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考试卷(四)
闭卷,12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评卷人 一、 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 知觉
2. 表象
3. 情感
4. 才能
5. 性格
二、 填空题:(每空分,共15分)
1. 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反
映,因此,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知觉的规律可归纳为四个特性: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3. 根据识记是否有目的任务,可把识记分为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根据识记时对材料的理解程度、采用方法不同,又可把识记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__。
4. 表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有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两个主要特征。
5. 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现象称之为________________。后
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现象称之为____________________。
6. 思维反映客观事物的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是思维的基本特征;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是思维的基本过程。
7. 按情感的社会内容分,人的情感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
8. 意志行动的三个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类型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区别是: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属于__________现象,而气质类型则是属于__________现象;其联系是: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气质类型的________________,气质是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表现。
三、 是非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对的在“( )”里打“√”,错
的打“×”)
__ ---------------1. ( )个性心理和心理过程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
2. ( )心理是脑的机能,因此,只要有了人脑,就能产生心理。
3. ( )感知是比较简单的认识过程,但它们都是复杂认识过程的基础,
是一切知识的来源。
4. ( )在书本上认出以前学过的字词,这是回忆现象。 5. ( )视后象是一种瞬时记忆。
6. ( )所谓变式就是在教学中要经常变换活动方式。 7. ( )要实事求是,就必须根除一切幻想。
8. ( )当一个人注意不集中,心不在焉时,就会视而不见,听
封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就认识不了事物。可见,注意是人们的一个重要的认识过程。
9. ( )注意的起伏是注意不稳定的表现。
10. ( )人的理智感就是指善于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情感。 11. ( )人的意志行动必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12. ( )一个智商高的人,其学习成绩一定比智商低于他的
人更好。
13. (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言语表达能力、处理教材能力、
课堂组织能力等属于一般能力。
14. ( )动机和兴趣是需要的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15. ( )少年对别人的评价往往落后于对自己的评价。
四、 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选择一个最恰当的答案填入
“( )”内)
1. 学生一听到上课的铃声,就自觉地回到教室准备上课,这是
( )。
A第一信号系统活动 B第二信号系统活动 C第一信号 D第二信号 2.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从心理学角度看,这种现象叫( )。
A知觉 B感觉 C幻想 D错觉
3. 教师用红笔批改学生的作业,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一目了然,这
符合( )原理。
A知觉的选择性 B感觉相互作用 C知觉的整体性 D知觉的理解性
4. 在短时记忆中,保持信息的最好方法是( )。
A复述 B注意 C建立联想 D对信息加以分辨
5. 找出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并与非本质属性区别开来的思维过程
叫做( )
A分析 B分类 C抽象 D概括 6. 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成份是( )。
A逻辑思维 B直觉思维 C聚合思维 D发散思维 7. “隔岸见烟而知有火”是思维( )的表现。
A广阔性 B概括性 C间接性 D深刻性 8. 看小说时产生的想象活动主要是( )
A表象 B再造想象 C创造想象 D幻想
9. 与注意稳定性相反的状态是( )。 A注意的分散 B注意的转移 C注意的分配 D以上都不是
10.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都是有意想象,它们主要是在想象的( )上存
在差异。
A表象储备 B实践要求 C知识经验 D独创性和新颖性 11.“知之深,爱之切”,说的是( )。
A情感的复杂性 B认识是情感的基础 C心理调节人的行为 D情感的情境性 12.一个人的意志强弱的衡量标准是视其( )。 A动机的远近 B目的自觉的程度 C行动方法的优劣性 D克服困难的大小程度 13.在斯坦福—比奈量表中,比率智商是指( )。 A实龄/智龄 B智龄/同龄人智龄的平均值 C智龄/实龄 D 同龄人智龄的平均值/智龄
14.巴甫洛夫认为粘液质者的高级神经类型是( )。 A兴奋型 B活泼型 C安静型 D弱型 15.学生学习动作技能的基本途径是( )。 A观察 B理解 C练习 D集中注意
五、 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 心理学研究的任务是什么
2.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一说法你赞同吗为什么
3. 理发店的门口挂着红白相间的圆筒不停地转动,目的是什么运用了什么心理学原理
______ -------------------封
4. 什么叫分析、综合为什么说分析、综合是思维最基本的过程
5. “满腹经伦者”能力是否一定强为什么
六、 分析题:(15分)
1. 案例分析。
运用注意的有关理论,分析案例中李老师在着装的处理上好在哪里
案例: 李老师换了新装
星期天,李老师买了一套新装。星期一,他穿在身上早早就来到了学校。“李老师早!”“李老师好!”同学们三、五结伴地向他问候。之后,乘李老师不注意,孩子们对李老师指指点点:“瞧,李老师换了新装!”“真漂亮、真大方”“李老师可真精神!”大家窃窃私语,议论纷纷。
李老师很自然地走在孩子们中间,似乎有意让他们目不转睛地看个够,任他们说三道四地评论。好象充耳不闻,反而问他们星期天过得可好。
上课铃响了,李老师庄重地走进了教室。大家不再议论新装了,都瞪着一对黑眼珠,精神专注地听老师讲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