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基于生物理论的知识基本属性分析

2023-03-14 来源:钮旅网
2011年5月 第21卷第3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mal of Xidian Universitv(Socia1 Science Edition) May_2011 Vb1.21 NO.3 ・管理学 基于生物理论的知识基本属性分析 闵锐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天津300072) 摘要:和金生教授在知识管理研究过程中提出知识具有类生物属性,并提炼出知识发酵模型。为了更好 地理解知识类生物属性、指导实践,首先,在知识类生物属性研究基础上,结合生物学理论对细胞与知识细胞之 间关系进行解释;其次,基于细胞中生物基因“遗传”和“变异”的基本属性对知识基因进行了分析,更为生动 地阐述了知识的“遗传”和“变异”过程;最后,确定了知识变异类型和影响知识变异的因素。 关键词:知识管理;类生物理论;知识属性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72X(2011)03.0046.04 收稿日期:201I-03.1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知识类生物模型的技术能力发展实证研究”(项目编号70972116) 作者简介:闵锐(1982一),女,吉林人,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知识管理等。 一、引言 着知识的遗传基因;细胞质和细胞膜的作用在于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及知识管理的重要地位 越来越受到管理者及研究者的重视。基于知识发 保护细胞核并为细胞核的生存、繁殖提供条件。 在知识结构中,知识的核心理论部分是细胞核。 当知识细胞所阐述的内容或关系得到了公认,成 为准则后,概念所表达的内容就会成为这个学科 展和生物进化的相似性,天津大学和金生教授提 出了知识管理的类生物属性【l。J,剖析了知识增长 与知识转化的内在机理和一般规律,解开了知识 活动核心的“黑箱”。为了更好地理解知识的类生 物属性,提供更有效的知识管理指导,从生物理 论出发对知识基本属性进行分析和解读是非常必 要的。 的知识基因,在人们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得到传承 和发展。除了内涵丰富、作为核心部分的细胞核 外,知识细胞中也具有承担细胞质和细胞膜功能 的部分,它们是那些假设条件、适用范围等辅助 内容。任何理论知识都是在相对条件下产生的, 离不开理论的假设和一定的适用范围,它们保护 了知识细胞的稳定性。如同高等生物的细胞不能 单独存在,需要彼此结合组成器官,并依靠器官 的有机运转来维持生存一样,概念作为知识细胞 在社会实践中不能直接使用。人们需要在概念基 础上进行判断和推理,找到概念所反映的客观事 物及其运动方式之间的联系,并把它们有机地结 二、细胞与知识细胞 Schwann在对前人研究成功进行总结的基础 上,提出了细胞学说(cell theory),肯定了一切生 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恩格斯曾对细胞学说给予 高度评价,把它与进化论和能量守恒定律并列为 合形成一门学科内的理论知识,进而指导实践。 就基本要素而言,除了具有基因组、与周围 环境进行物质和信息交流的质膜以外,作为生命 活动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细胞还有一套完整的 代谢机构;就基本功能而言,除自我复制外,自 我装配和自我调控都是细胞的基本功能属性,也 是生命的基本特征【4J。一个知识细胞在构建与存活 19世纪的三大发现。除病毒之外的所有生物都由 细胞组成,而病毒的生存必须在细胞中才能实现。 因此,细胞是生物体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概念是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它标志着人们的 认识从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正如细胞是生 命体的基本单位一样,知识概念是人类思维和知 识的基本单位。 在生物理论中,细胞核是细胞的基础,携带 的过程中除了不断复制,也需要不断地自我装配 和自我调控。一方面,构建之初获取的信息可能 存在着不符合研究目标的情况,这就需要认知主 体不断地获取信息并对它们进行筛选,将保留下 来的信息和已有的知识进行各种组合,直到实现 研究目标。另一方面,在知识细胞构建后,仍需 要不断根据环境和认识的发展对理论本身进行修 改和完善。随着认识的不断进步和外界环境的变 化,原有的理论会受到一些挑战,这就需要对理 论的应用范围进行调节、修正,或增加假设,从 而使理论得到检验,甚至得到进一步发展。例如, 19世纪40年代,人们发现天王星的运动不完全符 合牛顿力学,因此,有的天文学家假设在天王星 的外面存在着一个未知行星对它的吸引,使其运 行偏离了牛顿力学的结果。法国天文学家勒威耶 根据偏离量,利用牛顿力学计算出了这颗行星的 位置。巴黎天文台根据他的计算结果进行观察, 当晚就发现了这颗行星——海王星。 三、基于基因理论的 知识“遗传”与“变异” 生物的每个细胞中都含有基因,携带着生命 遗传密码的基因存在于细胞核内,它控制着遗传 性状的发育,也是突变、重组、交换的基本单位 】。 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存在着“种瓜得瓜、种豆 得豆”的遗传现象,同时子代的不同个体之间还 存在着“一娘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的变异现象。 这是基因及遗传规律作用的结果。遗传与变异是 生物基因基本的两大属性。