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滁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
规划纲要的通知
文章属性
• 【制定机关】滁州市人民政府
• 【公布日期】2006.03.29
• 【字 号】滁政[2006]11号
• 【施行日期】2006.03.29
•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 【时效性】现行有效
• 【主题分类】人大机关
正文
滁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滁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滁政〔2006〕11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滁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业经滁州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查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崛起”号召,大力推进滁州跨越式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纲要》描绘了未来5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做好今后5年工作的行动纲领。各地、各部门一定要认真组织学习和广泛宣传,并搞好本地区、本部门规划与全市《纲要》的衔接,紧密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将《纲要》提出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等落到实处。全市人民要在中共滁州市委的坚强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思路,抢抓机遇,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如期实现“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目标,加快滁州奋力崛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滁 州 市 人 民 政 府
二○○六年三月二十九日
滁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一、“十五”计划实施情况回顾
“十五”以来,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全市经济持续增长,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到“十五”末,全市生产总值328亿元,年均增长5.9 %;财政收入27.6亿元,年均增长10%,超额完成“十五”计划预期目标。
(二)经济结构继续优化。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十五”后期出现了重要转机。到“十五”末,三次产业之比调整为27.4:38:34.6,产业内部结构、城乡结构、所有制结构也得到不同程度的优化,城镇化率达33%左右。
(三)固定资产投资持续较快增长。“十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8.5%,投资总量是“九五”的2倍多。滁城外环路、滁州卷烟厂技改、珍珠水泥、康佳数字彩电、天大无缝钢管、亚欧木业、滁州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沙河水库等一批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无线市话接入、光纤接入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建成,琅琊山抽水蓄能电站、蚌宁高速公路滁州段、万翔集团熔体直纺、东兴盐化综合技改等一批重点项目进展顺利。
(四)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形势,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大力实施东向发展战略,积极融入南京都市圈,对接长三角。创新工作机制,优化投资环境,狠抓招商引资,开放型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对外开放的规模和水平明显提升,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设步伐明显加快。2005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达3亿美元,年均增长28%;实际
利用外资五年累计2.1亿美元,比“九五”多3000万美元;引进内资五年累计超过140亿元,比“九五”增加3倍多。
(五)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以农村税费改革和免征农业税为标志,农业和农村改革迈出重大步伐;国企改革、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改革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稳步推进;投资体制改革取得新突破;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目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也取得了新进展。
(六)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抓住被确定为全省首家制造业信息化试点城市的机遇,积极推进企业科技进步,天长市被国家科技部授予科技进步示范市。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滁州师专顺利升格为滁州学院,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农村中小学教育条件不断改善。城乡医疗卫生工作取得新进展,滁州一院升格为三甲医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规模不断扩大,公共卫生体系框架初步建立。成功举办了醉翁亭文化旅游节和菊花螃蟹节,城市的形象和知名度得到提升。开展形式多样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城乡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文化、体育、广播电视、人口和计划生育、社会保障、民政等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了长足发展。
(七)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到“十五”末,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337元,年均增长7.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801元,年均增长4.6%。居民消费升级特征明显,出现了住房、交通、通讯、旅游、教育等消费热点。随着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加大,城乡居民的生活条件和环境明显改善。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对照全市“十五”计划目标,到“十五”末,有两项指标未能实现:一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幅低于计划预期目标2.7个百分点;二是
