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CN 111521764 A(43)申请公布日 2020.08.11
(21)申请号 202010382559.0(22)申请日 2020.05.08(71)申请人 戴姆勒股份公司
地址 德国斯图加特
G01N 21/64(2006.01)G01N 5/00(2006.01)G01N 30/02(2006.01)G01N 30/06(2006.01)
(72)发明人 张磊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永新同创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376
代理人 慕弦(51)Int.Cl.
G01N 33/44(2006.01)G01N 21/3563(2014.01)G01N 25/20(2006.01)G01N 23/223(2006.01)G01N 23/207(2006.01)G01N 23/20091(2018.01)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10页 附图9页
CN 111521764 A(54)发明名称
用于鉴别材料的一致性的方法(57)摘要
本发明涉及材料分析领域,尤其是对车辆零件的塑料材料进行的分析及鉴别。本发明的用于鉴别材料的一致性的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ⅰ)提供待比较的至少两种样品;ⅱ)获取所述至少两种样品的各自的至少一种特征曲线;ⅲ)执行所述至少两种样品的至少一种成分的定性的和/或定量的分析;以及ⅳ)基于步骤ⅱ)中获取的特征曲线和步骤ⅲ)中的成分分析结果来确定所述至少两种样品的材料是否一致。本发明实现了:能识别材料之间在化学组成上的微小差别并进而能准确地甄别牌号相同但配方不同的材料,用于检测材料是否被更换,满足车企对零件质量的管控需求。
CN 111521764 A
权 利 要 求 书
1/2页
1.一种用于鉴别材料的一致性的方法,所述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ⅰ)提供待比较的至少两种样品;
ⅱ)获取所述至少两种样品的各自的至少一种特征曲线;
ⅲ)执行所述至少两种样品的至少一种成分的定性的和/或定量的分析;以及
ⅳ)基于步骤ⅱ)中获取的特征曲线和步骤ⅲ)中的成分分析结果来确定所述至少两种样品的材料是否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方式来执行步骤ⅲ):相继向所述样品施加不同的检测方案以定性地和/或定量地确定相应的成分,并且,在通过至少一种检测方案检测到所述至少两种样品的成分具有差别的情况下,结束步骤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方案包括用于确定样品中的一成分的化学组成的定性检测手段和/或用于确定样品中的一成分的含量的定量检测手段,特别地,所述检测方案包括先执行定性检测手段后执行定量检测手段。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方案包括用于将物质从样品分离的分离手段,其中,分离出的物质被定性地和/或定量地分析,尤其通过定性检测手段和/或定量检测手段被定性地和/或定量地分析。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方案包括前分析手段,其用于推测样品可能含有的成分,并且,基于通过所述前分析手段获取的推测结果来选取相应的定性检测手段、定量检测手段和/或分离手段。
6.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定性检测手段或前分析手段包括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荧光光谱分析和/或能谱分析;
定量检测手段包括裂解气相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荧光光谱分析、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和/或能谱分析;和/或
分离手段包括酸解和/或萃取,特别地,在样品的酸解之前执行样品的煅烧。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方式来执行步骤ⅲ):
首先向所述样品施加第一类检测方案,所述第一类检测方案适于定性地/或定量地确定含量在1%(重量百分比)以上的成分;仅当遍及所述第一类检测方案也未检测到所述至少两种样品之间在化学组成上的差别时,才向所述样品施加第二类检测方案,所述第二类检测方案适于定性地/或定量地确定含量小于1%(重量百分比)的成分。
8.根据权利要求2-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验证步骤,在所述验证步骤中,对所述样品执行热重分析,并利用热重分析结果来验证通过所述检测方案获取的成分检测结果。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曲线包括以下曲线中的至少一种:红外光谱曲线/差示扫描量热曲线和热重曲线;和/或
