倒入垃圾桶和混入垃圾收集站,对私自乱倒的每次罚款100元。
7、的各种环保隐患和问题及时落实整改,本部门不能落实的,要提出整改方案和防范措施且上报主管部门审批,落实整改和技改。
8、行奖罚制度,每年底对环保方面表现优秀者进行表彰奖励。
岗位环保责任制
1、目的为明确公司各级人员的环境保护(简称环保)的职责,加强对环保的领导和管理,保障员工于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健康及环境不受污染,防止发生环境污染事故/事件,根据《环境保护法》等政策法规以及行业性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本责任制。
2、适用范围
2.1本责任制适用于公司范围内的环保管理。
2.2各级管理人员必须贯彻“谁主管、谁负责;谁为主、谁负责。管生产,必须抓环保”的原则,公司、部门、车间的主要领导是公司、部门、车间环保工作的第壹责任人,对公司、部门、车间的环保工作负主要责任,即“壹把手负责制”。各级管理人员必须对公司、部门、车间下属人员贯彻执行本规定负责,真正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各负其责。
2.3总经理为公司环境保护第壹责任人,对企业的环境保护全面负责。总经理授权公司安环部管理环保工作。安环部是公司环保工作的日常管理机构。 3、各级部门环保责任 3.1安环部环保职责
3.1.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工作方针、政策、法令和上级有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订和完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和工作计划,且负责具体实施。 3.1.2根据国家环保部门排放标准,确定控制检测点,布置检测项目,汇集检测数据,遇有超标情况及时调整。
3.1.3落实上级有关部门下达的各项环保指令。监督环保管理制度的执行,发现问题组织有关部门协商讨论,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随时向公司领导汇报。 3.1.4负责组织起草各项环保制度,且负责组织评审。 3.1.5负责对公司的环保设备、电器等申请技术改造。
3.1.6参加公司新建、扩建、技改项目的方案研究、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严把“三同时”关。归口管理建设项目环保工作。 3.1.7负责公司环保工作的宣传。
3.18负责公司环保工作的日常管理、运行。
3.1.9负责对环保治理设备的检查,保证其正常运行。对三废处理设施的运行参数负有控制责任。
3.1.10于制订或审定有关设备制造、改造方案和编制设备检修计划时,应有相应的环保、减噪等措施内容,且确保实施,定期维护保养。
3.1.11组织环保设备专项检查,按时完成技术措施和隐患整改计划。 3.1.12协助环保行政管理部门进行环境污染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工作。 3.1.13建立健全公司环境保护管理和环境保护设施设备运行管理制度,确保各类环境保护设施设备安全、有效、正常地运行。
3.1.14组织制定有关设备维修、保养的安全环保管理制度及安全作业指导书,且负责贯彻实施。
3.1.15负责监督检查各部门、车间、岗位环保工作,确定环保治理设施正常运行,于环保治理设施壹旦出现故障时,有“三废”外排的生产工序必须采取应急措施,以尽可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3.1.16负责编制环境事故应急预案,且定期组织人员进行演练。
3.1.17负责对员工定期进行岗位技能培训,定期监督考核和监督管理。会同有关单位,运用多种形式,开展环保的宣传教育工作。
3.1.18根据有关规定组织且参加污染源的监测工作,掌握污染物种类、排放量,排放浓度及排放规律,建立污染源档案,定期进行核对修正。
3.1.19负责定期、不定期检查企业产生污染的生产设施和污染防治设施运转情况。依据环境保护制度提出奖励或处罚意见。积极推广采用环保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解决公司污染防治工作中的难题,且做好有关资料搜集工作。
3.1.20负责定期、不定期自行监测企业废水排污口、烟粉尘和厂界噪声,掌握企业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排放总量,且按时准确填报环保统计表。 3.2生产部环保职责
3.2.1负责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各项环保法规、制度和标准。根据公司环保管理制度,制定所属各生产车间的实施细则,且负责落实。