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比预期目标3亿美元少9000万美元。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十五”期间我市经济发展速度还不够快、经济外向度还不高。究其原因,既有洪涝灾害、“非典”疫情、投入不足、县域经济基础较弱等客观原因,也有加快发展意识不够强、解决经济工作中热点难点问题的力度还不够大等主观原因。回顾“十五”,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成绩,更要正视存在的不足,并在未来五年中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
二、“十一五”发展环境和条件分析
“十一五”时期,是我们响应省委、省政府“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崛起”号召,推进跨越式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加快我市发展步伐,既有许多有利因素和条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有利因素与条件:一是世界经济持续发展,国际资本继续向我国转移,东部发达地区产业也加速向中西部转移,这为我市扩大开放和招商引资提供了机遇。二是我国经济在消费升级和城镇化等因素的拉动下,已进入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期,宏观经济将在较长时间持续平稳较快增长,为我市的加快发展提供了较为宽松的环境。三是国家在区域发展上提出促进中部崛起,我省为加速融入长三角提出了实施东向发展战略。我市的区位优势进一步显现,发展思路更加清晰,特别是全市人民具有改革创新传统,有加快发展的强烈愿望,奋力崛起的合力正在形成。四是经过“十五”的建设,全市综合经济实力得到进一步增强,投资软硬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为“十一五”的加快发展奠定了基础。
面临的挑战和困难:一是随着WTO过渡期的结束,我国经济将在更大范围、更深程度上融入全球经济,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有所增加。二是与发达地区和先进城市相
比,“十五”期间我市的发展速度不够快,工业化、城镇化水平偏低,未来加快发展的困难较多。三是我市经济增长方式相对粗放,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四是投资总量依然偏小,发展后劲有待提升。五是经济运行中体制性、机制性矛盾较为突出,各项改革亟待深化。六是城镇就业压力较大,解决“三农”问题任务艰巨,统筹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任务十分繁重。七是县域经济发展总体上相对滞后。
总之,“十一五”期间我市发展有着不可多得的战略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压力。全市人民要牢固树立“自立、自信、自强”的思想,增强“不进是退、慢进也是退”的危机意识,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强烈的进取精神,求真务实,顽强拼搏,敢为人先,争创一流,在改革开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不断寻求新突破,不断开创新局面,努力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再上一个大台阶。
三、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总体思路
“十一五”期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在中共滁州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定不移地实施东向发展战略、工业立市战略和城镇化战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发展环境,大力招商引资引智,大力推进全民创业行动,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民办事业;通过做大做强工业,带动一、三产业的发展;通过县域经济快速崛起,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通过财力的增强,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实现全市主要经济发展指标增幅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经济与
社会协调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目标。
(二)发展目标
1. 经济发展目标
到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578亿元(2005年价),年均增长12%。
到2010年,财政收入达60亿元,年均增长16.8%;其中,市直财政收入达28亿元,年均增长16.5%,县、市、区财政收入达32亿元,年均增长17%;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10.4%。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化水平明显提高,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2%以上。三次产业之比调整为17:48:3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2%,五年累计超过1000亿元。
2. 社会发展目标
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城镇化率由“十五”末的33%提高到40%以上。城镇就业岗位持续增加,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升。九年义务教育得到普及和巩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超过70%。公共卫生体系不断完善。文化、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社会治安进一步好转,民主法制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进展。
3. 可持续发展目标
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万元GDP能耗约为0.9吨标准煤。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遏制,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5%。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95%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90%,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50%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
4. 人民生活目标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2000元,年均增长7.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930元,年均增长7%。居住、交通、环境等方面的条件明显改善,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普遍提高。