而“遗传”和“变异” 也是知识基因具有的主要属性。 (一)知识基因的“遗传” 生命研究的关键就是基因组的自我复制,复 制后的基因组随着细胞分裂被分配到子细胞中。 因而复制可以产生和母细胞完全相同的子细胞。 细胞进行分裂和繁殖是生命活动一个显著特征, 也是生命能够延续的基本保证。知识的传承和细 胞分裂的作用一样。如果知识不能得到积累并不 断传递给其它人,那么它只能存在于创造它的认 知主体内,随着认知主体的消亡而消亡。今天璀 璨的人类文明有力的证明了知识的可“遗传”性。 知识的“遗传”表现为它的积累、传递和共享, 这些活动是人类知识得以不断发展的必要条件。 组织及个体的学习过程就是对知识进行复制,进 行“遗传”的活动。在生物遗传的过程中,基因 具有稳定性。如果环境较为稳定,生命体在相当 长的历史时期内都会保留着祖先的基本遗传特 征。同样,知识基因也是具有稳定性的。知识反 映的是人类在一段时间内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自 身规律的认识,它们被公众接受和认识后,经受 实践和时间的考验。在外界环境稳定、人类认识 水平没有提高的情况下,人们对规律的认识也是 具有稳定性的。 (二)知识基因的“变异” 物质世界是一个不断运动中的矛盾统一体, 尽管基因在代谢上相当稳定,并通过复制的方式 保证了分子结构的延续,但这并不是绝对的。一 方面,为了生存,生物必须使自身适应环境的不 断变化,否则就会被淘汰;另一方面,随着环境 和相关对象的变化,物质本身受到影响也会发生 变化。生物细胞内的基因在一定内外因素的影响 下,会使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这种遗传物质变 化及其引起的生物形态的改变就是基因变异L6J。基 因变异造成了同一物种在亲代与子代之间、同代 的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知识“遗传”反应知识 的复制和传递过程,那么知识基因的“变异”则 意味着新知识的产生。 1.知识基因变异的类型 有学者将知识变异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了分 类【7】。首先,根据是否有中间物介入分为直接变异 和间接变异。直接变异指知识创造者通过科研或 社会实践活动激发创造性思维活动,在研究结论 中那些不确定的结果或科学悖论基础上对已有知 识形态之问实现创新。间接变异指知识创造者借 助中间物的发展实现了对知识的创新。其次,根 据不同学科领域知识基因的交融程度分为横向变 异和纵向变异。新型综合学科、交叉学科的出现 就是横向的知识变异。而在原有知识基因基础上 改进、补充而产生的同一学科领域内的变异是纵 向变异。第三,按照知识基因变异的深度和广度 分为常规变异和跃进变异。常规知识变异指新知 识优于已有知识,是对已有知识形态的补充、修 改和完善。跃进变异包括开创级、开拓级和创新 级三个阶段。指由低级层次向高级层次的跃进到 具有与已有知识具有完全不同的思路,再到发生 本质变化的过程是跃进式的知识变异。 以上分类没能很清晰地表现出知识基因变异 的脉络。首先,知识直接变异和间接变异分类中 的“中间物”实质是与研究对象相关的其它对象, 包括相关领域的知识也包括研究工具等中介物 质,两者之间自始至终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的关系,很难绝对地区分。其次,常规变异可以 看作是纵向变异的一种表现形式,同样也是对已 有知识的补充。因此,在参考已有研究并结合基 47 因属性的基础上,本文对知识基因变异的分类重 新进行了梳理。 首先,根据知识基因变异涉及的学科范围分 为横向变异与纵向变异。横向变异指本学科领域 内新知识的产生;纵向变异指学科之间由于交叉 而产生新知识的变异。其次,横向变异与纵向变 学概念具有了新的含义、得到了新的解释;非质 变基因变异是指基因在本质没有发生改变情况下 的改变,产生了诸如新的应用、新的表现形式等 改变。横向变异、纵向变异与质变变异和非质变 变异同时存在,交叉发展。而无论是横向变异还 是纵向变异,或者是这两者之中分别存在的质变 变异或非质变变异,都始终受到相关对象发展程 度的影响。如下图所示。 异中又可进一步区分为质变基因变异和非质变基 因变异。质变变异指知识基因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即人们对事物取得了新的认识,使知识细胞即科 图1:知识基因变异图 2.知识基因变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人们借助一定的工 具对事物进行观察,并对其进行解释的过程就是 知识产生的过程。在知识产生的认识活动中,人、 作用。列文虎克拥有很高的磨制镜片的技艺,他 制成了当时世界上最精致的显微镜,但也仅可以 把物体放大270倍。以后几百年来,人们一直用 光学显微镜观察微观和探索眼睛看不到的世界, 研究工具以及研究对象的变化都会引起研究结果 的变化。 由于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只能达到光波的半波长 左右,因此人类的探索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限制。 进人20世纪,光电子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1933 年德国人制成了第一台电子显微镜。此后的几十 年,又有许多新型的显微镜问世。现在电子显微 首先,对于同一概念,来自不同领域的研究 者或同一领域内的不同研究者由于观点不同、研 究角度不同会得出不同的研究结论。以管理学为 例,随着管理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和研究的不断深 入,出现了许多不同的管理理论学派,每一个学 派对管理都有自己的定义。例如,泰罗强调科学 管理的方法,用标准化和专业化代替传统的个人 镜最大的放大倍率超过300万倍。人们可以更加 准确地了解细微的物质。使得生物科学也取得了 长足的发展。 同时,世界本身是处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没 有绝对静止的事物。