在所述步骤ⅳ)中,当所述至少两种样品的各特征曲线均彼此重合且所述成分分析结果一致时,则得出所述至少两种样品的材料是一致的结论;当所述至少两种样品的任一特
2
CN 111521764 A
权 利 要 求 书
2/2页
征曲线存在差异或者所述成分分析结果存在差异时,则得出所述至少两种样品的材料是不一致的结论。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适于鉴别塑料材料的一致性。
3
CN 111521764 A
说 明 书
用于鉴别材料的一致性的方法
1/10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鉴别材料的一致性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车辆的研发和制造过程中,会存在这样的问题:来自不同的材料供应商的塑料材料,虽然标有相同牌号,但实际配方会有不同。这导致了量化生产后零件供应商提供的某种零件所采用的制造材料,并非是之前测试合格的那种材料,尽管这两种制造材料具有相同的牌号。实际量产使用的材料被更换后,如果不能达到之前测试材料的标准,会给车辆留下安全隐患。
[0003]为此,需要一种能甄别具有相同牌号的不同塑料材料的方法。然而,在现有技术中,传统的材料一致性分析技术精度低,其只能分析出塑料零件是否使用了指定牌号的材料,而却无法进一步甄别相同牌号下的不同材料。尤其,来自不同供应商的同牌号材料之间的差别往往体现在含量小于1%(重量百分比)的微量成分上。但是传统的材料成分分析方法却难以实现这种微量成分的检测。[0004]文献《材料一致性控制分析技术及相关案例介绍》(彭坚等人,日用电器,2009-12)公开了利用红外指纹谱图和分子碎片热裂解谱图来鉴别不同的高分子材料。但是这种方法只能用于粗略地鉴别不同的高分子材料,而难以识别出同一牌号的塑料材料在配方上的差别。
[0005]文献《国外一工程塑料件组成成分分析》(王磊,山东科学,第4卷第4期)公开了利用红外光谱图和氯仿提取来识别工程塑料件的主要成分和无机填料。这种方法无法识别塑料中可能存在的各种助剂,因而难以提供塑料的全成分分析并进而难以帮助甄别同牌号的不同材料。
[0006]因此,期待提供一种能识别材料之间在化学组成上的微小差别并进而能准确地甄别牌号相同但配方不同的材料的方法,以对用于车辆零件的塑料材料进行准确鉴别,满足车企对零件质量的管控要求。
发明内容
[0007]该目的通过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用于鉴别材料的一致性的方法来实现,所述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0008]ⅰ)提供待比较的至少两种样品;
[0009]ⅱ)获取所述至少两种样品的各自的至少一种特征曲线;
[0010]ⅲ)执行所述至少两种样品的至少一种成分的定性的和/或定量的分析;以及
[0011]ⅳ)基于步骤ⅱ)中获取的特征曲线和步骤ⅲ)中的成分分析结果来确定所述至少两种样品的材料是否一致。[0012]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的上下文中,措辞“定性地(的)分析/确定”可以理解为分析/确定样品中是否存在某种成分或者分析/确定样品中某种成分的化学组成,而“定量
4
CN 111521764 A
说 明 书
2/10页
地(的)分析/确定”可以理解为分析/确定样品中某种成分的含量。[0013]根据一可选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方式来执行步骤ⅲ):相继向所述样品施加不同的检测方案以定性地和/或定量地确定相应的成分,并且,在通过至少一种检测方案检测到所述至少两种样品的成分具有差别的情况下,结束步骤ⅲ)。[0014]根据一可选的实施例,所述检测方案包括用于确定样品中的一成分的化学组成的定性检测手段和/或用于确定样品中的一成分的含量的定量检测手段,特别地,所述检测方案包括先执行定性检测手段后执行定量检测手段。[0015]根据一可选的实施例,所述检测方案包括用于将物质从样品分离的分离手段,其中,分离出的物质被定性地和/或定量地分析,尤其通过定性检测手段和/或定量检测手段被定性地和/或定量地分析。[0016]根据一可选的实施例,所述检测方案包括前分析手段,其用于推测样品可能含有的成分,并且,基于通过所述前分析手段获取的推测结果来选取相应的定性检测手段、定量检测手段和/或分离手段。
[0017]根据一可选的实施例,定性检测手段或前分析手段包括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荧光光谱分析和/或能谱分析。[0018]根据一可选的实施例,定量检测手段包括裂解气相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荧光光谱分析、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和/或能谱分析。[0019]根据一可选的实施例,分离手段包括酸解和/或萃取,特别地,在样品的酸解之前执行样品的煅烧。
