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所提倡的“治未病”是中医的最高境界,而养生保健是“治未病”的重要方法之一,中医理论中的“辨症施治”是中医养生保健的实施基础。 也就是说,中医提出要根据每个人不同的身体状况、生活状态分别给予养生保健方面的建议,从而达到防病于未发的目的。 中医学理论认为精、气、神是维持人体整个生命活动的根本。 中医养生需要立足于协调脏腑,畅通经络,节欲葆精、调息养气以及持之以恒综合调养等基础上,进行科学养生。
中医养生的特点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从“天人相应”、“形神合一”的整体观念出发,尤其强调人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体内气化升降、心理与生理等方面的和谐、协调一致;防重于治,未老养生的未病思想。
《黄帝内经》认为人与自然息息相关,是相参相应的.自然界的运动变化无时无刻不对人体发生影响。
《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这是说人和宇宙万物一样,是禀受天地之气而生、按照四时的法则而生长的,故《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
矣。”
起居养生:子时-—睡觉保护阳气,子时是23点到1点的时候,是胆经值班。此时为昼夜更替之时,阳气虚弱,因此最好用睡觉来养护脏腑。
丑时——肝经造血时间,丑时是1点到3点的时候,是肝经值班。肝脏要解毒造血,就是在这个时候进行,所以不应熬夜.
寅时—-诊脉的最好时机,寅时是3点到5点的时候,是肺经值班.此时,天刚刚亮,这时候中医号脉是最准的时候。这个时候往往是肺
病患者最爱咳嗽的时间.
卯时——空腹喝水,排出毒素,卯时是5到7点钟的时候,是大肠经值班。卯时起床后要喝一杯水,以利排便。
辰时——早餐营养要均衡,辰时是7点到9点的时候,是胃值班了。这个时候吃早饭最宜接纳食物。
巳时——工作学习的第一个黄金时间,巳时是9到11点,是脾经值班。脾经是主消化的,要吸收营养.这个时候也大脑是最具活力的时候,是一天当中的第一黄金时间,是老人锻炼身体的最好时候,是上班人最出效率的时候,也是学生效率最高的时候.
午时——睡好午觉养阳气,午时是11点到13点的时候,是心经值班。心经值班的时候我们要吃午饭、睡午觉。体质阴虚的人午时只需休息半小时到一小时就能起到养阳护心的作用。
未时——保护血管多喝水,未时是13点到15点的时候,是小肠经值班。小肠经吸收食物里的营养送到了血液,这个时候必须要喝一杯水,用来稀释血液。
申时——工作学习的第二个黄金时间,申时是15点到17点的时候,是膀胱经值班.膀胱经是一条通过脑部的经脉,在申时,气血容易上输于脑部,所以学习效率很高.
酉时——预防肾病的最佳时期,酉时是17点到19点,是肾经值班。此时再喝一杯水,可以清洗的肾和膀胱,以远离肾结石、膀胱癌、肾炎等疾病戌时—-工作学习的第三个黄金时间,戌时是19点到21点,是心包经值班。是一天当中的第三个黄金段,可以学习、可以散步锻炼身体。
亥时——准备休息,亥时是21点到23点,是三焦经值班。三焦指连辍五脏六腑的那个网膜状的区域。一般来说,人体心肺属上焦,中间脾胃属中焦,肝肾属下焦。这时候都应该休息,所以23点前就一定要上床了。
《黄帝内经》称“春三月,……夜卧早起;夏三月,……夜卧早起;秋三月,……早卧早起;冬三月,……早卧晚起。”意思是说,四季的
作息时间应有所不同,“春夏养阳”宜晚睡早起,而“秋冬养阴\"则应“早卧早起\"或“早卧晚起”。每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对作息时间适当调整。
饮食养生:药膳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根据人体健康状况和药食同源之理,将适当的有药用功效的食品和适当的中药相配伍,运用各种烹调技术制成具有一定色、香、味、形和特定功效的食品。它具有强身延年,防治疾病的功效。 辨证施膳:
气虚:参枣米饭、山药汤圆、茯苓包子、益脾饼、大枣粥;血虚:大枣、花生、桂圆、枸杞子;阴虚:生熟地、制首乌、百合、麦冬、龟板胶;阳虚:羊肉、狗肉、鹿茸、鹿角胶 因时施膳 春季养肝得法
在饮食方面,应多吃些温补阳气的食物,如:葱、姜、蒜、韭菜、芥末等。
饮食中应少吃性寒食品,如:黄瓜、茭白、莲藕等,以免阻止阳气生发。
春季养生药膳。药膳一般宜采用益气升发、养阴柔肝、疏泄条达的药物,配合相应的食物来调制,在选用药物时应避免过于升散,也要避免过于寒凉。春季养生药膳常用的药物有:首乌、白芍、枸杞、川芎、人参、黄芪等.