3.2.2生产部是公司生产环节环保的责任部门,也是公司落实环保工作的重要部门,对车间发生的环保事故负责。
3.2.3于保证生产安全的前提下组织指挥生产,发现违反环保管理制度的行为,应及时制止且根据污染情况及时做出处理,同时通知安环部共同处理。 3.2.4负责处理公司环境污染事故和污染事件,应立即采取防止污染的应急措施,对重大、特大环境污染事件应于发生事故后立即汇报。
3.2.5贯彻操作纪律管理制度,搞好生产调度工作,杜绝或减少非检修计划停工和跑、冒、滴、漏等污染事件的发生。 3.3办公室环保职责
3.3.1贯彻国家和地方政府环保、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法规,执行公司环保、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规章制度。
3.3.2协助公司领导贯彻上级有关环保工作的指示,及时转发上级领导环保部门的有关材料,及时组织会审且打印、下发。 3.3.3负责接待上级环保部门的监督检查和指导。 3.3.4于采购办公用品时应优先考虑符合环保要求的产品。
3.3.5负责制定办公场所节约用水、用电、小车管理制度,配合环保应急预案且督促检查实施。
3.3.6负责公司办公区、生活区内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3.3.7负责食堂产生的食物垃圾及生活垃圾等的处理。
3.3.8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把抓好环保工作作为对员工考核的内容之壹列入员工上岗、定级、评奖、晋升的考核条件中。于工资和奖金分配方案中,加入环保方面的要求。
3.3.9负责环保技术人员外培训,以提高工作人员的环境意识和水平。 3.3.10负责协助环保部门做好环境污染突发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工作。3.3.11于公司管理总体规划中突出环保优先的思想。
3.3.12于对各部门考核评比时,同时考核环保工作;编制经济责任制时,把环保内容纳入责任制内容,坚持环保否决权。 3.4财务部环保职责
3.4.1审查劳动防护用品、环保设施、教育等经费预算支出及合理使用情况。 3.4.2支持配合《环保监督和考核管理细则》的执行,优先保证投入,审查各项环保奖励基金的支出。监督和保证环保费用的正常开支。
3.4.3于编制检查基本建设和工程计划的同时,编制检查环保配套措施计划,且经常检查执行情况,且报送有关部门。
3.4.4建立环保费用专户,设立环保投资科目,按规定提取环保费用。 3.5化验室环保职责
3.5.1配合技术部对主要的污染物排放进行数据及化学成分分析。 3.5.2配合环保部门做好环境监测工作
3.5.3负责制定化验室环境监测管理制度,且贯彻实施。
3.5.4负责制定化验室环境监测化学试剂、有毒、检测仪器设备、易燃易爆物品使用管理制度,且贯彻实施。
3.5.5负责检验过程中使用的有毒有害化学试剂储存使用,及排放前的无害化处理工作。
3.6供销部环保职责
3.6.1负责各部门环境保护工程项目设备、材料的订货、供应工作,且对采购产品的质量负责。
3.6.2负责环境监测仪器、药品的及时采购和供应。
3.6.3负责公司可回收利用的固体废弃物和危险废物的收集分类和处置工作。 3.6.4按检修计划及时供应环保治理项目所需设备、材料。
3.6.5加强对购入设备、配件及有关原材料的质量管理,使其性能符合环保要求,确保生产产品是国家有关环境管理法律规定的环保产品。
3.6.6督促检查供货方产品运输、装卸必须采取环境保护措施,严防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
3.6.7对仓库储存的危险化学品建立登记管理台帐,实物要和账目对应,加强危险化学品仓库的安全管理,防止危险化学品丢失或因包装桶损坏而泄漏。 3.7生产车间环保职责
3.7.1贯彻落实国家及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将公司各项环保管理制度落实到实处。
3.7.2贯彻落实环保设施设备运行管理制度,确保各类环境保护设施设备安全、有效、正常地运行。
3.7.3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控制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的排放,确保完成公司下达的污染物排放控制指标。
3.7.4加强设备操作和管理,完成公司职能部门下达的节能、降耗、减噪等。控制检修计划。
3.7.5贯彻工艺操作纪律管理制度,杜绝或减少非检修计划停工和跑、冒、滴、漏等污染环境事件的发生。
3.7.6配合环保部门做好环境监测工作。
3.7.7严格遵守公司劳动纪律和安全作业指导书,确保安全生产,搞好现场管理和责任区环境卫生工作。