四、“十一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坚定不移地实施东向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
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实施东向发展战略的机遇,充分发挥我市区位优势,加速发展上的无缝对接,努力成为全省东向发展的“排头兵”。
1. 积极融入南京都市圈,接轨长三角
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东向发展战略加快奋力崛起的决定》和《南京?滁州经济与社会发展全面合作框架协议》,在思想观念、政策措施、管理体制、产业对接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搞好衔接,加快融入步伐,真正做到向东学习、从东引力、与东接
轨。
2. 大力招商引资
坚定不移地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扩大招商引资的规模,努力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
大力拓宽投资领域,引导投资方向。坚持把工业项目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特别是要充分发挥我市的区位优势,把沿海发达地区、特别是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作为我市招商引资的主要目标,引导外商以新建、重组、收购等多种方式投向我市的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进一步扩大间接利用外资规模。争取“十一五”期间,全市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达700亿元以上。
加大招商力度,创新招商方式,提高招商成效。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和外商投资投诉中心建设,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的工作机制、政策和考核奖惩措施,进一步转变机关工作作风,着力改善投资软环境,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
3. 积极发展外经外贸
深化外贸体制改革,推进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进一步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大力发展加工贸易。进一步开拓出口市场。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在海外建立生产基地和海外营销网络。鼓励企业对外开展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鼓励企业引进先进技术或与国外开展技术、经济合作。积极创造条件,尽快在滁设立海关和商检机构。争取到2010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超过7亿美元,年均增长20%。
4. 加快建设开发区和工业园区
科学合理地制定开发区、工业园区发展规划,并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相衔接。在增加政府投资的同时,多渠道、多形式地筹措资金,不断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增强配套服务功能。集约使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坚持以利用外资为主,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产业层次,促进产业集聚。积极创新园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推动开发区、工业园区升级和扩大规模,成为加快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
(二)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立市战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牢固坚持工业立市,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通过做大做强工业,带动一、三产业的发展,推动经济整体上规模、上水平,逐步建成面向长三角的新兴加工制造业基地、优质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非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基地和旅游基地。
1. 做大做强工业
一是进一步优化工业结构。做大做强家电、汽车、机械、建材、纺织服装等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提高产业配套能力,形成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围绕资源开发和深加工、规模加工,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和非金属矿加工业。积极培育电子信息、精细化工、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不断提高其占工业的比重。
家电工业。以博西华、康佳、扬子、天大、科思等企业为重点,采用数字、环保、节能等新技术加速技术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壮大彩电、冰箱、空调等主要产品的规模优
势。同时,大力发展各类小家电。加快发展家电配套业,进一步增强产业配套能力,吸引国内外更多的家电企业集聚,把我市建成长三角和全国重要的家电生产制造基地。争取到“十一五”末,形成年产1000万台彩电、500万台电冰箱、300万台空调的综合生产能力。
汽车工业。支持长丰扬子、安徽江淮扬天、扬子客车等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国内汽车产业分工,加强合资合作,提高研发能力,重点发展皮卡车、专用汽车、客车,努力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依托现有整车企业,以全柴集团、天长缸盖、凤阳水箱、皖东车辆、江凯汽车变速器、滁州兴达等汽车零部件、配套件企业为基础,积极引进和发展配套件产业。
轻纺工业。围绕扩大规模、提升产品质量档次、延伸产业链、提高产业配套能力,加快发展纺织服装业,重点支持万翔集团、霞客色纺、华瑞集团、洛社印染、蓝岭印染、凤阳捷成皮件等企业的发展,加快实施万翔集团年产20万吨熔体直纺、华瑞集团年产1000万件出口服装、霞客色纺公司扩建15万锭环保色纺等项目。争取到2010年,建成长三角具有相当规模和影响力的纺织服装生产加工基地,总产值突破150亿元。继续支持发展玩具业,优化产品结构,积极扩大出口。继续发展玻璃制品、办公用品、洗涤用品等轻工业。
机械装备加工制造业。以全椒机械加工产业群、天大集团、扬子模具、宏达模具、华威科技、安徽德力西电气公司、恒昌机械等为依托,充分发挥现有国家级和省级技术中心的优势,加快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提升机械设备加工制造业水平。重点实施好华威科技的计算机控制高速悬锭粗纱机、安徽德力西电气公司的高低压成套电气设备、扬子模具公司与外方合资的电冰箱生产成套设备等项目。鼓励发展模具制造业、新型农业机械、环保