[0020]根据一可选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方式来执行步骤ⅲ):首先向所述样品施加第一类检测方案,所述第一类检测方案适于定性地/或定量地确定含量在1%(重量百分比)以上的成分;仅当遍及所述第一类检测方案也未检测到所述至少两种样品之间在化学组成上的差别时,才向所述样品施加第二类检测方案,所述第二类检测方案适于定性地/或定量地确定含量小于1%(重量百分比)的成分。[0021]根据一可选的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验证步骤,在所述验证步骤中,对所述样品执行热重分析,并利用热重分析结果来验证通过所述检测方案获取的成分检测结果。[0022]根据一可选的实施例,所述特征曲线包括以下曲线中的至少一种:红外光谱曲线、差示扫描量热曲线(下文也称DSC曲线)和热重曲线(下文也称TG曲线)。[0023]根据一可选的实施例,在所述步骤ⅳ)中,当所述至少两种样品的各特征曲线均彼此重合且所述成分分析结果一致时,则得出所述至少两种样品的材料是一致的结论;当所述至少两种样品的任一特征曲线存在差异或者所述成分分析结果存在差异时,则得出所述至少两种样品的材料是不一致的结论。[0024]根据一可选的实施例,所述方法适于鉴别塑料材料的一致性。[0025]通过本发明可以实现:
[0026]-在汽车主机厂塑料零部件国产化过程中,对零部件原材料选材提供技术支持;[0027]-可以建立材料数据库,在汽车量产后,对关键塑料零件进行质量追踪,从而避免零件供应商更换原材料的情况,确保零件质量;
[0028]-在汽车发生事故后或者在车辆碰撞试验阶段,对事故车辆内的可疑塑料零件进行分析,有助于寻找问题原因,排除隐患。
5
CN 111521764 A[0029]
说 明 书
3/10页
从说明书、附图和权利要求书中,本发明主题的其它优点和有利实施例是显而易
见的。
附图说明
[0030]本发明的更多特征及优点可以通过下述参考附图的具体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来进一步阐述。所述附图为:
[0031]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鉴别材料的一致性的方法的流程框图;
[0032]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成分分析步骤的流程框图;[0033]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成分分析步骤的流程框图;[0034]图4A、4B和4C分别示出样品A、B和C各自的红外光谱曲线;[0035]图5A、5B、5C、5D、5E和5F分别示出样品A、B和C各自的两个DSC曲线;[0036]图6A、6B和6C分别示出样品A、B和C各自的TG曲线;[0037]图7示出样品A、B和C的红外光谱曲线比对;[0038]图8示出样品A、B和C的DSC曲线比对;以及[0039]图9示出样品A、B和C的TG曲线比对。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以及有益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结合附图以及多个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是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41]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鉴别材料的一致性的方法的流程框图。所述方法包括:在步骤S1中,提供待比较的至少两种样品,例如标准样品M和待测样品S。在步骤S2中,对样品进行裁剪,以使得所裁样品的尺寸分别满足后续用到的各测试设备的要求。
[0042]接下来,在步骤S3中,获取所述至少两种样品的各自的至少一种特征曲线。根据本发明的一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特征曲线包括以下曲线中的至少一种: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尤其是借助于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检测到的红外光谱曲线,如图4和7所示;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尤其是借助于差示扫描量热仪检测到的差示扫描量热曲线(下文也称DSC曲线),如图5和8所示;通过热重分析法、尤其是借助于热重分析仪检测到的热重曲线(下文也称TG曲线),如图6和9所示。[0043]然后,在步骤S4中,执行所述至少两种样品的至少一种成分的定性的和/或定量的分析。
