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史志2006年第1期 @精品回放@ 口《洛阳市志》第13卷第36篇 《文化艺术志》概述 洛阳古称“天下之中”。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大地,孕育了曾是世界文明奇峰的河洛文化。早在数 十万年前,河洛地区就是华夏先民的聚居地。在三门峡、陕县、伊川、临汝、灵宝、渑池等地发现了旧石器 时代初期的石器。在洛阳周公庙南洛河岸边发现有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古纳玛象化石及石核石器l3件, 石片石器18件,距今约五万年左右。有了人类,就有了人类的文化,这些种类各异的石器不仅是人类旧 石器时代物质文化的见证,同时也是河洛先民原始审美艺术观念的反映。 距今约一万年,洛阳地区进入了新石器时代,裴李岗文化是其主要标志。这种文化在偃师、临汝等 地均有分布。距今约五六千年,裴李岗文化发展为仰韶文化,洛阳境内发现了许多属于该时期的聚落遗 址,如孙旗屯遗址、王湾遗址、矬李遗址等。距今约四五千年,洛阳地区出现了龙山文化。相传在考古学 上的新石器时代,伏羲氏、黄帝、帝喾等曾相继建都于河洛地区。《易・系辞传》载:“古者包牺(伏羲)氏之 王天下也.……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又载:“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产生于河洛地区的河图洛 书是伏羲氏“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治”的依据,而黄帝命仓颉造字的传说也产生在河洛地区。这些 与洛阳孙旗屯彩陶上规则刻划符号相印证,说明河洛大地是中国文字的故乡,所以清雍正<河南通志=》断 言“河洛渊源尤为万世文字之祖”。 在河洛文明的孕育过程中,原始文化艺术得到相应发展。从不染色的石珠和骨制装饰品,到逐渐进 步的制陶工艺,都可以看到艺术产生和发展的脉络。原始歌舞渗透到人类社会的一切领域:劳动、狩猎、 战争、祭祀、娱乐和爱情。动作规范、有特定服饰的集体舞蹈开始产生,如黄帝时期的<云t7)、帝喾时期 的《大漫》等,而诗、歌、舞在最初是三位一体的,这些舞蹈.也包含了原始的诗歌艺术。 夏商周三代相继建都洛阳.夏都斟郡,商都西毫。周都成周、王城的考古发掘已经证明,三代都邑均 在河洛之间。从三代都邑发掘的大批文物来看,其青铜铸造工艺、微雕艺术、书法、绘画艺术令人叹为观 止。洛阳是中国宫廷音乐舞蹈和中国文学的发源地,夏商的宫廷乐舞、周代的礼乐文明,与<尚书》、<诗 经》为标志的三代文学一起,构成了三代文化艺术的风景线。洛阳是中国图书事业的发源地,发展到东 周时期,洛阳不仅有中国最早的国家图书馆——守藏室,也出现了“陈箧数十”的私人藏书家苏秦。东周 哲学家老子在洛阳著《道德经》,并为“入周问礼”的孔丘讲学,开私人讲学之先河,定春秋战国百家争鸣 之基石。老子创立的道家和以周公为儒宗经孔子创新集大成而传播的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河洛文化作为华夏文化的核心,对中国其它区域文化的形成有“引导”和“移植”之功。滥觞于远古, 成熟于三代的分封制、会盟制、朝贡制,把河洛文化和河洛文明传布四方,形成了巴蜀文化、三晋文化、燕 25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河洛史志2006年第l期 赵文化、楚文化、吴越文化、齐鲁文化等区域文化,对华夏族以外的周边各族的文明进程起了巨大的推动 作用;从中原移居塞北的匈奴、鲜卑人创立的塞北文化、东北早期文化,以及迁居青藏高原的羌人后裔藏 族创立的藏文化等,皆可溯源在河洛之间。“中华文化根在河洛”已成为炎黄子孙的共识,成为中华民族 强大凝聚力的精神寄托。 秦汉到北宋,河洛文化进入兴盛时期。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含武周)、后梁、后唐、后晋相 继都洛,北周、后汉、后周、北宋等以洛阳为陪都。