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起于中国大陆80年代,明显受西方现代派文学影响而产生。
合法性(存在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1西方现代派的内核
思想上:科技发展与道德沦陷中的寻求“价值重估”
与自身的异化。即精神“荒原” 中思考现代文明带来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内容上:内倾性心理现实主义
强调非理性内心与心理真实,形式上:热衷于艺术技巧的革新与实验。
2“解锁”与重拾
现代派在50-70年代的中国大陆文坛的尴尬(掩盖与封锁)使得其在八十年代出现本身就具有“解锁”的象征意义;现代派在新文化运动后曾两次影响中国文坛(发展不成熟),
对当时的思想解放具有重要意义。
3
中国文学自身的发展
现代派的主张契合中国作家在80年代的美学追求和反叛意识:现实主义僵化为政治的工具,需要进行革命;
当时的文坛写作趋于模式化,浅、直、假现象严重;在新历史境遇中对真实的再思考。
4文学应回归自身
对文学本体论的颠覆性思考:文学是语言的、审美的。
语言:文学首先是语言的艺术,其次才可能是其它文学自觉:不要求社会责任
形式本身成为追求,形式是内容的母体:语言本体论审美:文学审美属性代替历史属性成为焦点
新时期作家们对西方现代艺术的借鉴和尝试。
(一)新时期初王蒙、茹志娟等人对“意识流”、和宗璞、谌容等人对荒诞、变形等现代小说手法的应用;
(二)80年代中期
刘索拉、徐星、残雪等人的现代派小说
代表作品:《你别无选择》、《无主题变奏》,《山上的小屋》等。
(三)80年代中后期
马原、余华、格非、孙甘露、苏童、莫言等为代表
现代派与先锋小说二者区分的依据是:
从时间上看:
现代派出现在80年代前期;
先锋派则指80年代后出现的,具体说是莫言、马原之后的一批年轻作家。
前者更多地表现出对于小说精神气质的关注,后者则有着鲜明的文体实验色彩。
但事实上,这二者在很多的时候也是相通的。
刘索拉《你别无选择》
刘索拉,女,祖籍陕西志丹,1955年生于北京,作曲家、小说家、人声表演艺术家。1983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并留校任教。1985年发表处女作《你别无选择》,随后发表中篇小说《蓝天绿海》、《寻找歌王》等。她的小说多以音乐界生活为素材,采用“黑色幽默”的笔法,表现当代中国80年代的现实,笔下人物多为“精神贵族”或“迷惘的一代”。
1987年至1993年前后移居伦敦与纽约,2003年后回北京。1997年在纽约成立自己的音乐制作公司,致力于使中国传统音乐以一种新形象进入世界音乐界。
刘索拉《你别无选择》1985
李鸣、小个子、孟野(有才帅气)、森森、马力戴齐(弹钢琴)、猫(弹爵士)、懵懂(想睡觉)、“时间”
贾教授、金教授
小说借音乐学院作曲系一群性格各异的青年学子的校园生活,反映了我国80年代的一种现实,一代人的情绪与骚动,也反映了一批青年执着追求、富有创造与社会那几十年不变的陈规旧习之间的抵触。小说带有西方“垮掉的一代”和“黑色幽默”的风格。
垮掉的一代:是英文“The Beat Generation”的翻译。The Beat Generation出现在美国的60年代(二战后),特指与当时的主流社会是格格不入的一群青年。他们不满社会的现状,也不肯追求名利,而驱车前行,永远在路上,他们吸毒,他们放纵,他们渴求自由的生活。他们中代表作家是凯鲁亚克和金斯伯格,前者的《在路上》、后者的《嚎叫》深深地打动着不安的青年的心。
“迷惘的一代”指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包括海明威在内),他们之所以对生活失去信念是由于战争的创伤,但他们并未因此而失去对人性的渴望。与“垮掉的一代”不同。
黑色幽默:20世纪60年代美国重要的文学流派。它的主要作家有约瑟夫·海勒、克特·小伏尼格等“黑色幽默”的小说家突出描写人物周围世界的荒谬和社会对个人的压迫,以一种无可奈何的嘲讽态度表现环境和个人(即“自我”)之间的互不协调,并把这种互不协调的现象加以放大,扭曲,变成畸形,使它们显得更加荒诞不经,滑稽可笑,同时又令人感到沉重和苦闷。
因此,有一些评论家把“黑色幽默”称为“绞架下的幽默”或“大难临头时的幽默”。“黑色幽默”作家往往塑造一些乖僻的“反英雄”人物,借他们的可笑的言行影射社会现实,表达作家对社会问题的观点。
