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教育的高校育人文化研究
摘要:高校教学、管理、服务、环境中的积极心理育人,是高校全员育人的四大支柱。充分应用积极心理学的原理进行高校育人文化研究,核心在于形成“人”(教育者、管理者、服?照摺⒀?生)、“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心理情景)与“场”(心理场)三者的响应和同一,形成高校的育人文化,这不但有利于形成同向、同行、同力的育人氛围,而且有利于培养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健康合格的人才。
关键词:积极心理;高等教育;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3-0133-04
“积极心理”是相对于“消极心理”或“淡漠心理”而言的,指对人、事、物、环境以及相关因素影响保持的一种正确、诚恳而具有建设性的心理状态。“积极”(拉丁语positism)是一种当下“实际”的存在,也是一种“潜在”的存在,既表现为“内心冲突”的建设性状态,也表现为“潜在能力”的存在状态。在高校育人文化中,面对大学生所表现的诸如逃避、迷惑、纠结、叛逆、破坏、自虐、放弃、无视等一系列非正常非建设性的心理状态,其教育的使命是,充分发挥积极心理在高校各环节、各领域的正向育人功能,形成教学、管理、服务、环境同向、同行、同力的育人氛围,将大学生非正常、非建设性的心理状态转变为正确向上而具有建设性的心理状态,培养健康合格的人才。
一、高校教学中的积极心理育人
高校教学中蕴含着积极心理的育人功能,通常简称为“教学育人”。教学育人,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形成优良的师生关系为其价值实现前提,通过整个教学活动,以其直接性、传播性、全面性、渗透性地融入教学的各项内容、各个环节与各个场景中,唤起大学生的主观动能,达到培养健康合格人才的目标。
根据教育类型、教育对象不同,教学育人有不同的模式和特点。比如:清华大学表达为“学术独立,以人文本,追求卓越,服务社会,均衡和谐”。北京大学表达为“兼容并包”“学术自由”“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成都理工大学表达为“崇德修学,三提一塑”,即“不断提高获取知识和整合知识的能力,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国际交流和国际竞争的能力,不断塑造优秀的品格”。在教学育人的过程中,不断追求科学真理、社会事理、人文道理、发展至理,塑造优秀品格和高尚人格。以上主要是从学校主体或教学主导而言的。从积极心理的角度,由此可以延伸,教学育人有不同方面的表达。
对教师而言,可以具体表述为,教学育人是指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塑人”过程中,以学生为本,以自身优良的道德行为和昂扬的人格魅力,以身示范,引导大学生在“崇德修学”中寻找和发现自己对于他人、社会及其环境关于生命活动的价值,追求人生应有的价值理想,塑造自身优秀的人格。换言之,教师不仅给学生以知识体系,也积极影响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品质,影响和培养学生的“德性、智能、情感、意志、理想、信念和情操”[1]。对学生而言,教学育人是指学生在“求
学修道立身成才”过程中,以教师为导,以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向上的思想行为,崇德修学,不断寻找和发现自己对于他人、社会及其环境关于生命活动的价值,追求人生应有的价值理想,塑造自身优秀的人格和品德。换言之,作为哲学教育,就是通过教学,寻求真善美,使学生能认识自己、涵养自己、反省自己、尊重自己,使其“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能够配得上最高尚的东西”[1]的过程。
这两个角度,有其显著的特点,表现在:主体不同,方式不同,而过程统一,目标同一。主体不同,体现教师与学生双主体间优良的关系;方式不同,体现在教师的教与导,学生的学与做;过程统一,体现在同一场景、同一情景、同一人群“三同”;目标同一,体现在立德树人、教学相长、传递价值、追求至真至善至美的过程。
根据渗透理论原理,对教师而言,在“传道授业解惑塑人”过程中,积极心理表现在教师以自身知识传播和魅力影响,通过“教学平台”进行“渗透”,让学生参与其中,让教师“传播的知识和人格魅力”逐渐与学生建立起稳定的知识传递与魅力交汇的过程。对学生而言,在“求学修道立身成才”过程中,积极心理表现为学生以崇德修学积极状态,通过“教学平台”进行“反渗透”,让教师“传播的知识和人格魅力”被“溶解”“吸 “转化”而成为学生人格的一部分。
