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通过实际的操作初步掌握近似数、准确数和误差的概念;
2.能判断一个数是否是近似数,能按要求对一个数进行四舍五入,精确到某一数位.
【学习重点】
掌握近似数、准确数和误差的概念. 【学习难点】
能够按照要求对一个数进行四舍五入,精确到某一数位.
行为提示:点燃激情,引发学生思考本节课学什么.
行为提示:教会学生看书,自学时对于书中的问题一定要认真探究,书写答案.
教会学生落实重点.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情境:实物投影,并呈现问题:中国是世界面积第3大国;中国有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中国共划分34个省级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人口约12.9533亿,占世界人口的21.2%;共有56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壮族,有1600万人,你能找出这篇报道中哪些数是精确数,哪些是近似数吗?
解:以上数中3、34、23、5、4、2、56是由计数得来,是准确数,而8844、12.9533、21.2%、1600是由测量得来,是近似数.
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知识模块一 准确数与近似数
阅读教材P45~P47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什么是准确数?什么是近似数?为什么要使用近似数?
答:准确数:与实际情况完全吻合的数;近似数:与实际数值很接近的数;在计数、计算等许多条件下,有时很难取得准确
数,有时因不必要使用准确数,于是就使用近似数,例如在涉及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时,常取π≈3.14.
方法指导:准确数是与实际情况完全吻合的数,近似数是与实际数值很接近的数.
一般测量得到的数都是近似数.
知识链接: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只需看这个数的最末一位在原数的哪一位.
提示:“近似数4.2×104,精确到哪一位”,学生不易分清,可提示学生将104看成“万”等单位来理解.
行为提示:教会学生怎么交流.先对学,再群学.充分在小组内展示自己,分析答案,提出疑惑,共同解决(可按结对子学——帮扶学——组内群学来开展).在群学后期教师可有意安排每组展示问题,并给学生板书题目和组内演练的时间. 问题
3:什么是误差?
问题4:误差与准确数和近似数的关系是什么?
答:近似值与它的准确值的差,叫误差,误差=近似值-准确值,误差可能是正数,也可能是负数,误差的绝对值越小,近似程度越高;反之,越低.
典例:下列各题中的数,哪些是准确数?哪些是近似数? (1)七(4)班有42名同学; (2)每个三角形都有3个内角;
(3)我国的领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 (4)王强的体重是约49千克.
解:42、3是准确数;960、49是近似数.
仿例1:50名学生和40kg大米中,50是准确数,40是近似数.
仿例2:一个闹钟,一昼夜的误差为±10s,这句话的含义是这个闹钟一昼夜跑快不超过10s,跑慢也不超过10s.
知识模块二 精确度
问题:什么是精确度?一般如何表示?
答:近似数与准确数的接近程度,通常用精确度表示,近似数一般由四舍五入法取得,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
确到哪一位.
典例:下列由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数,各精确到哪一位? (1)54.8;(2)0.00204;(3)3.6万.
解:(1)精确到十分位;(2)精确到十万分位;(3)精确到千位.
仿例:用四舍五入法,按括号里的要求对下列各数取近似值:
(1)0.65148(精确到千分位);(2)1.5673(精确到0.01);(3)0.03097(精确到0.0001);(4)75460(精确到万位);(5)90990(精确到千位).
解
:
(1)0.65148≈0.651
;
(2)1.5673≈1.57
;
(3)0.03097≈0.0310;
(4)75460≈8×104;(5)90990≈9.1×104.
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
1.将阅读教材时“生成的问题”和通过“自学互研”得出的“结论”展示在各小组的小黑板上,并将疑难问题也板演到黑板上,再一次通过小组间就上述疑难问题相互释疑.
2.各小组由组长统一分配展示任务,由代表将“问题和结
论”展示在黑板上,通过交流“生成新知”.
知识模块一 准确数与近似数 知识模块二 精确度
检测反馈 达成目标
【当堂检测】见所赠光盘和学生用书 【课后检测】见学生用书
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1
.
收
获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
困
惑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