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桐乡市文物管理委员会
新地里遗址位于浙江省桐乡市留良乡(2002年已并入崇福镇)湾里村四组,北距桐乡市市政府所在地梧桐镇约13公里,西距原崇德县治所崇福镇约7公里(图一)。遗址为一处孤立的长条形高墩,位于出土过良渚玉琮的湾里村遗址东北约500米。高墩略呈东北—西南走向,现存东西长约300米,南北宽约80米。其北侧的水田地势低洼,海拔2.2~3.8米,高墩的平均高度海拔约5米,最高处海拔约6米。高墩的大部分已被历年来农民建造的房屋压盖,仅东北部和西部的一小块仍为桑树地。高墩的四周有中沙渚塘、圣荡漾、马新港、落家港、西浜等河流环绕,虽然各河道形成的年代由于没有进行相应的考古工作而无法确定,但被河流水道环绕封合的高墩类型遗址在浙北嘉兴地区乃至整个太湖流域,是等级较高的良渚文化遗址一种具有典型性的地理环境状况(图二)。
2000年11月底,桐乡市留良乡湾里村在当地农村平整土地将高墩推平的过程中,发现了陶片、石器等良渚文化遗物,引发了一些不法分子的盗掘活动。桐乡市文物管理部门获知消息后,及时采取措施制止了盗掘。2001年
·4·
3月~2002年1月,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桐乡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联合组成考古队,对新地里遗址需要进行土地平整的地块,实施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图三),发掘面积2500余平方米,较大面积地揭示了一处良渚文化高土台的营建和使用过程。清理良渚文化墓葬140座,还发掘了灰坑、灰沟、井、祭祀坑、红烧土建筑遗迹等多种良渚文化遗迹,出土了陶、石、玉、骨牙、木等各类质料的良渚文化器物达1800余件(组)。
一
由于先期的土地平整,新地里遗址北部低地处诸探方和高墩上诸探方的地层堆积之间,已不能连接和对应。低地上诸探方良渚时期的堆积层皆呈沟坑状凹陷,包含陶片等遗物较多,应为生活废弃物的堆积。而高墩上诸探方良渚时期的地层大多呈高低错落的倾斜状堆积,有些堆积层内还有明显的团块状土壤结构,土质较纯净,陶片等包含物较少,这种堆积相与以往确认的由人工堆筑营建形成的高土台非常吻合。因此,可以确定新地里高墩部分
浙江桐乡新地里遗址发掘简报
第①层:表土层,灰色,土质疏松,T504北部已被推土机推去,厚0~1.3米。此层是晚近植桑培土形成的堆积,内含青花瓷片、塑料等近现代遗物。
汉代窑址Y1开口在T604的第①层下,打破第⑤层和第⑧层。
第③层:浅黄褐色土,土质坚硬,此剖面上仅见于T504北部,厚0.1~0.4米。从地层内出土的遗物分析此层应为马桥文化时期形成的堆积层。
第⑤层:含较多红烧土颗粒的红褐色土层,土质坚硬,厚0.1~0.35米。出土有“T”字形陶鼎足、泥质红陶罐口沿、泥质灰陶豆把等遗物。
图一
新地里遗址位置示意图
第⑥层:黄褐色土,土质黏硬,较纯净,此剖面上仅见于
T504北部,厚0.25~0.5米。此层为自南向北略倾斜的人工堆土层,出土遗物有鱼鳍形陶鼎足、陶豆把、陶圈足罐等。
第⑦A层:夹草木灰的灰土层,土质疏松,此剖面上仅见于T504北部,自南向北略呈倾斜
良渚时期的堆积,主要是一处由人工有意识地搬运土方连续堆筑、使用和扩建形成的高土台。
现以T604—T504西壁剖面为例来介绍新地里高墩的地层堆积情况(图三四)。
图二
新地里遗址环境与发掘探方分布图
·5·
文物
·2005年第11期
图三新地里遗址发掘现场
图四
·6·
红烧土建筑遗迹(HJ1)
浙江桐乡新地里遗址发掘简报
图五玉钺(M121∶9)图六玉环(M109∶6)
图七玉(M93∶8)
图八玉锥形器(M73∶15)
图九玉三叉形器(M108∶5)
状,厚0.15~0.4米。出土遗物有鱼鳍形陶鼎足、陶圈足罐、陶宽把豆、夹砂陶缸等。
第⑦B层:黄棕色土,土质坚硬,较纯净,此剖面上仅见于T504,为自南向北的倾斜状堆积,最厚处1.05米。出土遗物有鱼鳍形陶鼎足、陶豆把、陶罐口沿等。
第⑧层:黄褐色花土,土质纯净且坚硬,此剖面上为自南向北的倾斜状堆积,厚0.25~0.5米。此层在西部诸方均有分布,出土陶片等遗物较少,为西部土台扩建过程中规模较大的一次人工堆筑。
