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1、生物的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②生物能进行呼吸 ③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⑥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例:下列生物中,没有细胞结构的是( )A.细菌 B.真菌 C.病毒 D.草履虫
2、生物圈
(1)生物圈的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岩石圈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
3、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 非生物因素: 等 生物因素: 关系、 关系和 关系。
4、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但是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着环境。生物的 是普遍存在的。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①骆驼适于在荒漠中生活∶尿液少,不易出汗②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发达.
③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特别厚.④旗形树∶生活在定向强风地区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①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②蚯蚓对土壤的影响③沙地上栽种植物对沙地的影响 5、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1)探究的一般过程: → → → → → (2)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6、生态系统的概念:在 地域内, 与 所形成的 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7、生态系统的组成:
(1)生物部分: (植物)、 (动物)、 (细菌和真菌)[相互依存的关系] (2)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8、食物链和食物网:
(1)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 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食物链的起点 ,终点为 ,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食物链中不含有 者。(比如:草→食草昆虫→青蛙→蛇) (2)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他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3)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 ;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七上P26资料分析、DDT P31) 9、生物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 和 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10、在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七上P31)
其中森林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之称,如: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的生态系统。 10、地球上所有生物的能量来自于太阳。 第二单元
1、显微镜的使用:
(1)反光镜使用: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
1
(2)观察: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眼睛看物镜) 2、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 像。(上下颠倒、左右相反) (1)标本:b----物像:
(2)将右图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需将玻片向左上方移动(偏哪边,往哪边移。) 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_____、细胞越_____、数目越_____;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越_____、细胞越_____、数目越_____。 4、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玻片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 .... 玻片标本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临时装片制作过程:
动物(口腔上皮细胞):擦、滴(0.9%的生理盐水)、刮、涂、盖、染、吸) 植物(洋葱):擦、滴(清水)、撕、展、盖、染、吸)
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为什么要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而不滴清水? 避免细胞吸水膨胀。
6、观察植物细胞:
①细胞壁:起 和 细胞的作用 ②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 ③细胞核:贮存和传递 ④细胞质:
⑤液泡:细胞中的带酸味、带甜味、带辣味和色素的物质存在于细胞液泡中的细胞液中 ⑥叶绿体:植物进行 作用的场所
7、动物细胞的结构:①细胞膜②细胞核③细胞质 8、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异同点:
相同点:都有 、 、
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动物细胞没有。 9、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 和 基本单位。 (1)细胞中有哪些物质: 无机物:如水、无机盐、氧等。 有机物:如 、 、 和核酸。 (2)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有用物质进入,废物排出 10、细胞质中有能量转换器:
(1)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是细胞内的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产生氧 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动力车间”、“发动机” (2) 二者联系: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二者区别:叶绿体将 能转变成 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线粒体分解有机物,将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植物细胞中有叶绿体,动植物细胞中都有
11、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克隆羊多莉与供核母羊长相一样
(1)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的遗传物质。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双螺旋结构)。 (2)基因:基因是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DNA片断,是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 (3)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4)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
