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春秋战国时期,从南到北流行将身体严密包裹起来的“深衣”,但深衣的具体形制以往并不清楚;如下图,通过现代考古,考古学家发现了许多准确的深农式样。据此可知
图1 图2 图3
河北中山王陵人形铜灯局部 湖南长沙子弹库帛画,江陵马山楚墓索纱锦衣
湖北 《人物御龙图》局部
A.出土文物具有鲜明地域文化差异
B.考古学能为了解古代社会进行补白与深描 C.中华文明呈现“多元一体”的格局
D.对古代社会的认知只能依赖于文献的研究
2.古代史籍中有许多关于“天府之国”的记载。表1反映了 《战国策·秦策一》 《史记·留侯世家 《三国志·诸葛亮传》 东晋《华阳国志》 表1 A.频繁战乱导致南北经济格局的改变 B.关中地区拥有特殊的经济地理优势 C.水利兴修对经济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D.成都平原的区域经济地位逐步提升 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秦国)田肥美,民般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 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 3.兴起子北魏的关陇集团因籍贯大多位于陕西关中和甘肃陇山得名,主要是由汉人豪族和鲜卑权贵共同组成的集合体。集团中人人则为相,出则为将,影响直至唐朝。西魏、北周、隋、唐多个王朝的建立者出自或推称出自这一集团,他们在政治上结成一体,又都与鲜卑独孤氏联姻。这一现象
A.推动了开放兼容的文化政策的形成 B.有利于南北朝时期的经济文化整合 C.表明中央对周边族群实行开明政策 D.完善了政府对边疆地区的社会治理
4.宋朝人常以新体例、新方式对篇幅浩大的历史巨著加以改编。如王当将《左传》改编成传记体《春秋列国名臣传》五十卷,取得“人竞传之”的良好效果,翟汝文将《后汉书》“删取精要,总合传注”改编成《东汉通史》五十卷。这一做法
A.体现理学思想对史学的影响 B.促进了史学发展和历史知识传播 C.适应了科举制度完善的需要 D.有利于古代文化典籍整理和保存
5.表2反映了明清时期科举取士功名体系。这一体系 一甲 二、三甲进士 三甲进士之下 举人 状元、榜眼、探花,可直接任职翰林院 考选“庶吉士”,送翰林院进学,散馆后授官 获得连续参加会试和选官的资格 监生 生员 表2 具有选官资格 穿着生员冠服,见县官不用下跪,“免其家二丁差徭” A.固化了社会阶层的等级划分 B.加强了科举对士人的吸引力 C.促进了农耕经济的持续繁荣 D.造成了官僚体系的急剧膨胀 6.鸦片战争初期,林则徐上书道光帝说:“一至岸上,时该夷无他技能,且其浑身裹缠,腰腿僵硬,一仆不能复起,不独一兵可手刃数夷,即乡井平民,亦足以制其死命。”两江总督裕谦也奏称:“该夷大炮不能登山施放,夷刀不能远刺,夷人腰硬腿直,一击即倒。”这 A.详细描述了英国军队的装备和战斗力 B.反映了鸦片战争时期的观念分歧 C.暴露中国官员对世界形势的全然无知 D.对研究抵抗派的思想有史料价值 7.1913年,陆军总长兼湖北都督段祺瑞认为“以二城门为标榜,致军民脑筋易起浮动观念”,下令将武昌首义的“起义门”“聚义门”改回原名“中和门”“通湘门”;翌年接任都督的段芝贵下令将起义门城楼建筑拆毁,仅剩下城门拱洞与断壁。这一做法旨在 A.消泯民众的革命精神 B.为武汉的城市发展拓展空间 C.为复辟封建帝制造势 D.重建辛亥革命后的社会秩序
8.在中国共产党成立早期,“人民”一词逐渐上升为党的重要理论概念;大革命失败后,“人民”一词有被“群众”“民众”等取而代之之势;1935年后,中国共产党重新启用“人民”的概念,而且对“人民”的内涵进行了新的建构。这一变化
A.表明马克思主义已逐渐中国化
B.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土地革命道路的探索 C.与国内主要矛盾变化密切相关
D.体现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队伍的不断扩大
9.1959年,中国地质工作者在东北松辽盆地发现工业性油流。以王进喜为代表的大庆油田工人开展石油大会战,终于建成了现代化的石油企业。1964年,党中央对全国工业战线提出“工业学大庆”号召。上述事件
A.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 B.实现了石油供应的自给自足 C.塑造了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 D.构建了国家完备的工业体系
10.1979年9月,中共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凡是符合经济合理原则,宜于农村加工的农副产品,要逐步由社队企业加工。城市工厂要把一部分宜于在农村加工的产品或零件,有计划地扩散给社队企业经营。”这一决定
A.揭开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序幕 B.为乡镇企业发展创造了条件
C.解决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问题 D.消除了城乡经济发展的差异
11.公元前336年,亚历山大继承了马其顿王位。两年后,他开始了著名的东征。在东征途中,他一路上建立希腊式的城市,并把许多马其顿人和希腊人强行安置在其中,这些城市多位于商贸要道上。其中最大的是埃及的亚历山大城。这一举措 A.客观上改变了希腊文化的落后面貌 B.加速了横跨东西方的民族迁移 C.促进了帝国内部东西方文化的融合 D.打破了东西方之间的阻隔状态