马原、格非、余华等人的先锋小说
他们的先锋小说的艺术贡献在于现代小说文体实验,是名副其实的“形式的先锋”,这也是先锋小说后来日渐苍
白并走向没落的主要原因之一。
主要作家有马原、格非、莫言、孙甘露、余华、苏童、叶兆言、洪峰、北村和藏族作家扎西达娃等。
马原,作家,当代先锋派小说的开拓者,被称为“先锋文学第一人”。1953年出生于辽宁锦州。当过农民、钳工。1982年辽宁大学中文系毕业后进西藏,任记者、编辑。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1984年发表的《拉萨河女神》著有《冈底斯的诱惑》、《西海无帆船》、《叠纸鹞的三种方法》《虚构》及长篇小说《上下都很平坦》等。
其“叙述圈套”开创了中国小说界“以形式为内容”的风气,影响了一批年轻作者。05年自编自导电影处女作《死亡的诗意》。现任同济大学文学院院长。
“马原的叙述圈套”(吴亮)。这体现在:
①将叙事过程纳入叙事之中。这是作者对小说真实与虚构之间的有意混淆。他明白指出他的小说就是虚构。
②作者常常以叙述主体的姿态介入小说,作为生活的目击者、参与者和被叙述对象。如:“我就是那个叫做马原的汉人。我写小说,我喜欢天马行空,我的故事多多少少都有一点耸人听闻。”
打破了传统小说的“真实化”企图,使小说呈现出元小说的叙事特征。
从传统小说的关注叙述对象转向强调叙述主体、叙述行为,叙述主体的独立性凸显的非常鲜明。
③小说中叙事的平面化与故事的拼接性。(对小说意义和深度的消解)
如:彼此不相关联的故事情节的连缀;常常有头无尾的故事,叙事的空白等。文本拒绝表现故事的深度和意义,拒绝寻找事物背后的逻辑关联。拒绝将生活纳入一个封闭的情节模式中。故事细节极其真实,但最终打碎,局部逻辑大势不逻辑
通过小说的构成方式表达对世界存在方式的理解马原:其中的神秘来自明白无误但又无法企及
4语言质朴、简洁、务实、直接呈现、少装饰性。
你看我有多大年龄。说你第一眼时的直观判断。不要怜悯我。不要说那
些想使我高兴一点的话。不不。我说了别这样。
这里有镜子。有水。我每天都能看到我。可是我不知道我是否显得衰老。我不知道别人到我这个年龄时的样子。你告诉我实话。你应该知道这没
有关系的。我早就从你们的世界里退出来了。那个世界是你们的。有三十年了。也许四十年。我没去计算时间。时间没法计算。昨天跟今天一个样。今天跟明天一个样。你记不住重复了许多次的早上和晚上。山
绿了又黄。我是记不住了。
我是个哑巴。这里人都当我是哑巴。我到这里就再没说过话。我怕我早把汉话忘了。跟你说这些话的时候我敢肯定我还记着。有些事会了就忘不了。游泳就是这样。我七岁那年学会游泳。那好像是一百年以前的事了。
不是地道汉族。我爸亲是个做生意的印度人。
我不说话。后来也没人跟我说话了。就不要问这个了。叫什么名字有什么关系呢?这么多年我没有名字一样活着。他们都不叫我。没有人知道我
叫什么。他们当我是个傻子。
你真有眼力,这里没有人看出我读过书。我爸亲有钱。是我自己不想再
读下去了。
你要吃东西吗?你有再好不过了。我至少几十年没吃过点心了。好吃。
我们再不回去就错过午饭了。那好。我们就往沟沟里走。
马原通过他的叙述圈套表演:
(一)改变了小说与现实的关系,颠覆了传统的真实观(小说不是对现实和历史的复制、依附);
(二)凸显了叙述在小说中的本体地位。变传统的写故事为写故事。
残雪,本名邓小华,1953年5月30日生于湖南长沙。1970年进街道工厂工作,做过铣工、装配工、车工。1980年与丈夫开裁缝店。1985年开始发表作品,至今已超过六十万字。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突围表演》、中篇小说《黄泥街》、《苍老的浮云》等。
一、小说的现代主义精神分析二、小说的现代艺术手法分析
残雪《山上的小屋》
残雪的作品习惯于以一种非常态的精神病患者的叙事方式,营造着一个个虚幻的超现实的荒诞的心理世界。
残雪所营造的这个心理世界,是对人类精神欲望的无意识层次的深层发掘,展示的是特定社会文化环境中人性的丑陋、丑恶和缺陷,关注的是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彼此之间的对立、冷漠、嫉妒、敌意。环境是自我的陷阱:母亲(恶毒)和父亲(狼)
残雪的叙述语调冷漠、客观,这使残雪的作品具有寓言般的叙事效果,从而达到对人类生存处境的普遍反映。1、对理性和逻辑的颠覆
2、荒诞、变形、梦魇般的世界3、象征、隐喻的大量引用