洛阳成为中国的文化中心。 东汉经学、魏晋玄学、释教佛学、北宋理学……,产生在洛阳的学术流派璀璨夺目;班固的《汉书》、陈 寿的《三国志》、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众多的史学名著相映成辉;杨街之的《洛阳伽蓝记》、李格非的 《洛阳名园记》、宋敏求的《河南志》……,洛阳方志佳作绚丽多彩;张衡的地动仪、蔡伦的造纸术、马钧的 “龙骨水车”、刘徽的割圆求周理论、裴秀首创的制图六 …一,洛阳的科技发明、科学成就创造了一个又 一个东方奇迹;洛阳的太学、鸿都六学、国子监、书学、算学、弘文馆等教化所及,风影华夏。 汉赋、唐诗、宋词,以及历代的传奇小说、散文,在洛阳留下了精美的篇章。帝都洛阳的文学孕育了 众多的文学宗师,虞初、贾谊、建安七子、竹林七贤、张说、杜甫、自居易、刘禹锡、元稹、李贺……,名家连 茹,彪炳千秋。 两汉的墓室俑雕、北魏的龙门石窟、唐代的三彩陶塑、宋代的墓室砖雕,以及历代的碑刻志铭、墓室 壁画……,中国书画雕塑艺术的起承转合,都是在千年帝都洛阳完成的。从东汉到隋唐的宫廷乐舞、散 乐百戏,是中国古代表演艺术繁盛发达的见证。 东汉时期.都城洛阳有东观、石室、兰台、东阁、仁寿阁等国家藏书机构。许慎在东观完成了中国第 一本文字学专著《说文解字》,成为两千年来中外汉学家释意训诂的必备经典。校书郎班固的《汉书・艺 文志》成为记载于正史中的中国第一部图书目录,对中国图书目录学的建立有开拓之功。私人藏书也同 时兴盛起来,仅蔡邕藏书就有万卷之多。洛阳图书发行异常活跃,哲学家王充“常游洛阳书肆,阅所卖 书”,“洛阳书肆”是中国历史记载的最早的地域性书店。随着佛教的传人,洛阳开始有了佛经翻译,又使 洛阳成为中国翻译事业的策源地。魏晋时期,中外三阁藏书不断充实。魏秘书郎郑默写下《魏中经簿》, 晋秘书监苟勖重新编制为《晋中经簿》,名甲乙丙丁四部,总括群书,是中国四部分类法的开始。北魏都 洛时期,寺院藏经丰富,洛阳寺院藏经阁成为中国最早的外文图书和译著的专门图书馆。隋唐时期,帝 都洛阳图书事业达到全盛,隋朝的观文殿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唐朝的弘文馆、崇文馆、丽正书院 都藏有大量图书,仅丽正书院就有藏书48165卷。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使印刷图书和写本图书同时流 通,图书价格也趋于合理,使私人藏书能力大大提高,如自居易就在洛阳香山寺建有专人保管并对外借 阅的私人藏书楼。到北宋时期,图书资料的极大丰富,为居住在西京洛阳的司马光著《资治通鉴》,邵雍、 二程等创立理学(洛学)提供了必要条件。 秦汉到北宋时期,洛阳对外文化交流十分活跃。以洛阳为起点的丝绸之路把河洛文化输送到西域, 也把西域诸国的文化传到中原。同时海上丝绸之路也开辟出来。东汉时期倭国受封于汉政府以后,河 洛文化不断传播到日本。朝鲜半岛、中南半岛诸国对汉帝国的朝贡关系,历代统一王朝得以继续,极大 促进了这些地区文明的进程。在科技方面,产生在洛阳的造纸术、印刷术,以及农学、天文学、医学、数 学、冶金学、工程学等方面的成就传播到世界各地,成为中华民族对全人类的重大贡献;学术思想方面, 印度佛学最先传到洛阳,并发展为中国佛学,同中国儒学一起又传到东亚诸国,构成东亚传统学术思想 的主流;文化艺术方面,西域的音乐舞蹈传到洛阳后,丰富了洛阳宫廷乐舞和散乐百戏的内涵。以洛阳 为中心的中国书法、雕塑、绘画以及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学艺术为各国所崇尚。东亚、南亚一些国家长期 使用汉语,不少人在汉字书法等方面有很深造诣。不少国家通过移植中国艺术形成本地区的艺术形成, 如高丽、日本仿制洛阳三彩陶塑艺术创造了“高丽三彩”、“奈良三彩”等。这个时期,洛阳作为世界上最 大的城市之一及世界文化交流的中心,长期住着大批外国商人、艺术家、宗教活动家。洛阳的城建风格、 管理模式、语言、服饰、风俗习惯等文化的各个方面均为许多国家所仿效。 