第⑨A层:黑色草木灰层,土质疏松,此剖面上见于T504,最厚处仅0.05米。出土遗物有
鱼鳍形陶鼎足、陶豆盘、陶盆、陶罐底等。
第⑨B层:青褐色夹黄花斑土,土质较纯净且坚硬,为自南向北的倾斜状堆积,厚0.6~0.7米。出土遗物较少,有鱼鳍形陶鼎足、陶豆盘、陶罐口沿等。
第⑩A层:夹黑色草木灰的浅灰色土层,土质疏松,此剖面上见于T504,厚0.15~0.5米。出土遗物有鱼鳍形陶鼎足、陶圈足罐、陶豆把、陶豆盘等。
第⑩B层:花褐色土,土质坚硬,此剖面上主要见于T604北部,为自南向北的倾斜状堆积,厚0.2~0.85米。出土遗物较少,有鱼鳍形陶鼎足、陶罐口沿和圈足、陶豆把等。
·7·
文物
·2005年第11期
图一★玉琮(M137∶9)出土时套在墓主左手腕上
图一一
·8·
玉琮(M137∶9)
浙江桐乡新地里遗址发掘简报
图一二
M98“十”字隔梁剖面
第⑩C层:黑褐色黏土,土质坚硬,此剖面上见于T604,为自南向北的倾斜状堆积,厚0.3~0.7米。出土遗物较少,有鱼鳍形陶鼎足、陶豆把、陶豆盘、陶罐口沿和圈足等。
第⑩D层:粉性黄花斑土,此剖面上见于T604,为明显的自南向北的倾斜状堆积,厚0.1~0.3米。出土遗物极少。
第⑩E层:青灰色土带黄花斑,土质较纯净且坚硬,此剖面上主要见于T604南部,自南向北呈倾斜状,厚0.1~0.3米。出土遗物极少。
第 1A层:黑色草木灰层,土质疏松,此剖面上见于T504,厚0.05~0.2米。出土遗物较少,有鱼鳍形陶鼎足等。
第 1B层:黄褐色花斑土,呈团块状,此剖面上仅见于T604南部,厚仅0.05米。此层为西部早期土台TT1最初向周围扩展的人工堆筑土层。
西部早期土台(TT1)开口于第 1B层下,此剖面上见于T604南部的是西部早期土台的上层堆筑,为团块状的黏性黑色花斑土,土质纯净,几乎无陶片等包含物,厚0.2~0.55米。
第 2层:1黏性青褐色土,略呈水平分布,见于大多数探方,厚0.1~0.2米。此层包含有粗泥陶凿形鼎足、鱼鳍形夹砂陶鼎足等遗物。
第 2层下生土为纯净的黄色粉沙性土,剖1
面显示有沉积形成的层理结构。
T604—T504西壁剖面是新地里整个高墩堆积的缩影。高墩上最早的人类活动面第 2层1在大多数探方内都有分布,堆积不厚,层面较平,出土遗物极少。新地里遗址东、西两个早期土台都堆筑在第 2层层面上,之间相隔30多1米,后经多次扩建而合为一体。其中西部早期土台(TT1)在高度和宽度上都超过了东部早期土台(TT2)。西部早期土台(TT1)按堆筑的先后分为三个阶段。首先堆筑的是团块状黄黑斑土,居于最下层,其次在下层堆土之上堆筑纯净的团块状粉性黄土。这两层堆筑的范围都较小,局限在T602、T702与T703三个探方内,呈西北—东南走向的长条形。上层堆筑土为呈团块状的黏性黑花斑土,见于T604与T704两个探方的西部到T601与T701两个探方的东部宽约25米的较大范围,南部由于受民房的限制而没有发掘到土台南缘,但东、北、西三面均已到边,可以看出西部早期土台呈方形覆斗状,台顶面较为平坦,边缘倾斜,东西宽25米以上,高度大多在1米以上,最高处为1.2米。西部早期土台的三层堆筑土层虽然从程序上反映出三个不同的堆筑阶段,但在层与层之间没有发现墓葬、灰坑等遗迹,所以三个堆筑阶段实际上是形成西部早期土台的三个连续的堆筑过程,
·9·
文物
·2005年第11期
图一三分体石犁(M98∶31)图一四石钺(M98∶15)
图一五玉梳背(M98∶5)图一六玉镯(M98∶19)
应视为一个整体。随后,西部早期土台(TT1)向外围的扩展成为新地里高墩扩建的主要内容。在第⑥层首次将西部土台和东部早期土台合并为一体之前,西部土台先后经历了第 1B层、第⑩E层、第⑩D层、第⑩C层、第⑩B层、第⑨C层、第⑨B层、第⑧层和第⑦B层这样九层呈倾斜状人工堆筑层的扩建。介于这些土台扩建堆筑层之间,还有第 1A层、第⑩A层、第⑨A层和第⑦A层这样四层含草木灰的灰土堆积。这些草木灰堆积层也都呈倾斜状,因此也应是经人工搬运、倒置在土台边缘形成的堆积———虽
·10·
然同样属于人工堆置的性质,但它们与以扩建土台为目的的堆筑层有着明显的区别。它们一般都位于土台边缘的台脚位置,堆积层不厚,且不在土台台面上显现出来,所以它们应当与土台的扩建无关,而是土台扩建和使用过程中人类活动留下的遗迹,是划分土台使用阶段的依据。第⑤层与其他堆筑层都有所不同,此层包含较多的红烧土颗粒,使整体土层呈土质坚硬的红褐色。此层在大部分的发掘探方内都有分布,顶面*而边缘略呈倾斜状,且覆盖了合为一体后的新地里良渚高土台的大部分