12.中世纪画家经常使用黑色、灰色颜料绘制圣母;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则使用金色、红色、蓝色和绿色颜料绘制圣母。图4为14世纪意大利画家巴尔纳巴·达·摩德纳的《圣母子》;图5为15世纪意大利画家达芬奇的《持康乃罂的圣母》。据此可知
图4 图5
A.色彩的变化体现出社会心态的变化 B.题材的变化反映天主教权威的下降
C.人文主义的观念从市民阶层中萌发 D.城市自治提升了贵族阶层审美情趣
13.图6为早期殖民时期跨大西洋贸易示意图。据此可知
图6
A.三角贸易标志着世界市场的出现 B.蓄奴制催生庞大的殖民地出口市场 C.西班牙是大帆船贸易航线的枢纽 D.近代西欧的社会财富全靠掠夺积累
14.19世纪英国发生“新大学运动”,在伦敦和地方城市诞生了一批高等院校,这些新式大学取消教派限制,提供职业教育与科学教育,使得英国高等教育的目标和职能、学科与课程等方面作出重大调整。它 A.为工业革命的兴起创造了条件
B.推动教育平民化和课程普适性 C.使高等教育彻底摆脱神学影响 D.主张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并重
15.1937至1938年,农业国保加利亚的关税由75%增至90%,工业国德国的关税由27%增至82. 5%。在世界范围内,不论农业国还是工业国都大幅度提高关税。这表明 A.经济危机开始席卷全球 B.金本位制走向全面崩溃
C.国际经济秩序严重不稳 D.新的世界大战日趋临近
16.1955年,亚非会议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29个与会国通过的最后公报特别强调第三世界在原料出口方面进行合作,包括建议在“有关石油的问题”上实行“共同政策”。1960年,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委内瑞拉的石油部长在巴格达举行会议,宣布正式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简称“欧佩克”)从这一历程可看出 A.区域经济集团逐渐形成 B.新兴国家联合意识增强
C.国际石油政策实现统一 D.两极格局开始走向瓦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中国古代地方志的编修】(14分)
材料一
宋朝非常重视编修地方志,设有专门机构主管全国地方志工作,并沿袭唐代州郡三年一造图经的制度,规定“凡土地所产、风俗所尚,具古今兴废之因,州为之籍,遇岁造图以进”。宋代方志搜集资料极为丰富,大都广征博引,考订详密,成为百科全书式的区域史料。另外,前代方志多详于当地山川地理,略于人文。而宋代地方志在内容上有了明显的变化,“由地理扩充到人文、历史方面,人物和艺文忠在宋代的地方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编纂体例上,宋代地方志也有很大突破,有的在旧图经的基础上分类列门,也有的仿正史体例,设纪、图、表、志、传等。
——摘编自游彪著《宋史:文治昌盛武功弱势》 材料二
明朝统治者对方志的编修是极为重视的,不仅倡导编修全国性的一统志,而且还三令五申以行政命令督促全国各地的修志活动,从而使各省及以下各级行政机构的方志编修制度化、经常化,方志编修也成为地方构建文化知识体系的主要传承形式,并且作为一种文化理念渗透到明朝各行政区域。明代方志一般由地方官主修,文人学者参与,但往往涉及人数众多,又有修志经费的筹措问题,所以组织领导也是修志中的大事,是研究一个时代方志优劣的关键之一。 ——摘编自张英聘《试论明代方志的编修组织》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地方志编修兴盛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地方志编修的特点。(6分)
18.【清末民初的城市治理】(12分) 材料一
清末以前,上海并无专门的市政机构,所有清道、路灯、筑造桥路、修建祠庙、举办团防等事宜,悉由地方慈善团体辅元堂经办。1905年,上海道袁树勋采纳上海县绅商建议,成立上海城厢内外总工程局,管理公共设施。此后,上海商界、会馆纷纷组织“地方自治研究会”“地方公益研究会”等组织探讨本地的地方自治问题。1909年初,清廷颁发《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上海县城厢内外总工程局改名为上海县城厢内外自治公所,权力得到进一步扩充。1913年又以自治公所的原班人马组成上海市政厅。
——摘编自钱文亮《论近代上海城市转型的历史与文化》等 材料二
1927年1月,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武汉成为临时首都。4月,经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决议,汉口、汉阳和武昌三镇合一,成立武汉市政府,后改为武汉特别市。国民政府定都南京时,设南京特别市,直隶国民政府。后来,上海、杭州、宁波、重庆等地相继设市。1930年5月,国民政府颁布《市组织法》,规定市政体制采取独任制,即设市长一人,由国民政府任命,管理行政,监督所属机关;设立参议会为代议机构,由公民选举参议员组成。市政府正式成为国民政府在城市中的政权机关。
