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汗工厂”的历史与现实
在富士康“血汗工厂”的事件中,更多的证据表明,义愤地发出指责的媒体其实并没有什么事实依据。与其说他们是在为工人呼吁,不如说他们找到了一种沽名钓誉的好办法。但是尽管如此,在公众舆论中,广泛存在的对“血汗工厂”的根深蒂固的排斥和敌视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公众并不因为缺乏根据而抛弃这个神话。人们仍然不假思索地坚信,私人经营的工厂就是资本家残酷剥削工人的地方,而在如中国这样经济发展水平尚低的国家,这种残酷剥削就一定尤为剧烈。
对于这种人剥削人的景象,大多数人都早已通过教科书烂熟于胸。基础的历史教育向学生大量灌输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悲惨状况,使之成为“人人皆知的历史事实”。同时,基础教育还告诉学生们,中国由于建立了不同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而成功地避免了这种悲惨状况。可是,由于现在的人们又开始热衷于物质利益的追求,于是,教科书上令人心惊的原始积累景象活生生地呈现于我们的社会之中,这实在令人感到痛心。市场竞争确实创造出了更多的财富,但同时却使得无数过去享有幸福生活的朴实人们陷入了无尽的辛劳之中。他们不幸成为了发展的代价。对于这种残酷剥削的景象,有良知的媒体进行一些揭露,即使缺乏足够的事实根据,甚至是完全的歪曲事实,也并没有真正冤枉什么人。难道可以否认那些工厂中工人的艰辛生活和低下待遇吗?
是的,严肃的历史学家必须否认这种建立在歪曲信息之上的“常识”。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现实中,对所谓“血汗工厂”的指责都是错误的。这种指责遗忘或者虚构了过往的历史,无视并且否认已经取得的发展,并且直接导致了对进一步发展的阻碍和破坏。他们试图为之代言的人群正因为他们的代言而处境更糟。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工业革命的国家。这种对于工厂和现代经济制度的敌视和抨
击也正起源于英国。
狄更斯的小说也许可以作为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知识分子对当时社会现实的观点的典型代表。这些小说描绘出了一幅可怕的景象:轰鸣的机器、污浊的天空、肮脏的工人居住区、骨瘦如柴的童工、被辛苦工作折磨得神经麻木的工人、大腹便便的资本家对工人敲骨吸髓。除了小说以外,当时还有大量的新闻报道和政论文章。正是这些舆论塑造出了当时人们对工业发展的印象。但深入的统计分析和其他第一手资料却提供了几乎完全相反的景象。实际上,自从工业革命以来,尤其是1800年以来,英国工人的实际生活水平就一直在提高,虽然这种提高是缓慢的,有时甚至是停滞的,但几十年的时间里,生活水平已经有了翻番的增长。1780年的人均工资是11英镑,到了1860年,这个数字上升为28英镑。肉类、糖、茶叶、啤酒和鸡蛋的人均消费量不断增长。以前被视为奢侈品的鱼、肉、蔬菜和水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的消费品。到了1850年代,英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居民平均营养水平最高的国家。一位研究这一时期的历史学家自信地宣称:“关于19世纪工人实际工资的争论该结束了:19世纪30年代以来的随便哪10年,普通工人的收入都要比20年代以前的随便哪10年要好”。
更重要的是,这种人均真实收入的持续增长是在人口不断增长的条件下取得的。因此,也就格外特殊。当时,人口的出生率大幅上升,而死亡率大幅下降。而这是前所未有的。在工业革命以前,社会呈现一种静止的状态,这其中就包括人口数量的停滞。人口数量的持续增加是工业革命创造出前所未有的财富的明显表现。而且,在人口不断增长的同时,人们的平均生活水平还在不断提高。这是工业革命前的传统社会所不能想像的。
既然历史事实并非如此,那么,人们习见的那些对工业社会的悲惨景象的描述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概括来说,这些靠不住的神话是由一些核心政治人物炮制出来的。然后,一些好心人——他们往往很糊涂——觉得这些东西合乎自己的胃口,于是就替他们广为传
播。
可是,这些人为什么要相信并传播这些靠不住的神话呢?