26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河洛史志2006年第1期 从金和南宋对峙时期到清朝末年,河洛文化逐步从雄居华夏嬗变为带有浓重历史色彩的地域文化, 但作为金代的中京和元明清三代的河南府治,洛阳仍是中原重镇和文化发达地区。 书院文化的兴盛是金元明清时期洛阳文化的重要现象。洛阳县在元代有书院4所,明代又增加了5 所,清代有书院19所;河南府领10县在清乾隆、嘉庆年间共有书院70多所。林立的书院和府学、县学 使四海八荒群贤毕集洛阳者肩随踵接,也为河洛地区培养了大批科举人才。以明代为例,终明之世,洛 阳县(不含河南卫经历司)共有进士(不含武进士)129人,居全省108县之冠,占全省进士总数的7.6% (全省进士总数1690人),占全县人口比例的15/10000,远远高于全国的平均比值(全国平均比值为4.2/ 10000)。另外,明代重臣刘健、许i赞、马文升、李天庞等均是河洛地区的进士。同时,书院成为河洛地区 文学艺术、学术研究中心,明代洛阳理学的继续发展,清代考据学的传播和研究均与书院的兴盛密不可 分。书院的兴盛使图书事业继续发展,一批书院如伊川书院等均自己刻印图书,明代的伊府刻本、清代 洛阳曹氏刻本。均以印刷精美而名闻天下。 节会文化的兴盛是金元明清时期洛阳文化的另一个重要现象。除元宵节、中秋节外,以杜康庙会、 关林庙会为代表的庙会成为传统文化节日。庙宇建筑往往和戏楼(舞楼)相连,在庙会期间,往往举行戏 曲大赛和民间舞蹈、民间音乐的表演活动。庙会活动加速了豫剧的主要流派——豫西调(西府调)的形 成,对洛阳龙舞、狮舞、洛阳锡管、东都社鼓为代表的民乐民舞的形成和洛阳三弦、河洛大鼓等曲艺的形 成起了重要作用。节会活动也促进了民间文学和民间雕塑、年画等工艺美术的发展。林立的洛阳庙宇 雕塑中有不少是艺术精品。洛阳年画、洛绣、洛阳酒文化、饮食文化也都通过节会活动向各地辐射。 雄厚的文化基础和浓郁的文化氛围造就了金元明清时期独具地域特色的洛阳文学和洛阳书风、画 风。金末元初的元好问长期居住在洛阳西部山区,其代表作成为这个时期北方文坛的一枝奇葩;元代洛 阳文学家姚守中是中原元曲八家之一。史称其扫笔成章;明末清初洛阳艺术家王铎的书法、绘画代表了 这个时期中国书画的最高水平,人称“神笔王铎”;清中期河洛地区的小说家李绿园,其所著<歧路灯》是 清代长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成为不朽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 方志纂修在金代经短暂停顿后,元明清时进入全盛时期。元代修有<元河南志》,明清两代府志、县 志纂修连续不断,现存河南府(郡)志7种;洛阳县志共修5次,其中龚崧林主修的清乾隆<洛阳县志>、魏 襄主修的清嘉庆<洛阳县志》以资料翔实、体例完备而著称天下。洛阳地区涌现了武亿、乔履信等一批方 志名家,也出现了著名的新安吕氏修志世家,其代表人物吕履恒、吕宣曾等编纂了一大批方志佳作。 金元明清时期,洛阳对外文化交流逐渐由主动转为被动。明朝专制主义的加强和清代的闭关锁国, 使地处中原的洛阳成为围城中之围城。清末,伴随着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一些外国传教士也深入内 地,来到洛阳,洛阳出现了西医院,以及洋教的信徒;同时,有些外国人披着传教士、学者的外衣来到洛阳 进行疯狂的文物盗窃活动。中外文物贩子相互勾结。开始在古都洛阳上演一幕幕令人发指的文化丑剧。 伴随着汴洛铁路、洛潼铁路的兴建,洛阳出了刘铁锋等一批早期工程技术人员。清末洛阳出现第一批留 学生。同时建起了一批新式学校。新式学校的学生到处传播新的学说和思想。最终以河南府中学堂为中 心。形成辛亥豫西革命的策源地。 “五四”运动后,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波及洛阳。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李大钊,早 期马克思主义者游天洋、白眉珊等来到洛阳,在工人中传播马克思主义,新文化运动随之深入到以学校 为代表的社会各界。一批新型书店如商务印书馆洛阳分馆等纷纷建立,一批进步刊物在洛阳得到发行。 直系军阀吴佩孚在第一次直奉战争胜利后,来洛扩建西工兵营,洛阳成为北洋政府实际上的政治军 事中心。