设备和各种专用机械。
非金属矿加工业和建材工业。以石英岩、岩盐、石膏、凹凸棒石粘土和绢云母5种非金属矿产为重点,加快发展非金属矿开发和深加工、规模加工,使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产业优势。争取到“十一五”末,盐产品年加工能力超过150万吨,石膏和石英砂的年开采能力分别达到200万吨和600万吨。加快发展全柴铝塑复合管、PVC双壁波纹管、硅芯管等新型建材,大力发展新型墙体材料、防水材料和化学建材,巩固提高水泥工业。
食品工业。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及制造技术改造传统粮油加工,加快发展绿色食品、保健食品、方便食品。鼓励发展果蔬饮料、碳酸饮料和乳制品饮料。稳定发展烟酒生产,重点提高产品档次和名特优产品的比重,扩大“红三环”品牌的市场知名度,争创更大的市场份额。
医药化工。以天康、九华华源药业、天洋药业等企业为重点,积极发展生物医药、现代中成药和化学医药;以来安华峰公司丁基胶塞项目为重点,加快发展医药包装工业,尽快壮大医药工业的规模。在继续发展化肥、农药等支农产品的基础上,重点培育有机化工和精细化工。加快建设定远盐化工项目,来安金禾化工的年产2万吨三聚氰胺、3000吨甲乙基麦芽酚项目,滁州瑞兴公司的年产6万吨二硫化碳项目,安徽金邦公司的年产3万吨甲醇钠等项目。
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继续以滁城和天长为重点,大力培育和发展家用电子产品、仪器仪表、电缆光缆、新型元器件、汽车电子产品和计算机及网络产品。以高校和大企业为依托,鼓励和扶持发展软件业和集成电器产品。进一步推进秦栏镇电子元器件产业基地建
设,巩固和提升其在国内外电视机维修市场的地位。
二是进一步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加速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着力扶持一批规模大、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快速成长。继续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的方向发展,走专业化分工协作之路,加快建立健全面向中小企业的服务体系。加大品牌战略的实施力度,引导企业培育一批国内外知名品牌。争取到2010年,全市营业收入超亿元的企业达150家,超10亿元的企业达20家,超50亿元的企业达5家。
三是坚持走新型工业化之路,转变增长方式。引导企业不断加大投入,加大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力度,开展“质量振兴”活动,提高产品的质量、技术水平和档次。重点抓好康佳家电加工基地、中盐东兴综合技改等一批技改项目建设。以扬子、全柴等国家和省级技术中心建设为重点,支持企业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滁州卷烟厂等全省信息化示范企业的带动作用,全面提升全市加工制造业信息化水平。积极引导企业转变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四是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发展产业集群。综合考虑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发展前景、竞争优势等因素,不断调整优化工业布局,实现工业集中连片发展。着力培育以家电、汽车、纺织服装加工、新型建材、精细化工、电子产品等为主导产业的滁(州)来(安)天(长)全(椒)加工制造产业带;以制盐及盐化工、石膏制品业、玻璃制品业、水泥工业、石英砂加工等非金属矿加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定(远)凤(阳)明(光)资源深加工产业带。
2. 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
现代商贸流通业和物流业。支持现有现代商贸企业的发展,继续吸引市外大型商贸企业来我市拓展业务。实施《滁州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优化城市商业网点、农贸市场和社区商业网点布局,提升和发展连锁经营、配送和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推进一批大型农副产品、花卉苗木、汽车销售等重点市场项目建设。加强农村流通市场建设,争取2008年在全市150个乡镇培育出1300家左右“农家店”。充分发挥我市的区位优势,积极发展和引进现代物流业,提高物流业的专业化水平和效率,更好地促进支柱产业发展。争取到2010年末,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150亿元,年均增长10%。
金融业。按照统筹推进改革、促进发展的要求,着力改善金融生态环境,鼓励发展地方金融机构和担保、典当、信托投资等金融服务业,促进金融与地方经济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旅游业。以“一区三线”为基本框架,加大旅游资源开发整合的力度,积极发展人文景观旅游、生态旅游、农业观光旅游和红色旅游,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多渠道增加投入,加快琅琊山森林公园深度开发、丰乐亭公园、清流关遗址恢复、凤阳明中都遗址公园、定远藕塘烈士陵园等重点旅游景区项目建设。加强旅游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宣传促销力度,进一步融入南京都市圈和长江三角洲旅游网络,不断开拓国内外旅游市场。
房地产业。调整优化住房供给结构,重点发展普通商品房,加强经济适用住房建设,适当发展高档商品房。加强土地供应规划管理,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加强市场价格监管,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十一五”期间,规划建设城市住宅300万平方米,其中经济适用房40万平方米。加快发展建筑业,着力培育一批骨干龙头企业,积极开拓市内外建筑市场。
社区服务业和各类中介服务业。以社会化、产业化、规范化为方向,积极发展社区服务业,大力开展物业管理、家政服务、医疗保健等社会化便民服务。完善社区服务业发展规划,改善社区服务设施条件,健全服务网络。鼓励发展会计、律师、公证、审计、工程咨询、管理咨询、资产评估、市场调查、会展等中介服务机构,引导其公正执业,依法平等地参与服务市场竞争。
“数字滁州”和“信用滁州”建设。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大力发展政府门户网站和政务办公网。配合国家建设“金”字号工程,加快公共基础数据库建设。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和社区信息化建设,鼓励发展各类信息服务业。综合运用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和社会参与的办法,加快建设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加大信用信息整合力度,强化征信市场监管,建立科学、规范的信用信息征集、查询、评估、咨询服务体系,完善信用激励和约束机制。
3. 加快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