3.7.8协助环保部门进行环境污染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4、各级管理人员环保责任 4.1总经理环保职责
4.1.1公司总经理是公司环境保护第壹责任人,对企业的环境保护全面负责。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各项环保法规。负责组织对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调查处理。
4.1.2总经理是公司环保事务最高执行者,有权调配全公司员工和环保物资。加强对环境保护活动的领导,决定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要奖惩。
4.1.3批准公司环保管理制度的实施、环保技术规程、环保措施、检修和长远规划。
4.1.4按照环保法律的要求,结合公司实际工作,设立环保机构,配备专、兼职环保人员。定期听取环保部门的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或审批公司有关环境保护的重大问题。
4.1.5总经理负责或安排其他人员配合上级主管部门进行检查、调查工作。 4.1.6负责组织人员对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三废处理设计和施工以及环保“三同时”验收等工作。
4.1.7于发生紧急事故时,总经理是公司的总指挥,负责组成指挥部研究、制订应急计划,组织应急小分队实施应对。 4.2安环副总经理环保职责
4.2.1协同总经理做好日常各项环保工作。
4.2.2副总经理是环保事务的第二执行者,发生污染事故时,于总经理不于现场的情况下,代替总经理指挥工作,执行环保应急预案,减少污染。 4.2.3定期召开环保工作会议,分析解决生产中存于的环保问题。
4.2.4监督检查部门对环境保护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及时纠正失职和污染环境的行为。
4.2.5组织制订、修订环保规章制度、技术规程和编制环保技术措施检修计划,且认真组织实施。
4.2.6统筹安排协调生产、发展和环境保护工作的关系,组织关联职能部门制定环境保护管理规章制度。组织管理人员学习有关文件和业务知识,检查环保工作的落实情况,总结推广环保工作先进经验,表彰先进单位及个人,提出环保工作努力方向和目标。
4.2.7组织领导环境保护设施的试运转、验收等工作。 4.2.8负责划分生产环保工作的管理范围。 4.3生产经理环保职责
4.3.1生产经理是生产系统环保工作的第壹责任人。
4.3.2负责于主管生产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环保工作。 4.3.3负责职权范围内的环保检查工作,落实环保整改项目的实施。 4.3.4负责生产中产生的“三废”达标排放工作;全面完成公司下达的各项管理指标。
4.3.5负责公司各项环保管理制度于生产系统贯彻实施,落实环保管理考核。 4.3.6承担生产环保设备的运行、维护、保养的管理责任。生产现场管理、区域卫生管理。
4.3.7负责对公司环保工作做出合理性设计、建议,以改进公司内部各项环保工作的完善。
4.4财务部经理环保职责
4.4.1严格财务制度,确保环保措施费用的支出和合理使用,不准挪做他用。 4.4.2建立环保措施费用台帐。
4.4.3参加公司重大环保会议及其他重大环保管理活动。
4.4.4负责对综合利用产品、回收利用的物资进行单独计算成本和利润。 4.4.5负责对环保方面合同管理及费用监审。
4.4.6负责安排环保经费,确保环保治理经费的落实,及时缴纳排污费。 4.4.7参加重大环保事故的调查处理。 4.5办公室环保职责
4.5.1认真宣传贯彻环保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项目部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4.5.2负责办公区环保工作,协助公司领导贯彻执行上级有关环保管理指示。 4.5.3积极协助公司领导协调解决环保管理方面存于的问题,保证工作中的各种需要及事故处理中的关联保障措施。
4.5.4负责公司领导主持的有关环保会议协调工作,协助公司安全环保管理部门登记、印制有关环保文件。
4.5.5负责生产区域环境绿化和环境卫生的规划和垃圾外运。 4.5.6参加重大环保事故的调查处理。 4.6供销部经理环保职责
4.6.1认真宣传贯彻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公司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对本部门的环保工作全面负责。
4.6.2参加公司环保会议及环境检查,且对环保管理不足提出改进意见或建议。 4.6.3及时组织进购环境保护工程项目设备、材料,且对采购产品的质量负责。