他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以尊老敬贤相标榜,一批保守派文人康有为、郑孝胥、辜鸿铭、张窖、 江朝宗、张其蝗等来往洛阳,与吴氏诗酒酬和。民国l2年(1923年)夏。吴佩孚在西工兵营检阅台放映电 影。这是洛阳首次的电影放映。轰动全城。这个时期。新产生的洛阳曲剧和风靡豫西的豫剧演出活跃,并 进入城市的茶园进行表演活动。 27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河洛史志2006年第1期 民国l6年(1927年),冯玉祥率领的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攻占洛阳,结束了吴佩孚“下野”后洛阳 的混乱局面。冯玉祥在洛期间,修筑体育场、公园,又创办“今是学校”、贫民小学,绿化西工,禁止迷信 等。在这种形势下,河洛道尹王幼侨在洛阳北营建河洛图书馆,偃师县建民众图书馆。这一时期,豫剧 舞台开始出现了女演员。 民国19年(1930年),蒋冯阎中原大战以蒋军的胜利而告终,中央军占领洛阳,国民政府实现了名义 上的全国统一。不久,日本侵略者发动的“九一八”事变和“一二八”事变爆发,国民政府于民国21年1 月30日迁都洛阳,直到该年l2月迁回南京。在这期间,洛阳民众教育馆和中原社会教育馆等群众文化 机构开始建立或积极筹办,河洛图书馆得到重建。中州舞台、胜利舞台、国民舞台等专门剧场出现在洛 阳。胡适等文化名人纷纷来洛,洛阳的文化活动逐渐活跃起来,一批爱国歌曲在学校广泛流行。 从国民政府迁离洛阳到民国26年(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国民政府制定了《中央还都南京之后 繁荣行都计划》,这一计划对洛阳文化事业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中华电影院、西北电影院等首 批电影院的开办,中国音乐教育促进会洛阳分会的建立,唐三彩的仿制,伯英图书馆、首山图书馆、温如 图书馆的建立,是这个时期洛阳文化建设的新成就。 民国26年(1937年)抗战爆发后,随着平津和豫东的沦陷,战时的河南省会和第一战区长官司令部 所在地洛阳成为抗日前方重镇。诸多社会名流来洛,抗日气氛高涨,书店和报刊摊点摆满了抗日文艺书 刊。洛阳众多的报刊杂志大量登载小说、散文、诗歌等救亡文学作品。群众文艺救亡宣传活动也盛极一 时。“七七”事变不久,剧作家洪深率上海演剧救亡二队来洛,同来的有音乐家冼星海,表演艺术家金山、 崔巍、王莹等,演出了《芦沟桥》等话剧。在他们的影响下,洛阳青年剧团、学生剧团、老太婆剧团纷纷建 立,形成抗战戏剧运动。民国28年(1939年),晏甬又率抗日演剧十队来洛一年,成员有马可、姚北平、杨 尧龙、胡森、陈侠英、李云方、净庆梅、徐欣、张希良、徐明、周毅、黄复生、贺煌等30余人。他们演出了《黄 埔月》、《晋阳秋》、《国家至上》、《晋风秋雨》等话剧和活报剧;帮洛阳复旦中学剧团排演了话剧《人民贩 子》;大力推动抗战歌咏活动,马可创作了《洛阳颂》、《西工颂》等优秀歌曲;绘制了大批宣传画,促进了洛 阳的美术事业。民国32年(1943年),木刻家沙清泉携带全国木刻家抗敌协会大量版画来洛,由《阵中日 报》的编辑钱继中、赵青勃协助举办版画展览,推动了洛阳的版画创作。 民国33年(1944年)5月,日本侵略军攻陷洛阳,文化设施被破坏殆尽,民族文化遭到野蛮摧残。日 本侵略军在洛阳大肆盗掘古墓,掠夺古籍、字画等文物,用轮船从青岛、旅大港运往日本。 民国34年(1945年)洛阳光复后,满目疮痍,直到民国37年(1948年)洛阳解放前夕,洛阳文化事业 没有大的作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洛阳文化界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认真学习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 的讲话》,明确了“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 利用的”,这为建设洛阳社会主义新文化奠定了理论基础。