[0044]在步骤S5中,基于步骤S3中获取的特征曲线和步骤S4中获取的成分分析结果两者来确定所述至少两种样品的材料是否一致。[0045]根据本发明的一示例性实施例,步骤S5执行为:当所述至少两种样品的各特征曲线均彼此重合且它们的成分分析结果高度一致时,则得出所述至少两种样品的材料高度一致的结论;相反地,当所述至少两种样品的任一特征曲线存在差异或者它们的任一成分的分析结果存在差异时,则得出所述至少两种样品的材料不一致的结论。
6
CN 111521764 A[0046]
说 明 书
4/10页
根据本发明的一示例性实施例,在步骤S3中获得特征曲线后比较所述至少两种样
品的特征曲线,并基于比较结果来选择性地执行步骤S4中的成分分析。例如,如果所述至少两种样品的特征曲线存在较大的差异,则可以直接得出材料不一致的结论,而无需进一步执行步骤S4。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实现快速的鉴别并可以避免为不必要的成分分析付出时间和精力。在另一方面,如果样品的特征曲线完全或基本重合或者是差异较小,则可以选择执行步骤S4,从而可以获取更精确、更全面、更具信服力的结果。
[0047]现在转至图2来说明成分分析步骤S4的一示例性实施方式。在步骤S41中,定性地和/或定量地确定所述至少两种样品的主成分,也就是说,确定所述至少两种样品的主成分的化学组成和/或含量。
[0048]根据本发明的一示例性实施例,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执行步骤S41:对样品执行红外光谱分析以确定样品的主成分的化学组成,进而,通过裂解气相分析(例如借助于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来验证主成分的化学组成并确定主成分的含量。[0049]在步骤S42中,比较所述至少两种样品的主成分的化学组成和/或含量。如果通过比较发现所述至少两种样品的主成分具有相同的化学组成和含量,则进而在步骤S43中定性地和/或定量地确定所述至少两种样品的次要成分;相反地,如果通过比较发现所述至少两种样品的主成分具有不同的化学组成和/或不同的含量,则结束步骤S4的成分分析并跳至步骤S5。
[0050]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的上下文中,术语“次要成分”指的是样品中含量在1%(重量百分比)以上但不属于主成分的成分,而术语“微量成分”指的是含量小于1%(重量百分比)的成分。
[0051]在步骤S44中,比较所述至少两种样品的次要成分的化学组成和/或含量。如果通过比较发现所述至少两种样品至少有一种次要成分具有不同的化学组成和/或不同的含量,则结束步骤S4并跳至步骤S5。相反地,如果通过比较发现所述至少两种样品的各次要成分均具有相同的化学组成和含量,则进而在步骤S46中定性地和/或定量地确定所述至少两种样品的微量成分,然后,也结束步骤S4并跳至步骤S5。这意味着当且仅当通过主成分和次要成分的检测并未发现样品之间在材料上的差别时才执行微量成分的检测。此外,对微量成分的检测可以例如通过对样品执行能谱分析(比如借助于能谱分析仪)来进行。[0052]在本发明的一替代实施例中,即使已经执行的检测表明样品的材料存在不一致性,也不立即结束成分分析步骤,而是仍继续执行样品的其它成分的分析。例如,在发现样品之一具有某种助剂而另一个样品不具有这种助剂时,仍执行对样品的其它助剂的检测。[0053]在本发明的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成分分析步骤S4还可以包括验证步骤S45。在验证步骤S45中,对样品执行热重分析,并将热重分析结果与上述步骤S41和S43中的成分分析结果进行匹配验证,如果发现存在偏差,则再次执行存在偏差的那个成分的成分分析。采用这种方式,可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0054]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对于主成分、次要成分和微量成分的检测顺序没有限制。这三者的检测顺序可以根据情况来适当地设置和/或调整。例如,在样品具有多种主成分和/或多种次要成分的情况下,可以交替地执行主成分和次要成分的检测。[0055]图3示出成分分析步骤S4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该实施例可以与上文结合图2所描述的实施例独立地或者以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想到的任何方式组合使用。
7
CN 111521764 A[0056]
说 明 书
5/10页
在步骤S4-1中,向样品施加第一检测方案以确定第一种成分的化学组成和/或含
量。
在步骤S4-1’中,比较所述至少两种样品的第一种成分的化学组成和/或含量。如