浙江桐乡新地里遗址发掘简报
图一七M66图一八M66局部
图一九M28图二★M28局部
·11·
文物
·2005年第11期
图二三石钺(M28∶14)图二五玉鸟(H11∶1)图二六玉料(H7②∶3)
台面。
与西部土台拥有繁复的扩建堆筑层不同,东部土台没有单独的往外扩建堆筑层,直接被第⑥层叠压,但东部早期土台也堆筑在第 2层1上,采用的堆筑土(夹褐斑和深褐色团块状土的黄色粉性土)与西部早期土台上、中层堆土的土质土色非常接近。此外,一些埋设在东部
·12·
早期土台台面上的墓葬出土的随葬品也与打破西部早期土台扩建后埋设在第 1B层至第8层之间的墓葬所出随葬品的型式非常接近。因此,东部早期土台虽然开口的层位较晚,但其堆筑的年代并不会比西部早期土台晚很多。
在东、西两个早期土台台面及第 1B层、第⑧层、第⑥层和第⑤层的层面上都发现了良渚
浙江桐乡新地里遗址发掘简报
墓葬,显示出新地里良渚墓地的形成大致与以上高土台的连续使用和扩建过程对应,也具有明显的连续性。埋设墓葬无疑是新地里高土台营建和扩建的重要目的,但红烧土建筑遗迹HJ1的发现显示除了埋设墓葬外,土台台面上还有占据相当规模空间的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图四)。新地里东、西两个早期土台台面上尽管没有发现与建筑遗迹相关的明确迹象,但墓葬之间较大的空白间隔表明原先在墓葬之间很可能存在房屋建筑,而墓葬就埋设在房屋建筑外围的一侧或几侧。即使到了新地里良渚文化的最晚阶段,东、西两个早期土台台面上的间隔空间仍没有被晚期墓葬打破,说明在这些空间内很可能一直存在房屋建筑。以上迹象表明新地里遗址已发掘的高墩部分与桐乡普安桥遗址[1]相似,也应是一处经多次扩建和使用,综合了房屋建筑和埋设墓葬等多种功能的良渚文化高土台遗址。
二
新地里遗址共发现与清理良渚
文化墓葬140座,除了M133~M135、M139这4座墓葬较特殊外,其余墓葬都埋设在由人工堆土筑建而成的高土台台面或北侧坡地上。从发掘的情况看,墓地略呈东北—西南走向的长条形垄状,东西的长度超过85米,南北的宽度不足30米,东端在T508的东部终结,西部由于民房的阻隔,情况不明,但从T700内M117、M119、M140等墓葬紧挨发掘探方西边及南边的状况分析,墓地的西南面应该尚未到头。
根据墓葬间开口层位与随葬器物类型学的排比,新地里良渚墓葬可分为早晚六段。其中第一段只在西部早期土台上发现了一个单元的墓地。第二段在西部早期土台以东30多米
图二八刻划鹿纹陶片(G1②∶117)图二七
红烧土遗迹S2中呈砖坯状的红烧土块
处又出现了一个新的埋设墓葬的土台(东部早期土台),从而使原先一个单元的墓地变成了两个单元。随葬品的一些细微差别,表明两个共存土台上的墓葬,很可能分属于两个不同的社会单元。西部土台在墓葬数量、随葬品种类上的优势,显示出它在两个单元的竞争中略处于优势状态。第三段在前面的两个单元之间又出现了另一个新单元,三个单元墓葬在随葬品上的细微差别,说明各单元间的性质仍然有所不同。第四~六段都延续着三个单元的格局,似乎说明这三个单元已经成为组成新地里墓地的主基调。因此,总体来说,新地里墓地的布局特点就是在各个不同的阶段,墓葬主要以分
·13·
文物
·2005年第11期
图三★陶鼎(H1∶21)
图二九陶豆(G1②∶7)
H1∶20)图三二陶(
图三一陶(H1∶1)图三三双孔石刀(T305③∶10)
片的方式埋设在高土台上,其中有葬具的显贵者墓葬主要埋设在墓地的南部或中心,而没有葬具的平民墓葬一般集中埋设在土台台面的北部或大墓东西两侧的边缘部位。不过,这两类墓葬同时都埋设在同一高土台墓地中,二者
·14·
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显示出它们有着相当亲密的社会关系。
墓葬均为竖穴土坑墓,其中136座墓的墓坑为长方形,4座墓的墓坑呈椭圆形或“刀”字形。长方形墓坑四壁陡直,底部平整,一般墓口
浙江桐乡新地里遗址发掘简报
稍大于墓底,墓口长1.52~3.77、宽0.27~1.82、深0.04~0.75米,随葬品0~60件(组)不等。墓内人骨一般保存状况较差,大部分墓葬的人骨已腐朽,人骨保存较好的仅9座墓,葬式以单人仰身直肢为主,头向朝南,方向155°~180°(南偏东)。