能源建设。全面建成琅琊山抽水蓄能电站。加强电网建设,“十一五”期间扩建500千伏清流变2号主变,新建来安和全椒220千伏输变电工程,推进滁东220千伏变电所扩建和天长第二座220千伏变电所新建项目的前期工作。新建、扩建滁城花园变、明光古沛变等9座110千伏变电站,继续加强城市中低压配网和农村35千伏及以下电网建设与改造。进一步发展热电联产和城市集中供热,加快供热管网建设,扩大集中供热覆盖面。进一步推广使用天然气,积极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能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交通建设。以优化布局结构、提高效率、加强枢纽、高速外接为重点,加快建设综合
交通运输体系。公路方面,加速推进高速公路主通道建设,建成蚌宁、宁淮和明徐高速公路滁州段,开工建设滁州至马鞍山、至扬州高速公路;建成滁州-乌衣-南京快速通道,改造完成滁全一级公路。继续改造国省道路网,不断提高公路网技术水平和通过能力,基本形成以四纵四横为主骨架的公路网络;继续加强县乡公路建设,2010年全面完成“村村通油(砼)路”的目标。水运方面,完成滁河、清流河、高邮湖等航道疏浚,改善池河通航条件,进一步提升航道等级,争取明光山许闸复航,完成滁州、凤阳等港口改扩建,提高港口吞吐能力。加快交通站场建设和改造。积极配合做好京沪高速铁路、宁西铁路滁州段建设的相关工作。
水利建设。以确保防洪减灾、供水安全为重点,着力构筑防洪保安、供水保障、水生态环境保护与改善、农村水利发展、水务管理与公共服务五大体系。突出抓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快行蓄洪区的建设与改造;基本完成滁城、天长、全椒等城市的防洪工程建设,使滁州城市防洪重要区域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加强驷马山、女山湖两大灌区和中小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加快滁河治理项目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全面开工;积极做好江巷水库建设的各项前期工作,争取早日立项;着力解决好江淮分水岭地区干旱缺水问题,提高供水能力。
(三)坚定不移地实施城镇化战略,提高城镇化水平
突出抓好中心城市、县城和重点镇建设,扩张城镇规模,提高城镇的综合经济实力、聚集能力和辐射能力,不断完善以“一区四轴”为总体空间结构的城镇体系。
1. 加快发展滁州中心城市
认真组织实施新修编的滁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围绕南移东扩、内整外扩和规划建设“大滁州”的总体思路,加大老城区改造力度,加快新城区扩建步伐,进一步完善开发区和城东工业园区功能,建设政务新区,合理开发琅琊山风景区,规划建设好乌衣、腰铺等周边卫星镇。争取到2010年,滁城建成区面积达到55平方公里,人口55万人。
多渠道筹措资金。积极争取国债资金、外国政府贷款、银行贷款、民间资金和其他资金,尤其要用好已落实的开行贷款,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步伐,不断改善城市硬件条件和服务功能。“十一五”期间,建成市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建设新城区道路140公里,改造老城区道路30公里,完成老城区小街小巷改造、小铁路的拆除和石油库的搬迁,完成城市防洪重点工程、南湖、北湖和护城河综合治理、火车站广场和琅琊山景区广场建设、公交停车场建设和城市绿化工程等。积极推进集中供热、市三水厂、清流河环境整治等项目的前期工作。争取到“十一五”末,滁城人均道路面积达13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8.5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6%,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0%。
加强城市管理。坚持“建管并重”的原则,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城市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的综合执法机制,初步建立统一、高效、资源共享的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和应急指挥系统。深化环卫等城市维护体制改革。争取早日成为全国文明卫生城市和优秀旅游城市。
2. 加强县城和中心镇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崛起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注重特色”的总体要
求,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城镇规划体系。努力把县城建成规划合理、功能较全,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到“十一五”末,各县城自来水普及率达95%以上,用气普及率达85%以上,人均道路面积达8.5平方米。加速产业和人口向城镇集中,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崛起。争取到2010年末,8个县、市、区财政收入超8亿元的1个,超4亿元的1个,超3亿元的4个,超2亿元的2个。
(四)统筹城乡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把新农村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和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科学规划、整合资源、分类指导、分步实施、依靠群众、整体推进。
1. 以培植经济强镇群为重要抓手,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重点支持30个区位优势明显、基础设施条件较好、发展潜力大的中心镇加快发展步伐,积极发展沿边型、工业型、旅游商贸型、农副产品加工型、综合开发型等各具特色的城镇。积极推进城镇发展改革试点。力争到2010年,全市年税收收入超3000万元的经济强镇达30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的10个,1亿元以上的3个。
2. 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促进生产发展
按照“稳定面积、优化结构、提高单产、增加效益”的要求,重点实施国家优质粮产业工程和滁州国家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续建工程,巩固和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建设沿江地区的200万亩优质稻生产基地,定远、凤阳、明光的80万亩优质中强筋小麦和
天长的20万亩弱筋小麦生产基地。以市场需求变化为导向,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发展优质高效农产品和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加快建设城郊100万亩蔬菜生产基地,继续抓好滁菊、明光绿豆、施集茶叶等地方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继续大力发展养殖业,重点抓好南谯奶牛、女山湖螃蟹、定远生猪等项目建设,争取到“十一五”末,家禽的良种率达95%以上,养殖业占农业的比重超过50%。积极发展林业,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封山育林、长江防护林绿色长廊、速生丰产林、生态公益林保护等重点工程,“十一五”期间,完成新造林100万亩。