收”, 换言之,在教学育人过程中,教学不仅具有教育属性,还具有文化属性和社会属性。“教学相长,彼此支持”,是教学文化传播与教学目标融合的统一。对于教学主体间关系而言,是教学相长,亦师亦友,平等互促;对于人格塑造而言,是师者传道,学生悟道,道道相生,道人合一;对于
过程目标而言,是人、景、场同一,过程统一、目标同一,优良师生关系的形成。教学中,不同文化类别的融合共识、相生滋长,是形成师生共同精神家园的前提和归宿。
二、高校管理中的积极心理育人
高校管理中蕴含积极心理的育人功能,通常简称为“管理育人”。管 坚持外在管理和自我管理相结合、理育人,是以管理者的角色行为为中心,
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相结合[2],以培养学生积极的非智力因素为重点,间接性、渗透性、全方位性地参与学生学习、文化、体育、竞技、生活等活动,提升学生知识水平、生活技能、道德人格的过程。
在高校管理育人中,积极心理认为育人应该在于建设而不是修补,针对对象应该是正常的、健康的普通人,而不是少数有“问题的人”;积极心理应该注重人性的优点,而不是人性的弱点;积极心理倡导研究和探索人(人群)的美德,引导和提升正常人心理活动中的积极面。
在高校管理育人中,“管理者”是主导,也是育人的主体。管理者与“育人对象”在管理过程中处于同一的诸如心理空间、物理空间、知识空间、生活空间、制度空间、行为空间和信息空间等。
“管理者”的个体心理、群体心理以及与之相关联之上的“管理文化”,不仅与管理者与育人对象(主体“人”)直接正相关,也与其外在空间“境”直接正相关,还与其内在心理“场”直接正相关。育人对象在与管理者交互交汇过程中,其心理需求、知识需求、环境需求、制度需求、行为方式需求、信息需求以及愿景需求等是否与管理者预设的各类空间相匹配、相契合、相融合,或者说“人”“境”“场”是否相匹配、相契合、相融合,成为管理育人是否发
挥成效的关键环节对应。 积极心理关键环节对应所涉及管理育人的基本范围可以体现在八个方面。一是规章制度育人,是管理育人(教学育人中也涉及管理育人)中为实现育人目标所制定的诸如法律、条例、办法、规定、规则、细则、指标体系等,都属于制度育人的范围。制度育人在于规范人的心理、生活、学习及行为方式等,或者说育人是一种社会活动,制度在于规范人的社会属性,是教育者或受教者符合社会目标。二是校园环境氛围育人,是育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不仅教学育人需要,管理育人亦然。这种环境广义上指前述的内在与外在的各类空间比如心理空间、物理空间、知识空间、生活空间、制度空间和行为空间等;狭义指外在的物理空间和生活空间等。环境好坏与什么育人效果的关系,历来有两种观点。环境决定论者认为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而意志决定论者认为,“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具体而言,环境好(比如宁静清新、和谐共处、怡人融融等)给人以怡然自得之感,或有利于育人,或让意志懦弱者失去斗志;环境差(比如躁动、无序、纷乱、人浮于事、人人自危等)会加重人的精神负担、改变人正常的生活状态,或不利于育人,或让意志坚强者奋发有为。三是实践教育与活动锻炼,是管理育人的活动延伸。四是具体行为的指导与干预,是管理育人的目标纠偏。五是交往、互动中的疏导与心理辅导,是管理育人中主体之间的相配合、相契合和相融合。六是管理者积极的自我形象和人格魅力展示,是管理育人中规范者的示范引领。七是管理方式的濡染,是管理育人中环境的契合、融合与社会目标的达成。八是条件和组织保障育人,是管理育人中基础支撑与底线支撑。
由此而论,管理育人的过程,就是实现“立德树人”的过程。管理育
人中管理文化的形成,就是积极心理一直贯穿其中的过程。管理育人中不同主体间文化的融合共识与积极自信,与立德树人有目标指向一致的关系。准确把握管理育人与立德树人的内在关系[3],充分发挥积极心理在管理育人中的意志牵引和价值引导功能,显得十分必要和必须。
三、高校服务中的积极心理育人
高校服务中蕴含着积极心理的育人功能,通常简称为“服务育人”。服务育人,是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以服务者为依托,以其直接性、真切行、全面性、渗透性地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使大学生能处处感受到学校集体的温暖,感受到学校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持续增进大学生积极向上、和谐共融、健康成长的过程。换言之,服务育人,广义而言,渗透于高校教学、科研、管理、后勤保障等各个方面、各??环节之中;狭义而言,主要指后勤系统通过优质的服务、热情的态度、文明的风尚和模范的行为[4],从生活、思想、道德上给大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大学生在接受服务中得到良好的教育,促使其有效提高全面素质与能力。
