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THERN ECONOMY
物流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分析
——浙江传化物流基地的实践与启示
杨之雷
(浙江树人大学管理学院 杭州 310012)
摘 要:浙江因其鲜明特色的产业集群而使经济充满活力和市场竞争力。作为现代服务业的物流产业的集聚,对其竞争力是否有着同样的影响力,是否能拉动我国第三方物流的有效需求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以浙江传化物流基地的实践为例,论证了物流产业集聚带来的竞争优势与物流产业集群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关键词:产业集群 物流产业集群 竞争优势
浙江是我国经济强省,改革开放以来,根据各地的资源状况、经济基础和产业传统,因地制宜发展起各种具有鲜明结构特色的产业集群。这种小资本、大集聚;小商品、大市场;小企业、大协作的特点,使浙江经济发展充满活力,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显示出强大的优势。近年来,浙江创造出几百个具有专业化分工协作特点、年产值几十亿乃至上百亿的产业集群。
一、产业集群的概念及其经济效应
对产业集群的经典研究最早见于英国新古典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Marshall)在19世纪末提出的产业区理论,他把一些手工业类的小公司集聚、且相互之间具有密切联系、区内生产活动具有明显的专业化特征的区域称为产业区。到了1990年,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教授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正式提出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的概念,并把它提高到增强国家竞争力的高度,从而引起了各界的高度重视。
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的概念基本是等同的,但产业集聚侧重于某一产业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侧重于某个产业的区域分布与工业整体的区域分布的对比;而产业集群则是一个类似于生物有机体的产业群落,它是企业自组织或有组织的综合体。本文认为,产业集聚是产业集群的初级表现形态,产业集群是产业集聚的可能和理想的发展前景。
波特认为,产业集群是在某一特定领域中,在地理位置上集中,且相互联系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并以彼此共通性和互补性相联结;产业集群在全球经济中成功的原因是由于强烈的区域化经济效应,并由于产业竞争力提升,形成区域品牌,增强区域竞争力;是实际运营效率而非产业本身决定了产业竞争力,任何产业都有可能通过增加知识投入来提升其附加值。
产业集群带来的经济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产业集群的规模性带来的低成本优势,包括采购成本、销售成本、库存成本、获得信息的成本、利用基础设施的成本、与生产有关的配套产品的采购、运输成本以及人力资源所耗成本等。二是集群区域内形成的外部效应,即因产业在地域上的集中而导致社会分工深化、企业联系加强和区域资源利用提高所产生的成本节约。三是推动区域技术进步,在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的良性作用下,
技术进步在整个产业集群区域内会受到强大的推动,对区域内产业优化起到支撑作用。四是有利于培育专业化劳动力市场,实现企业对劳动力的柔性需求,企业可以以最优的价格得到最专门化的服务。
二、物流产业集群
现代物流业既是一个融入于国民经济众多行业部门之中的横向经济领域,又是一个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的产业部门;物流业自身具有服务性、基础性、综合性和高渗透性的产业特征。因此,物流服务企业的产业集群与传统的生产企业的产业集群既有着许多产业集群的共同特征,又有作为服务业的自身的特性。下面以浙江传化物流基地为例,来论证物流企业的集群式发展对物流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作用。
(一)浙江传化物流基地
浙江传化物流基地位于浙江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沪杭甬高速公路萧山出口处,由浙江传化集团投资建设,占地规模560亩,总投资3亿元人民币,于2003年4月开业营运。其按现代物流基地的要求进行规划与建设,是一个具有先进物流设施和经营理念、为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专业服务的运行平台;具有经济圈和交通圈的双重优势,集交易中心、信息中心、运输中心、仓储中心、配送中心、转运中心及配套服务功能于一体。它的建成与投入运行为该区域内工商企业和物流企业提供了一个优质的综合性的物流服务平台。
经过3多年的积极探索和实践,传化物流基地在“物流资源整合”和“物流平台运营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截止2005年年底,引进物流企业400多家,拥有30余万辆车源、10万多平方米仓储设施、日均提供5000余条交易信息、日承运货物量3万余吨、年承运货物总值2000亿元,为直接服务的7000多家工业企业和商贸企业降低成本幅度达40%左右,直接提供就业岗位5000多个,其服务辐射范围已经到达杭州、嘉兴、绍兴、金华、宁波、湖州等周边地区。2003年实现营业额7.5亿,上缴税收2500万元;2004年实现营业11.5亿元,上缴税收4000万元;2005年实现营业额超过16亿元,上缴税收超过6000万元;2005年,传化物流入围 “中国物流企业50强”。
传化物流基地的形成将各种经济成分和不同运作模式的物流
14
北方经济・2007年第3期
产 业 经 济
NORTHERN ECONOMY
企业在空间上集聚在一起,形成了物流需求、供给、设施、技术、信息、人才、客户等软、硬件资源的集中,通过整合物流资源,带动相关产业,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二)物流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1.集群化带来的规模经济效益,有效拉动第三方物流市场需求
可以衔接,回程车辆空驶率大大降低。进驻企业以“物流基地”为载体,既竞争又联合,促使“物流基地”服务功能逐步完善,整体服务水平迅速提高。
3.集群化带来信息资源共享的协同效应,促进物流信息化的发展