抓住品种、品质、品牌等关键环节,加快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和硬件设施建设,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健全重大动物疫病防治体系和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和绿色证书培训工作。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培育农村各类经济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建立政府扶持、龙头带动、农民参与、中介组织有机结合共同推进的新机制,着力培育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和销售市场,使之成为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增长点。争取到2010年,全市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20家。
3. 以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为重点,促进农民生活宽裕
以实现稳定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和承包土地有序有偿流转、征用相结合为重点,完善农村土地制度,促进集约和节约使用土地,提高土地规模效益。深化户籍制度、劳动用工制
度等改革,逐步消除城乡差别,实施好“阳光工程”,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健全劳动就业体系和服务网站,强化劳动保障监督力度,维护其合法权益。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医疗卫生、计划生育、社会保障等纳入公共财政范围,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帮助农民加大投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扎实做好农村信用社试点工作。积极探索农业保险机制,有效降低农业风险。
4. 以创建文明卫生村镇为抓手,积极推动乡风文明建设
移风易俗,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认真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大力普及科学技术知识,积极发展农村群众文化。全面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自然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加强农村卫生工作,不断提升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工作能力和水平,到2008年基本建立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5. 以利用洁净能源、环境整治、加强管理和保洁为重点,促进村容整洁
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制定和完善村镇建设规划。抓住国家投资向农业和农村倾斜的机遇,强化项目前期工作,积极争取农田水利、结构调整、食品安全、农村饮用水、县乡道路、农网改造、农村能源、广播电视村村通、江淮分水岭地区综合治理开发等方面国家和省的投资。搞好村庄绿化,优化生态环境。搞好街院净化,解决环境脏、乱、差问题。推广使用新型沼气,加快农村改水改厕。切实开展农村环境整治,控制农药、化肥污染,大力开展秸杆综合利用,减少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注重建立监管并重机制,通过实施有效管理,确保文明生态村的建设。
6. 以提高干部和群众的民主意识为核心,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努力实现管理民主
适应免征农业税的新形势,积极推进县乡机构改革和相关配套改革,加快建立农村工作新机制。总结、推广农村综合改革试点的成功经验。加强农村政权建设,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五)坚持科教兴滁,推进科教进步
1. 大力推进科技进步
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积极稳妥地推进全市科研机构改革,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鼓励支持民营科技型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完善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培育和健全技术市场。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建立技术中心、研发中心。加大培育力度,引导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和先进制造等领域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十一五”期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5家,建成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2家。到2010年末,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技工贸收入达50亿元。
2.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提高全民文化素质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巩固提高义务教育,争取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积极发展高等教育,放手发展民办教育,全面加强农村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能力。强化政府对教育的保障责任,大力支持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兴办教育。进一步加强教育基础设
施建设。“十一五”期间,完成现有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全面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完成滁州学院、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滁州中学和滁州一职高新校区建设,各县、市均增加1-2所职业教育学校。争取凤阳师范学校升格为高等专科学校,争取创办一所技师学院和1-2所高级技工学校。到2010年,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5%以上,初中入学率达到98%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超过70%,职普比例基本达到1:1。
3. 大力推进人才工作
加强人才培训工作,加快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抓紧培养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加速制度创新,通过深化改革,建立健全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有利于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有利于调动人才积极性的激励机制,推进人才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加快人才市场建设,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完善人才引进政策,继续组织实施好百名博士引进工程。