1954年,随着洛阳大规模经济建设,大批知 识分子和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来到洛阳,为洛阳文化事业的繁荣注入了新的活力。努 力满足广大建设者的文化生活需要,成为文化界的重要工作。1956年,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提出后,洛阳文艺创作比较活跃,文学刊物《牡丹》杂志也应运而生。直到“文化大革命”前夕,虽然受“反 右”扩大化和“三年困难时期”的严重影响,但洛阳文化事业的成绩还是主要的。 在建国后的“十七年”,洛阳文学继承和发展了解放区工农兵文学的传统,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 体裁的创作,都出现了一派新气象。在洛阳普通知识分子和工厂中涌现了一批优秀作家,并产生了一批 有影响的作品,如李半的《不能走那条路》等。 戏剧、电影事业的飞速发展是这个时期洛阳文化事业的突出特点。洛阳市先后建立了豫剧团、曲剧 团等多种戏剧演出团体,在整理、改编传统剧目和现代戏创作中成绩显著,其中《穆桂英挂帅》、《赶脚》、 《掩护》、《洛阳令》等剧目的演出在艺术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在全国引起了反响。同时,河洛大鼓等曲 28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河洛史志2006年第1期 艺形式和民间杂技,也在文艺舞台与戏剧交相辉映,引人注目。电影院、影剧院和俱乐部纷纷建立,一些 优秀影片不断在这里上映,电影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在这“十七年”,洛阳的书法、绘画、雕塑、摄影、音乐、舞蹈艺术成绩斐然。从事艺术创作的队伍不断 壮大,艺术爱好者增多,艺术形式得到发展。对民间艺术的挖掘整理工作取得很大成绩,如发现了木雕 艺人高从理等,他创作的木雕作品在全国产生了影响。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采,各工矿、街道不断举办 的秧歌比赛、年画展览、歌咏比赛和农村节会文化一起构成一幅城乡群众艺术的风景画。 在这个历史时期,图书、档案事业得到稳步发展。洛阳市图书馆和各级图书馆(室),洛阳市档案馆 和各组档案馆(室)建立起来。通过对私营书店的社会主义改造,洛阳建立了国营新华书店,并建立了图 书购销网点。这对洛阳的科研活动和丰富人民文化生活起了重要作用。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中,林彪、江青集团利用他们所攫取的政治权力,推行反动的文化政策,洛 阳文化事业也和全国一样受到严重摧残。 1966年6月,洛阳出现“造反”组织;8月,毛泽东的《我的一张大字报——炮打司令部》出现在洛阳 街头,从而把洛阳市的“文化大革命”推向了高潮。各种名目的“造反”组织,以破“四旧”为名,捣毁文物、 破坏古建筑、烧毁古籍。他们在白马寺烧毁历代经书55884卷,砸毁佛像9l尊。孟津县老城公社老城 大队是明末清初书画家王铎的故乡,自古有不少藏书大家。8月25日,红卫兵组织把这些私人藏书焚 烧殆尽,烧毁古籍近8万册。短短一个月内这种打、砸、抢活动迅速扩展到整个洛阳地区,仅栾川县就扒 神庙217座,毁神像833座,打房顶饰兽2117个,砸匾额、碑碣159块,烧毁服装道具14357件、古字画 13344件、书籍32480册,其它一些古迹、古建筑、盆花、盆景尽遭洗劫。这种疯狂的大破坏后,洛阳市古 代泥塑和近代泥塑元一幸存,古旧字画基本无存,古籍珍本失去十之八九。洛阳市各级图书馆(室)、档 案馆(室)损失惨重,长期闭馆。 林彪、江青集团把社会主义文艺诬蔑为“反党反社会主义文艺黑线”,洛阳市某些极左路线的执行者 与他们遥相呼应。对大批优秀文艺工作者进行疯狂地迫害。洛阳文学创作基本停止。戏剧舞台上出现 了“一花独放,百花凋零”的冷清局面,除了演出《红灯记》、《沙家浜》等八个“样板戏”外,l0年间仅演出 了《青松岭》、《风华正茂》等少数几个剧目。 