在内外因素的作用下,研究 对象本身也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研究结果应 经验管理;法约尔强调管理职能,认为管理活动 就是组织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韦 伯强调权利理论和行政组织体系,认为管理活动 随研究对象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从而保持理论的 有效性。科学概念是基本的知识细胞,它主要解 释了研究对象的性质、运动方式,以及与其它相 的进行需要管理的连续性,而法定权利是行政组 织体系的基础。 其次,工具是进行研究的重要辅助手段,工 具本身的发展进步程度与知识的产生有密切的关 系。如果工具的发展没能适应研究对象的发展, 无法满足研究需要会阻碍知识的进步;反之,工 具的进步也会极大地推动研究进程。1675年荷兰 关对象之间的联系。因此,除了研究对象本身的 变化外,其它相关对象之间与研究对象之间存在 着相互影响。一方面,研究对象本身的属性影响 着它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这种关 系会反作于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的属性产生影 生物学家列文虎克用显微镜发现了十分微小的原 生动物和红血球,甚至用显微镜研究动物的受精 48 响。随着心理学领域中个体和群体行为研究的理 论发展,管理学利用其研究结果来分析、说明、 指导管理实践,而管理学的应用结果也拓宽了心理 理学。知识基因变异的影响因素可用下图来表示。 学的研究范畴。两者结合产生了交叉学科一管理心 图2:知识基因变异影响因素 四、结论 钟都在产生数以万计的细胞。而知识积累、传递 和共享决定于知识本身的复杂程度、知识主体的 本文借助生物学理论对知识进行了分析,分 能力和周围的环境条件。知识细胞的分裂速度相 析了知识细胞的属性与功能。在知识理论中,概 对于生物细胞分裂则更为缓慢,更具不确定性。 念是基本的知识细胞,具有类似生物细胞结构的 综上,在借助生物理论对知识属性进行研究的同 细胞质膜、细胞核结构,即假设条件和应用范围; 时,不能忽视知识特有的属性。 细胞具有自我调节功能使知识始终能对研究对象 [参考文献] 进行解释。概念所表述的内容得到公认后就会成 [1]和金生.知识管理与知识发酵[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 为知识基因,知识基因具有可“遗传”和“变异” 理.2002(3):63—66. 的属性。基于生物理论的分析,使知识属性的解 [2]刘洪伟,和金生,马丽丽.知识发酵一知识管理的仿生学 释更为生动。有力地补充了知识类生物属性理论, 理论初探[J].科学学研究,2003,21(5):514-518. 使其理论依据更为充分,理论本身更为完善。 [3]和金生,李江.知识发展的类生物模型[J].科学学研 然而,知识虽然具有类生物的属性,同时也 究,2008,26(4):679—684. 具有自身的特点。例如:知识具有难言性,知识 [4]韩贻仁.分子细胞生物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中有一些难以用语言清楚表达而只能被演示来证 圄 社,2007:13. 明其存在的知识,即隐性知识。知识属性有着不 [5]贾贞,安黎哲,徐世健.基因工程导论[M】.甘肃:兰州大学 同于生物属性的表现。例如:生物活动的细胞分 出版社,2004:35. 裂非常活跃,即使在成体甚至老年生物中,仍然 [6程书钧,6]潘锋,徐宁志.话说基因[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 存在着细胞分裂,生物细胞不断地发生衰老和死 社,2005:70-71. 亡,需要通过细胞分析来补充损失的细胞数量, 【7】刘植惠.知识基因探索(十一):知识的变异运动[J]..隋报 维持生命体内细胞数量的相对平衡。人体内每秒 理论与实践,1999,22(5):380.383. Knowledge Basic Properties Based on Biology MINRUI (College ofManagement and Economics,死 ,in University,Tianjin,300072,China) Abstract:Biological properties of knowledge have been discovered and the knowledge ferment model has been proposed by Professor He in his study on knowledge management.Firstly,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ell and nkowledge is interpreted based on the basis of knowledge biological theory;secondly,based on the basic attirbutes of cell gene,heredity and variation,knowledge genes are analyzed and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heredity and variation is more vividly described;lastly the type of nkowledge varia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are identiifed. Key words:Knowledge management;Biological theory;Knowledge properties 4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