117座没有发现使用葬具的平民墓葬的墓坑较小。随葬品的数量一般不超过20件,以陶器为主,石器、玉器的数量较少。玉器以小件的锥形器和管、珠最为常见,但偶尔也出土玉梳背、玉镯、玉串饰(以管、珠串连而成)、玉
等
体量略大的器物。23座使用葬具的墓葬墓坑都比没有使用葬具的平民墓葬的墓坑宽大,随葬品的数量也明显比平民墓葬多。在发掘过程中,我们对多座使用葬具的墓葬采取了留“十”字隔梁解剖的发掘方法。从获得的资料判断新地里墓葬所使用的葬具有以下三种:第一种是四边与底部都较平直的长方形棺(椁),有20座墓葬使用,是使用最普遍的葬具形式;第二种是弧棺,只有M117与M140两座墓葬使用;第三种是外有长方形椁、内有弧棺的双重葬具,仅M98使用。
随葬品在墓内的放置位置一般较有规律。石器除锛、凿、带把小刀等偶见于墓主头部外,钺、镞、网坠、砺石、“耘田器”、多孔刀等主要出土在墓主胸部以下直至脚端,犁放在葬具顶盖上。玉器有琮、璧、钺(图五)、璜、环(图六)、镯、(图七)、锥形器(图八)、三叉形器(图九)、梳背、柱形器、半圆形器、管、珠、坠、串饰、杖端饰、端饰、镶嵌片等器形,其中梳背、三叉形器出土在墓主头骨附近,璧、钺出土在墓主胸侧,M137出土的玉琮套在女性墓主的左手腕上(图一★、一一),锥形器与管、珠等小件玉器则散见于墓主头前和脚后。陶器主要出土在墓主头前和脚后,其中头前多见圈足盘(或盆)、双鼻壶,晚期还见宽把杯。在几座墓葬中,墓主头骨压在圈足盘(或盆)上,表明入葬时圈足盘(或盆)就垫在死者头下。陶器组合的早晚期有所变化,早中期墓葬以鱼鳍形足鼎、双鼻壶、豆
·15·
文物
·2005年第11期
式带盖簋、圈足罐等为主,晚期墓葬以“T”字形足鼎、双鼻壶、宽把杯、子母口带盖簋、尊为主。其他地区常见的陶豆在新地里遗址较为罕见,体现出陶器组合上的地方特色。有机质文物中野猪獠牙饰主要见于墓主头骨附近,象牙镯均套在墓主手腕部,鲨鱼牙齿则散见于墓主头部至脚端。
以下仅在早晚六段墓葬中各选取一座墓葬进行简要介绍。
M132位于T601东北部,开口于第 1B层下,打破西部早期土台的西北坡,被红烧土建筑遗迹HJ1、灰坑H37和良渚墓葬M126叠压。长方形竖穴土坑墓,长1.8、宽0.7、深0.5米,填土呈青灰色。没有发现葬具痕迹,保存有人骨,为成年人,仰身直肢葬,性别难辨,方向166°。随葬品有3件陶器,鼎与壶各1件出土在南端墓主头部两侧,豆1件出土在墓主右腿膝盖外侧(图三五、三六)。
M98位于T703东北部,开口于第⑧层下,打破西部早期土台,北边被汉代墓葬晚M8与东周灰坑H9打破,东南角被良渚灰坑H15打破(图一二)。H15为一近圆形坑,坑内埋设一夹砂红陶缸。从M81、M98、M105、M108、M109这5座墓葬的东南角都有埋设夹砂红陶缸的灰坑推断,这些埋设夹砂红陶缸的灰坑应是在墓葬入埋后专与墓葬配套的设施。长方形竖穴土坑墓,长3.28、宽1.65、深0.57米。根据填土的情况可知,此墓可能有棺、椁两重葬具。椁呈平顶直边的长方形,棺顶盖呈弧形,棺椁底面的板
图三五
1.陶鼎
M132平面图2.陶壶
3.陶豆
灰痕迹难以区分。根据平面板灰痕迹测得椁长2.9、宽1.07米,棺长2.68、宽0.9米。人骨已腐朽,仅存头骨和部分肋骨、肢骨,头向南,方向164°。随葬品有35件(组)。一件分体石犁放在椁顶之上,从它出土时依然保持组装的形态判断,该分体石犁是带着木质犁床入埋的(图一三)。其余随葬品都在棺椁内,其中编号1~7的7件器物,有玉梳背(图一五)、野猪獠牙饰、鲨鱼牙齿各1件和4件玉珠,其出土位置比棺底高出约20厘米,从剖面看它们可能是放在棺顶上的。玉梳背的出土位置如此之高,这在良渚墓葬中还是首次发现。墓底的器物在南端墓主头部见有陶尊、陶双鼻壶、玉锥形器、石钺(图一四)和一些玉管、玉珠。石钺、石刀、石锛、玉镯(图一六)等出土在墓主胸部到腿脚部。陶带盖簋、陶圈足罐、陶双鼻壶、陶鼎、石镰、鲨鱼牙齿等出土在北面墓主脚端(图三七)。
M91位于T508北扩方部,开口于第⑤层下,打破第⑥层与东部早期土台,被良渚墓葬M40、M41打破。长方形竖穴土坑墓,长2.7、宽
·16·
浙江桐乡新地里遗址发掘简报
图三七
1、2、4、6、8~11、14、17、18、30、35.玉珠34.石钺
19.玉镯
20.石刀
31.分体石犁
32.玉锥形器
3.野猪獠牙饰22、23.石锛
