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因素有哪些

2022-10-26 来源:钮旅网


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应付

桥北学校 陈慧琴

小学生依赖性地、被动式地学习,不敢自主创新学习,容易形成思维定势或从众心理。教学中,必须做到“耐心引导,鼓励求异;培养胆量,增强信心;开拓创新,不断攀越\",让他们自主创新地学习。

一、影响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因素主要有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大方面,其中外部因素主要是指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环境。内部因素主要包括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意识、学习策略的掌握等方面。

1、外部因素.

外部因素主要是指小学生自主学习环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各种教学模式、教学策略都会影响到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习氛围则会影响到小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小学生应该是学习过程的中心,自主学习环境如果提供给学生学习自由度,学生则会采取主动的学习方式,能够控制整学习进程.

2、内部因素

(1)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影响小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因素,是自主学习的动力。小学儿童的动机绝大多数属于直接动机,他们往往是为了得到一个好分数,获得家长、老师的表扬而学习,或是为了成为别人的榜样、或是为了使别人地大夸赞自己聪明,或是为了完成别人交给的任务而学习,还不善于把学习与个人和社会的前途联系起来,学习的长远动

1 / 6

机还没有发展起来。因此,如果作为家长和教师,应该针对小学生自身的特点,从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利用学习的直接动机刺激他们努力学习;另一方面对他们进行教育,逐步发展他们的长远动机.

(2)自我意识。 除了学习动机影响小学生的自主能力培养之外,小学生的自我意识也影响着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意识包括小学生对自己的稳定的、综合的认识,以及学习中的自信、自我监控等。 自我概念就是指个体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的一种相当稳定的、综合的对于自已的认识。小学生自我评价受他们影响较长,如果都在教学中对学生多鼓励、少批评,帮助学生确立积极的自我概念,树立自主学习的信心,那么学生就会对自主学习充满兴趣,能够保证学习的高效和成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尽管如此,小学生自我监控能力还很弱,不稳定,需要教师有意识地进行培养。

(3)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影响小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部因素之一。个体拥有的认知策略的数量及习得水平影响小学生的自主学习原因.认知策略是个体对外部信息的加工方法,是个体为了提高自己的认知操作水平而采用的各种程序和方法。小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接受能力水平和接受的程度以及对知识的再加工,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所以,小学生所具有的认知策略的数量越多,进而影响自主学习的效果。

二、培养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一)帮助学生确立自主学习观念.人本主义教学观认为:每个学生都蕴藏着独立学习的巨大潜能。教师应尊重和信任每一位学生,特别应注意培养学生这种求知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高扬主体精神,让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探究、质疑问难、敢说敢议,从而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2 / 6

(二)教学中创设自主学习环境。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心理是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发生和发展起来的.可见,营造一个和谐、民主、宽松、合作的自主学习环境是培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方沃土。

1、教学中努力形成自主学习氛围 教师应具有生命意识,视学生为有潜能的人,自主的人,发展的人。努力创设一个和谐、民主、进取的课堂教学人文氛围,把教学活动真正变成启发学生思考、活跃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的过程。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的“心理安全\",“心理自由”。提倡“三敢”,即敢想、敢说、敢做。“三不”,即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教师、不迷信长辈。从儿童的心理需要出发,采用四个“激励法”,即设置激励的目标;运用激励的语言;采用激励的方式;形成激励的氛围。千方百计激发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形成百花齐放、开放宽容、情理交融的课堂教学景观.

2、教学中有意创设自主学习情境《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基础教育教学要充分考虑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设计富有情趣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可见以“情”为纽带,以“思”为核心的教学情境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桥梁。创设自主学习情境的形式是多样的,诸如:问题情境、矛盾情境、图像情境、游戏情境、竞赛情境、儿歌情境、悬念情境、探索情境等等。

(三)帮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方法. 达尔文曾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一个人能力的大小往往取决于方法的多少及是否科学。好比过河,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同样,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更离不开学习方法,良好的自主学习方法必定会使自主学习能力水涨船高。小学基础教育的自主学习方法有:阅读自悟、目标导学、有序观察、探究发现、分析推理、质疑问难、讨论验证、类比迁移、整理复习等。 学生自主学习方法的掌握并非“无师自通\",它有赖于教师悉心的渗透与指导。学生

3 / 6

自主学习方法培养途径主要有:

1、让学生会“读”-—培养自主学习的主动性.

