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洲⾼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珠江三⾓洲是中国内地最早对外开放的地区。早期吸收了⼤量从⾹港转移⾄内地的来料加⼯⽣产,所以在80和90年代,在⼯业⽣产和出⼝迅速增长的带动下,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车头。不过,珠江三⾓洲以出⼝加⼯为主的发展模式,往往给⼈⼀个错觉,就是它的⼯业仍停留在低⽣产附加值的加⼯装配。且珠三⾓内⼤学数⽬较少,⼈才不⾜,不利于产业升级。实际上珠江三⾓洲⾼新技术产业带⾃1991年成⽴以来,每年以超过40%的⾼速发展,⾄2002年珠三⾓⾼新技术产品⽣产达4000亿⼈民币(477亿美元),出⼝300亿美元,领先于内地其它地区。
珠三⾓⽣产的⾼新技术产品超过4000种,主要集中在电⼦与信息技术、⽣物技术、新材料和光机电⼀体化四⼤技术产业。其中电⼦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产值占全国三成多。
珠三⾓企业的技术创新能⼒正不断增强。2001年⼴东企业共申请专利4056项,获得专利授权2978项。在全省⽣产的⾼新技术产品中,由企业⾃主开发的占54.7%。⽀持珠三⾓⾼新科技产业发展的因素包括庞⼤的本地和出⼝市场需求,政府在基础建设和优惠政策⽅⾯的积极配合,和⼤量⼈才从海外及外省到珠三⾓创业和⼯作。
珠三⾓⾃⾝培养和拥有的⼈才不少,共有专业技术⼈才超过200万⼈,是全国第⼆位。深圳、珠海、东莞、⼴州已先后启动⼤学园区计划,为本地培养⼈才。珠三⾓已初步建⽴了良好的科技转化机制与环境,有利于⾹港风险投资者参与投资。【珠江三⾓洲⾼新技术产业概况】
珠江三⾓洲⾼新技术产业⾃1991年经原国家科委批准成⽴珠江三⾓洲⾼新技术产业带1以来发展迅速。1992⾄2002年,⼴东省⾼新技术产品⽣产平均每年增加40.2%⾄4,300
亿⼈民币(519亿美元)。珠三⾓⾼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东省的92%,其中深圳占43%,是珠三⾓内最重要的⾼新技术产业基地。
珠三⾓是外向型经济,其⾼新技术产品出⼝发展速度也极为迅速。⼴东⾼新技术产品的出⼝从1992起年均增长56.7%,⾄2002年出⼝总额达309亿美元,占全中国⾼新技术产品出⼝45.5%,是全国⾼新技术产品出⼝最⼤省份。
【民营及外资科技企业发展】
珠江三⾓洲⾼新技术产业⽬前形成了国有、民营、外资三⾜⿍⽴的局⾯,其中尤以民营⾼新技术企业发展极为迅速。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民营⾼新技术企业的发展速度达到30-60%,截⽌到2001年底,⼴东全省共有民营科技企业3952家,其中有537家被认定为⼴东省⾼新技术企业,占⼴东省⾼新技术企业的35%。2001年民营企业⾼新技术产品产值增加超过30%达到1126亿元⼈民币,占全省⾼新技术产品⽣产32%。
2001年⼴东民营企业投⼊研发的资⾦达到了58.9亿元⼈民币,占⼴东全省⾼新技术投⼊的55%,在民营⾼新技术企业开发的新产品中,属于⾼新技术领域的占60%,其中70%具有⾃主的知识产权,涌现出了⼀批像华为、中兴、⾦⼭、⾦蝶、圆⽅、中望等全国知名的民营⾼新技术企业。
珠三⾓还吸引了⼤批外资⾼新技术企业投资,例如包括来⾃美国的IBM、康柏、摩托罹拉、杜邦,⽇本的索尼、⽇⽴、TDK、本⽥,以及欧洲的菲利普、诺基亚等340多家全球500强企业在内的跨国公司在珠三⾓进⾏采购和⽣产,使珠三⾓成为全球最⼤的⾼新技术产品制造基地之⼀。2001年⼴东省⽣产产值超过50亿元的8种⾼新技术产品是:数码移动电话、⾼档汽车、数码彩电、程控交换机、微机、硬盘、笔记部电脑和电信传输设备,当中不少便是外商投资的结果。
除在珠三⾓进⾏加⼯装配外,近年外商亦有利⽤珠三⾓在科研⽅⾯的优势,增加在技术和产品研发⽅⾯的投资。⾄2002年底,据统计已有7家跨国企业在深圳和⼴州开设了研发机构(R&D),⽀持其在中国以⾄区内的⽣产活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