果通过比较发现所述至少两种样品的第一种成分具有相同的化学组成和含量,则进而在步骤S4-2中向样品施加不同于第一检测方案的第二检测方案以确定第二种成分的化学组成和/或含量;相反地,如果通过比较发现所述至少两种样品的第一种成分具有不同的化学组成和/或不同的含量,则可以结束成分分析步骤S4并跳至步骤S5。[0058]接下来,在步骤S4-2’中比较所述至少两种样品的第二种成分的化学组成和/或含量。如果通过比较发现所述至少两种样品的第二种成分具有不同的化学组成和/或不同的含量,则可以结束成分分析步骤S4并跳至步骤S5。相反地,如果通过比较发现所述至少两种样品的第二种成分具有相同的化学组成和含量,则进而向样品施加不同于第一、第二检测方案的另外的检测方案。如此类推,通过尝试多种检测方案来寻找样品之间在材料上的不同之处。如果遍历多种检测方案也未发现样品材料的不一致性,则结束成分分析步骤S4并跳至步骤S5。
[0059]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的上下文中,术语“第一种/第一”和“第二种/第二”等此类用语的使用仅仅是出于区分的目的,而对成分的化学组成、类别以及检测方案的内容没有限定性意义。也就是说,第XX种成分绝不指向某种或某类特定的成分,第XX检测方案也绝不指向某一种特定的检测方案。因而,本发明没有限制各检测手段的使用顺序,也不限制各成分的检测顺序。不过,在一非限定性的实施例中,可以首先向样品施加第一类检测方案,所述第一类检测方案适于定性地/或定量地确定含量在1%以上的成分(也即上文所提及的主成分和次要成分);仅当所述第一类检测方案并未检测到所述至少两种样品之间在化学组成上的差别时,才向所述样品施加第二类检测方案,所述第二类检测方案适于定性地/或定量地确定含量小于1%(重量百分比)的成分(即微量成分)。[0060]根据本发明的一替代实施例,尽管已经通过一种检测方案发现了样品材料之间的差别,但是仍可以继续执行其它检测方案。采用这种方式,可以提供更全面的、更完整的样品成分分析,甚至是样品全成分定量分析,从而为材料的一致性鉴别提供可靠的依据。[0061]根据本发明的一示例性实施例,所述检测方案包括用于确定样品中的成分的化学组成的定性检测手段和/或用于确定样品中的成分的含量的定量检测手段。优选地,所述检测方案包括先执行定性检测手段再执行定量检测手段。[0062]此外,所述检测方案例如还可以包括分离手段,其用于将物质从样品分离,分离出的物质可以被定性地和/或定量地分析。所述分离手段例如可以在定性检测手段和/或定量检测手段之前执行。[0063]更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方案例如还可以包括前分析手段,其用于推测样品可能含有的成分,并且基于通过前分析手段获取的推测结果来选取相应的定性检测手段、定量检测手段和/或分离手段。前分析手段例如在定性检测手段、定量检测手段和/或分离手段之前执行。
[0064]在根据本发明的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定性检测手段或所述前分析手段包括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荧光光谱分析、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和/或能谱分析。基于借助于前分析手段获取的检测结果可以选择合适的酸解用酸和萃取剂。
8
[0057]
CN 111521764 A[0065]
说 明 书
6/10页
在根据本发明的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定量检测手段包括裂解气相分析、X射线
衍射分析、荧光光谱分析、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例如借助于X射线荧光光谱仪)和/或能谱分析。
[0066]在根据本发明的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分离手段包括酸解和/或萃取。尤其,可以在酸解之前执行样品的煅烧。
[0067]在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检测方案中,先对样品执行红外光谱分析以确定一成分的化学组成,进而,通过裂解气相分析来验证该成分的化学组成并确定该成分的含量。这种检测方案适于分析塑料样品中的主成分。
[0068]在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示例性检测方案中,先对样品进行高温煅烧再进行酸解,然后借助于红外光谱分析和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对酸解出的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这种检测方案适于分析塑料样品中的填料和增强材料。[0069]在根据本发明的又一种示例性检测方案中,先借助于红外光谱分析和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对样品中的助剂的成分进行推测,然后基于推测结果选取合适的萃取剂,接下来进行萃取,随后借助于红外光谱分析和裂解气相分析对萃取出的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这种检测方案适于分析塑料样品中的由塑料聚合物或树脂构成的助剂。