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青年脑梗死60例临床分析

2021-09-08 来源:钮旅网


中青年脑梗死60例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 分析中青年脑梗死病因、危险因素和临床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中青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病因、危险因素和预后等临床特点。结果 病因明确者51例﹙85%﹚中动脉硬化30例﹙58.8%﹚,心脏疾病并房颤9例﹙17.6%﹚;各种脑动脉炎9例(17.6%),烟雾病3例(6.0%);未明确病因9例﹙15%﹚。主要危险因素前三位依次是高血压、高血脂、吸烟酗酒,其他有糖尿病,肥胖,脑卒中家族史等。结论 中青年脑梗死病因以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疾病并房颤,各种动脉炎最常见;高血压、高血脂、吸烟酗酒为最常见的危险因素;患者大多症状轻,并发症少,预后较好。

【关键词】 脑梗死;中青年;病因;危险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0例患者均为年龄在45岁以下在本院住院的脑梗死患者。其中男40例,女20例, 28~45岁,平均(42±1.5)岁;所有病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梗死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和/或MRI和/或DSA检查证实,其中初发51例,复发9例。脑叶梗死39例,基底节梗死15例,小脑梗死3例,脑干梗死3例。

1.2 方法 入院后均详细询问病史,并经仔细的体格检查,调查高血压病、心脏疾病、糖尿病、嗜酒吸烟、卒中家族史等危险因素,并测定身高、体重、血压,抽取12 h空腹静脉血测定血糖、血脂、凝溶试验等实验室指标。肥胖标准为BMII>25.0 kg/m。

2 结果

本组危险因素分析如下:高血压病34例(56.7%),高脂血症10例(16.7%),吸烟18例(30.0%),酗酒12例(20.0%),糖尿病6例(10.0%),肥胖7例(11.7%),有脑卒中家族史者6例(10.0%),长期工作紧张、劳累9例(15.0%),长期饮食不规律3例(5.0%)。病因明确51例﹙85%﹚中为颈动脉粥样硬化30例﹙58.8%﹚,以颈内动脉彩色超声发现动脉硬化斑块为依据;心脏疾病并房颤9例﹙17.6%﹚;各种脑动脉炎9例(17.6%),烟雾病3例(6.0%);未明确病因9例﹙15%﹚。

3 讨论

3.1 发病率与病因分析 过去多认为脑梗死为老年性疾病,近年来,国内外文献大多提示脑血管病的发病年龄有低龄化趋势,且以脑梗死多见。中青年脑梗死是指年龄在45岁以下的中青年人发生的缺血性脑卒中。中青年脑梗死国外报道[2]占脑梗死患者的11.7%,国内报道[3]为2.7%~14%。本组占我院同期住院脑梗死患者的4%,明确病因者为85%。

中青年脑梗死病因较多,本组资料显示中青年脑梗死中58.8%为动脉粥样硬化引起,是中青年人脑梗死首要病因,与文献一致[4].说明动脉粥样硬化在中青年脑梗死的发生中可能仍是最重要的发病机制。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从青少年已经开始,并非仅仅是老年病变。因此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应从中青年甚至青少年开始,才能降低脑梗死的发病率。大量统计学资料显示[6],心脏瓣膜性房颤如先天性心脏病、心房粘液瘤,特别是中青年患者,心源性栓塞发生率更高。本组有9例心脏疾病并房颤引起,其中风湿性瓣膜心脏病6例,支持上述观点。因此,降低脑栓塞,首先要防治心脏病,尤其伴有房颤的心脏病。合理的抗凝治疗可有效预防脑栓塞的发生[6]。诊断脑动脉炎依据DSA显示脑动脉主干阶段性不规则狭窄,并除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酗酒等血管危险因素。各种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脑动脉炎均可产生局灶性脑缺血。本组各种脑动脉炎9例中有结核性脑动脉炎2例,梅毒性动脉炎2例,高于系统性红斑狼疮和钩体病感染所致动脉炎,其差异可能是由于近年来结核发病率增高和性乱增多趋势、病例统计较少所致;迄今为止,Moyamoya病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因素、感染相关。本组未明确病因者15%,其发病原因可能与一些和遗传有关的代谢以及凝血纤维机制障碍有关,也可能与现有检查条件和手段不足有关。