2
1 2 3 12、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 ...........
13、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细胞的分裂过程:细胞核分成等同的两个细胞核→细胞质分成两份→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形成细胞壁)
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复制成两份,然后平均分到两个新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不变。 14、新生命的开端--- 15、生物体的结构是有层次的:
(1)组织: 动物体(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 组织、 组织、 组织、 组织 植物体的四种基本组织: 组织、 组织、 组织、 组织
(2)人体的八大系统:运动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3)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 → → → →动物体和人体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小到大): → → →植物体 (4)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营养器官: 生殖器官: 16、单细胞生物——大肠杆菌、草履虫、酵母菌、衣藻、变形虫
(1)草履虫具有应激性,趋向有利刺激,避开有害刺激
甲
A
B
A
乙
B
(2)单细胞生物与人类关系:天然的饵料、净化污水。 害处:使人生病、造成赤潮危害渔业。 17、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而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
18、病毒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离开活细胞就变成结晶体。 第三单元 1、植物 种子植物 裸子植物 孢子植物:藻类、苔藓类、蕨类植物 被子植物 2、藻类、苔藓、蕨类植物比较: 藻类 苔藓 蕨类 结构特点 无根茎叶的分化,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 有茎叶分化,具假根,无输导组织,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标 具有根茎叶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古代的蕨类植物变成了煤。 生活环境 大多在水中 背阴,潮湿处 森林山野的潮湿环境 代表植物 紫菜海带海绵等 墙藓葫芦藓等 肾蕨,卷柏等 3、种子的结构:
(1)双子叶植物的种子(菜豆) 3( ) 胚 4 1 2 5 ( 片) (2)单子叶植物的种子(玉米) 果皮和种皮6 7 8 9 胚 11 (1片) 10( ) 3
(3)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比较:
菜豆种子 玉米种子 相同点 不同点 子叶 片、无 ,供胚发育的养料贮藏在 里. 子叶 片、有 ,供胚发育的养料贮藏在 里,遇碘便 ,果皮和种皮愈合 都有 、都有 (新植物的幼体) 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
1、种子的萌发(探究实验——对照实验)
(1)环境条件: 、 、 (2)自身条件:具有完整的种子和活的胚,已度过休眠期 ..................2、种子的发芽率=发芽的种子数/供检测的种子数×100%
3、种子萌发的过程:吸收水分,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叶、胚轴——胚根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叶。
4、(1)根尖的结构:①成熟区②伸长区③分生区④根冠 (2)根的生长:①根生长最快的是_________;
②根的生长:一方面靠___________________;一方面靠__________________。 5、枝条是芽发育的,花由花芽发育来,开花和结果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6、植株生长需要的无机盐主要是:含 的无机盐 ....7、花的结构:
(1)花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2)雌蕊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 雄蕊包括_______、_________ 9、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1)会凋落的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子房—— 胚珠—— 受精卵—— ....... 受精极核—— 珠被—— 子房壁---- .....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1、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 ........2、水分的运输途径: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根吸收和运输。 导管:自下而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 ......
筛管:自上而下输送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 ...3、叶片的结构: 特点 细胞排列紧密,表皮上有气表皮 孔分布上表皮气孔分布较少下表皮分布气孔较多。 叶肉 栅栏组织:含叶绿体较多 海绵组织:含叶绿体较少 功能 保护内部组织 气孔是气体交换和水分进出的“门户” 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支持和输导作用 4
叶脉 有导管和筛管
4、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___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1、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天竺葵的实验 (1)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目的: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 (2)对照实验:将一片叶子的一半的上下面用黑纸片遮盖,目的:做对照实验,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产生淀粉。
(3)脱色: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目的: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便于观察。 (4)染色:用碘液染色
结论:淀粉遇碘变蓝,见光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淀粉 2、光合作用
(1)实质: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储存能量
物质转化:简单的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H2O+CO2→有机物+O2)
能量转化: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光
(2)公式:H2O+CO2→→→→→有机物(储存能量)+O2 叶绿体
3、呼吸作用---------生物的共同特征。 (1)实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物质转化: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有机物+O2→H2O+CO2) 能量转化: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2)公式:有机物(储存能量)+O2→→→→→H2O+CO2+能量