首先,是因为人们往往容易忘记过往的历史。因为忘记了历史,所以,工业革命以前的社会被想象成了悠闲自在的理想社会。农业才是人类唯一合乎自然的、健康的活动。在这个世界里,生活舒适而宁静,没有加班和熬夜,更没有污染和工伤。乡村的空气十分清新,劳动成为一种有益的消遣。在这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中,人们身体健康,精神健全,家庭和睦,固守道德。这一切都被突然闯入的工业和机器给毁了。机器和工业把自在的农民变成被剥削的工人。在乡间玩耍的儿童变成可怜的童工。人们不再为自己劳动,而不得不去为他人劳动,受人剥削,承受过去没有见过的压迫。
可是,实际上呢?实际上工业革命以前的社会和工业革命以后的社会相比,只能说前者更加凄惨和可悲。农业劳动辛苦而不稳定,有时,劳作一年却不能提供基本的生活来源。生下来的的婴儿往往只能被迫弃,任其死去,因为根本无法养活他们。这些可怜的孩子们如果能够有机会当童工的话,至少可以活下来。工业革命为工人提供了廉价的棉纺织品。因为廉价而遭到了城里的新闻记者的怜悯:“晾衣绳上没有一件毛料服装”(他们忘了,毛料服装不能水洗)。可是,在这些工厂制造的廉价纺织品出现以前,穷人往往终年只穿一件衣服,这件衣服还是要传代的。工人居住区的房屋固然不能和贵族的豪宅相比,但比起乡村破破烂烂的草棚来,已经要好得多。使用蒸汽的工厂的生产条件也完全是那些手工家庭作坊无法比拟的。更重要的是,凭自己的劳动挣工资的人具有着那些仰人鼻息的农奴们根本没有的自豪和自信。工业区中工人的健康身体、干净整齐的服装、良好的精神状态、远远超过其他国家同等阶层的生活水平都给客观的观察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遗憾的是,一般人的心理都是不拿现实和过去相比,而是和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状态去
比。这样一来,就会对现实提出种种漫无边际的谴责。面对这些谴责,恐怕只有无所不能的上帝才能满足他们的理想追求。
其次,就是神话的炮制者和传播者其实根本没有真正去了解他们津津乐道的现实。已经有好几个历史学家对曾经发挥过重大宣传作用的文件提出了严厉的批评。这些文件的作者被证明根本就没有去过那些所谓的悲惨的工业区。他们的消息来源只是道听途说。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的主要工业区都在北部,比如曼彻斯特和利物浦。而记者和作家们往往都在南部的伦敦一带。于是,带有普遍性的情况就是,记者作家们身处伦敦,带着无限的同情想象着工业区的悲惨景象,根据一些传闻就奋笔疾书。也正是因为工业区在他们的心目中是那样可怕,所以他们从来也没有想过自己也要去那样的地方亲自看一看。这方面的典型的言辞是:“我自己从来没有亲眼见过,但听说过有这种事;至于我自己,从来没有到过工业区,也永远都不想去”。与深入细致的调查相比,坐在书房里,挑选一些能够打动人的有关社会不幸的证据,编纂出一篇描写剥削的生动故事,显然要容易得多。
从英国工业革命以来,这种没有根据的舆论就在世界各地和工业革命同步发展。工业革命传播到哪里,错误的舆论就跟到哪里。这也许是人类对于工业革命这一伟大历史进程的一种“磨合”。遗憾的是,这种磨合并不是没有代价的,甚至可以说代价高昂。为人类创造出巨大财富、实现社会全面发展、极大地扩展了人类自由的市场经济制度从此一直在道德上处于下风。种种破坏自由、干预市场的政治因素却得以籍着道德的优势大行其道。为次,人类不得不付出了无数本来可以避免的牺牲。
中国也不能幸免。自从现代工业进入中国以来,这种舆论就一直兴盛不衰。一度还成为主流的意识形态。后来传统意识形态发生了变革,但变革并没有同时改变这种错误的舆论。于是,在新一轮的快速工业化时期,这种舆论又一次被许多“好心人”到处传播。结果,人们就看到了“血汗工厂”现代版。除了某些技术概念发生变化以外,这种错误舆论
的内容和成因可以说一成不变,毫无新意。照样的遗忘历史和对现实任意想象。这种情况在富士康“血汗工厂”事件中有着典型的表现。一个在当地甚至属于中上等条件的工厂却被几乎描写成了人间地狱。工厂中哪怕一点点的辛苦和抱怨都被无限放大,而同时,那些真正应该受到关注的、被排斥于工业化进程以外、陷于贫困和无望的偏僻乡村却无人理睬。记者们由于对基本的经济学理论无知,于是把所有他们认为好的东西都归因于政治,而把所有他们不满意的东西,包括仅仅存在于他们想象中的不满意都归因于经济、工业和市场。
由于只有很少的一些自然资源可以不经人类的劳动而直接转化为消费品,所以,社会的发展只能建立在人们的努力工作之上。而且,这种努力工作必定是在现有的基础上展开。一些人在所谓的“血汗工厂”中看到了人剥削人,而我却于其中看到了在彼此协作中正在努力建设美好生活的人们。对于正在努力工作改善自身生活的那些人们,如果不能给他们提供切实帮助的话,那么,至少不要为了沽名钓誉而去任意打扰和破坏他们实现梦想的努力。我认为,这应该是所有那些掌握了公共发言权的人的一种基本操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