——摘编自吴松弟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地理:绪论和全国概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晚清上海地方自治方式的变化及其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国时期城市政权建设的意义。(6分)
19.【战争与美国对外政策】(14分) 材料一
1919年夏天,在美国是否加入国联的问题上,“强硬派”参议员持孤立主义态度,他们反对国联盟约第十条,认为要求所有的会员国在其中一方受到进攻时要采取共同的防御措施将使美国卷入国外的战争。威尔逊拒绝妥协和修改国联盟约第十条。为了向人民表达他的计划的正确性,威尔逊开始在全国作巡回演讲,他说联盟是世界和平的唯一希望,是防止另一场世界大战的唯一办法,人们给予威尔逊热烈的掌声。经过了多轮投票和争论,参议院最终于1920年3月扼杀了国联盟约。拒绝签订国联盟约表明许多美国人拒绝承认整个世界已经发生了变化,以及美国在全球地位的改变。
——摘编自纳什等编著《美国人民:创建一个国家和一种社会》等 材料二
1947年2月,英国通知美国国务院,英国无力再对希腊和土耳其提供进一步的财政和军事援助,希望美国承担此前主要由英国在东地中海承担的抵抗共产主义的义务。杜鲁门总统呼吁全面抵抗“某种意识形态”,坚称对共产主义实行遏制就是对和平与自由的保护,而和平与自由正是所有美国人所依赖的根本。美国在经济上援助西欧后,英、法还要求美国提供军事援助。美国参议院通过了关于建立北大西洋区域组织的决议案,解决美国在和平时期不能与别国缔结军事同盟的问题。经过会谈,1949年4月4日,美、加和西欧共12国外长在华盛顿签订《北大西洋公约》,规定各缔约国当中的一国或数国遭武装攻击,“则它们之中的每一国均将行使联合国宪章第51条所承认的单独或集体自卫的权利”。
——摘编自齐涛《世界通史教程·现代卷》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外交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对外政策变化的影响。(6分)
20.【中国的现代化道路】(12分)
某历史学习小组围绕“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的现代化道路”进行探讨,力图从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中发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特殊性,以及现代化奋斗的’阶段性与延续性特征。表3为1945年以来,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复兴制定的部分奋斗目标一览表。 历史大事 1945年4月中共“七大”首次提出“两化”及“两个斗争” 1964年12月第三届全国“人大”首次提出“四个现代化”目标 1987年10月中共“十三大”首次提出“三步走”战略 具体奋斗目标 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不但是为着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而斗争,而且是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 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到20世纪80年代末解决人民温饱问题,到20世纪末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首次提出“两个一百年” 表3 根据材料,结合历史学习小组探讨意图从表中选取一件或两件大事,自拟论题,联系国际国内背景和实际效果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结论明晰) 湖北省高中名校联盟2023届高三5月联合测评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1111110 1 2 3 4 5 6 B D A B B D A C C B C A B B C B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学的学科史料实证素养,考古发现与文献研究互为补充和证明。根据材料可知,考古发现有利于弥补文献的不足,深入了解古代“深衣”的形制,能为了解古代社会进行补白与深描,故选B;材料并未强调地域文化差异,排除A;材料未能体现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的格局,排除C;对古代社会的认知只能依赖于文献研究,表述错误,排除D。 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和时空观念。根据材料,战国时代的“天府”,指的是关中平原;西汉时期的“天府”,是关中与蜀地并称;三国魏晋时期的“天府”,则专指蜀地,所以成都平原的区域经济地位逐步提升,故选D;魏晋时期,南北经济格局没有改变,排除A;选项B与题意不符;水利兴修对经济发展有推进作用,但并非区域经济兴衰的决定性作用,排除C。 