M98平、剖面图5.玉梳背
7、24.鲨鱼牙齿
12.玉管
13.陶尊28.陶鼎
15、16、21、29.石镰
26.陶圈足罐
27、33.陶双鼻壶
25.陶带盖簋
0.96、深0.27米,填土呈灰褐色。没有发现葬具痕迹与人骨,方向175°。随葬品有18件(组)。南端墓主头前除出土有陶圈足盘、陶双鼻壶外,还有玉串饰和25件小石子,墓主胸腹部位出土有玉管、石钺、玉串饰、玉珠,陶带盖簋、陶鼎、陶圈足罐、红陶平底罐、陶纺轮各一件(组)出土在北面墓主脚端(图三八、四★)。
M66位于T603东南部,开口于第③层下,打破第⑧层,墓葬东南部被汉代窑址Y1打破,西侧被良渚墓葬M73打破。长方形竖穴土坑
墓,长2.9、宽1.38、深0.18米,填土呈灰褐色(图一七、一八)。虽然在清理过程中没有发现明显的葬具痕迹,但东侧17、18号2件石钺出土时竖立着,墓内局部还发现朱红色薄层漆皮压在随葬器物上,可以作为此墓使用长方形葬具的证据。人骨大部分已腐朽,仅存头骨、牙齿、肋骨和肢骨。骨架已散乱,头骨远离肋骨,性别难辨,方向165°。随葬品有46件(组)。南端墓主头前、头侧出土有3件陶双鼻壶和2件陶圈足盘,带把小石刀和石凿各一件放在陶圈足
·17·
文物
·2005年第11期
图三八
1.陶圈足盘11.陶带盖簋
2、7、8、16、18.玉串饰12.陶鼎
3.陶双鼻壶
13.陶圈足罐
M91平面图4.小石子
5.玉管
6.石钺
9、10、17.玉珠
15.陶纺轮
14.红陶平底罐
图三九
1~3、5、37、39.陶双鼻壶11.野猪獠牙饰40.陶
19、20、30、32、41.石锛
45.象牙镯
4、12.玉串饰21.石刀
13、17、18、34.石钺
14.玉坠25.石片
M66平面图
7.带把小石刀
31.陶尊
8.石凿
9、23.玉锥形器
36.陶盆
15、46.玉管28.鲨鱼牙齿
16、22、24、26、27、29、35、42~44.玉珠
33、38.陶鼎
6、10.陶圈足盘
·18·
浙江桐乡新地里遗址发掘简报
图四★
1.陶纺轮(M91∶15)管(M91∶5)(M91∶13)
9.小石子(M91∶4)15.陶鼎(M91∶12)
M91出土器物
5~7、10、11.玉串饰(M91∶7、2、18、8、16)
13.陶圈足盘(M91∶1)17.陶带盖簋(M91∶11)
8.玉
14.陶圈足罐18.红陶平底
2~4.玉珠(M91∶10、17、9)
12.石钺(M91∶6)
16.陶双鼻壶(M91∶3)
罐(M91∶14)(1~11为1/2,12~18为1/4)
·19·
文物
·2005年第11期
·20·
浙江桐乡新地里遗址发掘简报
图四四M66出土石器
1.刀(M66∶21)2.带把小刀(M66∶7)3、5~7、9.锛
(M66∶41、30、19、32、20)4.片(M66∶25)8.凿(M66∶8)10、11.钺(M66∶17、13)(均为1/3)
骨大部分已腐朽,仅存头骨、肢骨残渣与少数牙齿,性别难辨。头向南,方向162°。随葬品有52件(组)。墓主头部西侧因被汉代窑址Y1打破而随葬品略有缺损。随葬器物主要出土在棺内左右两侧,陶器除1件双鼻壶出土在南端墓主头部外,其余鼎、带盖簋、尊、圈足盘、簋、
、
双鼻壶等都出土在北面墓主脚端两侧。玉器基本都出土在墓主头胸部,神兽面造型的三叉形器位于墓主头骨左侧(图二一),2件璧位于墓主臂骨右侧(图二二),其中1件受沁已朽蚀。石器出土在尸骨两侧,种类有钺(图二三)、锛、镞、耘田器、带把小刀(图二四)和凿。此墓还出土一些有机质器物,其中有1件杆状物位于尸骨左侧,压在4件石钺之上,从墓主头侧一直延伸到腿脚部位,长度超过120厘米,但长杆两端
没有发现与其配伍的其他质料的器物。5件鲨鱼牙齿分别出土在墓主头前至脚端的5个不同位置,1件象牙镯位于墓主手腕部位,但已朽蚀(图四六~五★)。
M4位于T505西南部,开口于第②层下,打破第⑤层及M18、M20与M46。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坑上部已被宋代层严重破坏,仅存底部,墓坑中部西侧还被宋代灰坑扰乱,长2.14、宽0.64~0.74、深0.1~0.15米,填土呈红褐色。没有发现葬具痕迹,在墓葬中部发现一些被烧过的残骨,从位置看,应是人骨,方向166°。随葬品有11件,玉锥形器、陶宽把杯、陶圈足盘、陶双鼻壶各1件,出土在南端墓主头部,石钺1件、石镞3件出土在墓葬中部,陶鼎、陶盆、陶双鼻壶各1件出土在北面墓主脚端(图五一、五二)。