4.6.4及时组织进购环境监测仪器、药品。
4.6.5及时收集分类和处置公司可回收利用的固体废弃物和危险废物。 4.6.6参加重大环保事故的调查处理。 4.7化验室负责人环保职责
4.7.1认真贯彻执行环保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公司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4.7.2全面负责化验室的环保管理工作。
4.7.3领导和组织本室化验员配合环境保护工作,提高三废成分分析技能,努力改善化验室工作条件。
4.7.4负责化验室仪器、物品的使用保管工作,且采取措施,防止环保事故的发生。
4.7.5参加重大环保事故的调查处理。 4.8车间主任环保职责
4.8.1车间主任是本车间环保工作的第壹负责人。
4.8.2对于公司环保管理部门下达的各项工作,有向下属员工传达、宣传的责任。
4.8.3于车间主任不于现场的情况下,关联环保工作由现场最高职位人员负责调配、落实。
4.8.4有对所于车间的巡检工日常环保工作的监督责任。 4.8.5加强环保设备管理,规范作业指导书,防止污染环境。 4.8.6对车间员工进行环保教育和培训。 4.9班组长环保职责
4.9.1班组长是本班组环保工作的第壹责任人。
4.9.2严格履行岗位职责,重点巡检环保设备运行情况,负责本班日常的环保管理工作。做到日常文明生产、清洁生产。
4.9.3严格执行岗位作业指导书,对所属设备加强管理,保持良好运行状态。 4.9.4设备、设施发生意外事故,要积极组织力量抢救,且立即方案生产领导,认真分析原因,制定防范措施。
4.9.5发生事故及时方案,保护现场,采取应急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参和当班发生的环保事故调查。
4.9.6检查工艺指标、设备运行中的环保管理制度执行情况。
4.9.7组织班组员工学习和公司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遵守适用的环保法律法规,杜绝违章,且积极支持车间的环保工作。 4.10车间巡检工环保职责
4.10.1车间巡检工是本巡检区域内环保工作的第壹责任人。
4.10.2巡检工应对车间所产生的垃圾按照生产部指定地点统壹堆放、集中处理。
4.10.3严格执行岗位工艺作业指导书,认真巡回检查,准确分析判断,及时方案处理生产异常情况和各种环境隐患,以免造成环境污染事故。
4.10.4认真维护保养区域内的环保设备,及时消除跑、冒、滴、漏现象。 4.10.5积极参和应急预案的演练,熟悉环境污染事故发生时的应急措施。 4.10.6对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环境污染事故,要及时、实事求是地向领导汇报,要及时处理和保护好现场,且做好详细记录。
4.10.7对生产过程中造成环境污染的人和事,有义务向上级领导反映。 4.10.8严格遵守环保管理规章制度,认真学习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熟练本岗位操作技能,不断的提高处理紧急情况的应变能力。 4.11职能部门人员环保职责
4.11.1职能部门人员应对所于办公地点所产生的办公废物应由打扫人按照指定地点堆放,且由行政部负责人监督。
4.11.2对于因业务关系所于公司范围内的外来人员,职能部门人员有责任对其违反环保管理制度的行为进行制止、劝说,情况严重的追究其责任。 4.11.3对于环保部门对公司的环保宣传,职能部门人员应以身作则,起带头作用,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司环保工作的进程。
4.11.4职能部门人员应对公司环保工作多提宝贵可行性意见,共同关注公司环保工作。
4.12环保管理人员环保职责 4.12.1工作责任
1.1贯彻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令,制定本公司的环保制度,且监督检查执行情况;
1.2组织环保新技术的学习和交流,推广环保新技术的应用,促进环保工作的开展;
1.3负责结合公司内有关单位制定企业环保工作制度、计划和企业长远规划,且组织贯彻实施;
1.4负责环境保护奖惩制度,定期向有关部门提出考核意见; 1.5严格落实“三同时”的规定,确保环保工作的开展; 1.6定期对车间冲洗废水取样,严禁超标排放;
1.7积极主动地调查处理各种污染事故,且认真向公司汇报。 4.12.2工作权限
2.1对不执行环保工作管理制度,“三废”排放超标者,有权责令停止排放,进行整改;
2.2对企业技术改造或新上项目,有权审查是否执行了“三同时”规定; 2.3对随意倾倒废液、废渣的部门及个人有权制止,且提出批评或处罚; 2.4有权对单位或个人提出环保工作的意见。 4.12.3工作关系
