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基于人格特质的大学创业教育探讨

2021-11-28 来源:钮旅网
教育论坛■ 徐卫良

Education BBS基于人格特质的大学创业教育探讨

摘要:本文阐述了大学生创业的重要性,根据当代大学生的特质,提出了强化社会实践课程,建设创业基地、营造真实的社会环境的举措。使大学生充分了解社会现状,在实践中探索、锻炼。在创业成功人士和专家的指导下,培养出优秀的创业人才。

关键词:人格特质;大学创业教育;社会实践

我国传统的大学教育注重培养学生成为所处行业的优秀员工,而没有教育学生如何成为一个好老板。在政府“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指引下,全国高校普遍开展了创业教育。当前的创业教育着重创业知识的传授,忽视创业者人格特质、社会环境与创业要求的切合。面对复杂的创业环境学生很难把控创业机会。

1大学生的人格特质

人格是由遗传和所处环境两个方面逐渐形成的一种特质,大学生的人格特质除去遗传之外,更主要的是受环境的影响。当前大学生在创业方面所表现出的最具有代表性的人格特质有两个,一个是“好吧...”另一个就是“听说...”。

1.1自主能力不强无法创业

所谓“好吧...”说的是大学生的自主能力。许多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饱经高考的“磨难”,而当时的老师用来鼓舞士气的一句话就是“经历高中的地狱,迎来大学的天堂”。于是进入大学后他们想放松一下,而大学恰恰也是自由的教学模式,正好具备了放松的条件。但当放松成为习惯,他们慢慢发现已经很难再改正过来。有时实在不甘“堕落”,提醒身边的室友一起去上课。但仍处于“放松”状态的室友一句劝阻,这个本可以“改过自新”的念头也因为一句“好吧”烟消云散。独立自主的意识是一个大学生也是一个成年人最基本的要求,更是创业者所必备的基本素质。

1.2知识积累不足恐惧创业

多数大学生在浑浑噩噩中度过大学时代,回头看看感觉留下不多。专业技能掌握不牢,资格证书拿到很少,当即将捧起毕业证书时,大多数大学生想的不是如何创业或是如何发展,而是找到一份安安稳稳的工作。每当听到鼓励创业这类话语,他们谈论的是:市场竞争激烈,“听说”谁谁谁创业亏得倾家荡产等等。知识积累的不足、劳动技能的不全、管理才能的缺乏导致大学生恐惧创业。

2大学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提出“要求将事业心与开拓技能教育提高到学术型与职业性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创业教育”就此诞生[1]。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在一个‘学位=工作’这一公式已不再适用的时代,高等教育培养未来的

毕业生不仅是求职者,而且还应该是成功的企业家和就业创造者。”[2]1998

年,首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通过的《世界高等教育会议宣言》指出:“毕业生将越来越不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创造者。”[3]

在我国,大学生创业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已经提出。当前,政府更是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把创业教育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全国各所高校纷纷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程。

3大学创业教育的举措

针对当前大学生特质,要搞好大学生创业教育,我们认为必须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3.1强化社会实践课程

与以往相比,近年来各类高校越来越重视实践教学,以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留给学生适应社

136

会的时间越来越短。大学生必须在学校里掌握好必备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做好充分的准备,以面对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应对日益加重的社会压力。创业更是一个理论实践并举、更加注重实际效果的过程。所以创业教育必须强化社会实践,让大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社会的方方面面,锻炼自己的能力。

3.2创业中心(基地)的建设

创业涉及到各个方面,创业的成功需要做好各个方面的工作,稍有疏忽就会前功尽弃。所以,大学应该建设好大学生创业中心或者创业基地,营造与社会相似的生存环境和商业机遇,让大学生自己寻找、发现和开发商业机会,决定自己的创业方向。配备创业成功者和各领域专家,通过演讲和亲自指导,消除大学生对于创业的恐惧心理,解决大学生创业过程所遇到的问题,为创业的大学生提供切实服务。

4结语

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创业人才,不仅可以增加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更是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举措。大学对于创业人才的培养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作者单位:上海电机学院)

作者简介:徐卫良(1963~),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参考文献

[1]王华伟.大学生创业人格培养下的隐性课程开发对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1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EB/OL].http://pgs.swuedu.cn/data/2006/0306/article_56.htm.1995.7.

[3]潘懋元.高校毕业生应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J].教育发展研究,1999(9):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