线粒体
第五章《绿色植物是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1、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和联系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部位 条件 区别 原料 产物 能量转变 联系 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5
2.呼吸作用与生产生活的关系:中耕松土、及时排涝都是为了使空气流通,以利于植物根部进行呼吸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要分解有机物,因此在储存植物的种子或其他器官时,要设法降低呼吸作用,降低温度、减少含水量、降低氧气浓度、增大二氧化碳浓度等都可抑制呼吸作用。
3、光合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合理密植、增加光照、提高二氧化碳浓度。
4、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会考复习----知识点复习提纲 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第一章《人的由来》 1、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现代类人猿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产生生殖细胞的器官: 男性:睾丸产生精子 女性:卵巢产生卵细胞 2、 受精: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受精场所: 3、 是胎儿和母体交换物质的器官。胎盘靠近胎儿的一面附有脐带,脐带与胎儿相连。 4、胚胎的发育: 精子 _________ 5、青春期的显著特征:_____________ 6、计划生育的主要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 1、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物质: 2、三种有机物的作用: 营养物质 糖类 脂肪 蛋白质 作用 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提供能量(主要供能物质) 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提供能量(储存能量) 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提供能量;促进人的生长发育、修复和更新受损细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各种维生素和无机盐的作用及相应的缺乏症: 维生素的种类 维生素 维生素 维生素 维生素 无机盐的种类 含 的无机盐 含 的无机盐 含 的无机盐
缺乏症 夜盲症;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转化为VA 神经炎、脚气病 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等; 佝偻病、骨质疏松等 缺乏症 儿童佝偻病;老年骨质疏松 厌食、贫血、肌无力、骨痛等 缺铁性贫血(乏力、头晕等) 6
含 的无机盐 补钙要与维生素D补充和晒太阳相结合 4、消化系统的组成: 地方性甲状腺肿、 消化道: → → → → → → 消化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泌消化液,常见的消化液:胰液、肠液、胃液、胆汁(无消化酶)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胆汁,胆汁有乳化油脂肪的作用,没有消化的作用。 5、食物的消化: (1)食物的消化过程:
(1)淀粉 麦芽糖 葡萄糖 (2)蛋白质 氨基酸 (3)脂肪 甘油、脂肪酸 6、淀粉最初被消化是在 口腔 (如乙图) 蛋白质最初被消化是在 胃 (如丙图) 脂肪最初被消化是在 小肠 (如甲图) 7、吸收部位:胃吸收少量的水和酒精;
小肠吸收水、无机盐、酒精、葡萄糖、甘油、脂肪酸、氨基酸; 大肠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部分维生素;
8、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的原因:
(1)小肠很长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内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使小肠的消化和吸收面积大大增加。
(2)胃中分泌的胃液、胰脏分泌的胰液、肝脏分泌的胆汁小肠分泌的肠液都注入到小肠中能够对淀粉、蛋白质、脂肪进行彻底的消化。
(3)壁薄:毛细血管 壁、 毛细淋巴 壁、 绒毛 壁只有一层 上皮 细胞构成,适于吸收。 9、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合理营养的原则: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多吃蔬菜和水果和薯类;少吃肥肉和荤油,一日三餐,按时就餐。早、中、晚餐各占30%、40%、30%。
食品安全问题包括:卫生、无毒无害、色素安全、无污染、在保质期内等。用水浸泡水果和蔬菜;买肉要看是否检疫合格;不吃发芽的马铃薯和毒蘑菇等有毒食品;保持干净避免污染食品。 7、探究实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设计P31) 试管 1 2 3 实验材料 馒头碎屑+2ml唾液 馒头碎屑+2ml清水 馒头块+2ml唾液 搅拌均匀 处理方法 放入37℃的水中5-10分实验结果 搅拌均匀 钟,然后滴加2滴碘液。 不搅拌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化学性消化。利用的是淀粉遇碘液变 蓝 的原理来检验: ⑴2号试管可作为1号试管的对照,其中变蓝的试管是 2 号。原因: 淀粉遇碘液变蓝
7
不变蓝的试管是 1 号。原因: 唾液淀粉酶把淀粉分解了
⑵把试管放在 37 ℃温水中,是模拟的 人体 的温度,此时酶的活性最 强 。
⑶以“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为变量时,选用1、3两只试管,实验组是 1 ,对照组是 3 。 (4)以“唾液”为变量时,选用 1、2 两只试管,实验组是 1 ,对照组是 2 。 第三章《人体的呼吸》 1、呼吸系统的组成: 呼吸道: → → → → (P44资料分析) 肺 2、呼吸道的作用: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 、 吸入的气体 2、肺 ⑴结构: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和毛细血管的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适于气体交换。 ⑵功能: 3、肺与外界的气体进行气体交换: (1)胸廓横向的扩张和收缩,是肋骨间的肌肉收缩和舒张的结果。 (2)胸廓扩张吸气,收缩呼气。胸廓的扩大和缩小就是呼吸运动。
4、人体肺部和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过程:
⑴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左图) ⑵组织细胞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右图)
呼出的气体在组成成分上的变化: 的含量减少, 的含量增加 5、空气质量与健康:
常见的大气污染源:1、工业生产的排放 2、车辆船舶的尾气 3、秸秆焚烧 4、地面扬尘 6、提高空气质量的措施
根本措施是控制污染物排放。有效措施是植树造林。 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1、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2、血浆为淡黄色的半透明液体,主要作用为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
8
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 3、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没有细胞核,富含血红蛋白。
