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旅游新业态发展研究
作者:程伟 高丽敏
来源:《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2011年第10期
国内旅游业发展迅猛,国内旅游、出入境旅游都呈现出繁荣的局面。旅游经济所占GDP的比重日益增长,成为第三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增长点,和国民经济新的内涵“驱动力”。旅游业态的发展、细分,尤其是新业态的出现充分说明旅游本身就是一个求新、求异的体验过程,是旅游行业不断研究游客新需求,不断开辟产品细分市场的过程。伴随新的旅游业态不断出现,旅游业的产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需要不断创新,以适应现代旅游业发展规律。北京市作为首都,旅游新业态不断出现,在发展过程中如何更好的适应国际、国内旅游需求至关重要。
旅游新业态内涵
“业态”(Type of Operation)一词约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的日本,是专指的商业零售模式,是零售店向确定的顾客群提供确定的商品和服务的具体形态,是零售活动的具体形式。 通过研究,我们认为旅游业态是指旅游企业或行业为适应旅游市场需求变化,对旅游经营的各项要素,如组织形式、经营模式、产品要素、服务形式等进行有效组合而产生的经营形式。通俗地讲,旅游业态就是旅游行业或企业(WHO)以什么样的经营方式(HOW),向旅游消费者(WHOM)提供什么样的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WHAT)的一种综合性描述。 某一产业或行业在发展中,都会经历逐步完善、逐渐改进和深化、转型、升级的过程,旅游业也不例外,尤其在激烈的竞争中,各地区、各企业为了提高其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其在发展中融入新的思路或转变新的内容,创造一些不同于传统业态的业态,即旅游新业态。旅游新业态即是根据时代的变化和时尚的变化,创造出能够满足游客心理、情感、审美享受的新产品,因此,旅游业态有传统与创新之区分,它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过程。旅游新业态的“新”具有相对性,既有相对于业态本身的“新”,也有相对于同行业、同产业其他业态的“新”,还有相对于国民经济中其他产业的“新”。
北京旅游新业态发展现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一、北京市旅游新业态类型。北京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古老文化,是全国的橱窗和缩影,是“世界最富有魔力的三大游览城市之一”,3000多年的建城史和850多年的建都史,给北京留下了大量宝贵的文化遗产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第一,乡村旅游新型业态。传统的北京乡村旅游以农家乐为主,各区县分别打造农家乐产品。在农家乐发展过程中出现产品雷同现象。为开发特色乡村旅游产品,北京市旅游局在全国率先制定了“国际驿站、采摘篱园、乡村酒店、养生山吧、休闲农庄、生态渔家、山水人家、民族风苑”等8个乡村旅游新型业态的标准,北京12个区县根据自身特点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新业态产品。
第二,体育旅游。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对北京体育旅游的发展产生极强的带动作用,也带动北京体育项目的展开,使体育旅游新业态在北京得到发展。奥运会后,一批设施先进的奥运场馆迅速成为北京旅游的新热点,与故宫、长城等传统景点形成了优势互补;体育这种“积极的生活方式”也成为生活的主流,影响着人们的出游选择;因奥运而开展的治安、交通、环境、卫生等方面的整顿,营造了良好的旅游环境;后奥运相关政策和措施也为体育旅游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条件。
第三,会展旅游。北京会展业,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契机,依托首都政治、金融、商贸中心的资源优势,逐步完善会展业的硬件场馆设施和管理服务水平,拉动北京经济快速发展。会展业直接收入年均增长20%-30%,“十一•五”期间,北京会展业经济收入逐年递增(如表1所示)。会展业无疑将成为北京国民经济增长的主导型产业。根據北京市统计局的数据,2009年北京举办的会议22.4万个、展览1126个,其中国际展览248个。展览总面积为445万平方米,国际展览面积87.8万平方米,为北京带来的经济效益是124.4亿元。 表1:北京会展业发展状况 年份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年均收入(亿元) 73—79 87—103 105—134 126—174 151—226
资料来源:“十一•五”北京会展业发展规划