[0070]在根据本发明的再一种示例性检测方案中,对样品执行能谱分析。这种检测方案适于分析塑料样品中的微量成分。[0071]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检测方案的不同可以包括影响检测结果的任何方面的不同,例如:使用了不同的定性检测手段、定量检测手段、分离手段和/或前分析手段;各检测手段的组合方式或使用顺序不同;和/或使用了不同的化学处理剂(例如酸或萃取剂)。[0072]此外,图3所示的实施例也可以包括图2中的验证步骤S45,从而可以借助于热重分析结果来验证上述步骤S4-1、S4-2、…、和/或S4-n的成分分析结果。[0073]在本发明的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方法用于鉴别塑料材料的一致性、尤其是用于车辆的工程塑料的材料的一致性。[0074]鉴别实例
[0075]提供待比较的三种样品A、B和C。作为标准样品的样品C是由原材料供应商提供的,其由一种特定的PC-ABS制成,而作为待测样品的样品A和B分别是取自汽车制造厂库房的、准备用于组装新车的塑料零件和取自零件工厂的、还未发往汽车制造厂库房的塑料零件,这两种样品A和B声称采用与样品C同材质的PC-ABS制成。[0076]下面,利用根据发明的方法来鉴别样品A、B和C的材料是否高度一致。[0077]首先,对样品A、B和C进行裁剪,以使得所裁样品的尺寸满足后续用到的各测试设备的尺寸要求。[0078]然后,将样品A、B和C分别放入到傅里叶红外光谱仪中以执行红外光谱分析,从而获得样品A、B和C各自的红外光谱曲线IR-A、IR-B和IR-C,参见图4A、4B和4C。[0079]将样品A、B和C分别放入差示扫描量热仪中以执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在该实例中对各样品分别执行两次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以获得样品A、B和C各自的两个DSC曲线DSC-A1和DSC-A2、DSC-B1和DSC-B2、以及DSC-C1和DSC-C2,参见图5A、5B、5C、5D、5E和5F。采用这种重复测量的方式,可以验证测量结果是否准确。[0080]将样品A、B和C分别放入热重分析仪中以执行热重分析,从而获得样品A、B和C各自
9
CN 111521764 A
说 明 书
7/10页
的TG曲线TG-A、TG-B和TG-C,参见图6A、6B和6C。[0081]接下来,对样品A、B和C执行上文所描述的成分分析,分别得到下面的表格1、表格2和表格3中的测量数据。[0082]表1
[0083]
[0084]
表2
10
CN 111521764 A
说 明 书
8/10页
[0085]
[0086]
表3
11
CN 111521764 A
说 明 书
9/10页
[0087]
[0088]
然后,比较样品A、B和C的各特征曲线。从图7中的红外光谱曲线比对可以看出,待
测样品A与标准样品C的红外光谱曲线是重合的,而待测样品B与标准样品C的红外光谱曲线存在差异。从图8中的DSC曲线比对可以看出,待测样品A与标准样品C的DSC曲线是重合的,而待测样品B与标准样品C的DSC曲线存在差异。从图9中的TG曲线比对可以看出,待测样品A与标准样品C的TG曲线是重合的,而待测样品B与标准样品C的TG曲线存在差异。[0089]进而,再比较样品A、B和C的成分分析结果,参见下面的表格4。从表格4可以看出,待测样品A与标准样品C的成份和含量是高度一致的,而待测样品B与标准样品C的成份和含量存在差异。[0090]表4
12
CN 111521764 A
说 明 书
10/10页
[0091]
综合特征曲线的比较结果以及成分分析结果,可以可靠地得出以下结论:待测样
品A与标准样品C的材料是高度一致的,而待测样品B与标准样品C的材料是不一致的。[0093]尽管一些实施例已经被说明,但是这些实施例仅仅是以示例的方式予以呈现,而没有旨在限定本发明的范围。所附的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价形式旨在覆盖落在本发明范围和精神内的所有改型、替代和改变。
[0092]
13
CN 111521764 A
说 明 书 附 图
1/9页
图1
14
CN 111521764 A
说 明 书 附 图
2/9页
图2
15
CN 111521764 A
说 明 书 附 图
3/9页
图3
16
CN 111521764 A
说 明 书 附 图
4/9页
图4A
图4B
图4C
17
CN 111521764 A
说 明 书 附 图
5/9页
图5A
图5B
图5C
18
CN 111521764 A
说 明 书 附 图
6/9页
图5D
图5E
图5F
19
CN 111521764 A
说 明 书 附 图
7/9页
图6A
图6B
图6C
20
CN 111521764 A
说 明 书 附 图
8/9页
图7
图8
21
CN 111521764 A
说 明 书 附 图
9/9页
图9
2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