余华的小说
1.余华生平
1960年4月3日生于浙江杭州,是家中次子,在浙江海盐的医院环境中长大,父亲是海盐县的一名外科医生,母亲也在医院工作。1977年高中毕业后在一家镇上的卫生院当牙科医生五年,促使他下决心以写作改变自己的职业。
1984年在《北京文学》当年第1期上发表处女作《星星》,后就读于由北京鲁迅文学院和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的研究生班。在此期间,因在《北京文学》1987年第1 期上发表《十八岁出门远行》而引起人们注意,并很快发表出一系列先锋实验性小说而成为当代最有影响的小说家。和孙甘露、苏童等人被称为先锋小说的领军人物
余华代表作
短篇:《十八岁出门远行》《西北风呼啸的中午》《往事与刑罚》《死亡叙述》《鲜血梅花》《爱情故事》
中篇:《四月三日事件》《一九六八年》《现实一种》《河边的错误》《世事如烟》《难逃劫数》《古典爱情》《此文献给少女杨柳》
长篇:《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
(2)创作简况。
余华是同时代作家中写作字数最少、废品也最少的作家之一,也是被研究得最为充分的作家之一,同时还是给中国当代文学带来真正变化的少数几个作家之一。
他的小说创作以1991年底第一部长篇小说《呼喊与细雨》发表为界,大致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以中短篇小说为主,在小说的结构、语言和叙述方式等方面都带有很强的实验性,以人的罪恶、暴力和死亡作为主要描写对象,用极其冷酷的笔调揭示人性丑陋阴暗的角落,处处透着怪异奇特的气息,又有非凡的想象力,客观的叙述语言和跌宕恐怖的情节形成鲜明的对比,对人的生存的异化状况有着特殊的敏感,给人以强烈的震撼,被看作是“先锋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
余华自述:我所有的创作,都是在努力更加接近真实,我的这个真实不是生活里的那个真实,我觉得生活实际上是不真实的,生活是一种真假参半、鱼龙混杂的事物。在人类历史的
暴力和混乱中,文明只是个装饰。
何谓“现实一种”?
先锋小说的总体特征
1、文学观念:对传统文学真实观的颠覆与解构,
强调文学文本的自足性。2、文化上:对意识形态的回避、反抗与消解3、主题:世界的不可确定性与虚无,生存的虚无
与人生的荒诞。(暴力、死亡、悲剧)
4、文本形式:破碎、凌乱、游戏人物趋于符号化,没有深度
先锋小说的悖论式处境
“策略”的“遗患”——不知己亦不知彼
1矫枉过正
矛头指向的是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本身并没有错,错的是过分政治化);在否定现实主义的同时,
否定了中国文学特色和现实主义的历史。2 枝叶之求
功利的考量难以触及精髓:
中国现代派小说的缘起是现实的需要,
过重的目的性使得作家不会热衷于对现代派本身的研究;
被动接受的前路堪忧:
当时的中国并没有或已经失去“文化自觉”
对外来事物的接受过程是“对西方冲击之反应与适应”,一味被动的追随不仅会失掉自我,也将失掉历史。
3自省的缺位
对西方现代派缺乏辩证思考。
现代派的意义只是“解构”+空白将主体、价值、意义从写作中剥离之后留下的只是一片空白,甚至以空白为先锋,使得形式最终异化为意义模糊的纯符号。与其说中国现代派作家没有意识到这点,
不如说即便省察到了也无可奈何,或者说无以为意。总结:中国现代派小说“昙花一现”中所体现的“悖论”(理论的自相矛盾+现实的自圆其说)
归根结底就在于“策略”:一切服务于现实的迫切需要。——策略只是非常时期的非常手段,
一旦历史转入平常期,文学也应步入正常轨道,但在现实中却很难自觉实现这一转变。现实主义饱受抨击源于此,反现实主义的迅速消亡也源于此,
中国“西化”以来的历史上的种种,也都未能逃脱这一怪圈。
“文化自觉”的重塑任重而道远……
现代派又称先锋派,先锋即反传统,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先锋终将转为传统,这就与其初衷相违背了,
从这一点来说,现代派的自相矛盾是理论必然的;
,
而现代派的理论又不能占据永久的制高点,即“重建”的缺失则它的自我叛离是历史必然的。可以说,现代派的出现就预言了消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