通过积极心理,服务者以校园优质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服务影响大学生。一方面为大学生提供一个优美、整洁、宁静、祥和的自然环境常态,另一方面为大学生提供优秀的校园文化、向上的学术氛围、优秀的教师教风、学生学风、管理者政风以及优质的学习生活服务和治安保障等常态。对于服务者而言,通过积极心理直接、全面、真实、渗透性影响,由“被动服务”的应对者,变“主动服务”的展示者,由一般完成任务式的服务,向优质高效的服务转型,并对大学生实施直接、真切、全面、渗透性的积极影响。同时,通过积极双向的服务制度建设,持续增进大学生在优质自
然和人文环境中学习生活的权利和义务自觉,规则自律、主观纠偏和抗压受挫的能力,拓展延伸、系统全面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目前国家高等教育形势的发展要求,服务育人,可以从六个角度进行表述。一是从服务者积极状态而言,是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二是从学生角度而言,是需要和满足的关系;三是从价值关系积极面而言,服务育人是一种或多种价值关系的对接,不但具有一般商业属性的价值意义,而且有超越商业属性之上的目标意义,诸如知识消费与供给、文化消费与享受、生活消费与满足、情感消费与惬意、劳动供给与回报、任务实施与目标完成、身心增益与人格完善、服务属性实施与社会属性达成、个人目标单位目标与国家目标融合等;四是从积极心理拓展路径而言,是服务者与接受服务者之间沟通、交流、融合、共识,相互增进关系,形成人才培养与健康成才的知情意行统一的价值凝结和价值达成的过程;五是从积极心理建设性而言,是对服务育人功能诸如教育、潜化、沟通、认同、包容、 六是从渗透和反渗透而言,共建、互促、发展等的不断深化、细化和完善;
服务育人既是服务主体优良的示范对大学生进行优良心理、行为、人格的渗透过程,也是大学生主体对服务者的心理、行为、人格进行反渗透的过程,体现着服务者、大学生主体间的渗透与反渗透关系,指向的目标是服务者与大学生之间共同的身心增益与人格完善、服务者服务属性的延伸与社会目标的达成、大学生个人及群体目标和学校目标与国家目标融合实现的过程。
由此,可以认为,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教育学和物理学相关知识在服务育人中得到充分应用。从服务育人的现实目标而言,同样是“人”
(服务者与大学生)“境”(服务环境、情景)“场”(服务者与大学生心理场)的有机统一。服务育人“服务者”是主导,也是主体。“服务者”的 ,不仅与“育人”(培个体心理、群体心理以及与之相关联的“服务文化”养大学生)直接正相关,也与育人的“境”(场景、情景)直接正相关,还与服务者和大学生“心理场”直接正相关。
四、高校环境中的积极心理育人
高校环境中蕴含着积极心理的育人功能,通常简称为“环境育人”。环境育人,是“无言之教”,以其自然、人文环境或情景为载体,以直接的暗示、间接的渗透、真切的体验和主观的注意持续影响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
人既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也是环境的改造者。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环境对人的性格的形成影响很大。“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荀子?劝学》)环境对人具有强烈的心理暗示、氛围渗涅,与之俱黑。
透与行为约束功能。对校园自然环境而言,越是优美、怡人的环境,就越能激发影响学生爱护保护环境意识和行为;越是脏乱差的环境,就越能影响学生随意而为之。对校园人文化境而言,越是客观公正、管理顺达、人心融融的环境,越能激发学生尊师爱校以校为荣的意识与行为;越是人浮于事、人微言轻、规矩混乱、管理冗散的环境,越能激发学生怨师轻校以校为耻的意识与行为。环境的好坏,在心理上的梯度与落差,会随积极心理的渗透与正向的教育发生变化,也会随环境自身的不断优化,对学生产生正向的影响与积极的教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