(六)坚持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1. 加强城乡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全面推进生态市建设
以饮用水源安全为重点,加大对水资源保护工程的投资和建设力度,使城乡饮用水安全得到可靠保障。加快滁城及各县、市污水处理厂与配套管网建设,提高污水的收集率、处理率,全面提高水体质量。以沿淮企业、凤阳水泥和石英砂加工、滁州奶牛场搬迁等为重点,加强对工业污染的监测和治理,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坚决淘汰和关停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的企业,严格控制工业废水、废气、废渣排放标准和排放总量。实施环境影响评价
制度,严格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大力整治城市大气环境、声环境。全面实施《滁州市生态市建设规划》,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十一五”期间,争取全市建成污水处理厂7座,新增生活垃圾处理场7座。
2.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
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大力实施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废弃物。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逐步实现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积极发展环保产业,加速用节能低耗技术改造企业的步伐。鼓励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建设用地审批管理,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完善资源开发利用补偿机制和生态环境恢复补偿机制。
3. 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以稳定现行计划生育政策和低生育水平为目标,继续实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权,继续做好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工作。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扶贫工程,推进“关爱女孩”工程,着力解决出生人口性别比问题。加强计生服务网络建设,提高服务水平,争创国家和省级优质服务县。
(七)以人为本,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构建和谐社会
1.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坚持实施促进就业的优惠政策,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引导和促进多种形式就业,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吸引多方投入,加强劳动力技术培训基地、再就业培训基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建设,提高就业技能,拓宽就业门路。加快发展劳动力市场,促进劳动力有序流动。继续发展对外劳务输出。规范劳动用工管理,依法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力争“十一五”期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12万人以上,期末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左右。
2. 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一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投入,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文化领域。规划“十一五”期间,建成滁州大剧院和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各县、市相应建设一批文化活动场所。
二是全面深化卫生改革,大力发展卫生事业。认真组织实施城乡医疗卫生机构设置规划。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和公共卫生体系。切实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和妇幼保健工作,提高应对突发性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十一五”期间,建成市、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8个。整顿药品生产和流通秩序,规范医疗市场,认真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争取到2010年末,全市每千人口病床位达到2.2张,每千人口专业卫生技术人员达2.5人。
三是积极发展其他各项社会事业。加大投入,建设市体育中心等一批重点体育设施,
改善硬件条件。继续大力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着力提高手球等优势竞技项目的水平。推进体育产业化进程,引导和鼓励社会各方面投资办体育。关心老龄和妇女、儿童工作。支持发展残疾人事业。进一步做好红十字、档案、史志、文物保护、气象、测绘、防震减灾等各项工作。做好民族、宗教、对台和侨务工作。提高国防动员能力,加强武警、人防、民兵和预备役工作,巩固和发展“双拥”成果,进一步密切军政军民关系。
3.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
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加强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教育,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社区和文明行业的创建活动。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积极推进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和厂务公开,发展基层民主。进一步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推进依法治市。深入开展廉政建设,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工作。切实加强信访工作,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兼顾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依法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维护社会稳定。
全面开展“平安滁州”创建活动。进一步健全覆盖全市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强化安全生产工作和食品安全工作,严防各类重大恶性事故的发生。