3.2 危险因素分析 选择公认的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对本组患者综合调查分析,发现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吸烟、酗酒、糖尿病、肥胖等导致动脉硬化的因素,仍是中青年脑梗死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文献认为[6]高血压是中青年脑梗死最主要的危险因素,长期高血压与脑卒中成正相关,这种相关是一种直接的、持续的,并且是独立的。本组有34例患者有高血压病,占56.7%,居所有危险因素首位,因此要降低中青年脑梗死,首先要防止高血压;高脂血症也是脑梗死的另一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导致血管脂质沉积,加重动脉狭窄,更易诱发脑血栓形成。积极监测血脂水平并及时干预高脂血症,对预防中青年脑梗死是积极措施。糖尿病也是中青年脑梗死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有资料显示糖尿病患者脑梗死发病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3.6倍,糖尿病多合并糖、脂、蛋白质等多种代谢紊乱。高血糖能使血小板聚集性增高,血液中纤维蛋白原增多,容易形成高凝状态,加重微循环障碍,导致脑梗死发生率增加。“三高”因素相互促进又相互因果。吸烟酗酒已是公认的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本组有30例吸烟酗酒患者,占50%。吸烟可增加血液中纤维蛋白原含量,促进血小板凝集,加强动脉血管收缩和动脉内皮损害,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直接减少脑血流量和灌注量,引起脑梗死[6]。酗酒可降低红细胞柔韧性,从而使脑局部血流减少,造成局部缺血坏死促使血栓形成,而有脑血管病家族史者则更有卒中易感性[7];肥胖可引起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多种代谢紊乱,导致胰岛素抵抗,诱发代谢综合征发生。不同的危险因素发生于同一个体产生的致病效应,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呈几何倍数的增加[8]。因此,增加体育运动、改变生活方式、控制体重是减少中青年脑梗死发生的重要措施。

3.3 临床特点 根据本组资料及文献复习,中青年脑梗死有如下临床特点:①发病率逐年增高;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年龄以38~45岁居多;多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及烟酒嗜好多重危险因素。②以初发脑梗死多见,复发少见;动态

发病多,症状达严重高峰时间短;首发症状以偏瘫或偏身感觉障碍者多见。③脑CT和MRI检查显示梗死灶以单发灶多见,基底节区梗死最为常见,其次是额叶,脑干梗死较少,多发灶及腔梗随年龄增高而增加;较少累及中线;水肿程度轻。④临床症状相对较轻,意识障碍少,并发症较少。⑤治疗预后较好。

总之,中青年脑梗死患者有其自己的临床特点,病因及危险因素呈多元化。在临床工作中应详细询问病史和体检,认真评危险因素,积极寻找病因,加强预防并针对病因治疗,是降低中青年脑梗死发生率和致残率的重要措施。

参 考 文 献

[1] 朱迎慧,晁志文.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对中青年脑梗死检测.医药论坛杂志,2007,28(7):114.

[2] 于雪凡,李颖春,赵春绪.61例中青年脑梗死病因及危险因素分析.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4,21(4),357-359.

[3] 王晓玲,刘颖梅.青老年脑梗死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对比分析.中国医师杂志,2005,7:943-944.

[4] 王维治.神经病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26-127.

[5] 陈国光.48例青年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广东医学院学报,2007,25(1):33-34.

[6] 潘瑞华.462例青年人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特征.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9):3877-3878.

[7] 王大成.中青年脑梗死病因及危险因素58例分析.医学信息,2010,23(6):10-11.

[8] 孙锦鼓,石艳玲,尹玲,等.中青年缺血性性脑卒中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3,20(3):256-25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