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隋唐时期的开明开放的时代风尚,考查学生的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根据材料,隋唐统治者深受塞外文化影响,少数民族后裔大量融入隋唐统治集团,推动了开放兼容的文化政策,故选A;上述材料有利于隋唐时期的文化整合,并非南北朝时期,排除B;材料并未体现政府与周边族群的关系,排除C;材料与边疆地区的社会治理无关,排除D。 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宋代史学的新发展,考查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根据材料,宋人流行对繁琐的史学典籍进行改编和缩写,以降低阅读难度,促进史学典籍的传播,故选B;材料未能体现理学对史学发展的影响,排除A;材料未能体现科举制度的完善,排除C;材料主要指对史学典籍的改变和缩写,并非是文化典籍的整理,排除D。 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明清科举制度,考查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根据材料,明清时期建立了完善的科举取士功名体系,对于各种层级的士子都有相应的优待,科举功名层级与任官层级的对应性及其社会声望的不断提高,加强了科举对士人的吸引力,故选B;科举制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并非固化,排除A;材料主旨为优待各级士子,并非促进农耕经济繁荣,排除C;选项D与材料主旨和史实不符,可以排除。 6.【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观念和史学素养。根据材料,林则徐和裕谦对英军的错误认识,不符合历史事实,但对于研究抵抗派的思想来说,则是很有价值的原始史料,故选D;林则徐对英军的认识是肤浅和荒诞的,排除A;材料并未体现观念分歧,排除B;中国官员对世界形势并非全然无知,排除C。 7.【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考查武汉乡土史。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武汉为首义之区,革命精神和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北洋军阀更改武昌首义城门名称并加以拆毁,试图磨灭首义精神,故选A;此举并非是为武汉城市发展扩展空间,排除B;选项C不符合史实,排除C;选项D与题意不符,可以排除。 8.【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道路和民主革命理论的探索。根据材料可知,随着国内主要矛盾和主要革命任务的改变,我党对“人民”概念的内涵理解有明显的区别,故选C;材料内容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无直接联系,排除A;上述材料内容不局限于土地革命,排除B;上述材料内容并不仅限于抗战期间,无法体现内涵的变化,排除D。 9.【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建国初期的工业化建设,考查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爱国主义。根据材料,“工业学大庆”塑造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推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进程,改变了国家面貌,故选C;一五计划的完成,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排除A;进口石油在国家工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未能实现石油供应的自给自足,排除B;材料与构建完备工业体系无关,排除D。 10.【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考查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改革开放初期,促进社队企业快速发展,缩小城乡经济差别,为乡镇企业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1983年,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社队企业改名为乡镇企业,故选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于1984年,排除A;乡镇企业的发展有利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并非解决了,排除C;这一举措缩小了城乡经济差别,并非是消除,排除D。