3.1和环保关联的岗位密切联系,搞好工作衔接,完成有关工作任务; 3.2定时向公司办公会汇报环保工作。 5、监督和检查
5.1本制度由安环部、生产部负责对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监督。 5.2安环部有权对不落实的部门或个人进行处罚。
5.3各级管理部门负责根据本责任制度进行目标责任分解,且纳入公司经济责任制、岗位责任制中进行考核。
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卫生工作是公司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公司管理的壹个重要层面,象征着公司的整体面貌,职工的精神素质。为了公司更好的发展,特作如下卫生制度:
1、卫生区责任人要按时清理打扫办公室、卫生区、车间、厕所等公共卫生。 2、清扫时间为早晨7:20前,雨雪及大风过后,特殊情况及时清扫。 3、检查时间为每天早晨7:20—7:30,每周五下午16点壹次大检查。检查结果每周壹公布。
4、卫生标准:要保持24小时整洁干净,地面无纸屑、无杂物,办公桌物品摆放整齐。门窗无尘土、杂物。车间内的各种设备、电器整齐有序、卫生。 5、奖励及惩罚:达到卫生要求的公司奖励20元/月,达不到卫生要求从工资中扣除20元/月(每天的检查累计4次不达标,周五大检查累计2次不达标)。之上卫生制度望职工们认真遵照执行。
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1、为落实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为切实做好环境保护工作,保护企业职工和周围群众的切身利益,促进公司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同步增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2、总经理是公司环境保护工作第壹责任人,各部门责任人是本部门环保工作的第壹负责人,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环境保护法和其它有关规定,贯彻落实“全面规划、革新技术、综合利用、科学管理、防治污染”的方针。 3、造成污染的单位必须负责控制污染源,治理、消除污染影响。
4、公司组织生产应最大限度地节约和综合利用资源和能源,减少三废排放,降低污染影响,搞好技术革新和综合利用,通过加强管理,杜绝跑、冒、滴、漏,把“三废”消灭和减少于生产过程中。
5、建设老产品的扩建、技改项目时,必须实行“以新代老”的原则,新老“三废”要壹且解决,增产不增污,不得产生新的污染源。
6、对污染严重,而又有治理方法的项目,厂内有关部门要优先安排解决,对尚无治理办法或处理效果尚不理想的项目,由经理组织有关部门限期完成。 7、公司各部门应注意节约能源,组织生产要严格执行消耗定额,综合利用资源和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生活及工业废水应排入废水处理系统,严禁采用或变相采用渗井坑等办法直接排入地下,以防止污染地下水。
8、公司所产生固体废物尽量综合利用,暂时确无利用办法的要进行无害化处理后排放。临时储存时,场所要采取防渗漏、封闭措施。 9、环境保护设施应从有资质的单位制作或购买合格产品。
10、使用噪音大、振动大的设备和产生粉尘的设施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采用消音、隔音、吸音和防尘措施,确保操作岗位达到规定限值,厂界符合要求。
11、综合利用和'三废'治理项目的设备设施不得随便停用,开停车时必须经过生产技术科批准。
12、环保工作要做到三个同时(布置、检查、总结生产的同时,布置。检查、总结环保工作)五个纳入(把环保工作纳入增产节约,纳入经济责任制,纳入企业管理内容,纳入生产调度管理,纳入各部门的工作计划中)。
13、生产车间要因地制宜地于车间、厂房周围植树造林,种植草坪,加强管理,逐年扩大绿化面积,不断改善劳动环境。
14、对批准纳入环保治理的项目,财务、供应等有关部门应于资金、物资和施工力量方面予以充分的保证。
15、厂内生产应达到无泄漏工厂要求,有效减少污染影响。
15.1凡是目前国内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能综合利用的各种“三废”资源和余热,其利用率要达到80%之上。生产过程中可用尾气,要回收利用或处理,严禁直接排放;
15.2各种工业污染源已进行治理,排放的“三废”符合国家排放制度。污染源治理设施配套率大于95%,环保设施年运行率大于95%;
15.3生产现场的有害物质和粉尘的浓度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制度》,年平均合格率大于85%;