·21·
文物
·2005年第11期
图四五
6.鼎(M66∶38)
8.(M66∶40)(均为1/4)
M66出土陶器
1、3、9~12.双鼻壶(M66∶2、1、39、5、3、37)2.盆(M66∶36)4.尊(M66∶31)5、7.圈足盘(M66∶10、6)
三
除了人工营建的高土台与墓葬外,此次发掘还清理了49处其他类型的良渚文化遗迹,其中有一处规模较大的红烧土建筑遗迹HJ1、两处红烧土遗迹(图二七)、43个灰坑、2条灰沟和1座水井。
·22·
灰坑依坑口的形状可分为圆形、椭圆形、近方形和不规则形四类,其中以圆形和椭圆形居多。坑壁有直壁和斜壁两类,坑底分为*底与圜底两种。灰坑的大小、深浅相差悬殊,口径最小的是H16,仅0.4米,最大的是H36,为14米;有深有浅,最浅的是H11(图二五),仅0.08米,最深的是H36,为2米。坑内填土有土
浙江桐乡新地里遗址发掘简报
图四六
1、30、31、39、40.陶双鼻壶9、42.玉串饰田器叉形器
32.陶鼎
2.石凿
11~14、16、18、19、28.石钺34.陶带盖簋
51.玉坠
15、17.玉璧
36.陶
M28平面图
4.玉管5、20、25、33、43.鲨鱼牙齿
22.带把小石刀
38.陶尊
47.玉锥形器
6~8.石镞23.石耘
21、24、26、27、29、45.石锛37.陶簋
3、10、41、44、46、50.玉珠
35.陶圈足盘48.玉神兽面三
49.象牙镯52.有机质杆状物
质较软的黑色草木灰、青灰土、灰土、深灰土、青褐土和土质较硬的红烧土、灰褐土、黄褐土、灰黄土、青黄土等,其中以青灰土、青褐土、黑色草木灰和红烧土为主。H7(图二六)、H23、H36三个灰坑的填土还可以分出若干小层。根据灰坑的形状、成因以及出土物分析,至少应该有生活遗迹与祭祀遗迹两种不同的功能。
以下仅对H1的情况作简要介绍。H1位于高土台墓地北面低地部分T203西南部,顶部已在平整土地时被推土机推去,打破灰沟G1(封面;图二八、二九)。灰坑的平面略呈圆角长方形,东西长6.25、南北宽3.6米,总面积约20平方米,底部*,残留深度仅0.2米,填土为土质松软的黑色草木灰(图五三)。虽然由于平整土地,灰坑上部遭到了较大的破坏,但H1内仍出土了30余件完整器物和大量的陶片,这些器物出土时大多和陶片叠压在一起(图三★~三二、五四~
图四七
石
钺
(均为1/4)
1~4.M28∶13、11、19、18
·23·
文物
·2005年第11期
本(图三三)。
四
新地里遗址所在的嘉兴地区是良渚时期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在良渚文化的演进历程和文化面貌上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我们将该区域的良渚文化分为早、中、晚三期。
早期墓葬中最初仅见粗泥陶凿形足鼎,地层遗迹中同时见粗泥陶凿形足鼎和夹细砂鱼鳍形足鼎,但鱼鳍形足鼎个体较大,侈口,折沿,沿上常有对称的两组三角形小尖凸(每组两个),束颈明显,腹很深,鱼鳍形足较高,截面呈扁方形,与良渚遗址群内所见的夹细砂鱼鳍形足鼎有较大的区别。稍后,改变了陶质与形制的凿形足鼎开始出现。陶双鼻壶体矮颈短,圆鼓腹,假圈足平底或矮圈足。陶豆仍见崧泽文化遗风,敛口、假腹与口沿外多附有小鼻的现象逐渐消失,直口平沿成为
图四八
1~3、7.钺(M28∶16、12、14、28)
M28出土石器
4.带把小刀(M28∶22)
5.耘田器
豆形制上的重要特征。墓葬中少见石器,种类主要局限于石钺、石锛或石凿。玉器以小件装饰品为
主,璜、环是难得一见的大件,但已经出现龙首纹。出于标志和祭祀的双重需要,显贵者墓葬的东南角出现挖坑埋设夹砂红陶缸的现象。这一期在社会生产、生活和埋葬制度方面都保留着相当浓重的崧泽文化遗风。
中期在地层遗迹和墓葬中夹细砂鱼鳍形足鼎全面取代了粗泥陶凿形足鼎,但夹细砂的凿形足鼎仍然存在。陶双鼻壶的颈部变高,鼓腹变扁,圈足明显,但口部大多小于颈腹相接处。豆为喇叭形把,宽把中部常有宽凹弦纹和扁镂孔。玉石器成为墓葬随葬品中的常见器物,除了石钺外,石犁、石镰、石锛、耘田器、弧
(M28∶23)6、8.锛(M28∶29、26)(1~3为1/6,4~8为1/3)
五七)。