洛阳丰富多采的群众文化活动,如民歌民舞、节会文化等遭到禁绝,被“忠”字舞、街头“演讲”等宗教 式的狂热所代替。幽默风趣的文艺节目不复存在,知识受到侮辱,愚昧成为革命。 1976年清明节前后,觉醒了的洛阳人民在西工花坛开展了沉痛悼念周恩来总理,愤怒声讨“四人 帮”的诗歌活动。西工花坛诗潮成为“文化大革命”期间洛阳的重大事件。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中国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由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事求是精神的 鼓舞,由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由于中外文化交流的空前活跃,在中国大地上迅速掀起了一场波澜 壮阔的思想解放潮流。在这一潮流的推动下,洛阳文化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新时期洛阳的文学艺术保持了旺盛的发展势头。文学创作领域相继兴起的“伤痕文学”、“反思文 学”、“改革文学”等浪潮,冲击着有悠久历史的洛阳文坛,使文学带着空前的时代感和社会责任感,走上 了贴近现实生活,贴近人民群众的现实主义创作道路。以现实主义为主流,以多种多样的文学探索作为 补充,新时期洛阳的文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等各个领域的创作都取得 了可喜成就。一批青年作者如张宇等人开始步入文坛。一批豫剧、曲剧的老一代表演艺术家和年轻新 秀一起推出的现代戏《金鸡引风》、《王二古董择婿》等一批优秀剧目繁荣了古都舞台,音乐、舞蹈、曲艺、 杂技、书法、绘画、雕塑、摄影等各种艺术形式焕发了青春,汇成洛阳艺术的海洋。电影院、剧院、书场、俱 乐部、文化宫的建设迅速发展,使社会主义新文艺在洛阳更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新时期洛阳的地方史志事业、中共党史编纂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1981年,洛阳市成立了洛阳 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后改为洛阳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和中共党史编纂领导小组(后为洛阳市委党 史资料征编委员会)。各市直单位、区(县)、厂矿企业先后成立相应机构。洛阳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创 29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河洛史志2006年第1期 办了《洛阳市志通讯》(后改为《河洛史志》)等杂志,承办了1983年的全国地方志规划工作会议,会上确 定《洛阳市志》、《新安县志》为国家“六五”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到1990年,洛阳市地方史志编纂委 员会指导出版发行了《新安县志》、《嵩县志》、《涧西区志》等县、区志,以及《洛阳市交通志》等部门志,内 部铅印了《一拖厂志》、《洛阳轴承厂志》等近百部部门志和厂矿企业志。中共党史编纂小组通过抢救 “活”资料(调访当事人),挖掘“死”资料(查阅、摘抄各种档案、图书、报纸、杂志等),整理出一大批珍贵资 料,在此基础上,适时开展党史大事记、专题、丛书等资料的编研工作。其中编辑出版的《陇海风暴》、《古 都新生》等资料,是研究洛阳现代革命史的重要参考书。 新时期洛阳图书、档案工作出现新的气象。伴随着80年代兴起的“读书热”,洛阳市图书市场形成 新华书店为主体,国营、集体、个体书店并存的新格局。市、区(县)两级公共图书馆、科技图书馆、工会图 书馆、学校图书馆等各类图书馆工作日益走向正轨,馆藏正逐渐增加,图书馆的科技、社会功能不断强 化。