白细胞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但数量少,得炎症的时候白细胞的数量会增加。 血小板是最小的的血细胞,没有细胞核,形状不规则。 4、三种血管: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方向是 动脉 → 毛细血管 → 静脉(毛细血管前面是动脉后面是静脉) 5、分析下列情况是哪种血管受损: ⑴血液少量渗出—— 毛细血管 受损 ⑵喷射出鲜红色的血液—— 动脉 受损 ⑶缓缓地流出暗红色血液—— 静脉 受损 6、心脏的结构: 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
心脏的结构:心脏分为四个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 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壁最厚。
7、心房和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全身都有静脉瓣。 房室瓣、动脉瓣和静脉瓣都是为了防止血液倒流。 8、规律1:上房下室,左右颠倒 规律2:房连静(脉),室连动(脉) 9、血液循环:(哈维发现)
(1)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支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物质交换)→小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动脉血变静脉血。
(2)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气体交换)→肺静脉→左心房。静脉血变动脉血。
体循环是血液从心脏的左心室出发回到右心房,肺循环是血液从心脏的右心室出发回到左心房。于是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血液循环途径。
10、动脉血——血液含氧较多,颜色鲜红。
静脉血——血液含氧较少,颜色暗红。
11、心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心脏跳动的次数。血压:是指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
12、血型的发现是由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发现的。将人的血液分为A型、B型、AB型、O型这四种类型,这就是ABO血型。
13、输血的原则:同型输血(如:右表) 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O型血。 14、(1)成年人的血量相当于本人的7%---8%。
(2)从1998年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ml不会影响健康。 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1、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肾脏是形成尿的场所,其余的都是排尿的通道。
9
2、尿的形成和排出:泌尿系统中主要的器官为肾脏,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为肾单位。每个肾单位是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肾小球有过滤的作用,肾小管有重吸收的作用。 3、肾单位模式图:
⑴① 入球小动脉 ② 出球小动脉 ③ 肾小球 ④ 肾小囊 ⑤肾小管周围的 毛细血管 ⑥ 肾小管 ⒁ 肾静脉
其中 ③④⑥ 三个结构(写序号)合称为肾单位
⑵人体内约有 200 万个肾单位,它们是形成尿的 基本 单位。
⑶肾小球是由入球小动脉分支形成的 毛细血管 球。这些毛细血管的另一端汇集成 出球小动脉 。
⑷①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内流动着的都是 动脉 血。 4、尿的形成和排尿的意义:
5、人每天排尿大约1.5升。 6、人粪尿的处理: (1)人粪尿的价值
同化学肥料相比,具有来源广、养分全、肥效持久、能够改良土壤和成本低等优点。 (2)人粪尿的无害化处理
1建立沼气池 2高温堆肥 3建立生态厕所 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1、眼球的基本结构:
把眼球比喻为照相机:瞳孔相当于光圈、晶状体相当于镜头、视网膜相当于胶卷、脉络膜相当于暗室的壁;外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对光线有折射作用)最终落在视网膜上形成物象。
2、近视的形成原理:(课本91页)主要造成晶状体过凸、眼球前后径过长。矫正:戴凹透镜;
3、近视眼的预防:“三要” 和“四不看”(课本91页92页)
4、视觉的形成:光线→ 角膜 → 瞳孔 → 晶状体 →玻璃体→ 视网膜 成像(引起神经兴奋)→视神经→大脑皮层的 视觉 中枢→视觉 5、耳朵的结构:
是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组成。 噪声:那些影响人们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 注意课本94页最后一段
10
6、听觉的形成过程:(课本94页)
听觉的形成:声波→ 外耳道 → 鼓膜 → 听小骨 → 耳蜗 (产生神经冲动)→ 听觉神经 →大脑皮层的 听觉 中枢→形成听觉
感觉形成的部位:在眼球的 视网膜 形成的是物像,而不是视觉;在耳朵的 耳蜗 是把外界的震动变为神经兴奋,而不是听觉。所有的感觉都是在 大脑皮层 相应的神经中枢形成的。 7、神经系统
(1)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构成。 (2)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组成中枢神经系统;
脑神经和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组成周围神经系统。
(3)身体的各部分之所以如此协调,主要是靠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
8、
例:(1)打字员可熟练地打字,是由 大脑 发动, 小脑 协调共同完成的。
(2) 某人喝醉酒,刚开始A.走路不稳,接着B.说话不清,然后C.出现幻觉,最后D.失去知觉。 A现象的出现,说明酒精使 小脑 中毒;
B现象的出现,说明酒精使 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 中毒; C现象的出现,说明酒精使 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中毒; D现象的出现,说明酒精使 整个大脑皮层 中毒;
9、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神经元是由细胞体和突起(包括轴突和树突)。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冲动、传导冲动。
10、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11、反射的类型有简单反射(也叫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具有的)和复杂反射(也叫条件反射后天形成的)。 简单发射:膝跳反射、缩手反射、眨眼反射。 复杂反射:望梅止渴、写字、说话。
12、人体的生命活动 主要 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激素调节的影响。
11
13、激素:
第七章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1、酸雨被称为“空中死神”,酸雨产生的原因: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时产生的二氧化硫。
2、废电池危害:汞、银、镉等重金属污染环境;水吴病:食用了被汞污染的食物;痛痛病:食用了被镉污染的食物。 控制废电池危害的根本措施:禁止生产和销售危害性大的电池。 3、全球性大气污染: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 6、温室效应:二氧化碳增加引起。
7、臭氧层破坏:由于人们使用含有氟利昂的冰箱、空调和超音速飞机排出的含氮废气,使大气上层的臭氧层破坏,导致大量紫外线辐射到地面。
8、控制和停止使用氟利昂,以及减少含氮气体的排放,是防治臭氧层破坏的关键。
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