15.4噪声大的生产设备和工艺,采取了消声或隔音装置。生产现场的噪音和厂界噪音己达到国家规定的噪声限值;
15.5厂区绿化率大于15%或可绿化率大于95%。机器、设备、管道整洁,安全附件齐全,生产场所做到沟见底、轴见光、设备见本色,厂容厂貌整齐、清洁、卫生、马路无堆物、地面无垃圾、卫生无死角。
16、所有新建、改扩建项目不论生产规模大小及资金来源壹律执行“三同时”规定,确保不增加污染负荷,增效不增污。
17、凡建设项目项目的厂址选择总体布置“三废”防治措施设置,应有公司生产技术科参和研究,且报上级环保主管部门,方能确定。
18、建设项目要尽量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必须有先进的“三废”治理措施,实行层层把关,凡生产工艺有“三废”三同时没有防治措施的设计,基建部门不得施工,凡是没有同时完成“三废”治理或应有而没有污染治理措施的建设项目,安全生产部门不得验收投产。
19、凡没有“三废\"治理或处理“三废”技术不过关的新产品及科研成果,不予以鉴定和推广,更不得用于生产。凡是对环境有不利影响的技改,不得批准立项。
20、各部门负责人是本部门防治污染的第壹负责人,于环保、污染物治理等方面要切实做到布置、检查、总结生产的同时,布置、检查、总结环保工作。 21、生产部门要根据公司污染物排放情况,制定本单位、岗位的控制指标,且作为作业指导书和生产岗位责任的重要内容,控制情况应记入相应台帐。 22、生产部门要督促车间加强生产设备管理,提高设备完好率,消除跑、冒、滴、漏,不断降低原材料消耗及“三废”排放量,加强异味治理工作,确保厂界无异味。
23、公司环保设施是安全生产及环保工作的重要部分,不经上级环保部门批准,不得任意停用、拆迁或损坏。检修要提前环保部门申报,检修方案包括检修时产生的污染物处置方案,不得造成二次污染。
24、污染治理效果及监测数据应及时公布,不落实持续改进。
25、公司将车间及各班组环保工作开展情况纳入经济责任制考核指标。 26、对违反国家环境保护法或有条件治理而不积极采取有效治理措施,且经督促检查不听劝告,致使排放的“三废”长期严重污染环境的,根据情节轻重给予处分,确定由于其过错造成公司被上级部门处罚的,从其工资中扣出。 27、对违章操作,不听劝阻,而发生重大污染事故,引起人身伤亡或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单位和个人,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处理,构成犯罪的,移交刑事、司法部门处理。
28、公司职工或有关部门凡是对公司及社会环境保护工作有显著成绩的,要根据贡献大小,给予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对于特殊成绩和贡献者要通报表扬,且向区、市推荐。
29、评选先进单位和个人,要把环境保护作为壹项考核条件,完不成规定的环境任务不得评为先进单位。
污染物排放及环保统计工作管理制度
为加强公司的环保工作,及时有效地做好监测记录工作,不断促进公司的污染物治理工作,保障职工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1、环境监测的任务,是对环境各项要素进行经常监测,掌握和评价环境质量情况及发展趋势,对各有关生产车间和科室排放污染物的情况进行监视性监测,
为企业执行各项环保法规、制度、全面开展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提供准确、可靠的监测数据和资料。
2、对公司污染物排放点进行不定期采样抽查、监测,落实巡检,不具备检测条件的应由有资质单位进行检测,公司建立相应台帐。
3、生产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允许浓度按《工业设计卫生制度》执行,由区职业健康监护所每年对全厂尘、毒、噪音进行监测,每年不少于壹次,且于监测牌上登记公布,且建立台帐。
4、环境检测数据要及时公司有关部门,作为年底污染物排放统计的重要依据。 5、生产部门要积极开展工艺改造和技术革新,使“三废”少产生,对生产过程中必须排放的“三废”,做好台帐,尽量开展综合利用,做到化害为利,变废为宝。
6、各部门要合理用水,壹水多用,不断地降低新鲜水的消耗,减少污染物(COD)排放量,严禁采用或变相采用渗井坑等方法排放废水,以防止污染地下水源·
7、公司所排废渣要尽量综合利用,暂时无利用办法的要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无害化处理。
8、加强水排放系统网的管理,做好雨污分流,确保不渗、不漏、不冒及畅通无阻。
9、加强各种有害气体的无组织排放管理,原料、产品的装卸要采用自动密闭装卸设施,对有组织排放的化工气体要全部收集且采用回收、吸收、吸附等措施加强进行处理,严禁未经处理直接排放。
10、生产车间和作业场所的设备设施要采用低噪的,确保厂界噪声符合有关规定限值。