当前,我国现代物流发展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第三方物流市场的有效需求不足。第三方物流占物流比重不足10%,其原因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受货主企业的传统物流观念限制;二是市场缺少有效的第三方物流供给。当前绝大多数第三方物流企业缺乏完善的物流服务网络,成本居高不下,且只能提供存储、运输、配送等几项有限的物流服务内容。随着现代物流理念的进一步深入,后者正逐渐成为第三方物流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的最主要原因。
物流产业在地理位置上的集聚,使原本综合实力相对较弱的中小物流企业在集群区内汇集成一个企业群,共同参与市场竞争;使集群物流服务表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分散化的特性,可以更好地满足物流需求企业对运输、仓储、配送等物流服务的功能要求及对服务档次各不相同的要求;同时,物流集群在信息搜索、人才储备、辅助性服务等方面,也可更具经济性。物流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正是源自于它的这种规模经济性。
物流业集群后形成区域品牌,依靠产业集群的知名度和整体营销宣传战略来开拓市场。由于物流企业在空间上大规模集中,使其更容易吸引物流需求客户的注意,而交通和信息传递的便利性,也使这些客户更乐于在此寻找物流业务的合作伙伴,其结果是为集群区内物流企业扩大了业务的需求市场。
因此,物流业集群在物流供给聚集的同时,也带来了物流需求的积聚效应,并且这种效应逐渐向周边地区扩散,最终有效地拉动该区域第三方物流的社会需求。这是一种物流供需方双赢的局面,规模经济性带来物流企业的运营效率提高、成本降低,同时,也为生产企业与商贸企业提供价美质优的服务,使物流真正成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
2.集群化带来的外部效应,促进物流企业专业化分工
物流企业集群后获得的另一个突出效益源自对区域内信息资源的共享。现代物流企业的高效运作离不开功能完善的信息平台与信息系统的支持,现代物流企业的竞争实际上可归纳为价格竞争与信息竞争,信息化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基础与支撑。通过信息资源的共享,集群区域内的物流企业可以在较低的信息获取及交易成本下,获取资源整合的协同效应。区域内的物流企业不仅可以统一化协作规则、共享政策法律支持、行业调控以及运行监督,而且,在不同的业务流程上拥有核心竞争能力的物流企业,通过共享的数据信息资源,可以将具有不同竞争优势的业务集中于某一个企业,而将其他不属于本企业核心业务的其他业务功能分包给区域内其他物流企业,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竞争战略联盟。
传化信息系统由货运交易系统、仓储管理系统、停车管理系统等子系统组成,为入驻的物流企业提供信息服务,每天有超过5000条的货源、车源信息进行网络发布、对接;任何一家客户都能通过网络系统查询到“传化物流”的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及价格;引导企业利用现代技术进行业务运作,实现业务流程管理、数据安全管理和传输管理,直接促进物流企业的业务拓展和运营成本的降低。
(三)传化物流基地对我国物流园区发展的借鉴意义我国当前各地物流园区的规划与建设方兴未艾。但据统计,我国物流园区空置率达60%左右,政府规划建立的设施完善的物流园区却没有多少物流企业入驻,物流园区空置问题正在引起人们的重视。
从传化物流基地的成功实践可以看到,物流园区的发展必须要符合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物流业作为一项为其他产业提供辅助性服务的行业,具有以区域产业发展为基础的植根性,发展物流产业一定要紧紧依托并服务于当地物流需求,物流园区的规模、运营模式、服务方式都要从产业的需求出发,通过整合,以较少的投入,发挥现有资源的更大效益,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走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物流发展的道路。
物流园区的规划与建设政府不能包办代替,政府应该重视和引导物流园区的健康发展。要采用政府支持,企业主导的原则。政府在土地征用、税收、资金等方面应给予政策支持,物流园区应坚持企业化、市场化的运作方向,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结束语
与制造业的产业集群一样,物流服务业的产业集群同样具有规模经济性、外部效应、协同效应,但物流服务业又有其作为服务业的植根性,必须依托于区域物流的需求。物流产业集群为增加我国物流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拉动第三方物流的有效需求、参与国际化竞争打下了良好基础。
我国物流业尚处于摸索发展阶段,总体水平落后、基础设施薄弱、专业化程度低、企业规模小、综合实力有限,因此,对现有资源的整合利用、走专业化发展道路就显得尤为重要。
集群内企业在集聚初期,其组织形态多为“小而全”的多功能企业,一个企业的业务往往涉及物流服务的各个环节。在集群内的企业自由竞争中,资源的共享为集群区域内物流企业集中精力发展本企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业务,并在集群化的发展过程中产生深度的专业化分工,从而实现资源的专业化利用创造了条件。处于同一物流环节的企业之间产生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最终走向联合,实现技术互补、知识联盟,共同对抗集群外的竞争,推动整个产业的优化与升级。
通过资源整合,促进物流企业的专业化分工,使本来“大而全、小而全”的物流企业集中精力于自己的优势环节,形成专门从事运输、仓储、加工、装卸等服务的企业,从而使整个产业集群完成从“集聚”到“集群”的转化;产业集群内的企业进一步进行市场细分,围绕某一种或几种主导物流服务进行市场细分,产生服务的差异化,最终形成波特理论中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群。
入驻传化物流基地的400多家入驻企业在经营范围、线路、网点、方式各方面都有不同,在“物流基地”这个统一的平台上,这些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服务功能趋于完善,物流效率得以提高。这样,不同物流企业在同一线路上的货物可以整合,不同运输方式
[参考文献]
[1]刘斌.产业集聚竞争优势的经济分析[M].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3.
[2]饶毅杰,邵正光.产业集群的经济效益分析[J].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2005,(7).
[3]支燕.物流产业集聚的竞争优势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3).
北方经济・2007年第3期
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