对档案资料的管理,逐渐建立一条现代档案管理模式,文书档案、科技档案等各类档案的建档工作 和档案的应用工作形成制度,对洛阳的科技文化发展起了一定作用。 新时期洛阳与国外的文化交流非常活跃。洛阳灿如繁星的名胜古迹、飞速发展的科技文化和在洛 举行的国际学术讨论会、笔会、宗教活动、牡丹花会等节会,引来了美国、日本、英国、法国、苏联及东欧各 国、亚太地区、第三世界一些国家的文学家、艺术家、考古学家、历史学家、科学家等。他们通过来洛讲 学、访问、考察等,领略了古老的河洛文化风情和当代洛阳的文化建设成就,也带来了四面八方的信息。 同时,洛阳文化艺术界也不断到国内外开展各种形式的艺术活动,展现洛阳当代文化艺术的辉煌成就。 洛阳,十三个王朝建邦立国的古都,灿烂辉煌的河洛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中独领风骚数千年。在建设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河洛文化获得了新生。改革开放为古老的洛阳提供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 新的挑战。可以相信,在未来不断探索的历程中,只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深入改革,扩大开放,面向世 界,朝气蓬勃的新洛阳将会创造出无愧于列祖列宗、无愧于新时代的更加灿烂的洛阳文化。这种有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洛阳文化,是凝聚和激励洛阳人民的重要力量,是洛阳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它渊源于 河洛文化悠久的历史,同时又植根于洛阳新时期的实践,因而它必将为洛阳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 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必将对洛阳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巨大的推动作用。o 口《洛阳市志》第13卷第37篇 《新闻志》概述 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河洛儿女在这古老 的土地上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而新闻事业正是植根于这片沃土之上的一枝奇葩。特别是近现 代以来,洛阳的新闻事业得到了飞速发展,逐渐成为人们生存与发展必不可少的社会生活条件。 洛阳是中国最早有新闻活动的地区之一。洛阳的新闻活动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活动之初。远在五 六十万年前,河洛嵩岳一带就居住着同大自然顽强斗争的先民。他们在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中为相互 间传递信息的需要,采用手势、结绳、符号、图画、雕刻、语言等来交流新的情况、经验与思想,这实际上是 新闻活动的萌芽。当这种信息的交流越来越具有社会化特点的时候,新闻事业就应运而生了。 新闻信息的传播和文字的产生密切相联。《周易・系辞[上]传》中记载:“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 之。”以河图洛书为代表的河洛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始源。距今五六千年前的洛阳孙旗屯遗址出土的 彩陶上有规则的刻画符号可以作为河洛一带文字创造进程中的一个证据。1959年以来发掘的偃师二 里头文化遗址的陶器上所发现的20多种有规则的刻画符号,可以看作是甲骨文之前接近成熟的文字。 由此可知,洛阳新闻信息的文字传播几千年以前已经存在了。 3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