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曾侯乙编钟

2023-11-02 来源:钮旅网


曾侯乙编钟

1978年,一套在地下沉睡了2400余年的编钟在原襄阳地区随县城关镇西部城郊公社团结大队出土。专家通过编钟上的铭文鉴定,这是一位名字叫“乙”的曾国君主的编钟,于是,它被命名为曾侯乙编钟。这个墓葬,被称为曾侯乙地宫。

这次曾震惊中外的文物发掘背后,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甚至,曾侯乙编钟曾险些毁于爆炸中。

炸出一座“日军地下军事仓库”

1977年9月,某单位在原随县城关镇西两座山岗上开山炸石,平整土地,准备扩建厂房。

在施工中,施工人员王家贵发现,在东团坡红色砂岗岩山岗上有一片灰褐色泥土。他当即感到,这里可能有古墓,并马上向单位负责人郑国贤汇报,随后又向原随县文化馆汇报。

原随县文化馆听到后,并没有回复。

工地便接着施工。接下来的爆破作业中,工人发现了几件古铜器,郑国贤当即将铜器交到原随县文化馆,并请原随县文化馆派人勘察。原随县文化馆随后派出一名工作人员到现场,因为该同志不是学习考古的,看了现场后轻率地表态:“这里没有文物,你们可以继续施工”。

1

事后,该工地继续采用爆破方式施工,并用推土机推土。

1977年12月底,工人施工时在土层中发现一片整齐的青石板。因为文化馆工作人员曾说这里没有文物,一些工人便猜这里可能是日本人在此修筑的地下军事仓库。很多人信以为真,并很快在当地传开。

但郑国贤、王家贵等人猜测,这可能是古墓,并由王家贵再次向原随县文化馆报告。随县文化馆派两人看过后,因拿不定主意,便向原襄阳地区文化局报告。

1978年3月5日,在原襄阳地区文化局邀请下,刘柄和襄阳地区文化考古行政负责人王少泉到现场进行勘察。

当刘柄和王少泉赶到现场时,工地上刚刚放完炮,灰尘飞扬。刘柄一进现场踏勘后,不禁大吃一惊,他根据现场花白土(注:在开挖墓地回填土时,由于原来土层上下混杂回填,使回填土颜色不一致)情况,断定这是一座大型墓葬无疑。

随后,刘柄便根据现场痕迹,铲出了墓葬的墓口。经测量,墓葬东西长20米,南北宽16.5米。

刘柄还根据墓葬形制,初步认定该古墓时间处于西汉与春秋之间,并且墓葬规模较大,应该是一座重要的贵族墓葬。刘柄当即向施工单位负责人提出三条意见:停止施工,保护现场,不得再放炮。并要求施工单位派人保护好文物,避免信息泄露。施工单位负责人当即停止施工,并派人保护现场。

后来,当考古干部在发掘古墓时,才发现,爆炸施工过程中,土层离墓棺上层最深处

2

仅1.2米,浅处仅80厘米,如果不是及时停工,国宝可能毁于爆破施工中。

刘柄与王少泉当天下午,将墓葬的大小、形制等情况写信向省考古队反映。 得知该处确实为一重大古墓后,省博物馆副馆长兼文物考古队队长谭维四带着钻探技术工陈锡林赶到现场。根据刘柄初步勘探,确认这是“我国发现的第一个大型木椁墓,比马王堆一号墓大6倍,比江陵凤凰山168号墓大14倍,这种构筑在岩石上的岩坑竖穴,在南方还是第一次发现”。

惊天文物出土经过

从1978年3月20日起,考古人员开始对该墓葬的钻探发掘。这次考古中,光是动用部队直升飞机航拍,就先后拍摄了4次,并实地、实时拍摄了电影、电视。“从事考古一辈子,使用军用直升飞机用于考古,仅有这一回。”

6月15日下午,全体考古队员开会,在会上兴奋地宣布:“擂鼓墩一号墓编钟已全套安全出土,沉睡地下已两千余载的中国古老的礼乐重器终于返回人间!”

曾侯乙编钟为战国早期文物,1978年在湖北随县(今随州市)成功发掘。出土后的编钟是由六十五件青铜编钟组成的庞大乐器,是迄今发现的最大最完整的一套编钟,其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它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之为“稀世珍宝”。

曾侯乙墓编钟铸造于两千五百年前的战国时代,它气势恢宏,总重量达到两千五百多公斤,加上横梁、立柱等构件,用铜量达五吨之多,这在世界乐器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更神奇的是,每一个编钟都能发出两个乐音,这两个音恰好是三度的关系。曾侯乙墓编钟的

3

音域宽达五个半八度,而且十二个半音齐备,是世界上已知的最早具有十二个半音的乐器。

曾侯乙编钟是我国迄今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钟是一种打击乐器,用于祭祀或宴饮时。频率不同的钟依大小次序成组悬挂在钟架上,形成合律合奏的音阶,称之为编钟。春秋战国时期编钟风靡一时,和其它乐器如琴、笙、鼓、编磬等成为王室显贵的陪葬重器。

编钟的发声原理大体是,编钟的钟体小,音调就高,音量也小;钟体大,音调就低,音量也大,所以铸造时的尺寸和形状,对编钟有重要的影响。

这套编钟虽在地下沉睡了两千多年,音乐性能仍然良好,音色优美,变化音比较完备,能演奏古今中外乐曲。反映了我国春秋战国时代音乐发展的较高水平。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