教科书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主要舞台\"。因此教师应着力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指导学生阅读应遵循从“扶”到“放”的原则,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循序渐进,提出学习要求,注意抓好三点:①预读.通常用于课前预习,即“先学后教”,学生超前自学,了解教材基本内容:发现知识的可疑点,注上适当的记号。为避免预读放任自流,执教者可提供导学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引导学生把自学中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及想提出的问题记下来,以便教师授课时有的放矢,精讲多练;②精读.一般用于课上或课后进行,即在教师讲解、点拨基础上,学生主动参与阅读,瞻前顾后,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进一步深入思考,窥探书中的要旨,抓住重点,突破难点;③串读.一般用于复习阶段,即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和疑难处,要求学生串联阅读某一章节内容。有利于学生将知识线组成知识网,将所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运用自如。

2、让学生会“思”——激发自主学习的敏锐性。

思维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开发学生智力的襁褓。教学时应让思维的绚丽花束灿烂地开放在每位学生心中。教会学生学会思考,应着力于四个“善于\":①善于带着预习中的问题思考;②善于从同学的发言中启发自己思考;③善于采用变式思考。如:对于某一个问题,改变条件,结论将如何?从变中求活,从变中寻求方法;④善于精心设问,在教材的要求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设置“认知矛盾冲突”,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促使学生学会并掌握学习方法,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3、让学生善“问”——强化自主学习的深刻性。

4 / 6

学生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他们好学深思,学习主动性充分调动的表现。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中提出的疑问是进行自主探索学习的动力。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运用悬念、导谬、串联、排谬、反问、比较、转化、递进等激疑方法,努力创设问题情境,消除学生质疑心理障碍,尽可能提供质疑的契机,教给质疑的方法,如抓住自己不懂或似懂非懂的地方质疑,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等等,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大胆质疑,使“有疑—释疑”的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参与、自能探求知识的过程.这也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掌握自主的学习方法,形成终身受用的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4、让学生会“说”——提高自主学习的延拓性。

传统课堂教学“一问一答\"的模式,随着学生主动性、独立性的增强,变为互问互答。教师角色也发生转换,不再是课堂提问的垄断者,而是一位倾听者.教师应倾听些什么?换言之,该启发学生说些什么?启发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首先要启发学生说思路,让学生充分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然后借助多样的课堂组织形式如个人陈述、同桌互说、小组讨论、师生切磋、大组交流、全班共议等等,让每一个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从而激活智慧,不仅使团结协作、个性展示等人文精神在合作学习中得到弘扬,还促使思维方法得到训练,观察、思辨、口头表达能力得到提高.这对他们的终身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其次,在训练学生语言表达时应做到二个保证:①为每一个学生想说、敢说提供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的保证;②为训练学生会“说”提供时间上的保证.三个注意:①要注意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语言进行严格的规范;②要注意训练学生表达算理概念的逻辑性和准确性,可以让他们想想再说,先想后说;③要注意训练学生语言表达的灵活性。对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用不同词语来表达叙述,提高思维的全面性和深刻性。

(四)要优化自主学习评价。

5 / 6

学习评价有利于促进师生交流,形成良好双向反馈,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它具有导向、反馈、矫正、激励、评判、驱动等功能。可见,正确的学习评价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1、从教师评价角度看,应重视探索激励性评价.教师应善于采用激励策略,及时准确地进行评价:对学生的创见,大力表扬;对学生的异见,充分理解;对学生的误见,宽容引导。切不可采用如“对”、“错了!”“坐下”等生硬刻板的公式化评价,或冷嘲热讽式的“劣性”评价来“摧残学生的感情、诚实和自信,挫伤学生的自尊。\"

2、从学生评价角度看,应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评价的过程是学生自己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进行自我调控的过程。开展自我评价,能使学生从多向信息交流中开拓思路,自我调控学习方法、学习行为、学习习惯,进而调动自主学习积极性,培养分析、判断能力,拾遗补缺,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如何指导学生自我评价?至少可从以下四方面把握:①提出学习目标,学生依据目标进行自我评价;②把握自我评价时机,如复习铺垫、尝试练习、巩固练习环节;③教给学生自评、互评方法,如对学习结果的评价,对学习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结论评价,根据问题的不同条件、性质进行条件评价等;④提供自我评价形式,如个人发言、小组讨论、小组对辩、师生对辩、互查等。

6 /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