配用的食物有:鸡肉(蛋)、鹌鹑(蛋)、羊肉、猪肉、动物肝、笋、木耳、黄花菜、香菇、鲫鱼等。常用的养生药膳有:鹌鹑肉片、姜葱鲩鱼、首乌肝片、拌茄泥等。
夏天养心安神之品:茯苓、麦冬、小枣、莲子、百合、竹叶、柏子仁 在饮食方面,应多吃小米、玉米、豆类、鱼类、洋葱、土豆、冬瓜、苦瓜、芹菜、芦笋、南瓜、香蕉、苹果等,少吃动物内脏、鸡蛋黄、肥肉、鱼子、虾等,少吃过咸的食物,如咸鱼、咸菜等.
西瓜:除烦止渴、清热解暑。适用于热盛伤津、暑热烦渴、小便不利、喉痹、口疮等症.
黄瓜:皮绿汁多脆嫩鲜美,含水量约为97%,是生津解渴的佳品。鲜黄瓜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对除湿、滑肠、镇痛也有明显效果,夏季便秘者宜多吃.
桃:生津、润肠、活血、消积.适用于烦渴、血淤、大便不畅,小便不利,胀满等症。每日午、晚饭后食用两个。
苦瓜:苦瓜味甘苦性寒,老瓜逐渐变黄红色,味甘性平。它能除热邪、解劳乏、清心明目,工作劳累的人可以多吃些。
秋季中药养生:药补的基本原则应以滋润为主,忌耗散。常用的药物有西洋参、沙参、芡实、玉竹、天冬、麦冬、百合、女贞子、胡麻仁、干地黄等。
除上述几味药外,秋季药补还可选用一些中成药,如:黄精糖浆、复方蜂乳、雪蛤参精、复方胎盘片、人参健脾丸、生脉饮、玉灵膏等。上述各种中成药,均有消除燥热对人体危害的功效,即使没有口干、舌燥等症,亦可少量服用,以达到养生目的。
饮食养生:宜多吃酸性食物,如苹果、橘子、山楂、猕猴桃等,以收敛肺气;少吃辛辣食物,如葱、姜等,可避免发散泻肺。银耳、豆腐、百合、蜂蜜、糯米、粳米、豆芽等有润肺作用,宜常吃。此外,秋季主养收,可适当喝些鸡汤、骨汤等.
“秋季进补,冬令打虎”,但进补时要注意不要无病进补和虚实不分滥补。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虚病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还要注意进补适量,忌以药代食,提倡食补.秋季食补以滋阴润燥为主,如乌骨鸡、猪肺、龟肉、燕窝、银耳、蜂蜜、芝麻、核桃、藕、秋梨等。这些食物与中药配伍,则功效更佳。
冬季饮食应遵循“秋冬养阴”、“养肾防寒”、“无扰乎阳”的原则,饮食以滋阴潜阳、增加热量为主。要多吃些动物性食品和豆类,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狗肉、羊肉、鹅肉、鸭肉、大豆、核桃、栗子、木耳、芝麻、红薯、萝卜等均是冬季适宜食物。
羊肉:冬天吃羊肉非常合适,因为羊肉性温,能给人体带来热量。中医说它是助元阳、补精血、疗肺虚、益劳损之妙品,是一种良好的滋补强壮食物。
鹅肉:自古以来流传着“喝鹅汤,吃鹅肉,一年四季不咳嗽”的谚语.常食鹅汤、鹅肉,可以防治咳嗽,还能补益五脏.
鸭肉:冬天除吃一些能补阳的食物外,还要注意养阴,鸭肉营养丰富,是滋补妙品,尤适于体内有热、上火的人食用,特别是低烧、虚弱、食少、便秘和水肿的人,食鸭肉最有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