(八)全方位推进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按照“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的要求,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真正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建立公共危机防控体系和社会矛盾化解机制,不断增强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快政府内部机构的改革和创新,规范行政行为,着力构建法治政府、公共服务型政府。
2. 加快企业改革步伐
大力推进国有、集体企业改革。2006年完成工业企业改革的任务,2007年完成商贸流通企业的改制任务。加快国有大中型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逐步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完善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体系,建立健全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继续深化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集体经济。
3. 推进财税体制改革
加强税收征管,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农村税费改革、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和乡财县管改革。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和财政监督,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
4.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全面开展“全民创业行动”,认真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和社会氛围,充分激发民间创业的巨大活力。放宽市场准入,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支持民营资本进入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领域。引导民营经济通过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做大做强,不断提高民营经济的比重。加强和改进对民营经济的服务和监管。在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同时,积极发展其他非公有制经济。
5. 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按照“统筹规划,分类实施,大胆探索,逐步推开”的基本思路,积极稳妥地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要根据国家的相关政策,先行试点,稳步推进。大力发展民办事业,实现社会事业投资多元化。
6. 加快建设社会保障体系
继续做好养老、失业保险扩面、征收、稽核工作,提高社会保险参保率,完善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办法。做好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改制后社会保险工作。稳步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市级统筹,逐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加强医保基金规范化管理。妥善解决关停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医疗保障问题。继续推行工伤和生育保险。到2010年,全市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0万人,失业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3万人、28万人和15万人,基本征缴率保持在90%以上。实行企业退休人员管理社区化。做好城镇低保工作,建立健全农村特困群众救助制度。到2007年,在全市范围内建立起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开展扶贫济困“送温暖”活动,切实帮助基层贫困群众解决实
际困难。
(九)千方百计扩大投资,进一步抓好项目建设
始终保持较高的投资强度,抓好项目建设是实现“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保证。全市上下都要高度重视项目工作,多方筹措资金,争取在“十一五”期间,建成一批重大项目,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1. 拓宽筹资渠道,千方百计扩大投资
按照“十一五”规划,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00亿元以上,必须多方拓宽融资渠道,筹措建设资金。
一是进一步改善投资软硬环境,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更多地吸引民营资本投入我市项目建设。在大力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同时,积极开展利用外国政府贷款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工作,争取更多地利用国外资金。
二是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重点,积极组织申报一批农业、水利、社会事业、城乡基础设施、生态环保、工业和高新技术项目,争取国家和省的投资。
三是加强与金融部门的联系,争取金融部门采取银行贷款、融资租赁、项目融资、财务顾问等多种方式,更多地支持我市的重大项目建设。
四是加强对资本市场和新兴投融资工具的研究,坚持不懈地开展工作,争取有更多的
企业利用股票、债券融资。
2. 切实加强项目建设全过程管理
一是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尤其要夯实基础工作。各地、各部门要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发展需要,研究提出一批重点项目,建立项目库,并加强动态管理,做到“建设一批、申报一批、储备一批”,为招商引资和项目融资打好基础。入库待建的重点项目,要及时推进项目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
二是抓好项目建设管理。全面推进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和合同制,规范项目建设,提高项目建设的质量和效率。要建立健全重点项目建设调度会制度,对重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跟踪,及时帮助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土地、资金、用电等方面的问题。建立重点项目后评价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提高投资效益。
展望“十一五”,我们的任务光荣而艰巨。全市人民要在中共滁州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同心同德,艰苦奋斗,为实现全市“十一五”规划的发展目标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