新地里遗址墓葬以外的遗迹和地层中出土了为数不少的遗物,按质料分有石器、玉器、有机质文物(含木器、骨角牙器)和陶器。其中出土石器达212件,而“破土器”等少数器类只见于地层和遗迹而不见于墓葬,表明石器在日用和随葬上已有明确的功能分工。T305③∶10双孔石刀在钻孔之前刻线定位,先在其中一面上横向刻划两条长直线,再竖向对称刻划两条短直线,同样的线条都分别引到另一面,然后分别在刀身两面竖线与横线相交处钻孔,因此,它是了解良渚时期石器钻孔工艺难得的标
·24·
浙江桐乡新地里遗址发掘简报
图四九
(M28∶5、43、25、20、33)
M28出土器物
12~17.玉珠(M28∶50、10、3、46、44、41)
21~23.石镞(M28∶8、7、6)
19、24、26、25.石凿
1.玉坠(M28∶51)2.玉锥形器(M28∶47)3、4.玉璧(M28∶15、17)5.玉管(M28∶4)6~10.鲨鱼牙齿
11、18.玉串饰(M28∶42、9)
27.石锛(M28∶24、27、45、21)
20.玉神兽面三叉形器(M28∶48)
(M28∶2)(3、4为1/4,余为1/2)
·25·
文物
·2005年第11期
图五★M28出土陶器
3.圈足盘(M28∶35)
6.尊(M28∶38)
1、4、5、7、10.双鼻壶(M28∶31、40、30、1、39)2.簋(M28∶37)
8.鼎(M28∶32)9.(M28∶36)11.带盖簋(M28∶34)(均为1/4)
·26·
浙江桐乡新地里遗址发掘简报
图五一M4平面图
2.陶宽把杯4、11.陶双6~8.石镞
1.玉锥形器3.陶圈足盘鼻壶
5.石钺
9.陶鼎
10.陶盆
刃石刀都在墓葬中出现,还出现了分体式的组装石犁。玉琮的出现,表明该区域已经完全认同神人兽面的“神”及其所代表的文化。虽然显贵者墓葬的东南角挖坑埋设夹砂红陶缸的旧习仍在局部地块得到保留,但传承自崧泽的文化遗风从这一期开始已经变得微不足道。所以,这一期的总体特征是文化的大认同,以物质生活的陶鼎和精神生活的玉琮为代表,文化的认同使环太湖各区域的文化面貌呈现出较高的一致性。
晚期以石镞在墓葬中的出现为特征,嘉兴地区这一期良渚文化遗址点的数量大大超过前两期,而墓葬数量上的优势更为明显,显示出良渚文化聚落规模和人口数量上的增大,其文化面貌上的丰富多彩与崧泽文化晚期较为相似。保留崧泽文化遗风的夹细砂凿形足鼎彻底消失,锥形足、凹弧足、扁方足、三角形凿形足等不同形制的鼎相继出现。陶双鼻壶的口部增大,腹部更扁,圈足更高。陶豆多见竹节形豆把,还出现了钵形豆盘、子母口豆盘和椭圆形
豆盘等多种新形制。许多新的陶器器类在此期出现并迅速成为日常生活或墓葬中的常见物,宽把杯、子母口深腹簋、夹砂陶圈足簋、袋足、锥形足
、实足
、贯耳壶、口沿有锥刺纹
的泥质红陶罐等都是新出现的器类,其中有些器类明显受到了以大汶口文化为代表的其他区系类型考古学文化的影响。墓葬中大量随葬石镞表明尚武已成为男性的普遍选择,同时也反衬出良渚社会可能已逐渐步入动荡时期。玉器中高节琮的出现暗示以琮为载体的宗教已走向神秘化的末途。所以,晚期总体来说是该区域的动荡期。
图五二
1、2.陶双鼻壶(M4∶11、4)5.陶盆(M4∶10)
M4出土器物
4.陶鼎足(M4∶9)
7~9.石镞(M4∶6~8)
3.玉锥形器(M4∶1)
对照以上对整个嘉兴地区良渚文化的分期,新地里遗址在该区域良渚文化中所处的时空坐标比较清楚。
·27·
6.陶圈足盘(M4∶3)
10.石钺(M4∶5)(1、2、4~6为1/6,3、7~10为1/3)
文物
·2005年第11期
图五三H1平、剖面图
(均为1/6)
图五四
1、3.豆(H1∶13、25)
H1出土陶器
4.盆(H1∶10)
2.罐(H1∶31)
图五五陶鼎、鼎足
1、3、4、6~8.鼎(H1∶26、30、23、21、29、19)2、5.鼎足(H1∶71、68)(均为1/5)
·28·
浙江桐乡新地里遗址发掘简报
新地里遗址第一段地层遗迹和墓葬中出土的陶鼎已是夹细砂鱼鳍形足,不见粗泥陶凿形足鼎。陶双鼻壶以小口、斜长颈、扁鼓腹、矮圈足为主,但仍有少量的双鼻壶为矮颈、圆鼓腹、矮圈足或假圈足平底。陶豆为直口弧折腹,宽喇叭形豆把中部有宽凹弦纹,细豆把上部束颈。文化面貌上的崧泽文化特征业已消失,良渚文化的典型器物群已经较为成熟,具有该区域良渚文化中期的鲜明特征,但矮颈、圆鼓腹、矮圈