北京目前拥有一定规模的会展场馆。会展设施在全国居第四位,能够承办各种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大型展览。为准备2008年奥运会,北京市新建了大量场馆,城市基础设施、环境、交通等得到极大改善,这些都为北京会展旅游新业态的发展创造条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第四,修学旅游。北京是全国教育文化中心,教育机构众多,拥有近百所高等院校,700余所初高中学校,条件优越。北京的教育资源对国内其他地区及其他国家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目前针对不同层次的海内外旅游者已开发出以海淀区为核心,集参观名牌大学、高科技园区、游览风景名胜为一体的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的旅游项目。
第五,自驾游。截至2010年12月底,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达476万余辆。随着城市的发展,北京机动车数量也不断增多。我国自2008年对旅游假日进行调整,取消了“五一”长假,增加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等假期,使国民全年休假天数增至115天。北京市的游客出游特点发生变化,出游频率明显增加,增加了中短途旅游量,减少了长途旅游量。加上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自驾游成为北京市民出游的主要方式。 二、北京旅游新业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旅游新业态发展宏观环境欠佳。旅游新业态发展外驱力中,需要构建旅游新业态创新发展的文化环境和氛围。北京虽然是首都,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政府对旅游新业态的发展虽然在某些方面给予了引导,但在旅游旅游新业态发展初期和发展过程中给予不同的优惠政策方面没有具体的呈现。
第二,新业态发展水平与国外相比具有差距。国外旅游业态相对比较丰富,如分时度假、换房旅游、旅游营地、购物旅游、旅游娱乐业、商务旅游业、影视旅游业、会展旅游业和医疗旅游业等,发展历史较长,已经形成规模。一些旅游业态形式具有很强的需求优势,如分时度假,既有跨国集团、又有专门的协会组织(ETF)等,发展形势良好。而我国目前的分时度假业态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发展较为缓慢。
第三,旅游从业人员创新意识不够。旅游新业态产生的内驱力是在宏观环境下的旅游行业从业者的创新精神。北京市具有培养旅游从业者的高等院校相对较少,旅游专业大都附属在综合院校的相关院系,如资源环境学院、历史学院、地理系等。目前还没有专门的旅游大学。旅游人才培养多是从所属院系角度出发培养,培养的人才缺乏针对性和全面性。
第四,与周边旅游市场的连动发展需要加强。旅游新业态的发展需要结合国际旅游市场的发展需要,并分析北京周边旅游市场的需求。目前北京旅游市场着力打造本地旅游产品,效果较好,结合国际旅游市场发展需要,使北京市旅游发展形成区域联动,打造京津冀旅游协作区,创新旅游新业态。不仅与北京周边联动,还需要与全国的旅游市场联动发展。
北京市旅游新业态发展举措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一、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和制度。政府在旅游新业态发展过程中要进行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是推动和保障业态创新的重要条件,是业态创新的催化剂和助推器。旅游行业的发展和旅游企业的发展壮大必须依赖于宽松、完善、规范的经济制度,旅游业态的创新更是需要有利于自由发挥潜力、展现自身活力的制度规范。
二、完善业态创新发展路径。北京旅游新业态的发展离不开国际新业态的引入和补充、创新。根据北京市具体发展情况,从市场创新、技术创新、生产经营方式创新、组织创新、供应流通渠道创新等方面需要不断创新发展路径。
三、培养旅游新业态发展复合型高素质人员。旅游人才是旅游创新发展的关键所在。北京高校在培养旅游人才方面,应结合旅游发展的实际需要和发展趋势,培养综合型旅游人才。目前关于旅游新业态的研究理论较少、实践应用中不断探索。在理论研究方面,高等院校应加强旅游业态和旅游新业态的研究。今后应在旅游新业态产生机制、发展模式上加强研究,使旅游业态理论系统化,发挥对旅游行业发展的指导作用。
四、加强与周边旅游市场的连动开发。旅游新业态发展应具有区域观念,形成区域旅游新业态联动发展机制。区域旅游业态发展应打破就资源论产品、就产品论市场的传统发展思路,变资源导向型和产品导向型为市场导向型和形象导向型,扩大旅游业发展视角,促使旅游业沿着产业链不断向外延伸,向国民经济各个领域渗透,从“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高度,重新考虑未来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产权制度,促进旅游企业横向和垂直一体化,加快旅游企业的改造、重组和整合,壮大产业规模,增强总体实力;积极对外促销,开拓国内外客源市场,加强区域合作,树立鲜明、独特、具有招徕力的旅游形象,提高竞争力。
五、培养旅游者对旅游新业态的认识程度。一个旅游新业态的出现,不仅从政府角度、旅游服务商角度加以扶持、发展。更主要的是要使旅游新业态为消费者充分了解、认识、肯定。如分时度假、换房旅游等在北京是新生事物,需要对旅游者进行宣传,让游客充分了解什么是分时度假、换房旅游,目前的发展状态等等。让游客对旅游新业态充分认识、产生共识。 (作者单位:北京财贸职业学院旅游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