1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文明的交往,考查学生的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根据材料,亚历山大在东征途中建立一系列希腊城市,并安置移民,促进了帝国内部的东西方文化的融合,故选C;希腊文化处于领先地位,排除A;选项B不符合题意,可以排除;打破了东西方的阻隔状态,不符合史实,排除D。 1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考查人文和艺术素养。根据材料可知,色彩的变化反映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思潮的传播,体现出社会心态的变化,故选A;文艺复兴并未冲击天主教的权威,排除B;人文主义观念早在文艺复兴之前就已经萌发,排除C;选项D与题意不符,材料未体现城市自治和贵族阶层审美情趣提升,排除D。 1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殖民扩张和三角贸易。根据材料,三角贸易推动了英国资本的原始积累和制造业发展,蓄奴制在英国制造业发展催生了庞大的殖民地市场,故选B;三角贸易是世界市场的组成部分,不是出现的标志,排除A;西班牙帆船贸易航线在太平洋,排除C;近代早期,资本原始积累阶段的财富由内外双重因素创造,排除D。 1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英国的教育。根据材料可知,19世纪,英国设立新式大学,取消教派限制,提供职业教育和科学教学,加快了教育平民化和课程普适性,故选B;英国推行这一教育改革时,工业革命已经开始,排除A;高等教育彻底摆脱神学影响,材料未能体现,排除C;主张发展职业教育,并不意味着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并重,排除D。
1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及其影响。根据材料可知,受经济危机的打击,各国相继提高关税,保护国内市场,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加剧了贸易战,导致国际经济秩序严重不稳,故选C;经济危机开始于1929年,排除A;金本位制走向瓦解,并非走向全面瓦解,关税的提高,并未直接反映汇率变化,无法体现货币制度变化,排除B;材料与世界大战的临近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 16.【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战后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合作。根据材料可知,第三世界国家开始加强经济合作,以石油为武器,维护自身权益,改变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故选B;经济合作组织并非区域经济集团,排除A;国际石油政策没有实现统一,排除C;材料与两极格局瓦解无关,排除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14分)【答案】
(1)原因:社会经济的繁荣;重文抑武的政策推动;专设机构统一管理,基层治理完善;从上至下对地方志编修非常重视;学者注重地方志编修中的资料搜集范围扩大和体例创新;对前代地方志编修传统的继承。(8分,任答四点。答案不拘泥于本表述)
(2)特点:全国性一统志编修与地方志编修并重;地方志的编修制度化和经常化;方志编修作为一种文化理念成为地方文化知识体系的主要传承形式;政府与学者密切协作,组织有序,各项保障有力。(6分,任答三点即可)
【解析】(1)根据材料“宋朝非常重视编修地方志,设有专门机构主管全国地方志工作,并沿袭唐代州郡三年一造图经的制度”,“宋代方志
搜集资料极为丰富”,“宋代地方志也有很大突破”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第一问。
(2)根据材料“明朝统治者对方志的编修是极为重视的”,“各省及以下各级行政机构的方志编修制度化、经常化,方志编修也成为地方构建文化知识体系的主要传承形式”,“组织领导也是修志中的大事”等完成第二问。
18.(12分)【答案】
(1)变化:上海的地方自治从只拥有一部分地方行政权的民间市政机构发展成为正式的近代地方行政机关。(2分)
原因:近代上海开埠通商,城市近代化发展迅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本家、近代士绅等力量发展壮大;清末新政的推动。(4分,任答两点即可)
(2)有利城市管理制度化,促进市政建设和城市基层政权建设;加强国民政府对城市和地方的管理,巩固国家统一;推动近代中国城市化进程和社会经济的发展。(6分)
【解析】(1)根据材料“清末以前,上海并无专门的市政机构,所有清道、路灯、筑造桥路、修建祠庙、举办团防等事宜,悉由地方慈善团体辅元堂经办”和“1913年又以自治公所的原班人马组成上海市政厅”概括变化。根据材料“上海商界、会馆纷纷组织地方自治研究会、地方公益研究会等组织探讨本地的地方自治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第二问。
(2)根据材料“此后上海、杭州、宁波、重庆等地相继设市”“市政府正式成为国民政府在城市中的政权机关”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第二问。
19.(14分)【答案】
(1)变化:从不愿加入国际组织承担国际义务到主动对外军事政治结盟。(2分)