11、环保管理及统计人员,要努力学习《环境保护法》和《大气污染防治法》,增强法制观念和环境保护意识,努力堤高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不得弄虚作假。
事故状态下“清净下水”收集和处置管理制度
依据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环保等关联法规、标准,化工企业应该做到清污分流,事故状态下的“清净下水”应该从未受污染的水中分流出来,避免事故状态下造成对环境的污染。据此特制定本制度。
1、修建事故缓冲池修建事故缓冲池,把事故状态下“清净下水”和壹些不正常的污水,均收集到事故缓冲池中,事故过后再进行处理,处理符合排放要求再往外排。
2、储罐围堰内增设通往事故缓冲池的独立管道和阀门,用于事故状态下“清净下水”和未受污染的“清净下水”的切换,切换按以下步骤进行:平时将反应装置区和储罐区围堰的通往事故缓冲池的阀门打开,将雨水系统的阀门关闭,事故状态下“清净下水”被直接排放到事故处理池;平时遇到需要冲洗设备或雨天等,将通往事故缓冲池的阀门关闭,雨水和冲洗水等被限制于装置区和储罐区围堰之内,经检测人员取样分析,如确认未被污染,打开通往雨水系统的阀门,将
场地内积水排至雨水系统;若分析结果显示“清净下水”已被污染,则用污水泵将受污染水送至事故缓冲池。
3、事故缓冲池严防渗漏,造成地下水、地表水的污染,要有专人管理和维护,保证事故缓冲池始终于备用状态。事故缓冲池严禁作他用。
4、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要有“清净下水”处理内容,于事故应急救援演练中要把“清净下水”处理作为壹项内容进行演练,且做好记录故应急救援演练台帐。
危险固体废弃物管理制度
1、目的为了本企业的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正常有效的运行,以实现本企业的管理目标,防治危险固体废物污染环境以保障人体身心健康,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2、范围本规定适用公司所有项目于生活、生产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危险固体废弃物的控制。 3、职责
3.1办公室负责办公区各危险固体废弃物的收集和处理。遵循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的原则,且和当地环境卫生主管部门签订危险固体废弃物无害化责任书,对危险废物集中处置。
3.2公司危险废物的污染防治实施统壹监督管理。对生产的危废物集中指定处置场所进行统壹规划,且负责监督组织实施。
3.3公司对危险固体废弃物制定管理措施,且进行运行监控。
3.4各有关职能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危险废物污染防治的有关管理工作。按所产生危险废物的种类、数量、去向及处置方式做好记录,及时有效无害的清除和处理危险固体废弃物。 4、程序
4.1对固体废弃物排放的控制
4.1.1根据固体废弃物是否有毒有害,是否可回收等特性,安排专人负责分类存放,且做好标识。
4.1.2固体放弃物是否有毒有害的分类:无毒无害类:建筑垃圾(废木材、废钢材、废玻璃、碎砖块、碎砼块、碎石材等)、生活垃圾。有毒有害类:废化工材料及其包装容器、废塑料桶、废油漆桶、废油桶、废灭火器、废PVC管、废石棉类、废玻璃丝布、废工业棉纱、油手套、废化工涂料、、废化学品类等。复印机废墨盒和废粉、打印机废硒鼓等。
4.1.3对其它有毒有害固体废弃物,办公室联系供应商进行处理,且做好记录。 4.1.6对无毒无害的且不可回收的固体废弃物按当地环卫部门的要求处理;对可回收利用的废弃物送到合法的废品回收站处理。 4.1.7于运输固体废弃物的过程中,不遗洒、不乱放。
4.2机械设备维修、保养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应由维修人员及时回收,禁止随处乱扔。
4.3固危险固体废弃物排放的监督和检查公司每季组织对办公区、罐区环境管理监督检查时,同时检查固体废弃物的排放的运行情况。办公室每月对本项目危险固体废弃物管理方案的落实和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检查记录应予以保存。
危险废物管理制度
为加强公司的危险废物管理工作,根据《危险废物运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40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及管理制度,特制定本制度。
1、危险废物运营实行许可证制度,禁止将危险废物提供或者委托给无运营许可证的单位从事收集、贮存、利用、处置等活动。
