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门邻居的小孙子上了小学,孩子父母外出打工,生活全靠爷爷奶奶照顾。管吃管喝也就罢了,最让老人家头疼的是孩子的作业辅导。别看只是小学一年级,那课后作业的题目看似简单,有时却会让大人束手无策。
一日傍晚,孩子奶奶领着小孙子找上门来,拿着一张学校发的试卷,让帮忙给孩子辅导一个题目。我想,本人受过高等教育,区区小学试题何足挂齿!细看题目,是一组图画,画的是蔬菜水果之类。因为印刷质量的问题,图画不够清晰。不过努力辨认,依稀认得分别是:白菜、黄瓜、西红柿、草莓、苹果、西瓜。题目要求,先后按照两种分法, 把以上物品分成两类,同一类用连线表示。第一种分法好办,按品种,蔬菜一类,水果一类,很快搞定;第二种分法,我犯起了嘀咕:应该按什么标准分呢?几个大人绞尽脑汁,思前想后,由我拍板,按形状分。根据所给图画,有长的,有圆的,一分了之。
第二天,祖孙俩再度上门,告诉我辅导有误。原来老师讲了,我说的第二种分法不对,正确答案是应该按颜色分!我晕了!要说按颜色,题目非彩图,而且所画图形似是而非,孩子能看出个大概就蛮不错了,何谈颜色?白菜属于绿色还是白色?西瓜都是绿皮的吗?苹果是红的就没有绿的吗?西红柿青的怎么算?不要怪
我强词夺理,这题目本身就让人云山雾罩。面对六七岁小孩不迭声的埋怨,我觉得有负祖孙的重托,好不尴尬。
此刻,我想到了当前的幼儿教育。虐童事件属于个案,撇开不论;老师教孩子,尽心尽力之外,还要启发孩子的发散思维,填鸭式教育只会让活力四射的心灵陷入桎梏。耳闻小学试卷问草船借箭的主人公是谁,标准答案定为孔明,若是填诸葛亮就算错!阅卷老师还振振有词:小学的答案就应该这样,到了中学那是另一回事了。笔者儿时,小学老师要求我们用“难道”造句,几次三番都被判错,偶尔蒙对了,也不知老师的标准是什么。现在想来,以其昏昏,何以使人昭昭?说完老师,再说说小学教材的编者和试卷的命题人。题目的设计,应该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同时要有助于启迪思维,培养创新意识。拿着一堆连大人都一头雾水的题目难为孩子,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何益?
写到这里,隐约听到对门小孙子又缠着奶奶买一种学习用品,据说该用品具有矫正孩子写字的功能。孩子为什么非买不可?原来是老师在课堂上介绍推广过的!一个六七岁的孩子,把老师的话当圣旨,奶奶疼孙子,怎能拗过孩子的软磨硬泡?辅导作业不合格的我,恐怕不会再被对门邻居请教了,轻松片刻之后,我的内心是莫名的沉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