原因:①国际格局发生变化:以欧洲为中心的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取代;②美国实力增长:从世界强国之一发展成头号资本主义强国;③社会主义力量变化:从一国发展为多国并出现继续向西发展之势;④行政与立法机关协调程度不同:杜鲁门政府比威尔逊政府更好协调了与参议院的关系;⑤美国国家利益观变化:从坚守孤立主义到放弃孤立主义而寻求结盟,以维护美国国家利益。(6分,任答三点即可) (2)与苏联的战时同盟关系瓦解,美苏冷战开始;美苏两大阵营形成并出现直接对抗的局面;美国加强了对西欧的援助和控制,推动了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剧了国际局势的紧张。(6分,任答三点即可) 【解析】(1)结合上述材料“拒绝签订国联盟约表明许多美国人拒绝承认整个世界已经发生了变化,以及美国在全球地位的改变”“美国参议院通过了关于建立北大西洋区域组织的决议案,彻底摆脱孤立主义,解决美国在和平时期不能与别国缔结军事同盟的问题”概括变化;结合材料“参议员持孤立主义态度”“威尔逊拒绝妥协和修改国联盟约第十条”“和平与自由正是所有美国人所依赖的根本”“从军事上控制西欧,与苏联抗衡”等完成第一问。(2)根据材料二,“美国在经济上援助西欧,英、法还要求美国提供军事援助。美国也想借此机会,筹建北大西洋集体安全体系,从军事上控制西欧,与苏联抗衡”“英法比荷卢五国政府于1948年开始组建实现西欧联合的布鲁塞尔条约组织”等完成第二问。
20.(12分)
评分说明:论题(2分)、论证(8分)、结论(2分)。 【示例一】
论题:中共“七大”确定的任务表明实现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初心(2分)
论证:现代化的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中国特殊的社会性质决定中共“七大”确定的任务兼顾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与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两大目标,反映了历史发展规律的普遍性和中国式现代化的特殊性。(2分)
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即将胜利,东欧人民民主力量在苏联帮助下壮大。中共领导的根据地和军队空前发展,国民党依旧实行专制统治。在这种特殊背景下,中共“七大”首次提出“两化”建国目标。此后,中国共产党推翻国民政府,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土地改革为逐步实现工业化创造条件;实行有计划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同时,确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政治制度。(6分) 结论:综上所述,中共“七大”规划的奋斗目标作为实现民族复兴的探索,推动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成为后来“四个现代化”等目标提出的先声。(2分) 【示例二】
论题:第三届全国人大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反映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特殊性(2分)
论证:第三次科技革命使过去单纯地追求工业化的提法不再适应形势。在经历一段时期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后,确立“四个现代化”目标,反映实现民族复兴的阶段性追求和世界潮流。(2分)
1964年前后,中美对抗和中苏交恶突出了国防的重要性;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在正反方面都取得一定的经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遭受挫折);经历几年“八字方针”落实和政策调整,国民经济稳步增长;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在这种特殊背景下,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极大地激发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积极性。由于“文革”爆发,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遭受严重损失,但总体上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重要成果,改革开放后,各项建设进一步发展,开创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6分)
结论:综上所述,第三届全国人大提出的“四个现代化”反映实现民族复兴的时代愿望,一系列重要成果的取得为后来“三步走”战略提出奠定基础。(2分)
【解析】“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是现实焦点。试题提出结合历史学习小组探讨意图即认知历史的方法,从国际国内背景和实际效果加以阐述,具体要求包括论题十观点阐释十历史证据十基本结论四个方面,而背景应按国际、国内两个层次归纳,且必须观点正确、史论结合、结论明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