2、危险废物转移时必须办理转移联单,严禁未办理手续擅自转移。 3、危险废物产生单位需要转移危险废物的,须于转移危险废物之前向移出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区、市俩级)提出危险废物转移申请且提交下列材料: 3.1危险废物转移计划;
3.2危险废物运输单位的资质证明及运输合同;
3.3接受单位的危险废物运营许可证及所签订的意向合同。市级之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商经接受地市级之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方可批准转移该危险废物。未经批准的,不得转移。 4、符合下列条件的,能够办理联单:
4.1合同所列的运输单位和接受单位具有相应的资质; 4.2待转移的危险废物于运输单位和接受单位的运营范围之内。 5、于省内转移危险废物应遵守以下规定:
5.1于省内各设区城市之间转移危险废物的,产生单位应向所于地设区城市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转移申请。经批准后,按要求填写《危险废物转移联单》,于转移三日前向移出地和接受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方案。
5.2于省各设区城市辖区内转移危险废物的,由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实行联单管理,经批准后领取且填报危险废物转移联单。
6、从省内向外省转移危险废物的,应向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转移申请,经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且征得接受地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从省危险废物管理中心领取联单。
7、危险废物移出者每转移壹车、船(次)同类危险废物,应填写壹份联单;每车、船(次)中有多类危险废物时,每壹类别危险废物应填写壹份联单。 8、联单共分五联正联及俩联副联,由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统壹印制,由各市环境保护部门管理。
9、产生单位应当如实填写联单中产生单位栏目,且加盖公章,经交付危险废物运输单位核实验收签字后,将联单第壹联副联自留存档,将联单第二联交移出地设区城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联单第壹联正联及其余各联交付运输单位随危险废物转移运行。
10、危险废物运输单位应当如实填写联单的运输单位栏目,按照国家有关危险物品运输的规定,将危险废物安全运抵联单载明的接受地点,且将联单第壹联、第二联副联、第三联、第四联、第五联随转移的危险废物交付危险废物接受单位。 11、危险废物接受单位应当按照联单填写的内容对危险废物核实验收,如实填写联单中接受单位栏目且加盖公章。接受单位应当将联单第壹联、第二联副联自接受危险废物之日起十日内交付危险废物移出者,联单第壹联由危险废物移出者自留存档,联单第二联副联由危险废物移出者于二日内报送移出地设区城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接受单位将联单第三联交付运输单位存档,将联单第四联
自留存档,将联单第五联自接受危险废物之日起二日内报送接受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12、危险废物运输单位或接受单位于验收时,发现危险废物的种类、数量或成份和联单填写不相符的,能够拒运或拒收,且应立即书面方案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接受单位拒收由运输单位送交的危险废物时,有责任采取壹定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止危险废物污染环境。
13、危险废物产生单位、运输单位和接受单位必须建立危险废物管理档案。临时储存的设施要有防雨、防渗措施,运送的包装工具要符合安全要求。 14、联单保存期限为五年;贮存危险废物的,其联单保存期限和危险废物贮存期限相同。
15、产生单位于危险废物转移过程中,须遵守以下规定: 15.1危险废物的贮存场所、设施及容器设立明显的识别标志; 15.2危险废物的包装应符合安全运输、贮存的包装要求;
15.3核对运输单位及收运人员的证件、手续,且向收运人员说明危险废物的种类、性质、安全运输注意事项及发生事故时的应急处理方法。
16、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