足或假圈足平底双鼻壶的存在,表明此段仍保留着一些早期的文化特征。所以,这一段地层遗迹和墓葬所处的阶段应是嘉兴地区良渚文化的中期早段。新地里遗址第六段地层遗迹和墓葬中出土的足面明显下凹、横宽大于纵深的“T”字形足陶鼎,高领高圈足折沿折肩陶尊,扁腹上部下凹的陶双鼻壶,宽折沿高圈足陶圈足盘,尾端榫部无穿孔的玉锥形器等都是嘉兴地区目前所知良渚文化最晚阶段的器物类型,而
·29·
文物
·2005年第11期
图五七H1出土陶器、陶片
6.带把杯(H1∶22)7.罐
1、4、5.贯耳壶(H1∶12、28、14)2、11.罐(H1∶24、4)3.双鼻壶(H1∶8)
片(H1∶90)8~10.刻符陶片(H1∶91、80、79)12.器盖(H1∶78)13.器耳(H1∶58)(均为1/4)
第六段地层遗迹中出土的绳纹陶鼎、子母口盘陶豆、椭圆形盘陶豆、陶袋足
、陶贯耳壶、石
“破土器”等也同样是该区域内目前所知良渚
·30·
文化晚期晚段的器物类型,其中像第六段墓葬中出土的器身为略含细砂的泥质灰胎黑陶、足为典型夹砂红陶扁锥方足的鼎(M122∶3),第
浙江桐乡新地里遗址发掘简报
六段遗迹G1与H1中出土的绳纹扁锥足陶鼎(H1∶21),压印绳纹、条纹及刻划交叉线纹的夹砂陶片等,不仅是新地里遗址第六段时受到外来文化因素影响的有力证据,而且也是认识嘉兴地区良渚文化晚期晚段文化面貌及其年代下限的新材料。所以,总体来说,新地里遗址的早晚六段,横跨了嘉兴地区良渚文化中期到晚期的发展历程。
领发
队:蒋卫东掘:蒋卫东
朱宏中周建初钱松甫
丁
品
周伟民方中华智建荣董红卫
王巨宽郭留通王建平
[1]
郭黎辉
整
理:蒋卫东
朱宏中董红卫
摄执
影:李永嘉笔:蒋卫东
朱宏中
关新宇丁
品
周伟民周建初
王巨宽
丁品周伟民
北京大学考古学系,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日本上智大学联合考古队《浙江桐乡普安桥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98年第4期。
(责任编辑:王霞)
BriefExcavationReportofXindiliSite,TongxiangCity,ZhejiangProvince
TheCulturalRelicsandArchaeologyInstitutionofZhejiangProvinceTheCulturalRelicsAdministrationCommitteeofTongxiangCity
XindilisiteislocatedatWanliVillage,LiuliangTown,TongxiangCityofZhejiangProvince.FromMarch2001toJanuary2002,theRelicsandArchaeologyInstitutionofZhejiangProvinceco-conductedanexcavationwiththeCulturalRelicsAdministrationCommitteeofTongxiangCity.Aareaof2,500squaremeterswasrevealed.TheydiscoveredahighearthenplatformofLiangzhuCulturethatcanillustratethecourseofitsconstructionandusage,140correspondingperiodtombsandcontemporaneousashpits,ashditches,wells,sacrificepits,redburnedearthofbuildingvestiges.Theexcavationunearthedmorethan1800pottery,stoneimplements,jades,boneandtoothware,woodwareofLiangzhu.Jiaxingregion,whereXindilisitelies,isarelativelyindependentareainLiangzhuperiodandpossessesadistinctivelocalstyleduringthedevelopmentoftheLiangzhuCulture.
·3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